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yl751
slsyl751
关注数: 10
粉丝数: 5
发帖数: 1,508
关注贴吧数: 4
中庸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中庸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有一种遗憾,是不知何时再见面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有一种遗憾,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 《赠去婢》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有一种遗憾,是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 《节妇吟》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有一种遗憾,是失去心爱之人的忧伤 《采桑子》清·纳兰性德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有一种遗憾,是壮志未酬的报国心 《破阵子》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有一种遗憾,是对梦想的无能为力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有一种遗憾,是对虚度光阴的追悔莫及 《劝学诗》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有一种遗憾,是回不去的故乡 《苏幕遮》宋·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有一种美,叫诗词里的遗憾!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 在忙忙碌碌中开始,在忙忙碌碌中结束,跌宕起伏。 人总喜欢追求没有的,忽略已有的,被浅墨渲染的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画,处处诗意,却又处处充满失意。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古文精华1 《尚书》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志以道宁,言以道接。
人员伤害演练 为有效提高井场作业人员面对人员伤害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水平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责任感,确保相关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减少伤害程度。公司某钻井队开展人员伤害演练,通过实际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步骤和流程,学习正确的急救和救援技巧,以及如何使用应急设备。 通过演练,不仅能够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还使救援人员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心理承受力和决策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使团队间的沟通和协作得到加强。
夜幕下钻井人无名的坚守与奉献 在夜幕的掩映下,井场上灯火通明,这里上演着一幕幕无声的坚守与奉献,钻井人,这群在黑暗中默默耕耘的无名英雄,他们远离繁华都市,身处荒漠戈壁,面对着极端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工作环境,却从未言弃。每一米的进尺,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他们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斗争,只为那珍贵的黑金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支撑起国家的能源命脉,温暖千家万户的生活。钻井人的坚守,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他们的奉献,是对职业的无限热爱。 他们以无名之身,成就非凡伟业,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阮郎归·寒来暑往几时休》 宋·张抡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 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 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 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四首》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雨打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留别妻》 宋·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 《望江南·有说未尽处》 宋·戴复古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 壶山好,博古又通今。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 四海有知音。 门外路,咫尺是湖阴。 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 不负一生心。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颂古六首其一》 宋·释宗杲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 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 口袋里满满的钱,骑着鹤上扬州去。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诗词2 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元】贯云石《小梁州·秋》
诗词1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宋】邵雍《清夜吟》
应县木塔 总是要去的 作为国内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昂贵的黄花粱,全塔无一颗铁钉,完全由54种斗拱鉚榫咬合垒叠而成,堪称建筑奇迹。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木塔倾斜逐年加重,由于过于精巧使得维修难度巨大,且看且珍惜。
诗词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诗人也可爱 《责子》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是陶渊明写的一首责备儿子的诗,在诗中,陶渊明对几个儿子那是一阵吐槽,且看他怎么说:身边五个儿子,都不喜欢搞文学搞创作,阿舒十六岁,懒惰无人能比,阿宣快十五了,总不想着学习,阿雍阿端十三了,连六和七都不认得,通儿快九岁了,只知道天天找吃的。 最后,陶渊明感慨自己的人生:难道这是我的命吗?哎,算了,不说了,先喝点酒吧。
幽默诗词 《戏赠杜甫》 唐·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笑话:《深刻!》 刚刚在电梯间看见一小孩儿在大口吃雪糕,出于关心,顺口告诉他:“这么吃雪糕,会吃坏身体的!”。 小孩告诉我,他的奶奶活了103岁。 我问:“吃雪糕吃的?” 他说:“不是,我奶奶从来不管闲事!” 多么深刻!现在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衰老得这么快了! 瞎操心操的……
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名誉、金钱、地位等等只能在此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安全、健康,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荷花诗词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卜算子·席间再作》宋·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坚守初心,最是真实 《滕王阁序》【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心安处,最是浪漫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每个人心中都向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且不足为外人道。
取悦自己,最是惬意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偷得浮生半日闲,便是人生最好的光景。
顺其自然,最是潇洒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守一颗初心,人生方不会被辜负。
活在当下,最是畅然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唯有遵守本心,活在当下,才不负韶光。
心无挂碍,最是从容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洁身自好,最是清欢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为人,亦应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刚正不阿。
简单,最是高级 《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生活最好的气质,就是简单干净。爱生活的人,必被生活所爱。 生活要简单,做人更要简单,简单,才是真高级。
学思想,强党纪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分公司开展了以“学思想,强党纪”为主题的系列知识竞赛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通过竞赛,广大党员和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党员的学习形式,也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安全是生命之本,是幸福之源。安全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习惯。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遵守规则,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工作中的操作规程,还是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每一步都应以安全为前提。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把安全放在心上,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安全在我心中,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承诺。
筑牢防线 近期,公司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廉洁警示教育活动,旨在强化全体员工的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通过深入剖析一系列真实案例,活动深刻揭示了违规违纪行为对个人、家庭乃至企业和社会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警示大家必须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无论身处何职,都应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不断净化思想,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踏莎行--词牌名由来 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 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 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 注意:在这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宋·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鹊桥仙--词牌名由来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 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 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大概就是此时产生的。 秦观就写了一首“鹊桥相会”的词,流传至今。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水调歌头--词牌名由来 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型歌舞曲。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说起这个词牌,就不得不想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