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lyc zslyc
关注数: 4 粉丝数: 49 发帖数: 7,383 关注贴吧数: 4
中国好声音之吴莫愁,作者觉得吴莫愁超出原唱jessie,转载自豆瓣 齐天大剩王小二 周五晚上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我已经许久不看综艺节目了,之前的什么《想上就上》什么《快乐X生》,且不说歌手水平如何,就栏目的风格和炒作就令人作呕。时而相拥而泣,时而痛诉困苦。。。你们这到底是娱乐节目,还是劳模表彰大会?再加上几个擦着墙根小有名气的评委或以打击参赛者为乐、或以调侃参赛者为快,却于专业知识上不能道出一二,装尽大尾巴狼,却掩不住人品与专业的窘迫。《中国好声音》评委的水平自是有高有低不必苛求,但整个节目的朴实和简练却是值得称道的。 周五晚上的《中国好声音》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这个叫吴莫愁的小女孩瞬间点亮了整个夜晚,一曲《price tag》响绝整个节目。我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接下来马上去找来原唱的MV来看。就这首歌而言,吴莫愁已超出原唱jessie。音色层次之多,层次之分明,以及音域的宽阔,都让人咂舌。虽有几个地方音准有问题,但就live而言也是瑕不掩瑜。除去这些不得不提的是,就像庾澄庆所说,你很难想象一个东方女孩子可以唱出来这样的音色。这种西方的音乐,东方人多有翻唱,基本上只是把歌唱完了而已,说到味道那真是差之千里。可是如果闭眼来听吴莫愁和jessie演唱的这同一首歌,我会以为吴莫愁才是生于西洋长于西洋的歌者。一个曲风的味道,一首歌的韵味,我想在每个人心中各不相同。我想起一个喜爱音乐的白人同学曾经跟我说,他好想是一个黑人,因为他很爱Blues。我差异的问,喜欢Blues跟是什么人种有关系吗?他说,Blues是黑人的音乐,我永远也无法把它化作自己的一部分,因为那是骨子里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味道! 吴莫愁的歌声还有充满活力的台风,让我浑身的细胞都激动的随之跳跃,心脏不由自主的随着她的歌声跳动。毛孔大开,仿佛身体里的活力涌动而出。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颤动,心情如风儿一般随意飘动,酣畅淋漓。这真真切切的是音乐的美,是音乐的魅力。随后的几天里我都十分的亢奋,一直寻找机会去KTV高歌一曲,痛痛快快的跟音乐约个会水**融一把。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邹宏宇。那一首《What a wonderful world》唱的委婉悠扬。我一直酷爱LIVE,不喜欢被修饰过的棚子里出来的声音,更不喜过度炫耀唱功或嗓音而缺乏感情的歌手。我喜欢以情带声,用感情诠释歌曲的歌者。即使没有唱功,只要听众能感受到歌者想要传递的情感,又何愁不动人心呢。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备受桎梏的环境中,连音乐也被束缚。从小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我们都得唱着什么海鸥海鸥之类的歌曲。我从未感到这种歌有什么美,我们同学之间私下里都唱着小虎队、王杰、beyond的歌。谁要哼唱着海鸥这种歌,多半是戏谑的态度,且歌词多已改的面目全非,听者也多半笑着斥之为傻X。我们真的那么幼稚吗?要去跟海鸥做朋友。以我们这个年龄的天性,即使见到海鸥也多半会抓来吃掉吧。我不明白音乐为什么会在我们的环境里有年龄身份之分,我们年纪小就必须要唱幼稚到极点毫无美感的歌曲。如若唱上一曲beyond有关爱啊情啊之类的流行歌曲,会被冠以流氓歌曲之名。 为什么连我们喜欢什么音乐都要横加干涉?难道唱两句关乎情爱歌曲,以我们弱冠之龄就会去干那些个苟且之事吗?即便我们有心,恐怕也非力之可为,套用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毛都还没长全呢。所以我们直至成年,仍对艺术知之甚少,因为培养我们的人们根本不在意这事。所以,大家看完了什么美国达人英国达人,都感叹说洋人的全民艺术素养要比国人高出甚多。我们不是国民艺术素养不高,而是压根没机会去领略艺术。以至于那些综艺节目捧出来连歌都不会唱的这个哥那个哥的时候,居然受到了热捧。 由此我想到在国外留学时的一个片段,当时全校组织去富士山游玩。在旅行的大巴中,因大巴里配置了音响还有话筒。老师就提议大家唱唱各自国家的歌曲,老师带头先唱。一个50多岁的老师唱了一首《鉄腕アトム》,不要惊讶。如果你知道我们全校还为阿童木过生日的时候,一个糟老头子唱阿童木的主题歌完全是正常的。之后其他老师也都唱了一些时下流行的日本歌曲,但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拉网小调》之类的传统歌曲。接下来各个国家的学生都唱了本国比较流行的歌曲,轮到我们中国留学生的时候,我们面面相觑,推来推去。其实不是我们不愿唱,只是我们喜欢的歌大多都是西方音乐。我们学到的,听到的,连我们自己都不喜欢。总不能站起来跟大家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吧,我也没脸出来唱海鸥海鸥。倒不是歌曲怎么了,而是我们自己都不喜欢又怎么去唱给别人听。或许有人会说,港台的流行歌总该会唱吧。是的,我们都会唱,我们也可以说都是中国人。可在场的香港和台湾的学生可不这么认为,就连日本的老师也不会认为都是中国人的。你唱人家的歌曲,叫人家本地人情何以堪。直到有个哥们站出来唱了一首《小白杨》才算给中国学生解了围。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明白这歌是唱什么的,不由的连表情都庄严起来。后来美国学生站起来唱《i'll be there》,满车人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和着美国人唱了起来。
【MOMO】吴莫愁和小燕子类似,都用独树一帜的个性化表演吸引观众 这两人都有点古灵精怪的感觉,都用与传统演绎方式截然不同的风格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小燕子更成功,更受大众欢迎,但当时也承受了各种各样的攻击,不提其他角色,我一直觉得赵薇扮演的小燕子是天才表演,对比业内推崇的演技女神-周版黄蓉,不难发现所谓的演艺圈专家意见和普通观众观感完全相反。 我觉得这两人成功的秘诀就是强大的感染力,通过她们与众不同突破传统的表演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快乐自由青春放肆反叛纯真的魅力,虽然她们也有不足之处,但对喜欢她们的观众来说,在巨大的快乐面前,那些小问题无足轻重。 我喜欢吴莫愁演唱的Price Tag,而非原唱那字正腔圆的歌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原唱jessie j如同一位身着前卫个性服装的高中老师,想号召大家暂时放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她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想法很好,可惜一开口,言谈就露出老师中规中矩的古板个性,不知道其他听众的感觉,我是越听越不是味儿,只好偷偷溜走。而吴莫愁的演唱,就象一个正在街头玩滑板的嘻哈少年,抄起一把吉他开始自弹自唱,唱得也许有失误,可是魅力惊人,青春朝气一颦一笑都融入歌声中,张扬可爱,让人心情舒畅的表演。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关于徐海星黄勇身份的最新声明,吧主置顶吧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自7月13日开播以来获得了广大观众和各界朋友热烈的支持和鼓励,对此我们深表感谢。首期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对其中三位学员身份的真实性产生疑问,并斥为“造假”,《中国好声音》节目组经过核实和调查,就此问题声明如下: 1、学员徐海星确实参加过2009年《快乐女声》和2012年《花儿朵朵》 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目的在于借助优质的平台寻找和帮助真正有歌唱实力、有音乐梦想的人,对报名人员是否曾经参加过其他各类音乐或选秀节目并没有特别的规定,所以徐海星的选秀经历并不影响她参加《中国好声音》节目。 至于“拿亲情炒作”的传闻,经节目组核实,实属子虚乌有。徐海星现为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她的父亲生前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因病于3月29日去世。当时徐海星正参加《花儿朵朵》的选秀比赛,由于年迈的奶奶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而病重,她为照顾奶奶而放弃比赛。事后《花儿朵朵》节目的官方微博报道徐海星退赛一事时误把“父亲去世,奶奶病重”写为“爷爷去世”。徐海星的爷爷早已去世,由于匆忙回成都照顾奶奶,徐海星并没有就这个误写内容要求《花儿朵朵》节目组更正官方微博,因此造成了误解。 徐海星已故的父亲喜爱刘欢,此次刘欢担任《中国好声音》的音乐导师,在《中国好声音》节目组的邀请下,徐海星为完成父亲的遗愿而参加节目。 2、学员黄勇确实曾为专业歌手,但所谓的“签约齐秦(微博)公司并成为齐秦内地弟子”都是当时签约公司借齐秦的知名度对其进行的包装和宣传,齐秦只是挂名在其公司而已,且黄勇本人自始至终只见过齐秦一次。 黄勇根本不认识买红妹(微博),更没有介入买红妹的婚姻,网上流传的所谓“合影照片”并不真实。 黄勇出身贫寒之家,母亲是一名理发师,在安徽宣城开了一家小理发店,并非网上流传的“房地产商”。黄勇为生计所迫,曾到深圳打工,换过很多工作,在节目中说的“做过保安、卖过票”都是实情。后因酒吧歌手的收入比普通农民工略高,黄勇才一度成为专职的酒吧歌手(现已不在酒吧驻唱)。 黄勇现与女友在北京经营一家美甲店。 3、学员邹宏宇系辽宁省朝阳市孙家湾镇洞子沟村人,家境并不宽裕。由于从小热爱唱歌,邹宏宇高中毕业后立志报考音乐院校,考虑到家庭条件难以承担普通大学的学费,最后考取了朝阳师专的音乐教育专业。一年后,由于学校老师认为他没有音乐天分,邹宏宇选择辍学,中断了学业。 其后,邹宏宇去大连谋生,由于他一直没有放弃音乐梦想,心疼儿子的妈妈为支持儿子追求梦想而毅然把家中仅有的、用来盖房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和录音用话筒,即网上流传照片中的那架钢琴和邹宏宇展示的话筒。有了这架钢琴,邹宏宇在大连为学琴的儿童担任陪练,以此谋生。网上流传的照片中出现的苹果电脑并非邹宏宇的个人物品,而是与他合租房子的朋友的物品,邹宏宇只是有时候借用电脑来创作音乐作品。 以上内容经过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调查核实,均属三位学员的真实情况,以正视听。《中国好声音》节目唯一的评价标准是声音和演唱实力,欢迎所有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参加节目。对所有关心本节目并心存疑问的广大观众和网友,《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会竭诚解惑,也希望各界朋友宽以待人,支持学员的音乐梦想,传递社会正能量。 特此声明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组 2012年7月17日
我所了解的韩寒,实话必须实说 韩寒自称读《二十四史》的确吹牛皮,被大家发现了,不只是方舟子发现有问题,我从天涯八卦来的,那里有个热帖讨论此事,很多网友都了解到真相了。 韩寒在自己的小说《零下一度》里,说数学老师从他包里搜出《二十四史》,愣了一下问“能看懂吗”? 敢问韩寒背的神马包,包里能装下几米厚,重一百来斤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这么多书? 明显他根本不知道《二十四史》到底是什么书,如果放在书包里,要么是类似少儿读物那种精编小册子,要么是韩寒不懂装懂,吹牛皮吹漏了。韩寒在一两年的高中生涯中,根本不可能读完整套《二十四史》,这是常识。如果韩寒说读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其中几本也好过大言不惭《二十四史》。韩寒那句“阅读24史”通常理解就是读了全部,因为24史不是一本书,如果只读史记三国志,你不能说是读了24史,说读24史当然就是至少每一史都读了一下,但读和翻可不是一会事。你三岁时会背一首静夜思,30岁时好意思在证明自己阅读量时,公开撰文称自己3岁就能背全唐诗吗? 再比如你昨晚看了部类似一本读通100部名著这样的书,你好意思对大家说自己通宵阅读上百本名著吗?也许韩寒翻过,瞟过《二十四史》,我不相信他“阅读过”。不是因为著作的篇幅、难度,也不是因为他阅读时的年纪和阅读时间的长短,单纯因为他文字所反映出的水平。
看完麦田质疑韩寒的文章,从文笔看,我也怀疑三重门有韩父的影子 昨晚和人辩论时,我就是简单说了对韩寒的一些看法,根本不知道麦田韩寒方舟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是方舟子质疑韩寒抄袭呢。 刚才得闲看了一眼天涯讨论贴,才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麦田的文章里有些质疑是有道理的。 2002还是03年时,我就看过韩寒的三重门,当时就觉得这篇小说不像出自高中生的手笔,从文字风格看,像中青年男人写得,有人说有模仿围城的迹象,我倒是没看出来,也没多想是否有代写问题,那时的网络和人都单纯。虽然三重门的文笔还行,但内容苍白空洞,虽然那时我也是学生,可是看小说里高中生活那些琐事平铺直叙的唠叨半天,感觉和流水账差不多,看了不到一半我就放弃了。 过了两年,我在天涯看了一个推荐韩寒长安乱的帖子,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网络营销,博客也没诞生呢,对网友发言还是很信任的,正好那时我喜欢看武侠小说,就兴冲冲的找来看,结果一看,发现长安乱从文笔到内容还真是高中生水平,和当时有点名气的网络武侠小说差距很大,看了最多五分之一就扔了。现在想想,三重门的内容虽然我不喜欢,但文笔还是有一定质量的,当时选择长安乱恐怕是在自己潜意识里也有对韩寒文字功底的认可,现在回想,长安乱的内容已经全忘了,但文字风格和三重门变化太大,根本不像一个人写得。 当时我只记住韩寒小说不能再看,压根没想过为什么出自同一人的两部小说会判若云泥,因为看三重门的时间太久远,导致后来我对韩寒文笔的印象基本来自长安乱,所以觉得他文笔不好。 现在我也有点怀疑韩寒父亲参与加工了三重门的创作,因为三重门是韩寒第一部小说,让他一炮而红,但三重门的文字功底远超过隔了几年后创作的长安乱,也强于现在已经成熟的韩寒,不仅是文字能力变化太大,行文风格也判若两人。我也看过有些作家文风差别很大的不同作品,但不管文字风格怎么变,作品的质量还是基本保持了一定水准的。虽然这事不可能有过硬的证据,没有哪个父亲会揭露自己帮儿子写文章,但我不认为这种质疑就是造谣,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方舟子答韩寒《正常文章一篇》,明显方更理性 只转韩寒不转方舟子的文章不公平,两人文章一对比,谁更严谨一目了然 我对韩寒的文章向无兴趣,此前没有看过几篇他的文章(我这类人不属于他的目标读者,不读对他也无影响)。这次因为麦田质疑韩寒文章有团队代笔,引起了很大的风波。麦田好几年前也曾攻击过我,我对此人并无好感,其文章也就懒得去看。但韩寒悬赏2000万(范冰冰又追加了2000万)找代笔者,不断地有读者在我的微博上留言希望我做调查去领这笔赏金,我便好奇地把麦田的质疑文章看了看,里面比较有说服力的一条证据是韩寒在2007年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中提到把博客密码告诉一位朋友,由其代为修改文章。我便到韩寒的新浪博客想把这篇文章找来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不仅没有找到,还惊讶地发现韩寒把从2006年12月13日到2007年9月18日长达9个多月的博客文章全删了。所以就在微博上感叹了一句“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更让人觉得悬赏没诚意”。   然后有读者以及新浪博客的编辑纠正说,这些博客文章是在结集成《杂的文》时删掉的。现在韩寒也是这么解释的。这个解释虽然与《杂的文》序言所说的矛盾(“书是必须要出版的。里面的文章,大多数我都发表过在我的博客里。不想花20元买书的读者可以上网花20元的电费和上网费把文章全部浏览了。”),但也说得过去。我由于不熟悉韩寒的文章和事迹的想当然感叹,澄清或借此批我一顿,都无不可。但是韩寒在其回应我的文章中捏造了一些我的观点,又对我大作抨击,还去抱罗永浩的大腿,把他当成了解方舟子情况的人(虽然我和罗永浩的全部私下交往就是几年前一起吃过两顿饭,因为没有抢着付款被他念叨到现在),我就也写篇回应。   韩寒说:“方舟子先生说,我在17岁就会引用拉丁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   我对他在17岁参加新概念作文当场写《杯里窥人》(后来传成了《杯中窥人》,但网上手稿照片上写的是《杯里窥人》)一文用到拉丁文一事,全部的评价如下:“顺着麦田文章的链接看了韩寒的成名作《杯里窥人》,里面竟用了拉丁文:‘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拉丁文拼错了,应是Corpus delicti,也解释错了,原意为犯罪的证据,Corpus指虚拟的体(证据体),与肉体无关。”只是纠正他的拼写和理解错误,用到了“竟”一词也只是表示对作文去拽拉丁文的惊讶,他从哪里看出了我说过“我不可能有这个能力”这句话,还写了一大段来解释为何他有这个能力?   韩寒说:“方舟子先生说,我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了。这个有问题。”   他从哪里看到我说过这么一句话?是他在梦里看到的,还是他的团队帮他看到的?或是在他咨询罗永浩时罗永浩在电话里告诉他的?我对他“有一篇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一事根本就没有任何评论。即使我转过南云楼关于此事的一条长微博,他针对的也是韩寒让朋友改写博文一事,而不是为何其文章抢先发表。所以韩寒对此的解释根本就是在打稻草人。实际上韩寒在2007年4月写的《卡门的自我修正主义》一文中已经对此做过解释了。比较这两个解释,是有趣的:   韩寒现在的说法是:“我马上联系了我在电脑前的朋友,告诉了他博客的密码,并让他帮我修改了两个错别字迅速发表。”即他的朋友只帮他改了两个错别字。那么,他专门针对郑钧的文章的第一和最后一段都是事先写好的,不仅预料到了郑钧会在文章里用什么措辞说他,还预料到了郑钧会接连发表两篇文章(该文《中年才子卡门》第一段开头是:“既然我提了一句,郑钧就发了两篇说话阴阳怪气的文章……”),这种神机妙算真是神奇,谁说网络上没有神?   但是韩寒在2007年的说法是:“就打电话给朋友,告诉我的BOLG密码,修改几个字,发了。但新浪一直有个奇怪的设定,就是发表时间按照放在草稿箱里的时间为准。这就导致了细心朋友们的误会。至于修改了哪,就是我唯一没有预料到的地方,我草稿箱的原文里是一篇,不料他一下发了两篇。我就稍微加了点话。”并不是改两个错别字,而是因为没有料到郑钧一下发了两篇,所以“稍微加了点话”,也即至少第一段话是朋友替他加的(他说“我”,但根据上下文,加话的只能是其朋友)。这就没那么神了。   其实让朋友代加一段话,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什么韩寒现在只承认朋友替他改了两个错别字呢?这是因为韩寒在悬赏声明里声称“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也要奖励2000万,代笔一段话就不能再承认了。   在韩寒最初的赌咒发誓的悬赏声明《论父亲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说的是:“所有我的文章如有一字他人代笔,我诅咒我自己不能活着看到我女儿成年。如有人能证实我有一字是他人代写,我愿意砸锅卖铁认罚二千万元人民币,终身封笔,赠送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给该人。”幸好他悄悄把这篇文章删掉了。现在,韩寒承认有不少朋友知道他的博客密码,并替他代写“字”:   “至今还有不少朋友有我的博客密码,因为我‘的地得’不分,错别字也多。这个是我的写作特点,如果方舟子和麦田不懂得什么叫写作风格的话,那么也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我的文章是不是我写的。当然,你要是嘴硬说这是团队故意留的标记,那我也没办法,这世界上,什么器官硬都不如嘴硬。随着读者的越来越多,我觉得应该尽量修改掉一些错别字。我的太太,新浪的编辑,我的一两位好友都有我的密码。如果这也算‘团队’,那么这就是‘团队’。”   作家允许编辑改正错别字,当然很正常。但是一个作家如此不爱惜自己的文字,让不少人掌握其博客密码,理论上就有了让不少人随意改动其文章的权利,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不知还有哪个作家有如此怪癖,建了这么个改错别字团队。联想到有人提出可以通过韩寒博文发表时的登录IP是否与韩寒当时所在地相符来判断他的博文是否有人代笔,韩寒的这个让多人随意改错别字的说辞也许就是在为此预留退路了。而且,既然把错别字多当成自己的写作特点,又何必授权不少朋友去随意修改呢?既然已经过团队修改了,别人又如何通过这个特点来判断他的文章是不是他写的呢?
广西处级官员涉嫌侵吞国资 名下企业资产40亿 因广西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下称广西粮油)主要领导班子集体举报,广西粮油总经理刘礼宁及其掌控的多家公司,正就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接受多个部门联合调查。  “初查结果已经出来,已经报到上面。”1月9日,广西区商务厅纪检组长张留现告诉记者,初查结果同时已递交给广西国资委,但其没有进一步透露初查结果详情。  刘礼宁既是国有广西粮油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又是包括广西梦之岛在内的24家民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广西区商务厅前身 广西区外经贸厅指定的处级干部。  广西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刘树森此前证实,联合调查组由纪检、国资、商务等多个部门组成,政府派出的审计小组也进驻广西粮油等企业。广西自治区国资委主任肖文荪告诉记者,他正在参加广西人大会议,对该案正在跟进关注。  刘礼宁个人资产究竟有多少?根据广西粮油众多前高管联名递交举报材料所做的“不完全统计”,仅仅在南宁市,工商登记册上刘礼宁一家三口在6家企业的出资额度,就达到2411.04万元。  此外,举报材料还显示,刘礼宁通过以广西丰润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投资,以其在丰润公司所占股份53.43%计算,在5项投资中刘礼宁占有共出资额571.38万元;南宁红白蓝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白蓝公司)亦对梦之岛购物中心、佳得鑫地产公司等有较大投资,以刘礼宁持有红白蓝公司33.0354%的股权计算,其对梦之岛、佳得鑫出资额为641.49万元。  上述数项相加,刘家仅仅在前述企业的出资额度就接近4000万元。  广西粮油原总经理韦振英称,在南宁之外多个城市,刘礼宁还拥有十几家私营企业有股权或是出任法定代表人,其投资额目前他们尚未掌握。此外,以上计算的只是工商登记账面出资额,实际资产无从评估。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