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bility000 niubility000
关注数: 52 粉丝数: 454 发帖数: 5,735 关注贴吧数: 89
原创:linux (ubuntu) 系统备份和完美还原的命令行方法 这个方法不用装软件,完全用ubuntu自带命令,方便快速,完全把系统硬盘恢复到备份时的大小和样子。 我的系统是ubuntu18.04,其他版本的可以参考,方法通用的。 我是用arm64的小机子做linux服务器,非常省电(待机4w)。 因为系统没有自带桌面,所以一切操作都是在ssh里。系统硬盘是个12g的ssd,外挂一块4T的sata硬盘。 每次尝试新的软件之后,系统硬盘的文件都会变大一圈,我的机子很特殊,如果重装系统,必须用ttl刷机,虽然速度快,但很麻烦。我一直想找个能把系统彻底还原成以前备份时的样子的方法(系统硬盘占用空间和备份时一样大)。网上能找到的方法都试过了,不成功,只好自己研究了一个,很不错,方便快捷。 曾经试过第三方软件 systemback,timeshift,不支持arm64,没成功。用backintime倒是成功了,可我原来的系统只有657兆,装完它这个软件,再装虚拟桌面,一下子变成1.4g了,备份完后变成5g多了,看傻了,肯定不能用。 后来又尝试自带的tar,可是每次还原都是增量还原,比如备份时系统硬盘是657兆,之后装了很多东西,系统硬盘变成2g了,用tar还原,结果还是2g。网上不少tar备份和还原的文章,都是含糊其辞,误以为能完美还原系统硬盘备份时的状态,仔细研究后,发现tar并不会删除系统硬盘里新增的未备份的东西。 还尝试过dd啥的,那个是整个系统盘备份,没数据的地方也备份,备份出来12g多,速度超慢,放弃。 好了,说说我自己找到的方法吧,也是利用tar备份。 备份: 在外挂硬盘d的ubuntu目录下生成备份文件 system.img。注意排除的这些个目录。 sudo tar cvpzf /mnt/d/ubuntu/system.img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mnt --exclude=/sys --exclude=/tmp / 哪个文件夹需要排除可以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定。 /proc是内存文件,个头很大,别备份,也不用备份。 /dev, /sys 如果以后会有改动,可以备份。 /lost+found, 不用备份,可以直接删除, /mnt, /media:如果里面挂载硬盘了,别备份,个头太大了,备份不了的。 还原: 当你把系统弄乱了,想完全还原成以前备份时的样子?由于tar还原是增量还原,系统硬盘里备份后新增的内容并不会被删除,所以要先把系统根目录下的各文件夹删除或还原: (以下都是在root 账户下运行) 在挂载的硬盘d的ubuntu目录下建一个backup文件夹 mkdir /mnt/d/ubuntu/backup 把之前的备份文件都解压到backup文件夹: sudo tar xvpfz /mnt/d/ubuntu/system.img -C /mnt/d/ubuntu/backup 把系统根目录下的这些文件夹删除。(如果系统不同,你要自己添减(先看看后面哪些文件夹不能删除,不确定的不能乱删,不然真的会执行不了任何命令,需要重装系统了)。) rm -rf /usr /var /opt /media /home /etc /srv /sbin /root /boot /tmp /lost+found 查看目前系统硬盘占用大小。会小了很多很多。 df -lh 还原回来,前面不能有sudo命令了。执行命令后出现tar: Exiting with failure status due to previous errors没关系。 tar xvpfz /mnt/d/ubuntu/system.img -C / 注意:系统根目录下:run和dev 文件夹不让删。bin和lib文件夹千万不能删,会导致执行不了任何命令了。ssh,sftp也登录不了,那样只能重装系统了。 这几个文件夹需要用下面方法从备份文件夹里拷贝过来(同步,并去掉新增的内容,保留文件的属主,属组,文件权限等信息。): rsync -avz --delete /mnt/d/ubuntu/backup/run/ /run/ rsync -avz --delete /mnt/d/ubuntu/backup/dev/ /dev/ rsync -avz --delete /mnt/d/ubuntu/backup/bin/ /bin/ rsync -avz --delete /mnt/d/ubuntu/backup/lib/ /lib/ (上面那些用rm -rf删除的文件夹其实也可以用这个rsync方法,而且更安全。当你不确定一个文件夹是否能直接删除时,用这个rsync方法,就是一行行改代码比较麻烦。不过可以写个脚本,速度超快,比systemback,timeshift等方便多了。) 再彻底还原一遍。 sudo tar xvpfz /mnt/d/ubuntu/system.img -C / 强制重启。此时不能用纯reboot命令了,要加参数-f。 reboot -f 再df -lh看看系统硬盘的大小,你会发现干净的系统回来了!系统硬盘大小和以前备份时一样了,甚至会更少些,因为去掉了很多无用的临时文件。所以这个还能给系统瘦身,真不错。 这个方法简单实用,不用装任何软件,备份和恢复都很迅速,tar命令还能实现每次增量备份,很强大。比安装timeshift等需要图形界面的软件方便多了。 ————————————————
火疖子切开引流医院治疗详细流程和价格 多个火疖子串一块叫蜂窝织炎,一般在急诊外科就能做切开引流手术!换药在门诊!不用住院。 切开前要先验血(白血球超标说明已经发炎了);做B超,看里面有多少脓,有没有别的东西! 切开引流先打麻药,然后切开,清理,塞上药棉就好了。医保报销后,自费花费600多(含挂号费、验血费、b超、药费、手术费)。之后第三天去门诊换药,如果纱布湿了,第二天就去。然后每三天换一次药(听医生的)。一直到伤口长好。 等伤口长好之后之后再在门诊判断一下,是否需要再开一刀,把囊皮取出来(有的没有,就不用开刀了)。 切开引流后吃头孢地尼胶囊(不要吃阿莫西林),0.1g,每日三次每次一粒。10粒一盒,开了2盒,饭后吃。 留的疤痕以后可以祛疤。 如果有脓的话,也可以先不切开,抹百多邦等或者等着自己破后脓流出来,可能消下去,消下去之后再去医院门诊看看需不需要取囊皮(如果有囊皮,不取会复发)。如果涂百多邦三天消不下去或者太深了破不了,则要去医院切开引流。 如果切开后伤口大,会一两个小时就流血,需要多垫上纱布按住半个小时就不流了。 切开的刀口是从里向外长上的,不能缝合。 另外,长这个东西一定要查一下血糖,得糖尿病的容易长这个,因为长期血糖高会造成自身免疫力低。
618看看我配的8700的,挺满意。 cpu:i7 8700 散 1815元。 显卡:微星(MSI)GeForce GTX 1070Ti GAMING 1607-1683MHZ 256BIT 8GB GDDR5 PCI-E 3.0 旗舰红龙 3569元。 主板:微星(MSI)B360M MORTAR迫击炮 (Intel B360/LGA 1151) 556元。 内存:芝奇 DDR4 3000 幻光戟 RGB电脑内存条 (f4-3000c16s-8gtzr) 8g*2 589*2元。 pcie固态硬盘:Samsung/三星 970EVO MZ-V7E250BW 250G M.2 NVME SSD 645元。 散热器:利民(Thermalright)风灵 TRUE Spirit 120 Direct,4热管 220元。 电源:振华 Leadex G550 金牌电源 554元。 机箱:安钛克(Antec)GX-Dracarys龙焰(中塔钢化玻璃侧透/RGB 239元。 总计:8776元。 1. 机箱很满意,特漂亮。弄个漂亮的机箱很有必要,看着就舒服!。就是宽度不够,只能放155cm以下的散热吧。它网页上标的支持165cm散热器。结果我弄来个利民大风灵140d,放不进去,后来换成120d才行。买玻璃侧板还是要三思,虽然很漂亮,但的确易碎。我装完机第二天一拿面板就碎了,真的没使劲儿啊。不过安钛克给我又免费寄来一个玻璃面板(不包邮、到付),我自己又买了个亚克力的侧板,这块玻璃的再碎了我就换亚克力的。 2. 京东618并不是最便宜的,显卡在6月2日3399元呢。而且京东寄过来的东西的确都没有易碎贴之类的,打开包装再还原回去跟新的一样。一手二手从包装上是看不出来的。不过有价保,购物7天内退了我170块吧(秒杀和有赠品3的都没价保)。 3. 三星970 evo ssd鲁大师还认不出来,装完官网的驱动反而跑不到4万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