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来自地球
本人来自地球
关注数: 58
粉丝数: 46
发帖数: 1,140
关注贴吧数: 137
144抽 这个还凑合吧 用sr女主双输出 还是带恶魔
前来报道
都是成年人了 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都是成年人了 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己犯了法不去承担 还有学校包庇 性别、弱势群体不是免罪金牌 助纣为虐者也该被讨伐 不是大家想网暴 是某些三观不正的所谓弱者 利用舆论 利用社会上长期的对弱势群体的关照 达到自己丑陋的目的 这几年被构陷的“强势个体”何其多 啥时候能讲理讲法 而不是我弱我有理
诬陷网暴导致男生跳楼 网暴女生学校保研的就没人扒扒吗 这事比耳机事件还恶劣 男生喝药救回来 又被逼死了
已有洛基 如果用2阶英雄选择卷再选洛基会咋样 还有同样情况的 再用6星英雄选择卷会咋样 萌新求问
猴王敢不敢放点128g的预约! 耍猴也请耍的敬业点!
【晶美绝伦】不知道有没人发,转个晶姐的最新采访 谭晶“反省”:找回唱歌的初心 环球时报2017-02-21 00:48:00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周洋】“大家提起我,就想起晚会……”这是谭晶在登《歌手》舞台之初的自我剖白,也确是观众对这位“主旋律歌手”的既定印象。去年开始,升级当妈的谭晶选择通过音乐类综艺回归,也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模样:以蒙面的“阿凡达妹妹”演绎《海阔天空》《偏偏喜欢你》,与沙溢合唱《因为爱情》……18日播出的这期《歌手》,谭晶以一曲原创的《赛里木湖的月光》,再次拿到第一(如图)。“我就是想积累点作品”,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谭晶丝毫不讳忌谈参加《歌手》的初衷,甚至多次用“反省”一词,回顾自己的音乐之路,“希望能从作品的一开始就参与,不再留有遗憾”。 观众不是选歌的障碍 环球时报:几期《歌手》下来,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演唱还是其他方面?可以想象一位“妈妈歌手”肯定有很多牵绊和牵挂。 谭晶:最近外公生病住院,孩子也不在身边,我还要录节目、做新歌,整个人真的感觉有些“四分五裂”。录《赛里木湖的月光》这首歌,整个团队过年都没休息。不过家人还是很支持,每次改编的作品能不留遗憾地演绎好,这也很开心。 环球时报:选歌时,你更想显示难度,还是更适应观众口味? 谭晶:每次选歌都很纠结。我的团队、朋友都有不同意见:有人说要显示实力,有人说要选观众喜欢的歌——我想干脆就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一些流行歌曲中,融入一些我想表达的元素。不过有时候对于大家太过熟悉的歌曲,要是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反而会令观众不适应。这时候我们就希望挖掘一些华语乐坛的好作品,赋予这些“遗珠”新的演绎。 《赛里木湖的月光》的这次冒险原创最后能拿观众投票和歌手互投第一,我真没有想到。从现场的感觉来看,观众还是渴望一些从未见过的元素。所以选歌时不要把观众设置成一个障碍,他们真的很棒。 环球时报:从去年参加《蒙面唱将》到今年选择《歌手》,是个什么样的契机? 谭晶:其实生完宝宝的这两年时间里工作很少,自己也能静下心来看书、找老师上课,同时,也思考很多自己音乐上的问题。《蒙面唱将》第一季也有找我,不过当时宝宝还小,自己也想观察下这是个什么样的节目。看完我觉得挺有意思,不会以固有的成绩看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在舞台上表达自己的音乐。第二季又来找我,我就答应了。 从小到大,我都是按照父母设定的路线在发展,也没有那种特别叛逆的时期。这次想尝试些新东西,告诉我妈妈后她还挺支持,让我“去玩吧”。当时很多朋友也都不同意,觉得跟我的风格不搭,综艺性很强。不过我只认为这是个纯粹的音乐节目。 《歌手》又是不一样的舞台。很多没看过我在《蒙面唱将》唱歌的观众,还是觉得我有民歌的风格。很高兴通过这两个节目,有了很多年轻的粉丝。我能更任性地选歌,让大家看到了更真实的我。 “终于有瑕疵了” 环球时报:很多人喜欢你唱《欲水》那期。这种不太完美的“失控”,是你想要表达的吗?这与你之前的音乐和演出风格非常不一样。 谭晶:作为处女座我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特别是声音。《欲水》对观众来讲并不熟悉,我又融入了一些音乐剧元素。不过现场我还是认为有缺憾,声音上能控制得更好。不过我的朋友都特别喜欢,觉得很真实,“你终于能有点瑕疵了!” 环球时报:从晚会歌手变成“大魔王”,这种转变你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怎么评价?听说《蒙面唱将》上用“阿凡达妹妹”这个名字是您先生的主意? 谭晶: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大魔王”了(笑)。我们俩(和先生)都喜欢电影,加上我在这类节目上出现,别人也挺意外,会觉得我像外太空来的,所以用了“阿凡达妹妹”这个名字。其实家人也希望我能有更多接地气的作品和表演,觉得我以前可能有些“曲高和寡”。 环球时报:大多数观众都认为你更像是“主旋律歌唱家”,如今站在流行综艺的舞台,进行这种娱乐性更强的演出,适应这种变化吗? 谭晶:对我来说,平台和舞台的大小并不重要,能够传达出对音乐的理解、创新和探索,才是最重要的。我以前经常下基层慰问演出、参加心连心活动,这次在《歌手》中表达的一些民族和传统音乐,就是源自我这么多年来在基层的经历。通过在各地演出,我也了解到不少优秀的原生态作品,甚至一些濒临失传的音乐,未来我也希望能把这些收录在我的专辑中。 参加《歌手》,我就是想积累点作品。以前唱的都是世博、抗震救灾、奥运等事件性作品——也都很好,不过当时自己年轻,也太忙碌所以没参与整个歌曲的创作过程——以前顾忌比较多,没有认真对待作品是很大的一个错误,这点我需要反省。现在我希望能从作品的一开始就参与,这种参与感让我找回到自己刚唱歌时的初心,希望不再留有遗憾。 “杜丽莎老师的表演让我看哭了” 环球时报:现在是个粉丝经济、小鲜肉霸屏的时代。考虑过如何跟“小鲜肉”竞争吗? 谭晶:没法竞争,只能百花齐放,走自己的路。其实我接触过几位年轻的音乐人,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对待音乐事业,还是很不错的。 环球时报:选秀热和艺考热,似乎是目前两条主要的“成名之路”。作为青歌赛走出的专业歌手,你对想走音乐这条路的年轻人,有何建议? 谭晶:做音乐天赋是首要的,此外还要真心地喜欢和热爱,才能坚持下去。不能只为当明星而当明星,这样你会很累。 音乐是人生,不是生意——本着这样的态度去做,就不会浮躁。人家说“匠心”,每个行业的人都应该如此,静下心来钻研并坚守自己的专业。 环球时报:看到杜丽莎,感觉中国歌手唱到老并不是难以企及的梦想。 谭晶:杜丽莎老师的表演真的让我特别感动,哭得我妆补了好几次。她能在舞台上声音那么棒,离不开平时的训练、嗓子的保养以及对音乐的认真态度。那么我就会想:等我到60岁时,还会不会保持那种状态?其实许多前辈,比如郭兰英老师、李谷一老师,现在仍然能在舞台上唱歌。他们对音乐的敬业态度传承到我们这一代身上, 而我们又能给追寻音乐梦想的年轻人传承什么样的观念,也是我该思考的。 除了音乐剧的梦想,我还想能融入更多元素和自己的想法,能留下更多的好作品,能去更偏远的地方采风,做一些音乐上的探索和融合。 环球时报:以通俗出道,被贴着民歌标签,又是中国当代歌坛开创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融为一体的跨界歌唱家。现在你认为自己的音乐类型是什么,这是现在中国音乐的主流吗? 谭晶:接下来我在《歌手》有一首歌,还加入京剧和二胡等民族音乐元素。迪玛希就特别喜欢,所有参加比赛的歌手都想要跟我学一段(笑)。包括之前的《九儿》,原本是一段钢琴引入,后来我临时改成唢呐后,那种饱含深情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这种融合未必都完美,但我希望能展现中国不同类型的音乐。 我只学过民族、美声,等《歌手》结束之后,希望有机会去国外进修音乐剧方向和流行音乐唱法。我跟林忆莲的老师聊过,他建议我去美国找相关的学校和老师再学习别的发声类型和唱法。如果有一天不做歌手,我还能做一名音乐老师。
【晶美绝伦】微博病号版的《慢慢》还在被不停转发,路人容易被误导 播放都快上千万了,还都写的走心、好听,脑残粉也干不出这事吧,黑晶姐黑上瘾了。
【晶美绝伦】再听一遍《赛里木湖的月光》就睡觉(>^ω^<) 除去晶姐的演唱 编曲 词曲 乐器 和声 舞蹈都很完美 很好的作品 已循环多遍整得到现在都不困最后要说的是 晶姐的尬舞有的萌
不知道新版中西索与华石斗郎一战会怎么处理 旅团出现之前 最喜欢的一场战斗 尤其喜欢西索以自己身体表演的血腥的魔术 10年前看旧版动画 这段被和谐了 还以为这场战斗的刻画就是这么简单 后来补漫画 才发现这段被老贼刻画的如此精彩 同时期待玛奇的头一次亮相
求Michelle的中文歌词 谢谢 如题
吧友给推荐几个QUEEN的MV吧(相对冷门点的) 如题 最好给个在线的链接 谢谢
天王逝去 最后说一次 再见 mj
我爱波姬小丝的这段演讲 我爱这段演讲 今天看到了很多童年时熟悉的面孔 看到他们我心里很欣慰 同时也很难受 因为MJ不在他们中间 MJ走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