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闯天涯🌻 陈永德闯天涯
马骥良、杨鸿尘一脉大成拳
关注数: 89 粉丝数: 573 发帖数: 5,238 关注贴吧数: 22
大成拳学习简介 王芗斋拳学,简称芗拳(即中华大成拳),为养生及实战拳法,无套路,老少皆宜习练。本拳学由王芗斋先生(1885-1963)创立于1940年代,后经芗老不断完善。其在中华传统武术——形意拳的基础上,融合了鹤法与古代健舞之精华,参考了其他中外拳种之长,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之精髓及中医、书法、音乐等技艺之内在规律融会贯通于拳学修炼之中。芗拳属内家拳,有形意拳之刚猛,有太极拳之柔化,有鹤拳之阔姿和飘逸,可谓吸取诸拳之优长,集中华武学之大成再加以提高。芗拳汲取了中医元典《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之精华,始终将养生和修心放在首位,形成了以养生桩为根本与基础的拳学修炼体系,是站桩姿势与步法最多的拳学。对于习练者而言,桩功修炼应伴随其拳学修炼的始终。 芗拳站桩改造人之生理,发挥先天良能,通过系统训练,把人的肌肉、骨骼、呼吸、内脏、神经等恢复、调整至最佳状态。芗拳分养生和技击两大部分:养生以习练全身放松的养生桩为主(美国健康博士曾广骅称此为人类第一养生功法,参见《大成拳科学站桩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技击以养生桩为基础,以六面争力的浑圆桩为主要习练科目,其次是习练缓慢发六面撑拉力(简称试力)和步法,再次是发力、推手和断手(实战)。此拳形简意赅,学理深奥——难讲、难懂、难练,无法速成,若按照平均每天练2小时计,大多数练半年已可轻松对付一个身强力壮的非习武者,达较高水平则大约需10年,而且学无止境。习练芗拳,应始终把养生、良好心理和精神的修养放在首位,重在练自然力(动物和婴幼儿的用力方法)。其技击的招法没有模式化的规定,对此拳体认高深者周身似弹簧,无招无式(初级有招),应感即发。个人的最终修炼程度除得到正确教授和刻苦练习外,还与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有很大关系,例如:好品德、好性格、多学问(佛学、道学、中医、传统书法)等。 我们这支芗拳是王芗斋祖师的亲传弟子马骥良师爷和杨鸿晨(尘)师父传下来的。为了把民族优秀文化传下去和发扬(只为传承和发扬,不搞普及——曲高和寡),本人传授养身和技击双修。招收弟子条件: (一)总则:年岁18岁-40岁。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 1.能背诵《论语》、《三字经》、《道德经》、《千家诗》、《金刚经》,任一经典者,或其它传统优秀文化, 多背诵者为重点收授。联系上后用电话考背诵 2、中医。或爱好中医并且看过中医黄帝内经或中医基础理论书者。 3、习练书法,绘画,雕刻或其它任一艺术者。要将自己的作品用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都在第一次来时当场演示。 4、习练古琴、古筝、箫、二胡、琵琶、器乐之一者。并且第一次来时当场演奏(不用带乐器)。 5、爱好文学、诗词者(能背诵许多古诗古文或有文学作品) 6、出家人和居士(居士最低学历高中或中专)。需将皈依证书和学历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用电话考试背诵经文,虚假者拒收。 7、所学专业是:文学类或艺术类或力学类或土木工程或桥梁。 8、在石家庄上大学的在校生不论专业都可以。 9、职业是教师。 一般人需要一段时期经常得到老师手把手的辅导,这段时期应不少于5年。芗拳能否练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好品德、好性格、高文化多学问等,但最关键的是靠坚强的毅力。平均每天站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否则难以长进。大成拳有文化拳、智慧拳的雅号。品德差、性格扎唔或过于外向、文化低少、没有时间站桩、无坚强毅力站桩者皆不适宜练大成拳。 想学大成拳养生和技击的女士们请注意: ——教和辅导养生桩和浑圆桩老师要对学员身体前后用手从上至下抚摸,帮助学员理解松和6面撑拉力,帮助放松和将脊柱变直和形成6面撑拉力。最初学员站40分钟,老师要如此疏通10-20次,随着修炼时间的延长,这种疏通动作会减少,最少5年之内都要如此。教女子老师捉住被教者的手用被教者的手抚摸被教者的身体前部。女士若接受这种教法,我就收。但是学技击的要高文化。
浅谈——大成拳的劈、崩、炮 转贴石门大成拳 浅谈——大成拳的劈、崩、炮 石门大成拳 2017-7-22 大成拳是由形意拳发展来的,当然形意拳中的好东西一定是要保存的,形意拳的主要招法是:劈、崩、钻、炮、横。郭老先生的半步崩拳,打到对方的肋骨,肋骨没有不折的。郭老有:“半步崩拳,打败黄河两岸无对手”的美称。这么好的东西大成拳自然要保存下来。何谓“半步”?就是发挥崩拳时所用的步法。 刚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泰拳冠军,外号“铁胳臂”,到大陆找人比武,第一站广州,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北京,未遇对手,找到北京武协要比武。武协领导赶紧召集北京各大门派掌门人集中,无人敢迎战。一老发言:“有位叫王选杰的挺能打”。“铁胳臂”带着随从手持地址找到选老,低头瞅瞅眼前比自己低半头的这位:中年,不瘦不胖,发长须短,面目祥和,不露肌肉,一身的松松肉,,衣着朴素有补钉——哪儿像个练武的,从里到外的失望,正想转身离去。“找我有啥事”?选老问话了。铁胳臂只得丧气地有气无力地回答:“比武”。“喔,比武,那就比比吧”。语气温和软软的回答——出乎“铁胳臂”的想象。“铁胳臂”闯中线进攻,选老急虾退身体骤然旋拔二目虎视,身体步子激进,浑圆力浪涌虎扑扑出,双手推在对方胸部,对方立刻倒着飞出,连飞连倒连滚一丈多远。虎扑有多种用法,选老仁慈不愿伤人,用了大成拳中最不伤人的虎扑、又是其中最不伤人的用法。“铁胳臂”身体矫健敏捷,一个打滚,翻身挺起,没有停留,2个健步即窜到选老面前举拳便打。选老未退未躲,左臂转轮挡控,同时进身进步同时右半步崩拳打出。运动的浑圆力加自然力的拳头击中铁胳臂的肚子,对方往后又倒着飞出,连飞连倒连滚又是一丈多远,躺在地上不动了。后辈对选老的高尚品德叹服了,本愚也是练大成拳的,知道崩拳的多种用法,选老用的是崩拳中最不伤人的用法。选老和随从七手八脚把地躺者抬到床上,躺了一个多小时,起身告辞。 十年前,在武汉,一位年轻的武痴,雷某,男,持有国家武术5段证书。某日,见一人站桩,觉新奇,问之。答:“练大成拳”。雷奇之,怪之,提出一试。习大成者被逼无奈只得比试。雷拿散打预备架式,习大成者身往前窜左控右打,半步崩拳打出,只一下,拳头击中雷的肚子,雷前扑倒地,卧地5分钟未起,爬起来后这武痴不但不生气,还笑脸问胜者:“哎呀,好厉害呀!你刚才那一下叫啥"?“大成拳中的崩拳”。“在哪儿学的”?答:“石家庄杨鸿尘(晨)”。这武痴立即辞掉武汉工作,远赴石家庄找工作,拜入大成门马、杨一支学艺,此人成了我师侄。 我的师兄贵州邓志祥,被记者称为“只求一败”。邓师兄说,他的“崩拳打到对方肋骨,肋骨没有不断的”。 芗老将意拳的发力由自身发力改进成自然发力,利用了自然力,“动似腾龙落如稳象”,成为大成拳发力,威力大增,步法灵活性增加,速度加快。这是意拳与大成拳的最大区别点、也是分水岭。杨老师在《王芗斋拳学》中提到,“终于使中华武术在几千年后艰难的前进了历史性的一步”(正文先生语)。芗老不断的改进,使之晚年达到完善。 由于发力的改变,和打法的改变。劈拳在大成拳中比在形意拳中厉害得太多了、还好用,比崩拳的威力还要大,而且对自身安全性提高。某位武友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比崩拳又厉害又好用,为何选老打“铁胳臂”、还有武汉习练大成者不用劈拳而用崩拳?尊敬的武友,请你听我慢慢的解释:形意拳的劈拳击打对方的胸部,而大成拳的劈拳则击打鼻子、打头顶。请你想一想,一位品德优秀的人在与对方验证武术时,愿意击打这些部位吗? 大成拳的发力方法在中华传统武术中前无先例,世界独一。是由浑圆力、浑圆力运动、自然力——三力合成。十多年前,根据发力道理,我认为劈拳力最大,画出劈拳力的向量图给恩师看,恩师说:按一个死物体来说是这样。但是人是活的,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后来恩师讲解和作动作给一位大学“人体力学”教师看,教师看后给出的结论是劈拳力量最大。 一年前多的一天,我正在教习徒弟时,一位陌生的的男子前来与我答话,“老师,请问你们这是大成拳吗”?一看此人30多岁,中等身高,不胖不瘦,面露精干与祥和、态度诚恳。“是”。“见网上讲,大成拳是由形意拳发展来的”。“是”。“我是练形意拳的,那天路过,看见你教,我看了一小会,今天有空了,专来看看”。这样双方就聊开了,他主动作开了形意拳的崩拳,作了几下崩,又作了几下劈。我说:大成拳有许多改进,增加了步法和打法,最主要的是发力的改变和打即防、防即打,劈拳改动大,你的劈拳是打胸部,发力有点像大成拳中的“虎探爪”,但是虎探爪也不打胸部而是打鼻子。大成拳的劈拳是打鼻子或头顶,所用的部位有掌、拳、小臂、肘,而且打即防、防即打。我们都用劈拳对打同时发力,只会我打中你、你打不着我,我们可以来做个实验。我们就开始做实验,而且说好我打他的肩,他打我的胸部。我们都带了拳套,喊1、2、3,一起出手,连续几次,结果都一样——他打不着我,每次都是他被打,我的掌拍在他的肩上,因为是试验,所以我只用了1-2分的力。接下来他成了我的徒弟。 炮拳在大成拳中也作了大的改进,又是螺旋发力、又是控打、又是左右连击、又是打鼻子,有点像拳击中的直拳。我与以前练拳击、练散打、练截拳道初来的学员进行了炮拳对直拳的较量,结果他们都大败。我让学员之间也进行了炮拳与直拳的对打试验,结果,也是直拳大败。 形意拳的横拳是侧面击打对方中部,在大成拳中被淘汰。原因主要是不能保护自己的面部,其次是打击的部位不如头、面好,所以用其它替代,如:神龟出水、甩饼、横悠手,圈锤、削掌、等替代。 郭老的半步崩拳在大成拳中保留,另外增加了新的崩拳——龙形崩拳、上提崩拳、甩手崩拳。大成拳无招无式芗老能做到,其它人能做到?总之我做不到。所以我教徒是有招。比如有劈、崩、钻、炮、圈锤、削掌、猴倒、玉猫洗脸、虎扑、猫上树、鹞子翻身、连环马、马蹄蹬、鹤形腿、鹤敛翅、鹤展翅、鹤抖翅、神龟出水、等等几十招。所有跟我学的学员,最初都从练养生桩开始,跟我学之前是练拳击或散打的经过养生桩、浑圆桩、坐拔试力、开合试力、双摇桨试力后就是练蛇形发力,接下来就是教炮拳这一招。如果以前是练形意拳的,教的前几招就是劈、崩、钻。
大成拳收徒简介 王芗斋拳学,简称芗拳(即中华大成拳),为养生及实战拳法,无套路,老少皆宜习练。本拳学由王芗斋先生(1885-1963)创立于1940年代,后经芗老不断完善。其在中华传统武术——形意拳的基础上,融合了鹤法与古代健舞之精华,参考了其他中外拳种之长,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之精髓及中医、书法、音乐等技艺之内在规律融会贯通于拳学修炼之中。芗拳属内家拳,有形意拳之刚猛,有太极拳之柔化,有鹤拳之阔姿和飘逸,可谓吸取诸拳之优长,集中华武学之大成再加以提高。芗拳汲取了中医元典《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之精华,始终将养生和修心放在首位,形成了以养生桩为根本与基础的拳学修炼体系,是站桩姿势与步法最多的拳学。对于习练者而言,桩功修炼应伴随其拳学修炼的始终。 芗拳站桩改造人之生理,发挥先天良能,通过系统训练,把人的肌肉、骨骼、呼吸、内脏、神经等恢复、调整至最佳状态。芗拳分养生和技击两大部分:养生以习练全身放松的养生桩为主(美国健康博士曾广骅称此为人类第一养生功法,参见《大成拳科学站桩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技击以养生桩为基础,以六面争力的浑圆桩为主要习练科目,其次是习练缓慢发六面撑拉力(简称试力)和步法,再次是发力、推手和断手(实战)。此拳形简意赅,学理深奥——难讲、难懂、难练,无法速成,若按照平均每天练2小时计,大多数练半年已可轻松对付一个身强力壮的非习武者,达较高水平则大约需10年,而且学无止境。习练芗拳,应始终把养生、良好心理和精神的修养放在首位,重在练自然力(动物和婴幼儿的用力方法)。其技击的招法没有模式化的规定,对此拳体认高深者周身似弹簧,无招无式(初级有招),应感即发。个人的最终修炼程度除得到正确教授和刻苦练习外,还与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有很大关系,例如:好品德、好性格、多学问(佛学、道学、中医、传统书法)等。 我们这支芗拳是王芗斋祖师的亲传弟子马骥良师爷和杨鸿晨(尘)师父传下来的。为了把民族优秀文化传下去和发扬(只为传承和发扬,不搞普及——曲高和寡),本人传授养身和技击双修。招收弟子条件: (一)总则:年岁18岁-40岁。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 1.能背诵《论语》、《三字经》、《道德经》、《千家诗》、《金刚经》,任一经典者,或其它传统优秀文化, 多背诵者为重点收授。联系上后用电话考背诵 2、中医。或爱好中医并且看过中医黄帝内经或中医基础理论书者。 3、习练书法,绘画,雕刻或其它任一艺术者。要将自己的作品用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都在第一次来时当场演示。 4、习练古琴、古筝、箫、二胡、琵琶、器乐之一者。并且第一次来时当场演奏(不用带乐器)。 5、爱好文学、诗词者(能背诵许多古诗古文或有文学作品) 6、出家人和居士(居士最低学历高中或中专)。需将皈依证书和学历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用电话考试背诵经文,虚假者拒收。 7、所学专业是:文学类或艺术类或力学类或土木工程或桥梁。 8、在石家庄上大学的在校生不论专业都可以。 9、职业是教师。 一般人需要一段时期经常得到老师手把手的辅导,这段时期应不少于5年。芗拳能否练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好品德、好性格、高文化多学问等,但最关键的是靠坚强的毅力。平均每天站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否则难以长进。大成拳有文化拳、智慧拳的雅号。品德差、性格扎唔或过于外向、文化低少、没有时间站桩、无坚强毅力站桩者皆不适宜练大成拳。 想学大成拳养生和技击的女士们请注意: ——教和辅导养生桩和浑圆桩老师要对学员身体前后用手从上至下抚摸,帮助学员理解松和6面撑拉力,帮助放松和将脊柱变直和形成6面撑拉力。最初学员站40分钟,老师要如此疏通10-20次,随着修炼时间的延长,这种疏通动作会减少,最少5年之内都要如此。教女子老师捉住被教者的手用被教者的手抚摸被教者的身体前部。女士若接受这种教法,我就收。但是学技击的要高文化。
从意拳到大成拳 从意拳到大成拳 王玉芳 (于永年修订) 先父王芗斋是大成拳的创始人,原籍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生于1886年10月29日(农历),于1963年7月12日在天津病故。 先父自幼习武,14岁时,因喘病正式拜在郭云深老先生门下,学练形意拳,郭云深是中华武林中久负盛名的拳法大师。先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深受郭老器重,遂将形意拳之心法秘授于先父,先父潜心用意,深有所悟,数年后即获得郭老之拳学三味。自郭老作古之后,先父遵先师遗训,遍游大江南北,再访武林各派名家高手,钻研切磋,取长补短,使先父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拳术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终于在40年代初期,在北京创立了大成拳,为总结和发展中华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先父创立大成拳后,受到当时武术界和各界人士的重视,被誉为“大成拳一代宗师”。在此前后,家父曾经击败过世界著名的搏击家和大力士,如匈牙利的拳击冠军英格,日本籍的柔道家八田一郎和泽井健一等人,当时被人们当作佳话传咏。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人民饱受欺凌的旧时代,先父与其他一些武林志士,以精湛的中华武技,屡次击败外国拳师,振奋了民族精神,在大敌当前显示出中国人民不可侮的英雄气概。 大成拳的创立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先父数十年心血的结晶。 大成拳源于形意拳,形意拳源于心意拳,相传为宋朝名将岳飞所创,并著有《岳武穆拳谱》,后来拳谱被明代武人姬际可于终南山所得,按谱钻研,朝夕苦练,定名为“心意六合拳”。所谓六合,乃是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就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姬际可传于曹继武,曹传予戴龙邦,戴又传授了得意门生李洛能,戴将“心意六合拳”改为“心意拳”,李洛能因感到“心意”二字与拳路内容并不十分相符,故将拳名更为“形意拳”。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戴系山西人,因“心”与“形”的发音相近,故“心”“形”二字二字未分,形意拳乃心意拳之音误。李洛能传给郭云深给郭云——而先父王芗斋随郭老学的就是形意拳。所谓“形意”即是以形取意,也就是模仿动物在搏斗时的神态。另一种说法是认为“形意”是外形与意念的高度统一。 20年代初期,先父在上海教授门徒时,发现有人只注重形式招法而忽视了精神意念的锻炼,深感如此本末倒置将有碍拳术发展,为时时提醒学生起见,遂将自己所习的形意拳改称为意拳,其意是为了强调在锻炼中,每个动作都要贯穿以相关的意念活动,而不应单纯追求外形的训练,也就是先父所说:“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当时先父将形意拳改为意拳的本意并不是为立拳名,而是为了强调意念的训练。 但是,在以后授徒过程中,先父又发现有一些人过分追求意念活动,而忽略了形的锻炼,先父认为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况且拳术中的功法训练,决不仅仅是一个“意”,而是包括“形、意、力、气、神”等各个方面。另外,以“意”为名的拳种在很早以前已经存在,如近来刊物中所介绍的山西太行地区的“意拳”即是。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先父认为自已所授的拳,名为“意拳”似有不妥。在此十余年期间,先父又游历大江南北,访名家,会益友,使自已的技艺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拳理和训练方法上都更加臻于完善。他不拘一格,破除门户之见,吸取各家拳术之长熔为一炉,推陈出新,创立了一种以站桩为训练基础,没有套路的新型拳术,因为是博采众长,集各家之长而成,所以北京张玉衡先生将这种拳定名为大成拳,即先父所著《拳道中枢》中总纲首句所下的定语:“拳本服膺,推名大成,…” 大成拳与意拳(即先父20年代期间所言之意拳),并不完全相同,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意拳的提法是在先父拳学生涯的中期出现的,可以说“意拳”是先父将形意拳发展为大成拳的过渡阶段,意拳基本上还未脱离形意拳,只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意的训练,而大成拳则是形、意、力,气、神”并重,在训练功注中虽然起始于形意拳,却兼收并蓄。所以大成拳较“意拳”在拳学理论和实践功法方面都大大前进了一步,既不同于形意拳和意拳,也不同于任何它种拳术,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养、练、用”三者统一并重的新拳种。它既不同于“五形拳”的重形,也不同于“意拳”的重意等单纯强调、片面侧重的拳术。另外,大成拳的理论同其他拳种理论也不同,它主要是以站桩为基础,从而调节体质,发挥潜能,是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的训练过程。在练和用中,要求“形、意、力、气、神”的高度统一。当然在功法练习的不同阶段中,各有侧重,但做为大成拳整体来说,这些都是重要部分,缺一不可。大成拳在练和用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单重现象,例如步法中没有单重的弓步,技击中没有双重的马步等等。大成拳要求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气贯全身,法合自然。 大成拳的功法包括站桩、试力、摩擦步、试声、发力、推手和实作七种锻炼功法。 大成站桩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大部分,养生桩主要是通过松、静以达到舒6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祛病治病,使身体由弱转强;技击桩法的锻炼却可以使身体发挥潜能,具备一种特殊的技击功力。 试力是作为站桩功的辅助功法,基本上每一种桩法都有一种相应的试力功,从静到动,体现在力量的存在与形体的配合变化。 发力功与试声功,是为了配合上项基础功训练,以提高其功法作用和实作威力的进一步功法。 推手是实作的初级功法,而实作则是技击功法的实际应用,也称为“断手”。 大成拳总结了以往的拳学理论,创造了一套崭新的练功方法,这与以往拳术中以套路为主要锻炼方法的途径不同。大成拳的训练功法收效极为迅速,所以无论在养生与技击方面都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先父在创立大成拳之前,曾对医学和力学作过研究,所以,他所创导的养生功是通过养生桩等训练,使人体中枢神经得到休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功能,以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分营养,全身润泽,机体旺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而在技击功法中,则包括有力学中的爆发力、杠杆力、弹性力等形式的力,以及角度、位置,长短,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等因素及技击中时间和空间的正确判断与合理使用。所以大成拳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的,因而,先父能够在教授养生功时使许多人受益,在同他人进行技击较技中也未遇到敌手,就是由于大成拳是一门科学拳术。 本人是王芗斋的女儿,自幼随父学拳,数十年言传身教,受益匪浅,因先父生前所授门徒甚多,由于各自理解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见解,或以讹传讹,或以大成拳一部而代替整体。我想借本文与一些历史事实,全面介绍一下大成拳的脉胳,并从理论上解释大成拳功法真谛,恢复其本来面目,告慰先父,以正视视听,启迪后人,使大成拳得以发展和提高,为我国的武术事业做的新的贡献。
浅谈对大成拳内功的看法(转贴) 谈对大成拳内功的看法 鸿之徒 练大成拳内功主要就是练整体力。大成拳整体力又叫浑圆力(“浑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很圆”)。将两只胳膊向前环抱与身体拉成一个圆筒状,内松外紧。在这种状态下,将胳膊或手或其他一些部位碰(打)到对手身上,对手所受到的力就是整体力。整体力要比自身的局部力大出好几倍来。 有些人认为内功是靠意念想入非非而练出来的,这是个极大的误解。在练大成拳时,确实要加些意念,加意念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员理解,并使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做到大成拳所要求的标准动作而使用的一种假想;也是因为不好说出让他人明白的语言而使用的一种比喻。例如:头和脖子向上提和向后贴,为了使学员做得标准,就采用了“口中叼只兔子向上提向后贴”的意念;又如:向一旁转体发力,为了做到头正确的带动整体力运动而采用了“将口叼的兔子向一边甩”的意念。 又如:往前移动,不只是迈腿,上身也要用力向前,这个“用力”就不好讲明白,这种用力,与在齐胸深的水中前进时,上身冲破水的阻力所用的力相同。但是在陆地上练时,为了说明如何用力,就说:“如在水中行”。如果在水中练就根本不需用“如在水中行”之意念,而且效果比在陆地上练,还要快、还要好。 练技击桩时要意想:“狼虫虎豹近在跟前”,这种意念,是为了在精神上产生勇猛急斗、惊炸的情绪以利于格斗。这个意念是产生不出整体力的。这个意念不宜多想,否则使人情绪不宁,不适于养生。与人决斗或上战场与敌拼杀之前用此意念倒是非常适合的。本人练大成拳最初是从练养身桩开始的,至今从未用过狼虫虎豹近身之念,恩师扬鸿尘(晨)先生也未向我提及要用此意念,而是让我意想“和风细雨,鸟语花香,自身融入大自然”。 有些人把练内功称为是运气。一拳友练其他拳种,无整体力。他讲:他们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内功就是运气。他所练的拳种运气很讲究,在呼吸的同时还要做吞咽动作,而且还与方向、时间配合。还听有的练武者(非大成拳)说,他们内功练的是:“精、气、神”。有的人把大成拳说成是“气功”,这些人包括外行人和部分练大成拳站桩功的朋友。练大成拳在求整体力的过程中是否还有其他修炼呢?各位武友,各位追求健康的朋友,听我慢慢道来。练大成拳确实要与呼吸配合。其实很简单,基本上就是婴幼儿的自然呼吸法,也就是腹式呼吸法。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形成了扩胸呼吸。扩胸呼吸是胸部往前挺,将肺拉开,空气进入;再将胸收回,又将肺中之气压出。腹式呼吸是将胸隔膜往下沉,将肺往下拉,将空气吸入。只是大成拳站桩时的呼吸有意识得深和慢;吸气时顶后部,呼气时顶压前部,称为“浑圆呼吸法”。腹式呼吸的好处:首先对健身养生有极大好处,主要是大量吸氧和按摩内脏腑;呼吸的减慢使人心情平稳;其次是有益于发力,当发力时同时将腰(命门)以下肌肉往小腹部突然骤聚,同时将气从口或鼻中短促喷出。 如果你认为有了浑圆力,又会喷气,你发出的力就又大又猛了。朋友,这个看法有点早了。要将整体力完全发出去,而且发到对手身上,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练习阶段。练什么?练试力(试着发力)、练步法、练发力。这个过程多长?可能一年,也可能十年。本人从39岁开始跟随恩师扬鸿尘(晨)先生练大成拳养身桩,当时别人一见我,就知道我是个大病号,最初站养身桩一次只能站3分钟就坚持不住了。我现在已满57周岁,现在站养身桩一次能超过40分钟。在站的过程中(时间超过20分钟)每次都会出现上打嗳气,下出虚恭,有时出现十多次。我经常一次站40分钟左右,站后与站前身体的感觉有明显的变化——浑身舒服、轻松、柔软、脑子清亮,浑身的舒服劲就象按摩师给我从头至脚按摩了40分钟。恩师的儿媳说:“当初见你时,心想,哎呀,这个人活不长了!没想到你现在这么精神。”
王芗斋留下的一个"迷"(转贴) ——何镜平先生回忆 芗斋先生早年间曾与多个外国拳技高手比试过,如西洋拳世界冠军英格、杰姆士及日本武技高手八田宇作美、泽井健一等均击败对方。芗斋先生在世时,我曾询问过这些往事。我问芗斋先生,在当时比试中按先生的身体条件包括身高、体重等与这些人的身体条件根本不成比例,先生是如何取得胜利的。芗斋先生当时打了个比喻说:“孩子们玩的陀螺,在转起来时速度非常快。但外形上看却似不动,如果你把一片纸扔上去,立即就可能被陀螺击出很远,我所用的力几乎与急带旋转的陀螺的原理一样,在极速度所发出之力从外形上不易看出,但其威力却很大。我问先生如何求得这种力,先生说了一句“有形有意都是假,做到无心始见奇”。芗斋先生说必须在极高境界下才能求得此力,我听后感到似懂非懂。我又请教先生按一般学术发展规律来说都强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先生的弟子众多,堪称桃李满天下,是否有一个弟子能超过先生或与先生高超的拳技相等。芗斋先生当时持否定态度,并说非我不教,而是大多数弟子练拳达到一个较好水平程度时,由于自满心理不再继续求进取,而又不具备求更练法条件,也只有令我徒唤奈何而已。在一次与芗斋先生闲聊时,我颂扬先生武功盖世,世人也非常崇敬先生,但人的生老病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先生过去与外国高手比试时屡操胜券,一个原因是先生正在壮年时期,再者武功也正是炉火纯青之时。不能与现今同日而语。先生现已七旬有余,人已老矣,还能否逞当年雄威?因我与芗斋先生相处情同父子说话较随便。芗斋先生对我的发问并不计较,而笑着问怎么样要听听劲吗?我连笑着回答“ 不敢不敢”。先生说叫你尝尝我的威力并不减当年,你可以用在练大成拳求得的各种力猛地往我身上打击。开始我想先生年纪大了,而我正在年轻,没敢用力试了一下。先生有点生气了,叫我放开了往他身上作拳,不许含糊。我开始向芗斋先生猛烈地发力,只见先生似笑不笑,也没见有什么大动而我却被击出一丈多远,从先生屋中的大木榻翻了过去,有如被电击打的感觉。我问先生何以有如此巨大威力,先生告诉我这是从整体求力的结果,并再一次强调“有形有意都是假,做到无心始见奇”高境界发力的结果。我继而向先生求教应如何才能练出此力,芗斋先生严肃地对我说:“从你目前掌握练大成拳的功力来看,离练到如此地步还相距甚远,有些东西你还根本不理解,我怎么传授。芗斋先生说:我现在想打你,你既无反抗能力,而且你想跑也跑不掉的。芗斋先生出手可随意控制我,确实像先生所说的一样。芗斋先生鼓励我认真练功求得更大的进步。我当时明白了一个根本问题,芗斋先生所传功法,必须练功者条件具备和有一定接受能力时,芗斋先生才能传授,芗斋先生这种科学的求实学风使我受到很大教育。芗斋先生还嘱我在练功时多细致深入领悟一些大成拳拳学理论,并格外提醒我领悟“道法自然”及“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则神息,神息则万念俱寂,耳目心意俱忘即诸妙之圆”。芗斋先生去世多年,我对先生的遗训领悟不多,实感愧对先生。直到现在芗斋先生的发力动作仍在我心中成为一个“谜”。
转贴:我学习的大成拳 山西太原 赵xx2017年12月21日 我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名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学生,可能是受武打电影的影响,对武术留下了浓浓的兴趣。尤其是,小学时第一次见到武术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奈的是家里不支持没有得以与武术结缘。一晃就到了高中,无意之中在一个广场上见到了练习武术套路的老师傅,萌生了开始学习接触武术的念头,与老师傅的几次交流之后便开始了我的武术启蒙学习。 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我在公园中第一次接触了站桩这一神秘的武术运动,感受到了站桩的神奇之处,以及他带给我的好处。无奈的是,无力承受高额的学费,我只能放弃了在那里学习。但是,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了“王芗斋”和“大成拳”。出于好奇,我在百度上面搜索了这两个名词。看完了百度的词条解释,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因为,这是一门独特的拳法,创立时间不长,却有着一套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尤其独特的是,大成拳竟然不练武术套路,他的整个体系经过长期的锻炼可以得到很好的技击能力。这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有了想要学习这门拳术的欲望。 万幸,我可能是真的与武术有缘,在网上武术贴吧无数页面中我看到了“石门大成拳”师父的收徒帖子。仔细的阅读了收徒帖,我便用邮箱联系了石门大成拳师父,仅仅几日的等待,让我觉得特别漫长,每天用手机登录邮箱不下几十遍。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收到了回复。石门大成拳师父让我自学中医基础理论并背诵道德经后再联系他。我把数十页学中医基础的笔记用相机照下发给师父,经过了师父的考验,我终于收到了回复,可以去学习大成拳了。 刚过了大年初五我就只身一人坐火车去石家庄求学,到达石家庄已经是晚上,同时由于过年,师父还把他的其余两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学习。二位师兄一位是湖北武汉的。一位是河北邢台的。我们三人当天同时到达,在一家宾馆住宿。第二天我由两位师兄领着去公园见师父,等了不多时师父便来了练功的地方,师父是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根本看不出来像是一位武者,更像是一位邻居老大爷。一开始,师父给我介绍了大成拳是一个什么样的拳种,这与我了解到的武术大不一样,是非常奇特道理的武术,以及站桩的一些基本知识,便让我双脚平行先放松深呼吸调整状态。站了一会儿后,师父便让我把手举起来成抱球式,并帮我调桩放松。刚开始站桩,由于不习惯这种运动,胳膊没一会儿就会发僵发紧,师父每隔几分钟都回来帮我放松。站了一段时间桩后便让我放松休息,随后给了我一个自己制作的又大又厚垫子让我绑在了身上,说让我体会一下他的力量。我把垫子绑在前胸,师父在2-3米远的地方说“我发一个龙形崩拳”,只见他一抬手,一动步,须臾之间我的前胸便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我猛的往后退了3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整个人都有点蒙了,一个60岁,身材瘦小的老人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在我思考之间,师父已经走过来把我拉了起来,我便急忙问道“师父,您这么大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师父答道“站桩”。我不由感叹站桩真是神奇的功法。 由于太原到石家庄距离近,单程只需要两个小时,所以我每周六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到目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只能说刚刚对大成拳有了一些认知,下面就浅谈一下我的认识: 大成拳的体系在我的学习中让我感到了特别的科学,先说站桩吧。我在学校每日站桩一次40分钟,每次都是提前订好闹钟,以此来督促自己练习,站桩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神明体健”,体健,对于我来说,一开始我由于长期玩电脑导致颈椎以及腰部开始疼痛,相信这也是困扰当代年轻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在我每天坚持站桩之下,颈椎和腰部竟然没有疼过。而且,我意外的发现,在与同学的无意碰触胳膊之后,别人都说我的胳膊很“硬”。关于神明,我的感受是,站桩使我精神特别好,大家都有精神疲惫的时候,比如说上课犯困,在上课的时候,我明显的感到我比其他的同学精神好,大家都在犯困打盹的时候,我的精神头特别的好。而且站桩还让我的思维特别的清晰。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至于站桩的其他好处,王芗斋祖师的大成拳论中就有解释“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人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 我学习了养生桩和浑圆桩,浑圆桩在要求上就比养生桩要求更多更难更费力,坚持一会儿后便会感觉消耗体力特别大。浑圆桩的目的是达到浑圆一体,形成浑圆力,在站桩中求得6面力,固前后左右上下6面,互为矛盾,使身体形成浑圆状态。浑圆桩还有自己的浑圆呼吸法。大成拳讲六力八法十二型,六力就是前后左右上下的六面力。八法为八种不同的桩型运动,分别是提顿开合吞吐沉托八种,而十二型的名字是保留了形意拳的十二个名字,但是内容却有了不同的改变。 在站桩之后就是试力了,最基础的试力就要说是坐拔试力了,师父教了三种不同的坐拔试力,随后师父让坐拔的时候配合步子就成了一个基础的发力动作。师父还教了双摇桨试力,双摇桨试力的运动就比较全面了,八法中提顿开合吞吐都有了,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试力动作,一样的过程,在原地试力动作纠正和习惯学习后,师父教了动步的双摇桨。双摇桨试力之后就是虎扑试力,虎扑试力属于虎型,和双摇桨大致相同,只是成了一手前一手后。在坐拔试力的基础上,师父又教了狗熊搬缸,就是在坐拔的基础上加上了身体的旋转。 大成拳的体系有着很强的技击性,师父一开始就教了我们一些较为简单的动作:猴爬杆,猫上树,猫洗脸,猴捯等动作。在学习了大约半年大成拳后,我在学校武术队与一个业余练习散打的同学互相实作练习(戴拳套),同学一个侧踹踹向我的时候我两手一抱桩架就把他的侧踹挡在了外面,手臂仅仅是往回收缩了一下就反弹了回去。一开始我还非常不适应对练的练习,每次和同学对练我都用手机录制视频然后带到师父那,师父每次看后都教我一下对练的常识和技巧,还增加步法和打法,每次都提高,第一次与同学打,我比同学稍差,第2次打平,第3次与同学打,他就大败了,他打不着我,只是我打他,例如:同学一个侧踹,我立即一个猴爬竿,同学的脚踹在我提起的前腿小腿上,我前腿往下一落,顺势一个劈拳,拳套砸在同学头顶上,同学立即仰面摔倒。那段时间对我的提升特别大,每次也加大了我学习的自信。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到了大成拳给我带来的好处,并把大成拳的练习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下去。
学员站桩随笔(转贴师叔学员) 站桩半年随笔 我自1993年出现手部雷诺现象,遇冷或情绪刺激手指就变青、变紫,长年不能摸凉水,身体越来越虚弱,面色暗沉、青黑,与得病之前判若两人。2002年经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硬化症,俗称硬皮病。2006年合并肺纤维化,经常气短。2016年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肝炎(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每天服用好几种西药。患病20余年,中药西药试过很多,结果病没治好,胃吃坏了,经常胃酸、胃胀,不停的打嗝。免疫系统疾病是进行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都没什么好办法,被称作“不死的癌症”。每年秋冬季节我的病情加重,喘不上气,后背疼痛、虚弱乏力。它又是消耗性疾病,削瘦,肢端萎缩,手指每年冬天都出现坏疽。每年10月下旬至来年三、四月份都得休病假,住院治疗或到海南那种暖和的地方养病。除了正规治疗外,我还尝试过针灸、艾灸、足疗、经络等辅助治疗,花了很多钱,只是当时舒服些,没什么效果。 2018年10月19日同事孙老师了解到我的病情,向我推荐了站桩。热心的孙老师第二天陪我去省中医院向胡老师学习站桩。此后,每天课余时间孙老师都会和我一起练习站桩,每逢周六我就去省中医院向胡老师学习站桩,在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我从开始只能站5分钟就腰背疼痛,两肩僵硬,胳膊酸痛,到现在上午、下午都站50分钟左右,身体逐渐发生变化,2018年秋冬是多年来第一次没休病假坚持在单位上班,没有出现后背疼痛,身体越来越有劲了,皮肤有光泽了,眼睛有神了、明亮了,缓解了干涩疲劳症状,原来差不多一个月犯一回角膜炎,没再犯过。去年冬天我左手中指和右手食指出现雷诺和坏疽,疼痛,我没去医院住院输液治疗,而是口服贝前列素钠,坚持站桩,效果住院治疗一样。昨天在站桩30分钟后左手中指第一次出现麻的感觉,今天站桩20分钟左右后背肩部发热发麻,左手麻,流汗,左腿窜麻。 这些身体的变化坚定了我坚持站桩信心及战胜疾病的勇气。站桩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心情愉悦,它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大道至简,贵在坚持! 真诚地感谢朋友孙老师把我引到站桩之路,感谢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及鼓励! 此文来源于河北省中医院站桩群学员
学员站桩随笔(转贴师叔学员) 站桩半年随笔 我自1993年出现手部雷诺现象,遇冷或情绪刺激手指就变青、变紫,长年不能摸凉水,身体越来越虚弱,面色暗沉、青黑,与得病之前判若两人。2002年经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硬化症,俗称硬皮病。2006年合并肺纤维化,经常气短。2016年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肝炎(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每天服用好几种西药。患病20余年,中药西药试过很多,结果病没治好,胃吃坏了,经常胃酸、胃胀,不停的打嗝。免疫系统疾病是进行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都没什么好办法,被称作“不死的癌症”。每年秋冬季节我的病情加重,喘不上气,后背疼痛、虚弱乏力。它又是消耗性疾病,削瘦,肢端萎缩,手指每年冬天都出现坏疽。每年10月下旬至来年三、四月份都得休病假,住院治疗或到海南那种暖和的地方养病。除了正规治疗外,我还尝试过针灸、艾灸、足疗、经络等辅助治疗,花了很多钱,只是当时舒服些,没什么效果。 2018年10月19日同事孙老师了解到我的病情,向我推荐了站桩。热心的孙老师第二天陪我去省中医院向胡老师学习站桩。此后,每天课余时间孙老师都会和我一起练习站桩,每逢周六我就去省中医院向胡老师学习站桩,在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我从开始只能站5分钟就腰背疼痛,两肩僵硬,胳膊酸痛,到现在上午、下午都站50分钟左右,身体逐渐发生变化,2018年秋冬是多年来第一次没休病假坚持在单位上班,没有出现后背疼痛,身体越来越有劲了,皮肤有光泽了,眼睛有神了、明亮了,缓解了干涩疲劳症状,原来差不多一个月犯一回角膜炎,没再犯过。去年冬天我左手中指和右手食指出现雷诺和坏疽,疼痛,我没去医院住院输液治疗,而是口服贝前列素钠,坚持站桩,效果住院治疗一样。昨天在站桩30分钟后左手中指第一次出现麻的感觉,今天站桩20分钟左右后背肩部发热发麻,左手麻,流汗,左腿窜麻。 这些身体的变化坚定了我坚持站桩信心及战胜疾病的勇气。站桩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心情愉悦,它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大道至简,贵在坚持! 真诚地感谢朋友孙老师把我引到站桩之路,感谢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及鼓励! 此文来源于河北省中医院站桩群学员
学员站桩体会(转贴胡师叔学员文章) 站桩半年随笔 我自1993年出现手部雷诺现象,遇冷或情绪刺激手指就变青、变紫,长年不能摸凉水,身体越来越虚弱,面色暗沉、青黑,与得病之前判若两人。2002年经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硬化症,俗称硬皮病。2006年合并肺纤维化,经常气短。2016年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肝炎(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每天服用好几种西药。患病20余年,中药西药试过很多,结果病没治好,胃吃坏了,经常胃酸、胃胀,不停的打嗝。免疫系统疾病是进行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都没什么好办法,被称作“不死的癌症”。每年秋冬季节我的病情加重,喘不上气,后背疼痛、虚弱乏力。它又是消耗性疾病,削瘦,肢端萎缩,手指每年冬天都出现坏疽。每年10月下旬至来年三、四月份都得休病假,住院治疗或到海南那种暖和的地方养病。除了正规治疗外,我还尝试过针灸、艾灸、足疗、经络等辅助治疗,花了很多钱,只是当时舒服些,没什么效果。 2018年10月19日同事孙老师了解到我的病情,向我推荐了站桩。热心的孙老师第二天陪我去省中医院向胡老师学习站桩。此后,每天课余时间孙老师都会和我一起练习站桩,每逢周六我就去省中医院向胡老师学习站桩,在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我从开始只能站5分钟就腰背疼痛,两肩僵硬,胳膊酸痛,到现在上午、下午都站50分钟左右,身体逐渐发生变化,2018年秋冬是多年来第一次没休病假坚持在单位上班,没有出现后背疼痛,身体越来越有劲了,皮肤有光泽了,眼睛有神了、明亮了,缓解了干涩疲劳症状,原来差不多一个月犯一回角膜炎,没再犯过。去年冬天我左手中指和右手食指出现雷诺和坏疽,疼痛,我没去医院住院输液治疗,而是口服贝前列素钠,坚持站桩,效果住院治疗一样。昨天在站桩30分钟后左手中指第一次出现麻的感觉,今天站桩20分钟左右后背肩部发热发麻,左手麻,流汗,左腿窜麻。 这些身体的变化坚定了我坚持站桩信心及战胜疾病的勇气。站桩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心情愉悦,它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大道至简,贵在坚持! 真诚地感谢朋友孙老师把我引到站桩之路,感谢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及鼓励! 此文来源于河北省中医院站桩群学员
大成拳的劈丶崩丶炮(转贴石门大成拳) 浅谈——大成拳的劈、崩、炮 石门大成拳 2017-7-22 大成拳是由形意拳发展来的,当然形意拳中的好东西一定是要保存的,形意拳的主要招法是:劈、崩、钻、炮、横。郭老先生的半步崩拳,打到对方的肋骨,肋骨没有不折的。郭老有:“半步崩拳,打败黄河两岸无对手”的美称。这么好的东西大成拳自然要保存下来。何谓“半步”?就是发挥崩拳时所用的步法。 刚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泰拳冠军,外号“铁胳臂”,到大陆找人比武,第一站广州,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北京,未遇对手,找到北京武协要比武。武协领导赶紧召集北京各大门派掌门人集中,无人敢迎战。一老发言:“有位叫王选杰的挺能打”。“铁胳臂”带着随从手持地址找到选老,低头瞅瞅眼前比自己低半头的这位:中年,不瘦不胖,发长须短,面目祥和,不露肌肉,一身的松松肉,,衣着朴素有补钉——哪儿像个练武的,从里到外的失望,正想转身离去。“找我有啥事”?选老问话了。铁胳臂只得丧气地有气无力地回答:“比武”。“喔,比武,那就比比吧”。语气温和软软的回答——出乎“铁胳臂”的想象。“铁胳臂”闯中线进攻,选老急虾退身体骤然旋拔二目虎视,身体步子激进,浑圆力浪涌虎扑扑出,双手推在对方胸部,对方立刻倒着飞出,连飞连倒连滚一丈多远。虎扑有多种用法,选老仁慈不愿伤人,用了大成拳中最不伤人的虎扑、又是其中最不伤人的用法。“铁胳臂”身体矫健敏捷,一个打滚,翻身挺起,没有停留,2个健步即窜到选老面前举拳便打。选老未退未躲,左臂转轮挡控,同时进身进步同时右半步崩拳打出。运动的浑圆力加自然力的拳头击中铁胳臂的肚子,对方往后又倒着飞出,连飞连倒连滚又是一丈多远,躺在地上不动了。后辈对选老的高尚品德叹服了,本愚也是练大成拳的,知道崩拳的多种用法,选老用的是崩拳中最不伤人的用法。选老和随从七手八脚把地躺者抬到床上,躺了一个多小时,起身告辞。 十年前,在武汉,一位年轻的武痴,雷某,男,持有国家武术5段证书。某日,见一人站桩,觉新奇,问之。答:“练大成拳”。雷奇之,怪之,提出一试。习大成者被逼无奈只得比试。雷拿散打预备架式,习大成者身往前窜左控右打,半步崩拳打出,只一下,拳头击中雷的肚子,雷前扑倒地,卧地5分钟未起,爬起来后这武痴不但不生气,还笑脸问胜者:“哎呀,好厉害呀!你刚才那一下叫啥"?“大成拳中的崩拳”。“在哪儿学的”?答:“石家庄杨鸿尘(晨)”。这武痴立即辞掉武汉工作,远赴石家庄找工作,拜入大成门马、杨一支学艺,此人成了我师侄。 我的师兄贵州邓志祥,被记者称为“只求一败”。邓师兄说,他的“崩拳打到对方肋骨,肋骨没有不断的”。 芗老将意拳的发力由自身发力改进成自然发力,利用了自然力,“动似腾龙落如稳象”,成为大成拳发力,威力大增,步法灵活性增加,速度加快。这是意拳与大成拳的最大区别点、也是分水岭。杨老师在《王芗斋拳学》中提到,“终于使中华武术在几千年后艰难的前进了历史性的一步”(正文先生语)。芗老不断的改进,使之晚年达到完善。 由于发力的改变,和打法的改变。劈拳在大成拳中比在形意拳中厉害得太多了、还好用,比崩拳的威力还要大,而且对自身安全性提高。某位武友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比崩拳又厉害又好用,为何选老打“铁胳臂”、还有武汉习练大成者不用劈拳而用崩拳?尊敬的武友,请你听我慢慢的解释:形意拳的劈拳击打对方的胸部,而大成拳的劈拳则击打鼻子、打头顶。请你想一想,一位品德优秀的人在与对方验证武术时,愿意击打这些部位吗? 大成拳的发力方法在中华传统武术中前无先例,世界独一。是由浑圆力、浑圆力运动、自然力——三力合成。十多年前,根据发力道理,我认为劈拳力最大,画出劈拳力的向量图给恩师看,恩师说:按一个死物体来说是这样。但是人是活的,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后来恩师讲解和作动作给一位大学“人体力学”教师看,教师看后给出的结论是劈拳力量最大。 一年前多的一天,我正在教习徒弟时,一位陌生的的男子前来与我答话,“老师,请问你们这是大成拳吗”?一看此人30多岁,中等身高,不胖不瘦,面露精干与祥和、态度诚恳。“是”。“见网上讲,大成拳是由形意拳发展来的”。“是”。“我是练形意拳的,那天路过,看见你教,我看了一小会,今天有空了,专来看看”。这样双方就聊开了,他主动作开了形意拳的崩拳,作了几下崩,又作了几下劈。我说:大成拳有许多改进,增加了步法和打法,最主要的是发力的改变和打即防、防即打,劈拳改动大,你的劈拳是打胸部,发力有点像大成拳中的“虎探爪”,但是虎探爪也不打胸部而是打鼻子。大成拳的劈拳是打鼻子或头顶,所用的部位有掌、拳、小臂、肘,而且打即防、防即打。我们都用劈拳对打同时发力,只会我打中你、你打不着我,我们可以来做个实验。我们就开始做实验,而且说好我打他的肩,他打我的胸部。我们都带了拳套,喊1、2、3,一起出手,连续几次,结果都一样——他打不着我,每次都是他被打,我的掌拍在他的肩上,因为是试验,所以我只用了1-2分的力。接下来他成了我的徒弟。 炮拳在大成拳中也作了大的改进,又是螺旋发力、又是控打、又是左右连击、又是打鼻子,有点像拳击中的直拳。我与以前练拳击、练散打、练截拳道初来的学员进行了炮拳对直拳的较量,结果他们都大败。我让学员之间也进行了炮拳与直拳的对打试验,结果,也是直拳大败。 形意拳的横拳是侧面击打对方中部,在大成拳中被淘汰。原因主要是不能保护自己的面部,其次是打击的部位不如头、面好,所以用其它替代,如:神龟出水、甩饼、横悠手,圈锤、削掌、等替代。 郭老的半步崩拳在大成拳中保留,另外增加了新的崩拳——龙形崩拳、上提崩拳、甩手崩拳。大成拳无招无式芗老能做到,其它人能做到?总之我做不到。所以我教徒是有招。比如有劈、崩、钻、炮、圈锤、削掌、猴倒、玉猫洗脸、虎扑、猫上树、鹞子翻身、连环马、马蹄蹬、鹤形腿、鹤敛翅、鹤展翅、鹤抖翅、神龟出水、等等几十招。所有跟我学的学员,最初都从练养生桩开始,跟我学之前是练拳击或散打的经过养生桩、浑圆桩、坐拔试力、开合试力、双摇桨试力后就是练蛇形发力,接下来就是教炮拳这一招。如果以前是练形意拳的,教的前几招就是劈、崩、钻。
看桩者说 ( 转贴芗拳石门龙) 站桩者达到各种程度,需有看桩者,看桩者首先要知道站桩之要领,人体之结构,要平心静气,保持自身触觉的灵敏,对事物的感知要强,站桩有不同境界,看桩者也亦有不同的要求,看桩者身自身要有广博学识,对桩之境界要了然于胸,要有仁爱之心,耐心指导,发现站桩者有不妥之处要及时纠正,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及简单明了的良好的语言暗示,要了解站桩者的一举一动,看桩者如医者,要有望闻问切之功,望者要善于观察事物,通过站桩者的间架,脸色,神态,以及整体上的一种感觉,站桩者反映出来的一种状态。 闻者,听站桩者的呼吸,是否均匀平静,看桩者要多多注意,以免站桩者气上浮,切者,摸扶之能,触摸站桩者时,要心无旁触,老医生号脉,有诸多感觉,正如人有不同之脉象,作为看桩者要多多体会,以便给站桩者更好的指导,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感觉,手法也有多种,摸,托,捋,触,刮,点,拍,挑,还有抻法,抻要多加注意,不可过度,不可强拉硬抻。 看桩者要求心如止水,古佛之心,怀有慈善之心,要观察入微,不可主观臆断,看桩者调桩时要以次序,不可挂万漏一,随看桩者习惯,从何部起手都可,但要面面俱到,从头到脚不可漏掉一处。手法简述如下:1、摸:主要的目的摸站桩者的各部关节,骨骼的摆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肌肉是否有无僵硬之处。2、托:用双手托住站桩者的肘部,提示站桩者放松肩胛骨3、捋:用手放在站桩者的阴面,检查阴面是否放松整贴4、触:用中指触摸脊柱,检查脊柱是否正直,有无变形5、刮:用手指尖在背部向左右刮,提示背部的左右开展6、拍:快捷指出站桩者的双臂可以检查双臂的连通,不可用体重去压站桩者双臂,因为在激烈的打斗中没有这种力。7、挑:用力上挑站桩者双臂,检查其是否全体松沉,阴面下撤。8、抻:辅助站桩者的拉伸量,抻的感觉应如抻面,不可大不可小。 各种手法除拍,挑,其余手法都要柔和缓慢,要掌握适当之度,在不同的阶段所用手法也不尽相同,例如,基本桩阶段主要是摸,捋,触。 语言的暗示也很重要,但语言应以简练,形象,直切要害,措词要准确,关键字要确定是什么字,以免应读者之误而产生误解,这在武学传承上过沉痛的教训,可谓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总之,看桩者,责任重大,不可儿戏。
改变生理的过程就是身体升华的历程 站桩改变生理,好多书上都写着,但是具体详细的情况都没有叙述。我目前体会是怕把一部分吓跑,而不敢练习老祖宗留下来的隗宝。 站桩刚开始,大部分人都是肩酸或疼,这就是改变生理的开始,中医里讲过: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既然你疼了,这就说明你的肩膀有气血不通的地方,站桩一段时间后,疼痛自然消失,气血通畅,淤积消失,手也会有凉变热,甚至出汗。 接着练下去后背会出现,不同症状的反应,有撕裂疼的,有感觉发紧的等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都会消失,后背会感觉督脉发热,后扩散到全身,如沐浴。接着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期,前胸腹开始起变化,初期有出不上气的感觉的,有感觉内脏不舒服的,甚至有轻微心慌的,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是因为放松后,部分还没有放松,牵拉所导致,随着功力加深,这些都会消失。 下面的练习就需要开胯,腰是关键,腰的纠正往往好几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里,疼痛随时都会出现,随时会消失,会反反复复好多次。脊柱的纠正也是在这个阶段会有质的改变。胯开了,膝盖保养也就简单了。自然会上提。 练习的过程中,脚一般都不能整个着地,都是外侧比较持力大,这个问题随着身体的不平衡纠正会逐步矫正。 以上的过程,不是说每一步有特殊的功法,只是身体改变的过程由上及下的次序。每一天身体上下都在改变,只是达到质变的程度不同。
芗拳(大成拳)简介 中华芗拳(大成拳)为养生及实战拳法。无套路,老少皆宜习练。芗拳由王芗斋先生(1885-1963)创立于1940年代,其在中华传统武术——形意拳的基础上,融合了鹤法与古代健舞之精华,参考了其他中外拳种之长,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之精髓及中医、书法、音乐等技艺之内在规律融会贯通于拳学修炼之中。大成拳属内家拳,有形意拳之刚猛,有太极拳之柔化,有鹤拳之阔姿和飘逸,可谓吸取诸拳之优长集中华武学之大成。大成拳汲取了中医元典《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之精华,始终将养生和修心放在首位,形成了以养生桩为根本与基础的拳学修炼体系,是站桩姿势与步法最多的拳学。对于大成拳习练者而言,桩功修炼应伴随其拳学修炼的始终。 大成拳站桩改造人之生理,发挥先天良能,通过系统训练,把人的肌肉、骨骼、呼吸、内脏、神经等恢复到调整至最佳状态。芗拳分养生和技击两大部分:养生以习练全身放松的养生桩为主(美国健康博士曾广骅称此为人类第一养生功法,参见《大成拳科学站桩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技击以养生桩为基础,以六面争力的浑圆桩为主要习练科目,其次是习练缓慢发六面撑拉力(简称试力)和步法,再次是推手和断手(实战)。此拳形简意赅,学理深奥——难讲、难懂、难练,无法速成,若按照平均每天练2小时计,大多数练1年已可对付1-2名身强力壮的非练武者,达较高水平则大约需10年,而且学无止境。习练芗拳,应始终把养生、良好心理和精神的修养放在首位,重在练自然力(动物和婴幼儿的用力方法)。其技击的招法没有模式化的规定,对此拳体认高深者周身似弹簧,无招无式(初级有招),应感即发。个人的最终修炼结果除得到正确教授和刻苦练习外,还与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有很大关系,例如:好品德、好性格、多学问(佛学、道学、中医、传统书法、力学等)。 芗拳的原始基础是形意拳,同时吸收了鹤拳、八卦掌、太极拳和其他拳种的长处并加以改进:首先是将站桩身形提高,将步子改窄;其次是将自身上部的主要防护部位和打击对方的主要部位改为面部;再次是增加步法:大成拳不仅走直线,而且走横步、斜步、三角步、圈步等步法;最后是将发力改为无根发力,发力后生根(落地生根)——动如腾龙、落如稳象;等等。大成拳发物理力加浑圆力,没有固定的招法,上下、前后、左右都能发力;远能打近也能打,挨着也能打,打、同时是防,防、同时也是打;腿也发浑圆力,腿法同时也是步法,又防又打;腿打没有预兆,轻则使对方倒地或受伤,重则使其残废或丧命。 大成拳的内功主要是练浑圆力。即将两只胳膊向前环抱与身体拉成一个圆筒状,内松外撑拉。在这种状态下,自身手臂及其他一些部位碰(打)到对手身上,对手所受到的力就是浑圆力。浑圆力要比自身的局部力大出三倍左右。 外家拳发出的力是局部力,而大成拳发出的是浑圆力加体重力(物理性能的力),要比自己的局部力大4-5倍左右,大于本身的力,而且胳臂发出的力同时具备是五个方向(前左右上下),加上身体主干产生向后的力,形成6面拉力。而拳击、散打等现代技击术在出拳时只有一个方向的力。大成拳的防护和打击是极其有效的,其原因如下: 一、 其总体打法是:打即防,防即打 二、防护和打击目标:出手后双臂一般仍然护在有效(重要)部位(面部)。双臂(手)主要攻击对方的眼、鼻、脖颈、头。 三、控打和打实:控制对方的胳臂打击对方或利用大成拳的强大力直接向对方的防护和身体一块打(这叫打实);大成拳也打虚,但主要是打实。 四、动头和身:动胳臂(出拳、掌)必动头动步,以头带动身体、步子和臂动,由于头和身体在移动再加打法防控对方,这样对方就难以击中我头面。 五、步法多变:步法与攻法结合主要攻击对方的侧面,还能击打后面。 六、动作极快:部分发力极快,如:惊炸力(不是打出的力,是身体炸出的力);连续悠力(就像旋转悠出的链子锤);连续颤抖力(如鸡抖翎、鹤颤)。 七、利用体重力再加多种物理性能的力,如自由落体力、撞力、旋转力、螺旋力、杠杆力、等力及合力(这是对传统武术的一大发展,大成拳学中有一个说法——不用力打人用体重打人),从而发出强大的浑圆力。功力大发挥正确者打住对方没有不到的。 八、上(头)、中(上肢)、下(腿至脚)同时闯击对方。 此外,成年人的呼吸是胸式呼吸,大成拳站桩则采用腹式呼吸:只要做到了含胸拔背,自然就形成了腹式呼吸,也就是自然呼吸(幼儿及犬科、猫科动物等皆为腹式呼吸,成人因长期直立行走等原因而变为胸式呼吸,故大成拳站桩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恢复人的先天本然呼吸状态) ,并且呼吸有意变得缓慢,同时思想、精神和肉体高度放松,排除杂念。这种呼吸法可以给人体健康带来诸多益处:大量吸氧,自动按摩内脏,使心情宁静、情绪平稳,等等。上述多方面的结合,使习练者的身心得到良性调节,从而达到良好的养生、健身、治病的效果。但初练时不可刻意细想呼吸,而应处于一种自然心理状态,这样就不会出现呼吸异常。站桩是为了养身养心,改造生理,恢复先天生理之本能,并产生松力和强大的六面整体浑圆力。长期修炼芗拳者大多长寿,如马骥良、秘静克、王玉芳、于永年、曾广骅的等前辈的寿命皆达到九十岁高龄或以上。没有正确的站桩修习,永远都不会站出幼儿似的生理状态和弹簧似的浑圆力.所以,习练站桩功最好要有人手把手地教。一个人站桩易枯燥无味,且易胡思乱想,可以随着慢呼吸默念“松”和“静”,这样也就排除了杂念。 大成拳修炼高深者皆不主动与人交手或比武,更不与人殴斗,但若遇坏人作恶则挺身而出,若遇民族危难则主动赴汤蹈火,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这正反映了传统武学重大义而轻名利的内在精神,王芗斋(日本鬼子占据北京时期,敢与日本鬼子比武。连胜)、马骥良(芗老的徒弟、29军大刀队武术教官、亲自挥刀战日寇)赵道新(芗老的徒弟、获1929年获全国拳术比武冠军)等前辈的事迹皆为这种民族精神下了极其深刻的注脚。
参考大成拳收徒条件 王芗斋拳学,简称芗拳(即中华大成拳),为养生及实战拳法,无套路,老少皆宜习练。本拳学由王芗斋先生(1885-1963)创立于1940年代,后经芗老不断完善。其在中华传统武术——形意拳的基础上,融合了鹤法与古代健舞之精华,参考了其他中外拳种之长,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之精髓及中医、书法、音乐等技艺之内在规律融会贯通于拳学修炼之中。芗拳属内家拳,有形意拳之刚猛,有太极拳之柔化,有鹤拳之阔姿和飘逸,可谓吸取诸拳之优长,集中华武学之大成再加以提高。芗拳汲取了中医元典《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之精华,始终将养生和修心放在首位,形成了以养生桩为根本与基础的拳学修炼体系,是站桩姿势与步法最多的拳学。对于习练者而言,桩功修炼应伴随其拳学修炼的始终。 芗拳站桩改造人之生理,发挥先天良能,通过系统训练,把人的肌肉、骨骼、呼吸、内脏、神经等恢复、调整至最佳状态。芗拳分养生和技击两大部分:养生以习练全身放松的养生桩为主(美国健康博士曾广骅称此为人类第一养生功法,参见《大成拳科学站桩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技击以养生桩为基础,以六面争力的浑圆桩为主要习练科目,其次是习练缓慢发六面撑拉力(简称试力)和步法,再次是发力、推手和断手(实战)。此拳形简意赅,学理深奥——难讲、难懂、难练,无法速成,若按照平均每天练2小时计,大多数练半年已可轻松对付一个身强力壮的非习武者,达较高水平则大约需10年,而且学无止境。习练芗拳,应始终把养生、良好心理和精神的修养放在首位,重在练自然力(动物和婴幼儿的用力方法)。其技击的招法没有模式化的规定,对此拳体认高深者周身似弹簧,无招无式(初级有招),应感即发。个人的最终修炼程度除得到正确教授和刻苦练习外,还与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有很大关系,例如:好品德、好性格、多学问(佛学、道学、中医、传统书法)等。 我们这支芗拳是王芗斋祖师的亲传弟子马骥良师爷和杨鸿晨(尘)师父传下来的。为了把民族优秀文化传下去和发扬(只为传承和发扬,不搞普及——曲高和寡),本人传授养身和技击双修。招收弟子条件: (一)总则:年岁18岁-40岁。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 1.能背诵《论语》、《三字经》、《道德经》、《千家诗》、《金刚经》,任一经典者,或其它传统优秀文化, 多背诵者为重点收授。联系上后用电话考背诵 2、中医。或爱好中医并且看过中医黄帝内经或中医基础理论书者。 3、习练书法,绘画,雕刻或其它任一艺术者。要将自己的作品用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都在第一次来时当场演示。 4、习练古琴、古筝、箫、二胡、琵琶、器乐之一者。并且第一次来时当场演奏(不用带乐器)。 5、爱好文学、诗词者(能背诵许多古诗古文或有文学作品) 6、出家人和居士(居士最低学历高中或中专)。需将皈依证书和学历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用电话考试背诵经文,虚假者拒收。 7、所学专业是:文学类或艺术类或力学类或土木工程或桥梁。 8、在石家庄上大学的在校生不论专业都可以。 9、职业是教师。 一般人需要一段时期经常得到老师手把手的辅导,这段时期应不少于5年。芗拳能否练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好品德、好性格、高文化多学问等,但最关键的是靠坚强的毅力。平均每天站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否则难以长进。大成拳有文化拳、智慧拳的雅号。品德差、性格扎唔或过于外向、文化低少、没有时间站桩、无坚强毅力站桩者皆不适宜练大成拳。 想学大成拳养生和技击的女士们请注意: ——教和辅导养生桩和浑圆桩老师要对学员身体前后用手从上至下抚摸,帮助学员理解松和6面撑拉力,帮助放松和将脊柱变直和形成6面撑拉力。最初学员站40分钟,老师要如此疏通10-20次,随着修炼时间的延长,这种疏通动作会减少,最少5年之内都要如此。教女子老师捉住被教者的手用被教者的手抚摸被教者的身体前部。女士若接受这种教法,我就收。但是学技击的要高文化。
大成拳简介 王芗斋拳学,简称芗拳(即中华大成拳),为养生及实战拳法,无套路,老少皆宜习练。本拳学由王芗斋先生(1885-1963)创立于1940年代,后经芗老不断完善。其在中华传统武术——形意拳的基础上,融合了鹤法与古代健舞之精华,参考了其他中外拳种之长,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之精髓及中医、书法、音乐等技艺之内在规律融会贯通于拳学修炼之中。芗拳属内家拳,有形意拳之刚猛,有太极拳之柔化,有鹤拳之阔姿和飘逸,可谓吸取诸拳之优长,集中华武学之大成再加以提高。芗拳汲取了中医元典《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之精华,始终将养生和修心放在首位,形成了以养生桩为根本与基础的拳学修炼体系,是站桩姿势与步法最多的拳学。对于习练者而言,桩功修炼应伴随其拳学修炼的始终。 芗拳站桩改造人之生理,发挥先天良能,通过系统训练,把人的肌肉、骨骼、呼吸、内脏、神经等恢复、调整至最佳状态。芗拳分养生和技击两大部分:养生以习练全身放松的养生桩为主(美国健康博士曾广骅称此为人类第一养生功法,参见《大成拳科学站桩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技击以养生桩为基础,以六面争力的浑圆桩为主要习练科目,其次是习练缓慢发六面撑拉力(简称试力)和步法,再次是发力、推手和断手(实战)。此拳形简意赅,学理深奥——难讲、难懂、难练,无法速成,若按照平均每天练2小时计,大多数练半年已可轻松对付一个身强力壮的非习武者,达较高水平则大约需10年,而且学无止境。习练芗拳,应始终把养生、良好心理和精神的修养放在首位,重在练自然力(动物和婴幼儿的用力方法)。其技击的招法没有模式化的规定,对此拳体认高深者周身似弹簧,无招无式(初级有招),应感即发。个人的最终修炼程度除得到正确教授和刻苦练习外,还与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有很大关系,例如:好品德、好性格、多学问(佛学、道学、中医、传统书法)等。 我们这支芗拳是王芗斋祖师的亲传弟子马骥良师爷和杨鸿晨(尘)师父传下来的。为了把民族优秀文化传下去和发扬(只为传承和发扬,不搞普及——曲高和寡),本人传授养身和技击双修。招收弟子条件: (一)总则:年岁18岁-40岁。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 1.能背诵《论语》、《三字经》、《道德经》、《千家诗》、《金刚经》,任一经典者,或其它传统优秀文化, 多背诵者为重点收授。联系上后用电话考背诵 2、中医。或爱好中医并且看过中医黄帝内经或中医基础理论书者。 3、习练书法,绘画,雕刻或其它任一艺术者。要将自己的作品用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都在第一次来时当场演示。 4、习练古琴、古筝、箫、二胡、琵琶、器乐之一者。并且第一次来时当场演奏(不用带乐器)。 5、爱好文学、诗词者(能背诵许多古诗古文或有文学作品) 6、出家人和居士(居士最低学历高中或中专)。需将皈依证书和学历照片发到教授者邮箱。并且用电话考试背诵经文,虚假者拒收。 7、所学专业是:文学类或艺术类或力学类或土木工程或桥梁。 8、上大学的在校生不论专业都可以。 9、职业是教师。 一般人需要一段时期经常得到老师手把手的辅导,这段时期应不少于5年。芗拳能否练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好品德、好性格、高文化多学问等,但最关键的是靠坚强的毅力。平均每天站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否则难以长进。大成拳有文化拳、智慧拳的雅号。品德差、性格扎唔或过于外向、文化低少、没有时间站桩、无坚强毅力站桩者皆不适宜练大成拳。 想学大成拳养生和技击的女士们请注意: ——教和辅导养生桩和浑圆桩老师要对学员身体前后用手从上至下抚摸,帮助学员理解松和6面撑拉力,帮助放松和将脊柱变直和形成6面撑拉力。最初学员站40分钟,老师要如此疏通10-20次,随着修炼时间的延长,这种疏通动作会减少,最少5年之内都要如此。教女子老师捉住被教者的手用被教者的手抚摸被教者的身体前部。女士若接受这种教法,我就收。但是学技击的要高文化。
大成拳杨鸿尘简介 杨鸿晨(尘),男,1946年7月生,河北省藁城市人。任职于石家庄市河北省中医院。早年于北京就学并随毛汉卿、冀桂复、高鹏、冯育、卢忠仁、马骥良等先生攻读国文兼习武学、绘画、书法。为发扬武学艺术刻苦钻研、辛勤耕耘。发现了中华武学与中医学相近的中国传统的整体观及人在大自然中与天地、万物的规律。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及武技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代表作《王芗斋拳学》和《武学指要》通过对王芗斋先生拳学思想的剖析和论述使习武者明确了为祖国、社会、人民奉献及自身的精神修养。这两部力作成为百年来在武学领域影响极为深远的畅销书。 滹沱布衣是杨先生早年用于书画界的字号。自幼酷爱武术,先后从师练过少林、白猿通背、尚氏形意、和程、尹二派的八卦掌拳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山公园有幸目睹王芗斋老先生的神功绝技,后从周子岩先生方初窥芗拳之奥妙,但不久就上山下乡于东北大兴安岭和内蒙的呼伦贝尔草原,他追求拳道真谛的恒专之心激励他,一直坚持站桩。后从军昆明,干测绘工作,常年奔波于天山、娥眉和西藏高原的冰峰雪岭之间,即使如此也从未间断过练功。多年的执着追求,使他得到了杨绍庚、姚宗勋、陈海亭、安耀先、王选杰、朱之琦、玉海昆等很多芗拳前辈和拳友的指教。并有幸成为马骥良、张恩桐、赵道新的私淑和入室弟子,深得三位老先生青睐,尽授毕生之所得,并深寄厚望。后经张、赵二老引荐,拜识了当代人体科研的学者卢忠仁(卢氏结构创始人)先生并见识到了中华武学的基本原理,决心日后要学习和研究这一向全世界昭示我民族人体科研的重大成就。近年来,在繁忙的工作和授拳之余,不仅在《武魂》、《搏击》等刊物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外,还著有《王芗斋拳学》、《武学指要》等著作。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