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poGol PippoGol
关注数: 4 粉丝数: 111 发帖数: 5,219 关注贴吧数: 10
细述东亚队成立始末 徐根宝言五年把观众打回来 搞熟抢逼围 再弄接传转      2004年初亚足联U14少年足球赛之后,根宝和他的队伍有很长时间陷入一种不为关注的沉寂中。      尤其随着洋教练可可的到来,队伍的整合,技战术的整体性重新定位、打造逐渐落实,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时间段。      于是在此后接近两年的时间内,关于根宝和他“中国曼联”的报道屈指可数:2004年AC米兰队访沪,“中国曼联”受邀为他们暖场;夏季,张海涛率领的中国女足在上海东方绿舟备战,根宝多次率队当陪练;2005年上海足球邀请赛组织“上海联队”,上海的球迷没有淡忘徐根宝,毫不吝啬地给了他50万张网络选票,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根宝没有出山;还有一条特别的消息,就是2005年根宝养了一条狗,起名叫“曼联”。“搞了五年了,我们很多队员对我们的目标有点淡忘了,我叫小狗‘曼联’,平时带着在场边走走,喊一喊,也是提醒他们。”      其实不用根宝喊,队员们的紧张已然存在,在这两年时间内,队伍进行了大规模整编,一再背负经济重压的根宝下决心分流,几经调整,队伍从90多人一下子缩编到40人出头,原来的五支队伍也缩编为“西班牙”和“巴西”两支,后来还进一步整编为“一队两组”,而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以“防守抢逼围,进攻接传转”为核心战术再凸显个人技术的战略发展思想开始定型。      “1987年年(维泗)指导离开中国足协的时候嘱托我,中国男足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防守,一个是整体进攻问题,直到1994年提出抢逼围,后来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搞成熟了,抢逼围就是防守技术;现在开始解决整体进攻问题,就是‘接传转’。”      这一步的跨越是艰难的,其基础是几年来不间断的训练、磨合,法国教练带来的训练理念和具体手段,加上徐根宝善于总结和学习后不断调整,等球员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才水到渠成地形成……2004年年底,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带了一批省市一级的体委、体育局领导到崇明基地参观,看了之后对徐根宝的努力成果高度赞扬,何振梁还赠送了根宝他自己珍藏的英国曼联俱乐部纪念品。而以“足坛反黑”出名的前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赠与徐根宝十个字:“你一定成功,你已经成功!”      但是和用甲A乃至中超赛场磨炼了十余年的“抢逼围”不同,“接传转”如果得不到实战的检验,那就等于是绣花枕头、闭门造车。当时,能够实践和检验的,只有上海市内的青少年足球赛,全国青年足球赛和俱乐部预备队联赛,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比赛的锻炼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到了2005年下半年,根宝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      雄心和细心      做大事者首先要有雄心,有远大的目标,而且在困难中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去实现目标。      做大事者还需要有细心,所谓举重若轻,用周密详尽的计划,再加上耐心地等待检验。      根宝是做大事的,所以敢挑战商业大亨都不敢想象的“十年投资”,而他“磨剑”的底气,就是他细致的计划,还有顺势而变的观察力和适应力,这,可能不仅是发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更是生存的根本。      “中国曼联”成长的往事,我们可以洞察的已多,只说一件看似题外的小事,U14组队的那一天,根宝发了一次火,因为在报道他们基地队伍时用了他和他夫人的合影,发火的原因很简单,他希望基地的报道和他的家庭脱开,因为“这个基地是我办的,但‘中国曼联’不是家族企业,将来,我是要把它交给上海,交给中国足坛的。”      这小小的细节,可以体现根宝的细心、用心,不正是这样的细节体现出的磊落,打动了从市领导到足协的普通工作人员,奔波崇明,关注他们吗?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