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我的绿洲
找寻我的绿洲
关注数: 27
粉丝数: 33
发帖数: 1,186
关注贴吧数: 76
波斯吧来报道了 大家好,大家好,新人。本人担任波斯吧小吧。前来拜吧。我们大巴不问外事的。希望在贵吧好好学习,多多进步,各位新年好
求解。关于流着奶和蜜的迦南 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称呼迦南这个地方?又为什么大家到了迦南却发现很贫瘠?这是怎样的暗喻?说明了什么?求大家指点
论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 [摘要] 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与古代许多帝国的征服政策不同, 它对被征服地区往往采取极为宽容的统治方略, 这一点在它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政治上, 犹太民族不仅建立了神权自治政体, 后来甚至取得了行省自治; 经济上, 犹太民族的负担从帝国与行省的双重压力向帝国的单一负担过渡; 宗教上, 犹太民族成功地重建了圣殿并取得了神权自治地位。波斯帝国对被征服民族统治政策的独特性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522 年, 居鲁士通过一系列征服, 建立了古代西亚地域广袤的波斯帝国。波斯帝国不仅为古代西亚文明作了一个总结, 而且它所开创的一系列政策和统治方略也为后世统治者所模仿和借鉴, 被任何无偏见的历史学家所称道。与历史上的许多大帝国对被征服民族的彻底摧毁和残暴统治所不同的是,波斯帝国对被征服民族的统治是比较仁慈和宽容的。这种宽容政策在它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对弱小的犹太民族来说, 他们遇到的波斯帝国统治者也是第二圣殿被毁前所有古代帝国统治者中最为宽容和友善的, 难怪几乎所有的犹太历史学家在描述这段历史时都激动不已, 赞不绝口。①那么, 波斯帝国对犹太人的统治政策到底怎样呢?
帕提亚地理志 本文选自李铁匠先生所著《古代伊朗史料选辑》,主要由李先生译自斯特拉波的《地理志》,它详细介绍了帕提亚各地的地理状况,对我们了解帕提亚知识多有帮助。由于翻译问题,原先李先生翻译的“安息”一律被我改称“帕提亚”,这一点与原文不同。另,由于斯特拉波主要生活在罗马帝国初期,本文介绍的情况都是当时的情势,希望大家注意。
图文版伊朗古兵器 本文选自民国大儒周纬先生所著《亚洲古兵器图说》,作者1884年生于安徽,1903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归国后任职于外交部。1949年病逝于南京,享年65岁。他少年时读侠义之书即倾慕削铁如泥的宝刀名剑,壮年后在欧洲接触到各国收藏家所藏珍贵古代兵器,从此将大量精力投注于中国及亚洲各国古代兵器的研究探索,收集了几百件古兵器珍品和近万幅资料图片。周纬是亚洲古兵器收藏研究第一人。 本文是周纬先生对游览过的伊朗兵器的概述,所述兵器归属年代大致是在沙法维王朝时期。对这一时期本人也了解不多,不过觉得这位学者写得不错,因此发上供大家观赏
这个吧不错,虽然人太少。。 挺好的,,,
波斯王子。其父为波斯萨珊王朝末主,死于公元651或652年。时大食东侵,卑路斯求助于唐,唐曾以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高宗咸亨时(670—674)入朝,授右威卫将军,曾奏请于长安置波斯寺,旋卒于中国。 卑路斯(英语:'Pirooz';波斯语: پیروز ,意思就是“胜利者”)亦作毕路斯。是波斯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亚兹得格尔德三世(Yazdgerd III)的儿子。根据《旧唐书》记载,阿拉伯人在入侵波斯时,卑路斯的父亲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38、639年以及647、648年分别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唐朝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但都被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拒绝。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51年,被杀害于中亚阿姆河附近的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内。卑路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逃到吐火罗(大致区域为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受到当地部落酋长保护,得到些许的喘息机会。卑路斯意欲东山再起,于654年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一如唐太宗以路途太远为由,拒绝出兵。 这时,阿拉伯军队盘踞在波斯东北呼罗珊地区,对强盛的唐王朝能控制的中亚地区基本上采取打了抢、抢了就退回呼罗珊的战术。卑路斯在吐火罗部落武装的帮助下,一度打到呼罗珊,但又被阿拉伯人打了回来。661年,卑路斯再次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特使王名远入西域中亚,成立波斯都督府,设于今日阿富汗的Zaranj,立卑路斯为当地都督,662年唐又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后在阿拉伯军队的不断威逼下,卑路斯又沿着丝绸之路东逃,最终于675年初抵达长安。唐高宗授予他右威卫将军,又专门为他在长安城内修建了一座拜火寺。677年,卑路斯在长安去世。
伊嗣俟(Yazdegerd III ),又称耶兹底格德三世、叶兹德尔德等。波斯萨珊王朝末代皇帝,库斯老二世之孙。632年6月16日在波斯首都泰西封即位,后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所灭,几经逃难,651年于木鹿被杀。名字出自《新唐书》,曾多次派遣使者访唐,其子卑路斯,其孙泥涅师曾到长安避难。伊嗣俟(Yazdagird III,?—651)亦作伊嗣侯、耶斯提泽德三世。波斯萨珊王朝的末代国王(634—642)。在位期间,国势已衰,无力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公元637年首都泰西封及塞琉西亚被占后,逃往中亚呼罗珊地区。642年阿拉伯军追至哈尼旺德城(Nahāvand),波斯全境大部分实际上已被征服。651年,伊嗣俟在木鹿(Merv)被刺死,萨珊王朝遂亡。661年(唐高宗龙朔元年),其子卑路斯曾到中国求援,未成,高宗封之为将军,准留居,后死于中国。
伊朗袄教(拜火教)神话传说 《亚尔斯兰战记》有关神话: 《亚尔斯兰战记》的故事宗教观建基于波斯帝国。故事中的密斯拉神、蛇王撒哈克、英雄王 霍斯洛的传说,甚至是奇夫经常提到的亚希女神,都由此而来。 波斯即现今的伊朗。现在的国教是回教,但在波斯尼亚帝国时代却是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唯一宗教。而亚尔斯兰战记中的宗教,亦即琐罗亚斯德教及其衍生出的密斯拉教。在此将波斯的一点神话,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文化版]中古时代伊朗和近东地区先进的科技 肯迪(796年-873年),全名艾布·优素福·叶尔孤白·本·伊斯哈格·本·萨巴赫·肯迪(阿拉伯语:أبو يوسف يعقوب إبن إسحاق الكندي,拉丁化:Abū Yūsuf Yaʻqūb ibn Isḥāq al-Kindī),中世纪阿拉伯(波斯族)的著名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DNA揭定 - 明朝的郑和是波斯人后裔 提示:赛典赤·赡思丁(阿拉伯语:سيد اجلّ بخارى 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又名乌马儿(Omar),元初朝中色目大臣。赛典赤的三十一世先祖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SAW。 据国内学者依据谱牒材料对赛典赤和郑和的后裔—云南的纳姓和马姓进行父系Y 染色体DNA标记序列的鉴定分析,发现他们属于单倍群L1a-M76,这一类型集中分布在南亚西部,揭示了赛典赤和郑和的波斯祖源。 显然国人所常年歌颂的“郑和下西洋”, 也很可能是山寨了西洋人的导航和航海技术。
埃兰---伊朗地区第一个高级文明古国 (0)
发一些有关帕提亚骑兵的图片 来自苏伦部落的帕提亚弓骑 Parthian Horse Archer of Suren Clan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之伊朗文明的发展 作者:汝信 一、稚利安部落的迁入 公元前两千纪,伊朗和印度境内开始出现印欧语系的印度伊阴语居民。这些居民通常称为雅利安人,这是因为他们自称为雅利安人的缘故。稚利安人本意为“高尚的人梦或“贵族”.最初大概是部落首领的称号。根据现有资料,公元前3千纪中期他们仍然是一个部落共同体。双方不但称呼相同,语言相近,而且在社会制度,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公元前2千纪中期,雅利安部落共同体开始解体。一些部落经伊朗 高原进入印度,这就是印度雅利安人。另外一些部落继续留在伊朗,他们仍然称为雅利安人。伊朗人即雅利安人的异译。现代伊朗国名就得名于雅利安人,意为雅利安人的国家。 伊朗部落进入伊朗高原的时间,大致在伊朗青铜时代结束、铁器时代开始之际(约公元前1300年),他们可能是分成几批,逐渐进人伊朗高原的。整个迁徙过程比较和缓,持续几百年之久。 伊朗部落进入伊朗高原的路线,学术界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一般认为他们可能是从欧亚大草原经高加索地区进入伊朗,或先进入中亚,再由中亚进入伊朗;或者同时从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进入伊朗高原的。俄国学者通常把伊朗部落分为东、西两大支。他们认为东伊朗部落从中亚南迁时间在公元前2干纪中期之前。迁徙的主要路线是捷詹河一赫里河谷地(今土库曼、阿富汗与伊朗交界地区〕之间的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比较平坦。宜子农牧业居民 活动。但也有些伊朗语部落(A特人、花喇子模人、西徐亚人和塞种部落)仍然留在原先居住的地区,没有进人伊朗高原。西伊朗部落(米底、波斯等部落)并不是从中亚进入伊朗的。他们的故乡是甫俄罗斯草原,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后期经高加索地区进入伊朗.〔但也有学者认为西伊朗部落更有可能是从里海两侧的道路同时进入伊朗高原,分布在邻近的地区。 伊朗部落进入高原的初期,井不带有征服性质。相反,他们最初大多依附于当地原有统治者,为某些小王公充当骑兵,后来才逐渐夺取政权,建立自已的国家.同时,伊朗人开始同化当地土著居民。这种同化在莱些地区出现较早,而且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在伊朗部落中,最强大的是米底和波斯部落。公元前843年,亚述王沙勒马耶沙三世(Shalmaneser“)远征乌尔米耶湖南部,洗劫了当地某个名叫Parsua的地区,学术界通常认为Parsua就是波斯。这是波斯第一次见于文字记载。公元前834年,他收到波斯27位“国王”(部落首领或城市国家的国王)的贡欺,并和米底部落发生战争。公元前8世纪末,波斯部落开始南迁。他们先后在苏莱受尼亚和扎格罗斯山东南部地区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来占领了埃兰东部安善地区。这里后来就因为波斯人而称为波斯,成为波斯人的第二故乡。 根据资料记载,伊朗部落大迁徙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形成宗法奴隶制关系。他们是比较发达的、定居的农牧业居民,掌握了冶铁、犁耕、养马、骑马和驾车技术,但带有农牧业部落的流动性。在长期的迁徒过程中,他们将养马技术传给了各地居民,像印度稚利安人一样,古代伊朗居民也存在种姓〔等级)制度.伊朗最早的3个种姓是祭司、武士和农牧民。祭司在种姓制度中名列首位,但其实际地位却在武士之下。他们的职责主要是 维护宗教伦理和法律,充当统治者的谋士和精神导师.国王出自武士种姓,拥有很大权力,农牧民种姓则是普通公民或奴隶主.种姓制度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分化,有利于阶级社会的形成。部落的观念早已存在.但它并不是政治组织的基础.当时起主耍作用的是地域单位“省”和“国”,其统治者又是大祭司和法官。
萨珊波斯的铁骑
伊朗 锡亚克古丘金字塔(转)
大月氏对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本文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冯英所写,发布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上,典型的中国式论文,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多,大家凑和看吧
帕提亚地理志 转自帕提亚吧 本文选自李铁匠先生所著《古代伊朗史料选辑》,主要由李先生译自斯特拉波的《地理志》,它详细介绍了帕提亚各地的地理状况,对我们了解帕提亚知识多有帮助。由于翻译问题,原先李先生翻译的“安息”一律被我改称“帕提亚”,这一点与原文不同。另,由于斯特拉波主要生活在罗马帝国初期,本文介绍的情况都是当时的情势,希望大家注意。
居鲁士COSPLAY
居鲁士的女儿想象图 Atoosa the daughter of Cyrus The Great, half sister to Cambysis who married Dariush is a prominent woman in the Iranian history.
波斯吧重建了 正在起步 虽然速度不快 但是细水长流 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赫拉特礼拜五清真寺[阿富汗]
朋友们 欢迎来波斯吧 这里有吧主了 同时我是预定的小吧主之一 今后会细水长流越来越热闹 欢迎来玩啊
朋友们 欢迎来波斯吧 这里有吧主了 同时我是预定的小吧主之一 今后会细水长流越来越热闹 欢迎来玩啊
朋友们 欢迎来波斯吧 这里有吧主了 同时我是预定的小吧主之一 今后会细水长流越来越热闹 欢迎来玩啊
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伊朗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国家法定信仰
萨拉子目古城的原型城市遗址
萨拉子目古城的原型城市遗址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阿富汗]
古弥尼乐器博物馆[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国家公园(帕米尔山)[塔吉克斯坦]
恰高•占比尔
德黑兰城市剧院[伊朗]
是照片还是画(续) 是照片?还是画?伊朗画家狄尔曼-玛基的作品仿佛是照片,但却是画。狄尔曼——1976年生于德黑兰。幼年就着迷于绘画艺术。15岁开始跟伊朗最伟大的写实派画家莫尔塔扎卡多詹学习绘画。至今他举办了很多画展。其中,最重要的展览是1999年在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现实派画展和1998年在卡拉工作室的萨卜兹画廊的组展和2003年在萨阿德阿巴德宫的展。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现实派画家! 难以置信的技巧和天才……
是照片还是画 是照片?还是画?伊朗画家狄尔曼-玛基的作品仿佛是照片,但却是画。 狄尔曼——1976年生于德黑兰。幼年就着迷于绘画艺术。15岁开始跟伊朗最伟大的写实派画家莫尔塔扎卡多詹学习绘画。至今他举办了很多画展。其中,最重要的展览是1999年在德黑兰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现实派画展和1998年在卡拉工作室的萨卜兹画廊的组展和2003年在萨阿德阿巴德宫的展。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现实派画家!难以置信的技巧和天才……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阿富汗]
大月氏的军队
波斯军队
伊朗巴姆古城10年后震后重生 日本捐赠130万美元 巴姆古城 1979年,随着科托尔古城的濒危,世界濒危遗产名录诞生了。此后的几十年里,一些世界遗产在濒危之后,逐渐得到有效修复,其中不少甚至重拾辉煌。2004年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的伊朗巴姆古城便是其中之一。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它正式被宣布从濒危名录上移除。 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巴姆古城,被3公里长的城墙环绕。城内的巴姆古城堡是世界上现存最庞大的土胚建筑,占地6平方公里,完全由未经烧制的泥砖、黏土、稻草以及棕榈树干搭建而成。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曾成为很多电影的取景地。根据英国惊险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小印第安人》改编的电影以及意大利导演瓦莱里奥・祖利尼1976年执导的影片《鞑靼人的沙漠》都曾到该地取景。
请教一个问题关于中国公主和波斯王子的 古代波斯诗歌里那个娶中国公主的王子是谁 公主又是谁
路过 申请小吧
视频: 伊朗2012年建军节阅兵式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Y3Nzc4NDAw.html&urlrefer=d7c5abdfd4cf1067cddf49fae803bc07
视频: △(伊朗阅兵)2011年5月31日哈梅内伊参加侯赛因阿訇圣祠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Q3MzE1OTgw.html&urlrefer=e60031b817320bda2ee6ebd8227e3bfa
中国回族创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波斯语语法著作 中国回族创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波斯语语法著作 清初回族经堂教育创始人之一常志美(约1610~1670),山东济宁人,著有波斯文法著作《海瓦依•米诺哈吉》和《法尔西文法》,是回族经堂教育学员的必读课本,该书不仅流传于国内,而且远传至中亚各地。1980年前后,经伊朗学者谢里亚特(《波斯语辞典》作者之一)考证,《海瓦依•米诺哈吉》是世界上独立创作的最古老的波斯语语法著作,包括了波斯语书面语的绝大多数语法现象。该书经整理已于1981年在伊朗伊斯法罕出版,使其重现光芒。
视频: 伊朗五千年变迁史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E1MDU0ODU2.html&urlrefer=a731f462e88d9ecc313c5777a6ea4c24
Hephthalites不是嚈哒人,而是月氏人 现在,大多数关于中亚历史的书,都把西方史书中的Hephthalites(白匈奴)和中国史书中的嚈哒人看作一回事。 也可能不是。 1,中国史书中关于月氏、嚈哒、挹怛的记载有很多的矛盾之处,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对比、整理。而西方史书“白匈奴”的称呼,有很大的误导作用,不应继续使用。 3,中国关于嚈哒的记载,主要来自《魏书-西域传》,而该书的原版已亡佚,现在看到的是唐宋时的重修版。南北朝时,中国北部胡汉杂处,中国人对于匈奴的情况非常了解,记载很详细。而唐宋时的新版本内容很多矛盾,应该是不同的史书资料拼凑出来的。 4,经过对《魏书-西域传》相关内容的梳理,和前后相关史书的对比,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 (1)西汉时,居住于甘肃的月氏人被匈奴驱逐,大月氏西迁进入巴克特里亚,创立贵霜王国。小月氏进入青海,后逐渐融入羌、汉、匈奴之中。 (2)贵霜王国入侵北印度(现在的巴基斯坦),分封了一个旁支的属国,《魏书》把它也称为小月氏,同时把贵霜王国继续称为大月氏(这就是造成理解混乱的主要原因)。 (3)当《魏书》第一次提到嚈哒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阿尔泰山生活了八九十年。虽然不同时期的史书说法不一,但一致认为他们是从蒙古高原被驱逐过来的。从时间上看,应该是被柔然赶来的。而在“八九十年”之前,匈奴已经在蒙古高原基本绝迹。他们不太可能是匈奴的分支。应该是高车人的分支。 (4)南北朝时侯,嚈哒人开始南侵中亚,《宋云行纪》提到,巴基斯坦的那个小月氏,已经被嚈哒人占领,扶植了一个傀儡王朝。同时也提到,真正的嚈哒人游牧、不识字,很落后。 (5)《隋书-西域传》没出现嚈哒,但是提到了一个挹怛国,读音与“嚈哒”相近,定居,信仰佛教,很文明。“大月氏种类也”,应该是被嚈哒占领的小月氏。 (6)而西方人看到的那个有文字、有白种人、有银币的民族,应该是这个“挹怛” —— 被少数嚈哒人统治,但主要成员还是月氏人和北印度白种人,有佛教文明的国家。 (7)现在关于月氏人的种族属性,意见分歧很大。中国史书对他们的相貌特征描述不多,有可能是黄种人,也有可能是白种人(贵霜王朝银币上的大鼻子头像)。 所以,西方人所谓“白匈奴”,并不是游牧、野蛮的嚈哒人,而是挹怛国的月氏人。
塔吉克斯坦女歌手Айгуль Иманбаева的歌曲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zQ3NTE5NzUy.html&urlrefer=e19e796f6fac16a58959774aefdf8c98
伊斯法罕剧院的古装舞台剧 非常好看!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jU3MDExODQ4.html&urlrefer=b98d3e823f5b1f5946c652d832e20ab3
[国际观察]洗冤录:误解伊朗的十大冤案 冤案一:伊朗不安全 伊朗安不安全?这是大多数人听到伊朗两字的第一反应。答案究竟怎样,一起来听听那些亲历过伊朗的人的评价: 最近很多人问我同一个问题,伊朗危险吗?去伊朗会不会死掉?很严肃的在这里告诉大家:不危险,过马路小心一点,会死掉的概率极小。在伊朗每天都会被各种朋友请回家吃饭或野餐,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不知要接受哪家的邀请。
阿富汗举国欢腾恢复庆祝传统新年 东方网3月22日消息:3月21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孩子们快乐玩耍以迎接新年到来。3月21日是阿富汗的传统新年。自塔利班政权倒台以后,阿富汗人民就恢复了公开的新年庆祝活动。
一部伊朗的空战连续剧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TE1MDAwNDk2.html&urlrefer=dc600eafa1a1d00576f4b89234215b13 这是其中一集 剩下的在作者空间里 可惜没有中文字幕
伊朗身份,波斯王子以及Jake Gyllenhaal 伊朗人和雅利安主义
没有比这个版本更哀伤 更感人肺腑的苏武牧羊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music.baidu.com%2Fsong%2F18650430&urlrefer=43988a1a7fc92f76098036f079458090
我带来了伊朗主要工业品年生产规模及一些不易见到的工业照片 2012年底的伊朗主要工业品年生产规模 1.钢铁产量,2000万吨,世界第16位 2.水泥产量,7000万吨,世界第9位 3.铝锭产量,45.7万吨, 4.铜产量,45万吨,世界第9位 5海绵铁产量430万吨,世界第2位 6 尿素产量1250万吨 7 甲醇产量 605万吨,世界第3位 8 乙烯产量 473万吨,世界第8位 9 汽车产量 160万辆,世界第13位 10 原油产量 420万桶/天,世界第3位 11 天然气产量 1385亿立方米,世界第4位 12 电视机产量 400万台 13 汽油产量 2000万吨 14 硫磺产量 180万吨,世界第5位 15 冰箱产量 75万台 16 无缝钢管产量 1000万吨 17 发电量 1690亿度 世界第19位
[交流版]恶名昭彰的“雅利安优越论” 一楼百度
我觉得德国人的雅利安人理论真恶心 德国人简直把这个词给毁了,弄得好像德国人说谁是谁就是一样,德国人不喜欢斯拉夫人,就说斯拉夫人没有~想哄骗伊朗上贼船就说伊朗特纯,可是搞笑在于,德国人和伊朗人都是雅利安人的话,长得却不像,连咱们黄种人都看得出来巨大差别,那你们谁是真雅利安人谁是假的雅利安人啊?还有德国人弄得凡是白人就是雅利安人,那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却不是,到底怎么正好跳过斯拉夫语范围直接跑西欧去了?德国人真恶心,日耳曼人开化才不到2000年,一朝得志,猖狂的无以复加,炮制这种脑残理论。
请问伊朗的阿塞拜疆人会说通用语吗 他们是像咱们国内的满族一样忘了自己语言呢?还是只会说自己语言?还是会双语?(通用语和本民族语)
【阿狸】大家都是为什么喜欢阿狸? 我是因为我喜欢的人喜欢阿狸
哈萨克古代的装束跟这个完全一样么? 这是伊朗十六世纪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