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哥老 山哥哥老
关注数: 28 粉丝数: 38 发帖数: 847 关注贴吧数: 11
2017居民医保新政策需知道! 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要点 一、参保范围:全县区域内的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大中小学阶段学生以及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其他人员。 二、参保办理及享受待遇时间:参保办理时间为2016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延长至2017年3月31日;享受待遇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缴费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费用的筹集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建立政府和个人合理分担、可持续的筹资机制。2017年度为每人150元。 四、享受待遇: 1、普通门诊待遇。按照我市人均个人缴费额的60%(2017年为90元)计入参保居民家庭账户(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居民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其余40%(2017年为60元)与政府补贴(2017年为420元)一起计入统筹基金,主要用于住院、门诊慢性病和重特大疾病等费用的报销。 2、门诊慢性病医疗待遇。参保居民门诊慢性病门诊治疗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为65%,按比例或限额报销。 3、居民最高支付限额。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可享受15万元,大额医疗保险年度最高可享受40万元,合计可享受55万元。 4、住院待遇。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符合政策的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报销标准为: 乡级 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机构)起付标准 200 元,200-800元70%,800元以上90% ; 县级 二级或相当规模以下(含二级)医院 起付标准400元 ,400-1500元63%,1500元以上83% ; 市级 二级或相当规模以下(含二级)医院 起付标准500 元,500-3000元55%,3000元以上75% ; 市级三级医院起付标准 900 元,900-4000元53%,4000元以上72% ; 省级 二级或相当规模以下(含二级)医院 600元, 600-4000元53%,4000元以上72% ; 省级三级医院 起付标准1500元, 1500-7000元50%,7000元以上68% 省外 起付标准 1500 ,1500-7000元50%,7000元以上68% ; 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参保居民起付标准减半。其他参保居民年度内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第二次及以后住院,起付标准减半。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放化疗期间只收一次起付线。 5、生育医疗待遇。参保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住院医疗费用实行定额支付,具体标准为:自然分娩760元,剖宫产1870元。 6、新生儿医疗待遇。新生儿出生当年,可随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父或母,享受当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五、参保手续办理:城关镇居民在县医院、县二院、中医院办理;其他各乡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在各行政村统一办理。 2017年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亮点” 《三门峡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是在原来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基础上融合而来的,政策更加惠民,待遇更加优厚,呈现出10大“亮点”; 一是报销比例普遍提高。各项报销比例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5%。 二是起付标准明显降低。各级医院起付线降低100-500元。其中省级二级以下医院直降400元,省级三级和省外医院直降500元。 三是报销限额明显提高。年度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为15万元,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可达40万元,合计年度最高支付达55万元,较原来提高5万元。 四是转诊就医更加方便。三门峡市以内的医院就医不再办理转诊手续。 五是三大目录更加宽泛。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和服务项目目录扩大了600余种,报销范围更大。 六是儿童起付线降低。14周岁以下居民住院起付线减半。 七是新生儿待遇更加优惠。当年出生的新生儿,由原来的“随母亲享受医保待遇”扩展到“随父、母享受医保待遇”,范围更加宽泛灵活。 八是生育医疗待遇提高。自然分娩由原来的由450元提高到760元,剖宫产由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1870元。 九是慢性病不设起付线。门诊慢性病患者门诊就医费用报销不再设起付线,直接按比例或限额报销。 十是可以持卡就医购药。待系统并轨上线后,居民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就医购药,更加方便灵活。 卢氏县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宣
河南方言!...[转] 河南方言!... 早上不叫早上叫“qio qiai”…板凳叫蹲儿 我不叫我,我们不叫我们…叫俺!没有叫木牛…这个叫这哄,那个叫那哄…牛叫偶,鸡叫揪…恶心叫格一…女孩叫妞儿/妮er…男的叫小…坏叫孬…费物叫凹糟…发霉叫长bu…脚叫jio…上衣不叫上衣叫布杉…蹲不叫蹲叫古堆…什么不叫什么叫啥…脑袋叫di脑…长的漂亮叫齐正…英俊叫派场…跑不叫跑叫瓦…屁股叫腚…拉屎叫屙…呐喊叫斜货…骄傲自满叫自闷儿…臭美叫骚包!笨叫窝囊…腋下叫胳老窝…抓痒叫胳肢…扇一巴掌叫呼一巴掌…软弱叫面…霸道叫强量…推叫wong…骗叫quo…梳头叫拢头…看别人不顺眼时会说:看这人花哨类…放到那叫歌到那…人家叫nia…可好叫可地到…老实叫可实受…没叫猫…媳妇叫袖…他的儿子叫他的小儿…裤头叫裤叉…拖鞋叫拖拉板…男性生殖器叫吊…早上叫晌午…昨天晚上叫夜黑…可气蛋叫可搁缭…沿着这条路走叫压这儿走…你干吗叫弄啥类…他可坏叫他可孬孙…做爱叫弄事…毛巾叫手巾…擦擦背叫抹抹脊娘…门后不叫门后叫门各老…你家叫嫩家…钥匙叫跃儿匙…吃药叫吃跃儿…饿叫饥…切菜板叫按板…夹菜叫刀菜…围巾叫围脖…经点[把灯关了…叫给兽儿捞灭]外面叫外现…去里面叫去刘…那人叫懦人…舒服叫带劲…香菜叫盐碎…抱叫布…笔叫杯…皮带叫裤腰带…抹脸的香香叫雪花膏…说小孩很调皮叫这小可费兽…小气叫扣比三儿…很累叫使类晃…尾巴叫衣爸…知了的幼虫叫爬差…知了叫马几鸟儿…夸张叫带样…发呆叫意睁…稀饭叫甜汤…什么都没有叫空可搂儿…扫巴叫跳书…笑话我类叫花叫儿我类…三更半夜叫黑地半夜…
范蠡卢氏收山货 《中国商学院》第一章 商人始祖—— 范蠡(4)   博锐管理在线 2008年12月15日 作者:巩家辉  范蠡听说附近有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于是,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城门口。榜文上说范蠡有一组马队,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范蠡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赚钱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看准行情买卖货物,货物的买入和出售都很谨慎,后来生意越做越好,又只有几年的工夫,就靠积累了亿万家财成了名扬天下的大富翁。天下都知道陶朱公了,诸侯争相与他交往。 3. “时断”和“智断”相结合:范蠡卢氏收山货 《韩非子•五蠢》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资金不足,必须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获利,唯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即指货币不能滞压,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宋代的沈括举例说:“十万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如果贸而流通,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  范蠡对货物交换过程中如何赢利、积累财富看得十分透彻。他主张经商要“时断”和“智断”相结合,把握好“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货物通过交换增值,商人在交换过程中赚取应得的利润。做生意应使“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意为像流水一样地周转流通。他的积财方法非常实在,但又富有很深的经商哲理与学问。 相传,范蠡有一次到卢氏经商,来到一个集镇上,集镇旁边有一个大湖,镇上很是热闹,有各种各样的店铺,人们熙熙攘攘,连大树底下也摆满了杂货小摊,有皮毛肉类和各种山货。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 向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儿就是昔日洪水横流时,大禹治水的熊耳山下古莘卢邑,那时禹王带领民工在山的东北角处劈山开石,疏通河道,使洛水东流后水位下降,留下一片几十里的大湖,人们才在湖边镇上安居乐业。 范蠡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土特产品,但是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范蠡觉得做生意的好机会来了。 于是,范蠡就在当地开了个杂货铺,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他收购的山货价格很高,一传十,十传百,供货人都往这里跑,还不满一个月,各种山货就堆满了几个大库房。 见货越来越多,范蠡就找人把每种货物都进行挑拣分类,把上等货另放。按各地商贾的需求,先把各类上等货用牲口驮运出山,送往各要货的地方出售,得款后,他再到市上购回食盐、葛麻布衣和各类日用杂货等。 这些购回来的货物很快地就卖完了,他把往返一来回的利润一盘算,赚了很多钱。就这样,远近的商贩们闻风而至,供货的、进货的络绎不绝,商贩们送来从山区购回的大宗山货,按一般收购价再加价,提高了他们供货的积极性,走时又让他们带些食盐,让他们到山区以盐换货。后来,当地的农民也都纷纷来批发些盐和日用杂品下乡去卖或换货,学着做生意,这个地方的人渐渐地也都富裕起来。
农民工女儿被清理出课堂 室外听课20多天 13日,有人反映,登封市滨河路小学有一学生站在教室外听课,已经20多天了,怀疑是教师体罚学生。  13日下午2时许,记者赶到滨河路小学,听到上课铃声,学生陆续走进教室,而在一三班的窗户下,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告别和她说话的同学,双手抓住窗户上的钢筋,向教室里不停地张望着。经询问得知,小女孩叫郭晓晓(化名),是登封市少林办事处王庄村6组人,今年6岁,以前在这个班里上学,不知什么原因被清理了出来,不想离开学校、还想上学的她就只好趴在窗户下听课了。  随后赶到的郭晓晓的父亲郭占超,看到趴在窗户外听课的女儿,不禁哽咽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在登封市靠蹬三轮(三轮车拉货挣钱)为生,他原本就认识滨河路小学的赵校长,今年开学时,他的孩子找不到学校上学,他只好东借西凑了500元交给赵校长,赵校长当即答应让郭晓晓入学,可是后来赵校长却一拖再拖,直到9月10日下午,女儿才被安排到一三班上课。可是好景不长,9月18日,刚上了几天学的女儿哭着对他说,老师不让进教室了,她只能站在窗户外听课。随后,郭占超几乎天天到学校去找校长,可是赵校长只答应退钱,并不打算安排郭晓晓上学。  郭占超流着眼泪说:“我一辈子就是受了没有文化的苦,如今只能靠蹬三轮艰难养家,我就想能让女儿学点知识,将来也能过上幸福生活。”  登封市滨河路小学赵校长对此事表示“他很冤”。他说,郭占超和他以前就认识,他当时确实收到郭强行放到他办公室的500元钱,不过后来他又退还给了郭。至于让郭晓晓上学,只是可怜他们一家人的处境,并不是因为他们送了礼才安排上学的,后来,清退郭晓晓,他也没办法,“那是按照教育局有关规定这样做的,她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不是片区的学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