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芯橘子 茹芯橘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 发帖数: 18,524 关注贴吧数: 7
【转贴】感悟人生:陌生人 作者:罗莉萍  来源:网络    夏天的悉尼,阳光将人烤得黑红,但澳洲人依然喜欢海边,尤其喜欢美丽多情的情人港。  突然,插在头发里的梳子“当”的一声被海风吹到地上,那是我刚从悉尼一个商店里买来的头饰。低头捡时,走在身后的一个白皮肤、金发的年轻人正伸手为我捡梳子,见我捡了,他笑着对我说“SORRY”。我大惑不解,为什么他要对我说“对不起”?是因为未能为我效劳表示歉意,还是因为看到我的狼狈样觉得不好意思?   我将梳子再插在发中,可不几步,梳子又掉了,年轻人又弯下身子,正要捡时,梳子又被我先捡了。这回,他没有说“对不起”,而是边摊开双手边摇着头,一副又好笑又遗憾的表情。   我对他的好意表示感谢,他说没有关系,然后走到我前面去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感觉自己做错事似的,想:“那是他认为该做的事吗?也许,这是澳洲男士对女士应有的的风度和礼貌。”   这么想时,感到失礼和遗憾的是我,我应该淑女般站着,让他代捡,然后,我该做的主是向他道谢。这样,他离开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有那种怪怪的表情了。可惜,他偏偏遇到我这个不解风情的外国人。   当我不知道该不该把梳子再插上的时候,有个棕色皮肤的女子走近我,她将她头上同样的梳子取下来,然后倒插在头发中。示范完后,她甩着头说:“OK!”我按她的方法将梳子插进发中,果然,梳子不掉了!我连说:“谢谢!”女郎高兴地离开了。   因了这些陌生人,想起澳洲的时候,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办公室的书桌上放着一只藤编的小鹿,小鹿侧着长脖子,天鹅般的优雅,加上稍微低着的头,温柔,沉默。   那天我在广州的街上,见到一个小伙子提着一大串藤编的工艺品,我一眼看中藏在里面的这只小鹿。   “停停,让我瞧瞧。”我叫住了小伙子。他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将串工艺品搁在路边,任我翻看。   “我买它。”我找到了小鹿,正要掏钱。   “不卖。这些都是样品。”小伙子笑呵呵地说。   我还以为他是街边的小贩呢!   “真可惜。”我爱不释手,将小鹿拿在手里看了好一会儿才放下。正想离开,小伙子却大方爽快地将小鹿递给我说:“你拿去吧,送你好了。”   “那怎么可以?”我惊喜不已,“我付钱。”   “拿去吧。”小伙子脸上依然堆着笑容。我终于发现,这张笑脸流露出除了“小意思”的大方外,还有一种被人欣赏的喜悦。于是,我欣然接受了小鹿——这个陌生人送给我的礼物。   好多年了,小鹿虽与办公桌的现代化用品很不相称,但我总会将小鹿摆在办公桌上。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成人之美的小伙子。  小鹿比用钱买的东西更珍贵,因为它代表着我对那位陌生人的感激,它还引发我心灵深处的那份善良。从那以后,我会为买东西时无法找钱的陌生人出零钱;我会在 “的士”上主动与司机聊天;我不会介意陌生人在街口不小心将我碰撞……我相信,在陌生人的世界里,有着许多淳朴善良的心。一分善意,会换来十二万分的感动。
【转贴】精品书摘:心理学教授的弟子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录取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勾掉了得分最高的学生,取了分数略低的第二名。有人问,你是不是徇私舞弊或是屈服于什么压力,才舍高就低?   她说,否。我在进行一项心理追踪研究,或者说是吸取教训。   她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专业范畴内颇有建树。别人一定要她讲讲录取标准。她缓缓地说,我已经招了多年的研究生,好像一个古老的匠人。我希望我所热爱的学科,在我的学生手里发扬光大。老一辈毕竟要逝去,他们是渐渐黯淡下去的苍蓝。新的一辈一定要兴旺,他们是渐渐苏醒过来的嫩青。但选择什么样的接班人呢?我以前总是挑选那些得分最高、看起来兢兢业业、学习刻苦、埋头苦干,像鸡啄米一样片刻不闲的学生,我想惟有因为热爱,他们才会如此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他们应该是最好的。我在私下里称他们为“苦大仇深型”的学生。   许多年过去了,我有从容的时间,以目为尺,注视他们的脚步,考察他们的历史,以检验当年决定的命中率。   我发现自己错了。在未来的发展中最生龙活虎、最富有潜质并且宠辱不惊成为真正的学科才俊的是那样一种人——他们表面上像狮子一样悠闲,甚至有点漫不经心和懒散。小的成绩并不能鼓励他们,反而让他们藐视般地淡漠。对于导师的指导和批评,往往是矜持而有保留地接受,使得他们看起来不很虚心。多少有些落落寡合,经常得不到众口一辞的称赞。失败的时候难得气馁灰心,几乎不需要鼓励。辉煌的时候也显不出异样的高兴,仿佛对成就有天然的免疫力。他们的面部表情总是充满孩子般的好奇,洋溢着一种快乐,我称之为“欢喜型”。   苦大仇深型的学习者,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追求科学知识给自身带来的优裕与好处。一旦达到目的,对于科学本身的挚爱就渐渐蒸发,代之以新的更敏捷的优化生存状态的努力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但作为学业继承者,则不是最好的人选。   欢喜型的学习者,也许一开始他们走得不快,脚力也并不显出格外的矫健,但心中的爱好,犹如不断喷发的天然气,始终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风暴无法将它吹熄。在火光的引导下,欢喜型的人们边玩边走,兴趣盎然地不断攀登,绝不会因路边暂时的风景而停下脚步,直到高远的天际。   心理学教授说,几乎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划分成“苦大仇深型”和“欢喜型”。比如读书,若是为了一个急切的目的而读,待事过境迁,就会与书形同路人。如果真是爱好喜欢,就会永远将书安放枕边,梦中与书相会。      作者:毕淑敏   摘自:《我很重要》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