天翁左行士
天翁左行士
关注数: 3
粉丝数: 1,274
发帖数: 23,262
关注贴吧数: 5
两对
三世诸佛
篆刻--佛造像踏龙尊者
沉思佛
寻佛
涅槃重生
望佛
黑玛瑙 焚香修禅
随形佛造像一枚
印无处不在
刮一阵凉风
不常用的杂七杂八的印粘出一面背景墙
大漆补救一方雅安绿章料
罢了,罢了, 浮游天地,鲲鹏万里,大梦一场,尽是浮云,罢了,罢了,,庚子天翁。
坐石观音
三世三佛
何以解忧
铜镇
画了对镇纸。顺便还写了副对联上联,是不是绝联,大家对对看 上联:渔鱼于寓隅
舍庐 非取非舍,不智不愚
何以解忧
做俩牌匾
百石千佛斋
刻三对 黄铜圆形书画合璧小镇纸
为笑圆阁作数字联一对并治印一枚 上联:一人二度踏遍三山四水五岳历六年七月以八旬身访九载未见十挚友。 下联:十友九人遍布八省七州六郡有五老四少在三界外修二圣法门一真经。 谁有好的下联可以随便对对,以供娱乐。
祖师传法
仿佛我自己穿越了一般。 昨日网上见到此“几百年的老印章佛造像”甚是眼熟,此应为去年刻浮生故事系列中的一方,因为知道是自己的原创图稿,反复对比相似度可达百分90,莫名的想将其买下,,,,,
三界无佛
放下,前行,
生有涯,知无涯
天道无常。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风物长宜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何以解忧?
初春来原上,几载踏五州----一隅修心
转遍神州五彩界,封印身心百万邪
0.8厘米
三事书屋
浮生草堂 归远斋
行一堂 笑圆阁
扇子
舟行飞瀑千尺高,花开黄山万里遥
拓碑记--光绪二十八年稻地铁桥碑记 寒冬腊月,稻地友人呼叫去拓碑,到了目的地,白雪覆盖着残碑,水上到碑上立马就结冰了,期盼着太阳能再高一些,在高一些,把光芒和温暖给与这块石碑,好让我们工作起来把这些历史的文字承载传拓下来,太阳来了赶紧干活,一整天就中午前后几个小时拓了三张。 如今再从那个胡同经过,碑已不再。 古滦州有四大名镇,开平、稻地、倴城和榛子镇,其中,稻地是四大名镇之首。作为唐山最古老的集镇之一,稻地镇建镇历史已有800年。据清《滦州志》记载,稻地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为开平、倴城、榛子镇之冠,商业尤为繁荣。乾隆年间,镇内有银号、当铺、染房、酿酒作坊、客店、饭店、医院、食品店、浴池等商业固定网点200多家,其中,酿酒作坊达24家(俗称“烧锅”)。所产高粱酒甘冽清香,作为御酒进贡皇宫,是当地声名远扬的特产。镇外有文昌阁、火神庙、药王庙等庙宇13座,每逢庙会,热闹非凡。 稻地大铁桥是河北省最早的公路铁桥,始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铁桥前身为木桥,名为如意桥,依靠稻地药王庙的和尚化缘维修,桥身矮小、行走拥挤。时任山海关桥梁厂厂长的清朝留美学生王化奇(稻地杨庄子人氏),回乡探亲时路过此桥,见行走不便,便起了修桥的念头。回厂后,他多方筹措材料,找来好友冯美臣(越支村人氏)担任设计监修,并与稻地商会联合,终于建成了长50米、宽5米、高7米的三孔公路铁桥。历经100多年风雨,铁桥风貌早已异于往昔
整理一下这几年的自用印
初平正,后险绝,复平正
独洞太湖石
许久未见 潜心 浮生故事二十一则 回来交作业
佛魔一念间,渡己也渡人
哪吒闹海的思考 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善与恶 万事都有多面性,
可观可不观
算不算印章这个 哈哈
几个佛造像
知人善用有法则,八方有眼观内心
浅水浮鱼舟,高山寻道去
万物皆皮相 众生观内心
金石永寿能万年,放下包袱便自在
昌化田
残石残佛
残石残佛系列
千佛拓片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