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旗鱼k11111
小旗鱼k11111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关注数: 14
粉丝数: 470
发帖数: 4,030
关注贴吧数: 47
【新种快讯】浮游的和平鸽——盲肠螺科一新属新种报道 在国际爱鸟日和国际爱贝日双节同庆之际,为实现鸟类与贝类学研究联动,贯彻鸟类贝类一家亲的博物精神,来自中国爱鸟爱贝研究所的石林先生连夜编造论文,发表海生腹足纲新属新种一例(图1),以欢庆佳节,共襄盛举。 据石林先生介绍,这一物种隶属于盲肠螺科,仅在东欧的陆间海亚速海中有记录。这种海螺成体较大,且习性与盲肠螺科的其他物种差异明显。其腹足特化为两片翼状结构,得以在水中游动,在生活史中始终营浮游生活;在生殖季,它们白天潜入亚速海近三千米深的海底交配繁殖,在夜间上浮到海面觅食。部分盲肠螺科物种的壳顶处具有一个凸起(mucro),这一凸起常接近壳体弯曲的外侧(图2);而这一物种的壳顶凸起接近壳体弯曲的内侧,且颇为发达。 石林先生在长期观察后发现,这种海螺还演化出了生物发光能力,在壳顶凸起处分布有荧光细胞,可以产生明亮的绿光,以在昏暗的海底和漆黑的夜晚获得良好的视野(图3)。 石林先生根据这一物种独特的习性和鲜明的形态特征建立一新属新种,即Columbicaecum giganteum L. Shi,gen. et sp. nov.。其中,种加词giganteum表示巨大,这种海螺长达10cm的尺寸与其他微型的盲肠螺差异极大;属名是鸽子与盲肠螺属的结合,以鸽子为名具有三重含义:这种海螺壳体洁白,活体形态好似飞翔的白鸽;用鸽子命名海螺实现了鸟贝结合的深邃思想;同时鸽子象征和平,表明爱鸟爱贝研究所由衷祝愿亚速海沿岸各国以和为贵、耗子尾汁。石林先生的研究成果将于国际爱鸟日和国际爱贝日当天发表在爱鸟爱贝研究所创办的、著名的新物种制造业期刊《鹬蚌学报》之上,敬请广大生物学界人士不要期待。
【国际爱贝日专供】冠世之奇绝——中国陆生贝类一新科,新属,新种 2019年夏季,来自全球低碳文学研究所的著名生态学家郝弥瑚博士在上海市一处草地进行野外考察时,采获一份独特的陆生贝类标本,经过郝博士系统的文献考据与研究,确认为一个陆生贝类的新属新种,并根据极为独特的贝壳外形和习性,建立一新科将其置于此中。可喜可贺的是,今日郝博士的研究成果于《闵行区生态学》国际爱贝日特刊正式见刊,特此转发,供各位生物学者与贝类爱好者瞻仰、致敬。 一本正经,绝非娱乐,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小玛瑙螺科物种名录 多数贝壳爱好者对小玛瑙螺的印象,是一类生活在夏威夷的色彩花纹多变的树蜗牛,濒危物种,受到CITES保护。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小玛瑙螺多指小玛瑙螺属Achatinella和它的几个近缘属,它们构成了小玛瑙螺科的"半壁江山"。纵观小玛瑙螺科的所有物种的贝壳,可以归为泾渭分明的两类:①小玛瑙螺亚科,包含四个属,体型较大(多为 1cm以上),颜色鲜艳,花纹繁多,全部分布在夏威夷群岛;②除小玛瑙螺亚科以外的类群,体型微小(绝大多数1cm以下,普遍5mm以下),颜色平凡(土黄色、棕灰色等),主要分布在偏僻的太平洋的岛屿,极少进入贝壳爱好者的视野。 这个帖子分为三个部分,对应微博上三篇同步更新的文章。第一部分写小玛瑙螺亚科以外的部分,包含6个亚科,除了物种名录外,我也会给每个属写一些简单的介绍。
七色葡萄——关于近期发表的一些双旋坚螺及其异名 双旋坚螺Amphidromus是一类贝壳爱好者们喜闻乐见的树栖蜗牛,近年来有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描述。这个帖子和大家分享一些最近发表的双旋坚螺新种,以及对它们的异名处理,从中围观一场分类学之争。
深夜是写帖子的好时候。上一次在贴吧发帖子,大约的确是很久以前了。这个帖子本来在年初就会开始写了——原先计划写完分科帖,开一层楼发各种杂螺,后来做了分科图谱,这个帖子就暂时搁置了。正好最近积累了不少照片,就先把帖子发出来,以后慢慢盖楼。这个帖子和之前的数个分科帖展现我收集贝壳的两个维度:广与深。每科收一种,混个脸熟,这是广度。每个科,每个属,以至每个种的亚种和型,是深度。 原先的帖子里,照片均使用手机拍摄,未经后期处理,而此帖的图片借用朋友的相机进行拍摄,亲自拼图处理,希望展现良好的视觉效果。当然,也有个别实在过于微小的贝壳没法拍得很清晰,或者手抖拍糊的照片,凑合看吧~ 帖子中的图片来源于本人收集、已出售或在售的标本。微博同步更新。
贝壳分科简明图谱 去年年底,何老师的新书《贝壳家谱》出版,是一本按照“family”介绍贝壳的图书,叫做家谱自然是很合适的。这样一本书很合我的口味,不过书中的内容未能满足我的期待。正如何老师在书中所述,书中的标本均来自冈瓦纳和Conchology,受到出版社的版权要求限制,无法从其他地方引用图片,因此很多偏门的但有意思的科无法被收入书中。除此之外,《贝壳家谱》的文字描述也存在不少纰漏。再者,这本书对于一些规模巨大的科,并没有使用足够的种类来反映其多样性,这也是让我感觉有缺憾的。稍微地...轻轻地吐槽一下,希望不要被吊起来打~~不过,对于一个佛系凑科凑种爱好者,这本书也是一个小情怀的开始:定下一个小目标,把现生的有壳的软体动物,也按照“family”找齐,并且力求采用不同的物种来反映大科之内的丰富多彩。 陆陆续续花了半年时间,算是把这坑填上了。以下是我在着手整理这份图鉴是所写的一些(例行的)感想,一并发上来。本贴中的图片建议使用电脑全屏查看。
求大神解答如何计算出E'
中国烟管螺科及环口螺科两新种描述 在和煦的春风中,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在科学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激动人心的 April New Species' Day。在举世欢庆新种盛会之际,一声春雷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了两个全新的蜗牛种类——受资深陆生贝类爱好者、研究者“梢先生”之委托,特将这两个陆贝新种“publish”于此,为欣欣向荣的publish事业添砖加瓦!!(?)
法国贝壳化石分类尝试 法国的贝类化石资源丰富,尤其是多样性跨度广泛,例如钟塔螺科、小瓶螺科、三角蛤科、笋螂科等现今种类稀少分布狭窄的类群,在法国都能找到众多化石种。这组化石是只是法国化石贝壳的冰山一角,现在根据NMR和International Fossil Museum两个网站进行鉴定,以供参考。
分科说贝壳——双壳纲,掘足纲,多板纲,头足纲 & 单板纲 上海贝展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国内外各路贝商云集,从大名誉品到稀有冷门,一应俱全,令人应接不暇。刚结束的专业观众日,各位贝友展现了独到的眼光,强大的财力,包揽心仪的贝壳;而未能到场的贝友,也一刻不停地远程购螺,生怕错过了中意的宝贝。我也不例外,身在家中,通过热心贝友的帮助,买了...(楼歪了) 身在家中,开始计划分科三部曲中的最后一贴。按照原先的计划,这个帖子现在已经完成了。但是凑科艰难,到目前也刚好零零星星写着点。双壳纲本是单列一贴,但另外几个纲科数实在太少,故并成一贴。 双壳纲,顾名思义由两片贝壳组成,多为海生,少数淡水。掘足纲,统称象牙贝或角贝,贝壳象牙状,在泥沙中掘穴而生。多板纲,称作石鳖,贝壳由八块硬质壳板组成,通常连带周围的环带保存 。头足纲,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头部生长有许多触手,从日常餐桌上的鱿鱼、墨鱼,到深海里的鹦鹉螺、大王乌贼,再到贝友们敬仰的卷壳乌贼,均是头足纲的成员。单板纲,古老而神秘的一纲,贝壳似微型笠螺,软体结构与腹足纲大有不同。 腹足纲是动物界第二大纲,而软体动物门其他数纲的种类之和,也远不及腹足纲。现生种数估计如下:腹足纲65000~80000,双壳纲9200,掘足纲300,多板纲940,头足纲800,单板纲31。 因为所介绍的纲主要是海洋分布,故它们的介绍采用热门指数,但不介绍主要分布地区。同样的这些标本若未说明均来自本人。
关于PTR表达式的一个问题 想问一下在执行下列语句后,DI中的值是0010H还是2010H?
关于8259A初始化编程的一个问题 求问:在初始化程序中JMP指令是怎么实现延时的?不是一执行到这句就马上跳到下一句了吗,为什么会延时呢?
面纱蛤科新种记录 面纱蛤科是一类神秘而少见的深海双壳类。2017年11月31日,美国路易斯安纳渔业组织(Fishery Organization of Louisiana)在期刊《海洋贝类学》上发文称其下的科考船队艾普利尔号在地中海东岸(叙利亚塔尔图斯省)约670m的拖网结果中发现了面纱蛤科一新属新种,命名为 Pistacia vera,属名以命名者的姓而定,种加词有“愉悦”之意,文章中表示这是依据科研人员发现它们时的心情定名的,中文名拟音译为阿月面纱蛤。这次拖网采集了约50枚此种面纱蛤,平均尺寸10mm。同此科中的大部分物种类似,阿月面纱蛤通体白色,齿部形状特殊。但是这种面纱蛤明显比其他种类厚实坚固,以至于采集的个体基本都保持完整。
贝壳图鉴——宝螺科 宝螺自原始社会便作为金钱使用,故称为“宝”,到如今亦是最受集贝者青睐的一个科。无论色彩,形状还是触感,宝螺都符合大众对于审美的追求和价值的评判。此科中的种类并不算多,但细致的研究者不断地创立、合并、变动其中的种、亚种和型,把此科的分类变得纷繁复杂。不仅如此,不少分类学家没有将描述新种的文章上传到网络,以至于查询一个如此热门大科的物种信息比查询一个微型国产土蜗牛还要困难。更有甚者,发表的原始文献连一张黑白照哪怕是手绘图也没有,因此,只能根据似是而非的描述找到一些可能的图片作为参考。现在我根据worms的分类系统对宝螺科进行梳理,尽可能采用最新的资料。当然,根据目前的趋势,宝螺科的分类还将有很多变动,但大体框架已如此了。这份分类表也可以看做我在系统了解宝螺科时所做的笔记,供大家参考鉴定用。内容均来自网络,欢迎修改补充。
淡水及陆生腹足纲分科介绍 此贴在贝壳吧同步更新,对海贝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到贝壳吧阅读海生腹足纲分科帖~~(开头直接从贝壳吧搬过来,就不改啦) 一言不合开个帖子~其实已经从暑假就开始密谋(划掉) 开始规划这个帖子了,拍好了大部分标本的照片,然而正所谓学生少闲月,大学人倍忙,也抽不出时间来写每科的介绍,但是......到了寒假,真是比退休还闲,正好开始码这篇关于淡水和陆地腹足纲分科的帖子。 半年前发了一篇帖子,对海生腹足纲的分科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腹足纲作为动物界第二大纲,约有7万个已经记录的现生物种(比起第一名昆虫纲还是too simple),其中海生约43600万种,陆生约24200万种,淡水约3900种。虽然陆贝和淡水贝的种类比海水贝少很多,但同样精彩纷呈。本帖依然是以科为单位,介绍我收集到的标本。之前说过海贝中有一部分深渊种类,只能通过科考采集,个人收集难以企及,而陆贝和淡水贝的栖息环境虽然相对易于到达,但由于交通(原始密林高山)、政治(产地存在战争或政局不稳定)、法律保护(例如cites保护)等因素,不少种类仍然无从获得,对此我将用一些粘土模型辅助介绍。 关于介绍的内容,取消了海贝中的热门指数一项,因为几乎没有哪一科陆贝或者淡水贝称得上热门,只有几个属,几个种是倍受追寻的,所以热门指数意义不大。同时增加了分布范围这一项,其结果是来自Discover Life网站的,旨在介绍该科大部分物种的原始分布区域,较著名的入侵物种也会提及。 这些标本的鉴定,有的由本人完成,有的是其他贝友帮忙鉴定的,也有的是直接采用贝商给的鉴定;每科的介绍均为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此贴将长期(很长)更新,新凑的科也会陆续添加进来。淡水贝的种类少,科数也少,就先从淡水贝开谈。
分科说贝壳——淡水及陆生腹足纲 一言不合开个帖子~其实已经从暑假就开始密谋(划掉) 开始规划这个帖子了,拍好了大部分标本的照片,然而正所谓学生少闲月,大学人倍忙,也抽不出时间来写每科的介绍,但是......到了寒假,真是比退休还闲,正好开始码这篇关于淡水和陆地腹足纲分科的帖子。 半年前发了一篇帖子,对海生腹足纲的分科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腹足纲作为动物界第二大纲,约有7万个已经记录的现生物种(比起第一名昆虫纲还是too simple),其中海生约43600万种,陆生约24200万种,淡水约3900种。虽然陆贝和淡水贝的种类比海水贝少很多,但同样精彩纷呈。本帖依然是以科为单位,介绍我收集到的标本。之前说过海贝中有一部分深渊种类,只能通过科考采集,个人收集难以企及,而陆贝和淡水贝的栖息环境虽然相对易于到达,但由于交通(原始密林高山)、政治(产地存在战争或政局不稳定)、法律保护(例如cites保护)等因素,不少种类仍然无从获得,对此我将用一些粘土模型辅助介绍。 关于介绍的内容,取消了海贝中的热门指数一项,因为几乎没有哪一科陆贝或者淡水贝称得上热门,只有几个属,几个种是倍受追寻的,所以热门指数意义不大。同时增加了分布范围这一项,其结果是来自Discover Life网站的,旨在介绍该科大部分物种的原始分布区域,较著名的入侵物种也会提及。 这些标本的鉴定,有的由本人完成,有的是其他贝友帮忙鉴定的,也有的是直接采用贝商给的鉴定;每科的介绍均为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此贴将长期(很长)更新,新凑的科也会陆续添加进来。淡水贝的种类少,科数也少,就先从淡水贝开谈。
一个关于运算放大器的疑问 图中是运算放大器的等效模型,输出端是一头接地的受控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把运放的某一个管脚接地,所以这种接地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运算放大器的疑问 图中是运算放大器的等效模型,输出端是一头接地的受控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把运放的某一个管脚接地,所以这种接地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运算放大器的问题 图中是运算放大器的等效模型,输出端是一头接地的受控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把运放的某一个管脚接地,所以这种接地是怎么做到的?
土阿莫土产微型贝壳分类尝试 夜深人静是写帖子的好时间呀~~ 这是我的第三个普查式的微型贝分类贴了,收集微型贝的最大乐趣,便是从贝壳砂中找出所有种类,鉴定归类,它们便可以大致代表这片海域,这个水深的微型贝分布状况。 本帖中的微型贝壳来自南太平洋星罗棋布的岛屿中的一个——土阿莫土塔卡波托环礁。我原以为这些贝壳会和菲律宾的种类有很多重复,但实际分类结果并非如此。其中有很多(包括种类与数量)土阿莫土特产的品种。也有一些印度太平洋广布的种类,然而它们在土阿莫土拥有更多的色型变化,抑或是从稀有种变为常见种。 南太平洋岛屿诸多,犹如无数颗宝石点缀在广阔的蔚蓝海水之上。清澈的海水,细腻的海沙,环境宜人,散发着清新纯净的气息,着实令人魂牵梦萦。这些岛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极为重视,能够合法潜水采集已经十分不易,更别说像菲律宾那样用lumunlumun网大捞一番了。更多时候,都是在沙滩上采集被海浪冲上来的壳。因此,这些地方的习见种类,也会变得极其昂贵稀有。 微型贝比起稍大些的贝壳,体积小质量轻,不易被冲击损坏,因此贝壳砂中可以找到很多品相好的微型贝壳。为了更好地体现微型贝壳之美,我将尝试改变拍照方式,因此本帖可能更新较慢。 至于镇楼图,就用南太平洋和土阿莫土群岛的地图吧~
新人求问~一个关于乘方的问题 matlab里乘方可以用 ^ 或者power函数算,但是在方程里用power函数为什么会出现无解的情况? 例如 x = solve('x^2 = 2','x') x = 2^(1/2) -2^(1/2) x=solve('power(x,2)=2','x') x = Empty sym: 0-by-1
【假装是科普】洞穴专家——礁石穴居双壳 探究小记 大多数软体动物进化出了通过分泌硬质壳状物来保护自身的本领,然而,有的软体动物并不满足于贝壳的庇护,它们中的一些选择了穴居的生活方式,以进一步规避天敌。穴居贝类居住的“穴”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木材,礁石和泥沙。居住方式也可以分为自行凿穴栖息和栖居在已有的洞穴中。在泥沙里钻洞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很多海贝、淡水贝甚至陆贝都会通过泥沙(或泥土)隐藏自己。在木材中凿穴就有一定难度了,最著名的木栖贝壳当属船蛆,虽然有一些种类是栖息在泥沙里的。而本帖的主角,是那些在礁石里钻洞居住的贝壳,这一神奇能力,也带给这些小生物近乎绝对的安全。 关于贝类挖洞的方式,始终存在争议。在泥沙钻洞的,用足便可,在木材和石头里钻洞的,有的学者认为是通过物理的穿凿和摩擦,也有的认为是软体分泌出腐蚀性物质进行穿凿,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同时进行的。至于凿石贝类,我倾向于是以化学腐蚀为主的,我不太相信一个小贝壳哪怕用尽一生能够在礁石里生挖出能容下自己的洞穴,当然,在探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化学腐蚀(酸蚀)的些许痕迹,下面会有叙述。 黑白双蛤镇楼
意大利产小微型贝壳分类尝试 之前的海生腹足纲分科贴里已经预告过这个分类贴了,正好暑假有时间慢慢发。 这些微型贝壳是从意大利萨普里水深25米处带上来的贝壳砂里挑出来的,很好地代表了地中海浅层海域的微型贝壳种类。地中海的微型贝壳自然不及菲律宾的种类多,也没有菲律宾的微型贝壳来的丰富多彩,但是,系统地收集也是很有趣的~~
【06-02 求助】关于paypal付款的问题 我的paypal已经关联了两张银行卡,但在付款时点击“继续”之后总是显示“请添加付款方式”,无法付款。这个问题是近一个星期才出现的,之前都可以正常付款,问一下各位大神这是什么状况
求助:关于paypal付款 我的paypal已经关联了两张银行卡,但在付款时点击“继续”之后总是显示“请添加付款方式”,无法付款。这个问题是近一个星期才出现的,之前都可以正常付款,问一下各位大神这是什么状况
大家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一个曲线积分,用参数方程和格林公式算出的结果不一样,找不出问题在哪里,请dalao们帮忙找找错误
分科说贝壳——海生腹足纲 在开始之前先发表一些感(fei)想(hua)。 上一次写这样的长期更新贴,还是在2015年。画贝壳并与贝友们分享伴随我度过整个高三。进入大学之后,也画了不少贝壳,可是没有扫描仪,没法继续更新这个帖子了。 自从有了贝友群以来,沉迷水群不能自拔,很少光顾贴吧了,也明显感觉贴吧冷清了不少。于是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就计划另开一个长期更新的帖子,既活跃贴吧气氛,也记录我的收贝历程。 从初二的暑假开始系统地收集贝壳,一直到现在,我总是坚持一个习惯:不论什么品种,不管好看与否,不分高低贵贱,哪怕工艺品,都会成为我的藏品,我会一视同仁地为它们制作标签,小心储存(在我眼中品种多样是首位的,处女座的思维确实不好理解)。于是~虽然没有在某一类贝壳上精心钻研,但杂七杂八地收了很多科的贝壳。顺水推舟地,凑科成了我的目标。(其实是因为收热门螺刚不过众dalao啊…) 腹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物种最多的纲,海生腹足纲又是其中最大的集合,为什么要从最大的部分开始呢?其实不要看海生腹足纲有那么多科,那么多种,一小袋微型贝壳中就能挑出40科。相比之下,陆贝、淡水无法做到这一点。 科,(个人认为)是代表一类贝壳的大小适中的单位,每收集一个科,我都会查阅关于这个科以及近缘科的资料。拥有一个螺,就把它的底细摸清楚。由于随着生物分类学的发展,很多科都被拆分,之前学习的分科系统显得过时,今年一月,我借助wiki从新开始整理这些科的分类,汇总成一份表格,会发在下方。 说起生物分类,我与它的缘分比贝壳要早很多。小学时代迷各种鱼类,就从Wiki上按照分类,按照纲目科属挑出一些学名,Google出图片,再画下来。这爱好持续了数年,也画了大几十张(虽然现在看来质量不咋地...)然后如法炮制了(美其名曰的)鸟类图鉴,哺乳动物图鉴等等。高中时,从wiki和其他网站上收集资料做了很多动植物的分类表。对于贝壳,则从各大网站搜罗图片做了一份贝壳图鉴,也算好用。(偏题了...) 目前的成果,收集了海生腹足纲近150科(仅指含有带壳种类的科),但是难以再往前进了。原因很简单,难以获得。未收的科中除了几个是非常稀有的以外,其余都是分布在特殊环境中的科(比如深海热液口),它们数量并不稀少,甚至很庞大,但海贝的主要来源——渔民,根本不可能捞到它们,只能由科研团队用特殊的装备和手段获得,然后送进研究所或博物馆。不过这些难以获得的种类往往相貌平平,有的还挺丑,我会结合网络图片简略介绍~~当然对于一些种类,我也做了一些贝壳的模型来介绍它们。 以下图片中,若没有特别说明,贝壳都来自本人收藏(有标本也有模型)生态照和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
一种有趣的新种海兔螺 2016年9月18日,美国路易斯安纳渔业组织(Fishery Organization of Louisiana)发文称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微型海兔螺品种。此种海兔螺的生活环境与大多数的海兔螺不同,它们分布于墨西哥湾尤卡旦海峡深约700~800m的海谷里。没有珊瑚的庇护,这种海兔螺生活于死亡海生动物的尸体中并以之为食,最早的样本便是在科考船采集的须鲸骨架上获得的。这种贝壳有着很好的伪装能力,土黄的色泽加之极小的尺寸能使它们很好地隐藏于骨骼和腐肉之中。虽然很迟才被人们认知,这种海螺的数量似乎并不稀少,自记录以来已经发现了超过200枚标本。当时很多研究机构针对它属于Ovulidae还是Pediculariidae起过争执,在仔细地研究了活体之后,才确定它们属于Ovulidae(也就是海兔螺科)中一种十分原始的物种。十分有趣地,这些海兔螺也有着类似蛹螺的纹饰。 2017年3月20日,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发表了该种海兔螺,定名为Eomargovula macaroni Diputs,2017,中文译名为伊绵海兔螺。 下图为纽约州立大学实验室拍摄的 Eomargovula macaroni 照片。
Exciting~~ 目测评论很精彩
Conch.购(tu)物(cao)小(da)结(hui) Conchology是世界上在售贝壳种类最多的贝商机构(应该吧),我也关注它很久了。终于,两星期前,我把第一次海淘献给了Concology。现在开始讲故事(顺便晒晒淘到的奇葩们)。&希望这个帖子能给想在这个网站购物的贝友们一些指南。 先放一张全家福(带中文标签是自己写的,Conchology的标签另外存放)
贝壳图监——卷管螺科 卷管螺曾经是有一千多个种的大科,后来被拆分成十几个科。卷管螺种类多,变化大,鉴定尤为麻烦。对于一个陌生的卷管螺,要在十几个科里找到它非常难(亲自体会过)。于是汇总网络上各科的卷管螺图片,直观地体现每个科的区别,希望为大家鉴定卷管螺提供方便。
【音乐求助】求问歌名
【音乐求助】求问歌名~~ 可能是一首儿歌,只知道旋律,感觉挺好听的,求名字
菲律宾产微型海贝分类尝试 刚刚得到了一些菲律宾产的微型贝壳,其中既有本身就很小的种类,也有一些幼贝和碎片。趁暑假最后几天尝试将它们分类。
近期收获~~ 北海道海扇镇楼(自己洗的,洗得不够干净,不过确实很费力)
新人求问 乒乓球有个得分的规则"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是什么意思?
贝壳图鉴补充--深海的隐居者 距离贝壳图鉴完工已经一年多了,现在之所以要补充一部分图鉴,缘起一种时常出现在新闻上的贝壳,鳞角腹足蜗牛。第一次见到这个新闻是几个月前,面对这种富有卡通色彩的螺,我一直当作是网友恶搞而一笑了之。直至最近一则新闻很有良心地登出了学名,才引发我对这类生活在极深海域的贝壳的探究。
新入的贝壳们 大黄镇楼
【音乐求助】求一首歌名 中国的女歌手唱的,听得比较模糊,只记得最后一句的旋律~问完自删
【音乐求助】问一首粤语歌的名字 应该挺老的一首歌,只记得一句旋律了
【中学】关于微生物电池 去年全国卷有一题关于微生物电池的,其中一个正确选项是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可微生物用什么方式促进电子转移呢?
贝壳中的W/O是什么意思? 在化学中W/O指油包水浊液,那么贝壳标W/O是指涂过油吗?
霍金吓得站起来了
【中学】关于晶体堆积 金属的面心立方堆积的顶点一定要有原子吗?是否存在只有面心没有顶点的堆积形式?
【实验】一组实验引发的疑问 如果问硅酸钠与硫酸铜、硫酸铁等金属盐溶液反应的结果,一般认为是先生成硅酸盐然后双水解成硅酸与氢氧化物,然而以下一组实验却不支持该说法。其中1、3、5号试管装有饱和硅酸钠溶液,2、4、6号试管装有浓氢氧化钠溶液,以观察金属盐分别与其反应的差异
【新人听写】关于动植物主题的听写 先来简述一下本次主题吧~众所周知动植物命名中常出现各种生僻字,如果大家看到一些有关生物的怪异的字,它们很可能不是指山海经中的异想天开的生物,而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植物。 那么为什么生物学家喜欢用生僻字命名呢?据说是当时生物的拉丁名或其它外文名传入中国时,一些常用的字不足以体现他们的渊(bi)博(ge),于是他们从各种古书中寻找同偏旁,读音类似的生僻字进行音译。当然,一些不常见的生物名词也可能是自古流传下来的。 本次听写分动物植物两大块,若干小块,每一种动植物都会配有图文解释,二楼开始
(无前缀)【讨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世界观 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人多了,便会出现不同的认识。坚持自己的认识没有错,但对于别人的认识应该怎么看待? 之所以发表这个帖子,是因为在一个帖子里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结果LZ上来二话不说直接开骂。我随即浏览了整个帖子,发现自信心极大的LZ对所有对自己有疑问的人无一例外地谩骂。该文讨论科技界欺骗行为,结果据我统计"科技""欺骗"共出现9次,"白痴脑残蠢货垃圾""老子(自称)"共出现37次,我又看了该LZ一篇讲"道"的文章,"道"出现7次,"白痴脑残蠢货老子"出现23次。以至于我想问这是议论呢还是抒情呢?如果自信有质量,LZ已经是黑洞了 回过头来我不想批评什么,只是认为面对那么多不同的观点,要用什么心态去面对?这位LZ让我重新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也想知道大家的答案
【实验】制取葡萄糖酸钙 先制溴水~ 将橡皮塞浸泡在浓硅酸钠溶液中一昼夜,可减缓被溴腐蚀
关于感应电流的一个问题 一个线框处于这样的磁场中并向纸面内运动,磁通量没变化,可却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化万】外国人真会玩 看来用硝酸银炼白银已经不算什么了
【音乐求助】求一首歌的名字 只记得第一句的旋律...
【实验】钴粉的制取与提纯 先拍实验药品
【实验】关于钕的一些问题 昨天用硝酸溶了一块钕铁硼,得到硝酸铁与硝酸钕混合溶液,现在两个方案提纯:1.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铁离子沉淀,过滤再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钕离子沉淀2.用铝或锌置换铁,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使钕离子沉淀,那么问题来了,使钕离子开始沉淀的PH是多少?氢氧化钕是否溶于氢氧化钠?
【中学求助】关于摩擦力做功 以下是一个小物块以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滑上传送带,Wf=-umgs,Q=umg(s-d),那么-Wf-Q表示什么意义?
【音乐分享】求歌名~ 一段旋律,记忆中的,可能不准确
【中学】求助 关于氧化性 一般而言氧化性越强的物质越容易得电子,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但与铜反应时稀硝酸的氮得到3个电子,浓硝酸的氮只得到1个电子,这是为什么?
【转载】巴西涡螺幼体 巴西涡螺(Adelomelon brasiliana)是一种海栖软体动物,是南美洲常见的贝类;牠们会将卵产在充满了蛋白质和糖份的卵鞘里,让卵在里面慢慢吸收养份孵化、成长。 巴西涡螺通常会在靠近海岸的浅海区产下这些装满了卵的卵鞘,有时如果遇到大风浪,这些卵鞘就会被冲到岸上来。不过虽然是南美洲常见的贝类,巴西涡螺遍布海滩的景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遇见的啦。阿根廷的海洋研究学者指出,像这样大量卵鞘被冲上岸,过去三年也只发生过一次,其实并不是那么常见的事。 巴西涡螺的产卵期是每年的9~10月或是5~6月,视海水温度而定;而小幼贝孵化到成长大约需要57天左右的时间
【化万】关于试剂名称的一个疑问 L-苏氨酸和DL-甲硫氨酸中的L和DL是指什么?百度貌似没有
分科贝壳手绘,长期不定期更新 翁戎螺科大家可以说说接下来画哪一科,先说的先画
问一部电影的名字 是一部有点喜剧的缉毒片,应该是香港的,我只记得结局是毒贩掉进海边网箱被鱼咬死,有谁知道电影名字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