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lxdong gogolxdong
关注数: 38 粉丝数: 28 发帖数: 1,440 关注贴吧数: 36
第九章--“死亡”经验 生死分界-- 基本上来说,并无一个明确的生死分界之点存在,就算是因为意外而突然死亡时也没有。生命处於一种改变的状态中,所以死亡只是这种变化过程的一部分而已。你们是“活在一大堆已死及将死的细胞中”,体内的原子与分子也不断的在死亡又再生。由此看来你们是活在许多小死亡之中。你们的肉体在崩坏、死亡又更新,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们现在是“生”於你们自己的“死亡”之中。 你们自己的意识在很多方面跟萤火虫很像。看起来意识似乎一直是连续的,但是事实上不然,它就像萤火虫的光一样在闪动,时有时无。意识它永远不会完全熄灭,它的焦点也不如你想的那般稳定,所以事实上在你意识的隐与显之间--虽然你自己不知道--你是活在无数的小死亡之中,你常常是“死的”。 请好好想一想:此刻你的意识“活”在物质生命中,下一刻它把焦点完全转移到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中去;这种说法对你而言即是:此刻“生”,下一刻“死”;再下一刻,当它再度把焦点放回到物质世界时,你又是“活”的。 宇宙有它的大韵律,在大韵律中有无数个别的小韵律--这种情形几乎就像是宇宙的“新陈代谢”。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在一个不为你所知的脉动中,一个较长时期的停顿而已,可以说是你去另外的空间中做较长的停留。肉体的死亡,那只是你们世界中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而已。 人类的意识并不靠肉体组织而有,也没有一样具体东西不是由某部分意识转化而来,但是当个人意识在某种情况下离开身体时,原子与分子的简单意识却会留下来,而不至於消灭。
第七章--灵魂的潜能 意识投射-- 你或许忽然会非常想要到一个你所熟悉、所深爱,但颇遥远的海边去,在这种情形下,这个强烈的欲 就会像能量线圈一样自你心中向外投射出一个你的形象,而你心中所浮现的地方立即就会吸引住这个形象,因而它在刹那间便能出现在那边。这类的事情经常在发生。在一般情形下这个形象是看不见的。但是若这个欲望持续在加强,能量线圈也就随之而加强,那麽你自己部分的意识就会分给这个形象,所以正坐在房里的你会忽然闻到海的气息,或者以其他方式感觉到那个假形象所在地的四周环境。这个假形象虽然它并没有你们的肉体所具有的感官,它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能力或感受,你们在不知不觉中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向外投射出了它,因为这个影像是由强烈的感情欲望所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影像因而进入了它自己的世界,遵循着它自己生命法则的路线而进展,但它所带有的意识程度较你们的要少。 意识的世界无边,它物质化的方式也无量,而每一个“自己”所可能发展的方向与形式也无尽。让我再清楚的说一次:你目前这个个体是不会被磨灭掉的,死后你这个个体仍然会继续成长与发展。你们的全我或灵魂的潜能实在太大了,大到它永远无法仅以一种身分来全面的表达自己。你们目前不仅集中焦点於肉体上,并且也将焦点对准某个特殊的频道,那就是所谓的“时间”。所有的历史时期及转世中生生世世的 “我”其实全都与你同时存在,也全都一样的“具体有效”。我再说一次:不肯将频道调到别的波段去的是你自己,所以你们感觉不到其他世界的存在。
第五章--思想如何形成物质--调和点 思想形成的过程-- 事物是代表实相的符号,它们也像文字一样传递实相的意义。文字本身不是思想,事物本身也不是讯息。文字是表达的方式,物质事物也只是表达的另一媒体。你们习惯於直接用话来表达自己,你们可以听到自己在说话,感觉自己的喉咙肌肉在动,而且你们注意一下,会发现在你们说话时身体内有许多反应。 物质事物是另一种表达方式的结果,它们就跟文字语言一样也是你们创造出来的,我此处指的不是你们光用手或经由某种制造过程就可以把物质事物制造出来,我的意思是:你们是人类进化过程的自然 产品,就像文字一样。请细察一下你们说话的过程,你们听到了自己说的话,也知道话说得恰当与否,但是即使这些话多少与你们所表达的感觉相当接近,它们不等於是你们的感觉,你们所想的与所表达的必然有一段差距。 在你们开始讲一段话而尚不知如何结束这句话的时候,你们仔细去想一想一句话如何开始、如何结束的过程?或者去想一想你们如何组成文字?这时你们会发现自己对语言的熟悉感开始消失。你们并不明白自己如何操纵与掌握文字,如何在成堆的符号中精确的挑选出足以表达特定思想的文字,所以就这个情形来看,你们根本不明白你们自己是如何思想的。 你们是如何将本页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思想而储备、甚而转变成你们自己的思想的?这个过程你们并不明白。既然你们在意识层面上对平常说话转换的过程所知极少,当然你们对自己在做的其他更复杂的转换过程就更不知道了。例如,你们不断的在创造你们的物质环境以做为一种交通与表达的方式,便是这种复杂的过程之一。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明白物质事物的真正本质,只有在体会到思想与希望不断的在转换成物质事件之后,你们才能明白你们是真正超越环境,时间及命运的。
第四章--转世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生世世如演戏-- 你们每一个人目前都涉身於一个大型戏剧之中,在其中你们全都同意以某些基本假设做为整出戏的架构,以便戏能演得下去,这些假设包括了--时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片刻所组成、外在世界自行存在於你们创作及认知之外、你们被困於“肉体衣服” 之中,以及你们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同样的理由之下,大家同意的其他假设还包括了--知觉来自肉体感官,也就是说信息来自外界,而非内心。所以你们被迫将注意力大量集中在所上演的戏上。这些一出出的戏及创作性的片段便是你们称之为转世的一生生经验了。 戏好像一出接着一出不断在上演,所以这种连贯只加深了人们以为“时间是一连串片刻”的错误观念,以为时间循着一条直线,由不可溯的以往延伸向同样不可追的未来。 赛斯说每个人在轮回的每一“生”中,都是自己选择时间与地点的。 进步的算法实以困难之解决与未解决为计量。进步与时间全然无关,却关系心灵与精神之焦点。每出戏都完全不同,所以你认为今生是前生之果,或是因为前生做坏事,今生遭罚,都不正确。多世之生命其实发生於同时。 我们一提到“果”这个字,人们立刻联想到因果关系:先有因,再有果,这只是曲解的一个小例子而已。“言语思想”的结果造成观念的扭曲,使得思想永远被看成是单线性的导向发展。 意识既是处於一种蕴变的状态之中,我说的这个多重空间性的“我”便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心理结构,它也是存在於一种蕴变的状态之中。 所以演这种戏的意义是在你们自己的内心中。在好好演戏的只是你们的“意识部分”而已,它把注意力全副放在戏的架构上。
第三章--我的工作及我进入的空间 灵魂或全我的本能-- 每一个全我,或者多重空间性的“人”都有他自己的目标、任务及创作的冲动,这是他最初、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使他永远不死,永远在追寻的动力。 当你们到达或者进入物质生命时,你们的心灵不是一张等着加写其他经验的白纸;你们带来了一个记忆库,其中资料之多,任何电脑皆难望其项背。你们降生的第一天就带着足够的技巧与能力,虽然这些技巧与能力有些会应用到,有些不会,它们并非如你们所认为的那样来自“遗传”。 为了比喻方便起见,你们可以暂把灵魂或全我想成一个具有神圣使命及具有意识的活电脑,它自写生存与生命的程式,这部电脑有天赋的创造力,它所创造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自己有意识,会唱歌,还会再创造,这可能是这部电脑当初作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论如何,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人”都具有对实相认知并生活於其中的本能,且其心灵构造完全合乎特殊环境的需要。虽然他是完全自由的,但是他必须在设定的程式中操作。不过这个“人”最隐密的内心深处,尚存有最浓缩的知识,这个知识是与那部大电脑中的完全一样,在此我必须强调我并不是说灵魂或者全我是一部电脑,而只是请求诸位以这种方式来看这个问题,以便明白其中的部分道理。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潜能,这种能力不仅使他在各种环境中--就你们来说就是物质世界--去求取新的生存形式,还可以令他很创作性的提升自己的意识层面。当他在一个特殊系统中运用这种能力时,可以打破他所认为的实相中的各种阻碍。 全我,或者说灵魂的本质非常复杂,而且具有极大的创造力,比宗教中所提及的还要伟大。它运用无数的知觉方式,而且掌管多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你们对於灵魂的观念只囿限於三度空间。灵魂能改变它意识的焦点,并且能像你们用大脑指挥眼睛看东西一样来运用意识。 你们的科学家终於开始知道:心的确可以“影响”物质,这是哲学家们几世纪以来就一直认定的事实;现在科学家还需努力去发现心还可以“创造”物质的事实。 和你们最切身的莫过於你们的身体了。身体并不是与你们不相干的外壳,把你们禁锢於其中。你们对自己外形的美丑、健残、高矮并非全无选择:事实上肉体及你们的环境是你们自己思想、感情及了解的物质化反映。 “内我”将思想及感情神奇的转变为肉体的各个部分。你们自己促成身体的“生长”,它的情况在任何时间都忠实的反应出你们本身的情况。你们以原子及分子制造了身体,将基本的元素聚合成一个你们称之为“自己”的肉身。 你们的内心深处明白即使你们自己造成了你们的形相,你们仍然是独立於其外的。但是你们却不明白,你们也以思想及感情,推动而创造了大自然及你们的物质三度空间世界,你们的内我全都向外放出心灵的能量,将思想之细丝合并成形相。每种感情及思想都有它独特的电磁场,可依各种不同强度与范围来组合。三度空间事物组合的方式和电视萤光幕组合光点形成影像的方式相似,但是两者之间当然有差异,“如果你们没有调准某种频道,你们就会看不到物质事物。” 每一思想及情感以一种简单或复杂的电磁单位存在--这是目前你们科学家尚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了解形相不可能永久存在,因为所有的意识都处於“变”的情况中。 所有思想都会受到某些特性的影响,譬如说情感的强度便是特性之一,所以没有两个思想是完全相同的。 你们总想保持一个不变、永存的主观自我,用以相随的保持一个不变及永久的环境,所以你们老是忽视这些“变”。那些你们拒绝去接受的知识,恰恰是能使你们真正了解生命的本质、你们自己以及你们四周物质环境的大知识。 你们可知道思想离开了你们的意识心灵之后会怎样?它并不会消失。这些思想好像消失於我们主观造成的开口处,其实这个开口就正像是心灵的曲带,将你们所知的 “我”与广大的宇宙连接,在那里“象”具有生命的意义,思想的潜藏能力也得以发挥。
第二章--我目前的环境、工作及活动 意识善变的本质-- 你们必须明白“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由意识创造出来的,总是意识创造实相,而非有了形相方有意识”,所以我存在的世界是我与像我一样的“人”所创造出来的,而它正代表着我们内心发展的外在显现。 在我自己的环境中我可以随自己的喜好采用任何形相,而且我的形相随着我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你们其实在一个无意识的层次中也或多或少在运用相同的方式来创造你们自己的肉体形相,不过有几处重要的地方不同:你们通常不了解当你们对自我认知改变的同时就改变了你们的肉身,并且随着你们瞬息万变思想的节奏而改变了体内化学及电磁的作用。我们早就明白了形相依意识而生的道理,所以我们能将形相完全改变,使之更忠实的符合我们内在经验的每一细微变化差异。 任何意识都具有改变形相的能力,只是熟练与精确的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在你们这个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这种例子:当你们观察慢动作影片便觉察到生物在“生长” 过程中所做的一连串形相改变。 尽管你们尽量忽视这些不断的改变,你们仍然不断在改变形相、形状、轮廓、周围的环境以及肉体的意义。而我们则相反,我们让它们自由驰聘,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稳定的内在足以应付瞬息万变的情况及各种创造的变化,同时我们也知道精神以及心灵之本身所依靠的就是创造性的改变。 所以我们环境是由多种敏锐的不平衡状态所构成的,充分容许“改变”做尽情的游戏。你们的时间结构观念使你们错认物质具有相当程度的永恒性,你们故意对物质不断的变化视而不见。你们的肉体感官尽量限制你们对较高层次世界的知觉,只有 “悟”及在睡梦中,你们才能认知到意识善变的本质
以书会友,也欢迎大家自由讨论物理上的时空 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书,任何人不管他的学术背景是什么,人生信仰如何,全都能在此书中找到与己身所学、所信相呼应之处。这是一本兼哲学、物理学、精神学、心理学、禅学、宗教学、玄学、内学等等无所不包的书,它的价值不仅止于学科的探讨,最重要的,它揭示了人类生命与心灵之谜。作者原原本本以一个非人类聪明才智所能立刻揣摸的角度,透过了他的代言人,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人人都在问的问题--“我是谁?”、“为什么我是我,不是别人?”、“为什么我会出生在此时、此地?”、“人生有什么目的?”、“生、死各是怎么一回事?”、“死了以后,还有没有我?”、“人与人之间的缘份是怎么一回事?”、“梦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睡觉,睡觉时人又都在干些什么?”、“人生际遇是怎么回事?”、“在切身的喜怒哀乐中,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不喜爱的际遇能不能改?”、“有没有天堂、地狱?”、“鬼神是什么?”……诸如此类,种种几乎每个人都会问得到的问题,本书都提出了解答。本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帮助人去了解自己、肯定自己、进而开扩自我,做进一步的创造。读者也许不免好奇,想要知道这个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他凭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我们又凭什么要相信他的话?好!话说从头。本书的作者名叫“赛斯”,至少他称自己为赛斯,是一个 “纯由能量构成,已经不再以肉体显示存在”的“人”,所有他说的话都透过一位名叫珍•罗勃慈的女士做代言人。珍的先生罗,以他独门的速记方式记录,再经过整理誊写而问世,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字的增减,完全是赛斯透过珍所说的话。珍•罗勃慈(Jane Roberts)女士,美国人,已于1985年去年,享年50余,她毕业于美国一闻名学院,是一位诗人及小说作家,除为赛斯代言出版多部赛斯书外,另曾出版多部创作诗集及小说。珍的先生罗. 拔茨先生(Robert Butts)是一知名画家,较珍长年十余岁,除以绘画闻名之外,并以记录、整理、注译赛斯资料著称。本书缘起于一九六三年九月三日的晚上,当晚珍正准备写作,突然有了一种极端强烈的“灵感”,促使她写下了一长篇文章。当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像是在另一个时空旅行,直到意识回到肉身,才知道自己正在狂速且潦草的写下了一大堆东西,这堆东西居然还是一篇有条有理的文章。并且还有个标题,题目是“物质宇宙是以『意念』为架构而形成的”。这件事引起她强烈的好奇心,并导致不久后在偶然机会发现一本有关ESP(超感觉能力)的书,由于当时她正在找题材写一本新书,于是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自己也来写一本有关这方面的着作,但是要想写这么一本书,必须要真有这方面的知识与经历才行,于是她和先生就决心做一番亲身实验。首先,他们买了一个类似于中国碟仙的灵验盘(Ouija Board),透过了洋碟仙,他们开始与另一个世界的某些人物有了接触。开始他们并不相信这回事,只以为是自己潜意识作用的结果,但是后来有一个自称“赛斯”人物,开始持续登场了,其所提出的论点与答案简直是非同小可,绝非一般陈腔滥调、泛泛之论。在与赛斯作了几次接触以后,珍发现每当罗发问而碟仙尚未把答案拼兜出来之前,她心中已有了答案,并有一种脱口而出的冲动。最后,她终于压抑不住自己的冲动而把话脱口说了出来,几次之后,他们放下了灵验盘而由珍替赛斯代言了起来。自此之后,赛斯为他们开讲了五百多次,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70年1月19日,当天晚上赛斯宣布他要自己着一本书,于是从那天起,这本书的内容即从珍的口中源源而出,所有细节,包括标点符号,全由赛斯口述,而由罗记录,其中没有一字一句的增删修改。读者诸君今天所见到的即是本书原文极忠实而尽可能通顺的全译本。在这本书之后,不计珍本人的著作,光是赛斯口述的赛斯书即有十馀本之多。赛斯是一个经历了无数次的生命,尝遍了人生百态,对人情世故、宇宙百态、天地奥妙无一不通,他深切了解人性的需求与期盼,也完全知道生命的由来与变化,最可贵的是他在这本书中处处为每一个人肯定了自我的价值,完全没有半点高高在上、强行说教的味道。他明明白白的为我们解释了很多悬疑千古的大谜题。比如说他以“调和点”来解释中国人所说的“风水地理”,以“自由意识”来解释“命运”与“因果”,以“阿尔法脑波状态”来解释“意识层次的变化”,以“或然的世界”来解释“情绪与心灵的起伏”,以历史角度来说明基督教的起源,以“现身说法”来说明转世轮回。对“进化论”,他说:“进化论的立论完全根据你观察的时间范围及观察对象,以及你决定观察整出剧中的那一个部份而定……这个理论并不成立,因为它只适用于非常有限的论点中。”;对“苦难”,他说苦难是自我设下的挑战,目的是叫人学习如何解决苦难,贫困不见得会使人接近真理,而苦难也不见得会有益于灵魂;对“魔”,他说“魔由心生”,基本上是由一个人的“怨恨”、“恐惧”及“相信有魔的存在”所造出来的;对“神明”,他说“神明”是人造的,是因为人类习于将自己不敢承认而本有的大能向外“投射”与“寄托”的结果,他更说:“你要对你所选择的神明存有一份戒心,因为你和他会有相互强化对方的效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