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百家姓 弟子规百家姓
关注数: 4 粉丝数: 22 发帖数: 439 关注贴吧数: 10
人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会因心理因素而脸红的动物 生活中会有很多脸红的时刻,羞涩的时候、生气的时候、撒谎的时候、愧疚的时候,甚至是恐惧的时候。脸红经常会让人感到尴尬,它不受意识控制,很容易就透露了你心中最想掩饰的真实想法。那么脸红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脸红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紧张或激动感,正是这种紧张和激动让你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毛细血管扩张。由于面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比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的更密集,这样一来,流到脸上的血液增加了,脸自然也就变红了。尴尬的是这种现象不容易受意识控制,你越想控制自己,让脸不要红,越会感到不安,更进一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毛细血管扩张得更厉害,反而导致脸红加剧。所以脸红往往给人造成难言的烦恼,甚至有容易脸红者发出“如果不脸红,宁愿少活几年”的感慨。   脸红并非生来就有。它往往伴随着我们自我意识的加强而逐渐出现,小婴儿没有那么多可顾虑的意识,就不会脸红喽。而人类一般在三岁以后才有自我意思和揣测其他人意识的能力,这样才可能会脸红。不同人脸红的难易程度也大有不同,这当然不是由于他们的脸皮厚薄有区别,大家面部皮肤的厚度其实都差不多,也都是眼睑的皮肤最薄,不同的是每个人精神紧张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程度不同。遗传、性格、家庭、精神创伤或刺激等内外因素都会影响这种紧张度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度。   统计数据显示,频繁出现脸红的平均年龄是15岁左右,这个阶段刚好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殊时期,正在经历从孩子转变为成年人,社会交往增加,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赞许,这些因素导致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容易频繁脸红。过了这个阶段,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脸红的症状就会逐渐缓解。所以,如果你容易脸红,请不要烦恼,平常心对待就是最好的办法。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过,颜面潮红是人类独有的表情能力,其他动物对此能力望尘莫及。不过,有些动物会因为环境而非心理的影响导致脸红。   (澎湃新闻)
为了后代多笑会儿 你胖,可能是因为你祖宗经历了什么创伤 2015-03-06   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祖辈的生活习惯,多少会投射到后代的基因中。   自然演化论的观点之一是:演化是自然选择和随机突变的结果。生命科学研究和投资公司ExcelMedical Ventures的创始人Juan Enriquez和Steve Gullans在最近出版的《自我演化:非自然选择和非随机突变怎样改变地球生命》(Evolving Ourselves:How Unnatural Selection and Nonrandom Mutation are Changing Life on Earth)一书中则表示,影响这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生存、生活和进化的,并不只有自然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你容易生病或者肥胖,很有可能也和你的父辈们经历了什么有关。   二战结束前后,由于纳粹对食物与燃料的封锁,荷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在饥荒时代出生的孩子受到了比饥饿更多的影响,包括更高的心脏病发病率、葡萄糖耐受不良、肥胖等。严重的创伤仿佛在经历者的基因上刻下了代码,这样的改变,甚至会体现在那些并未真正经历过创伤的后辈身上。   在跟进的实验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在荷兰饥荒中怀孕的母亲的女儿患上精神疾病的比率,几乎达到普通水平的两倍。即使是战后食物供给已经相当富足的时候,基因仍然记得曾经身处的恶劣环境,并将应对机制传递给下一代以及下下一代。   相比起生物学界相对主流的自然演化理论,有一些“勇敢”的灵魂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实时演化重置机制”的存在,1942年,一位英国科学家Conrad H.Waddington提出了“表观遗传学”的概念。也许遗传信息的载体,除了经过漫长演化才会改变的DNA,还有一套“决定基因表达与否、并可稳定遗传下去的调控密码”,研究者们将其称为“表观基因组”。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前提下,某些机制确实可能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的变化。   这也就是说,你的祖父爱抽烟而他的弟弟不抽烟,那么你和你的堂兄弟之间在某些生理特征、患病几率上可能就有些不同,尽管你们俩都不抽烟。不同于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就是那个生物课上学过的豌豆杂交形态定律),“表观遗传”是一种难以预测和量化的机制。我们只能说,在某些方面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呈现某种特征的比率增加了,却不能给出确切的推论。   回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压力、紧张、饥饿、愉悦、恐惧、爱以及种种,在身体内的各种荷尔蒙会对它们一一作出回应,而这些回应的过程都有可能将信号发给“表观基因组”。这世界变化快,于是基因学会“打开”和“关掉”某些开关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为了后代着想,多笑一会儿吧。(好奇心日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