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5like like5like
关注数: 3 粉丝数: 15 发帖数: 8,639 关注贴吧数: 25
【不经意地路过……】   离开圣吧也有一段时间了。周末偶尔得闲,过来逛了逛,看见了一些可爱的、可笑的、可怜的帖子,忍不住也想说两句。  首先很感谢那些还怀念着我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吧,我没来得及跟大家解释辞职的事,或者说我只是没有公开罢了,很多朋友心里还是清楚的。   早在六小强删贴之前,我就有辞职的念头了。当时设立了一个公共吧主的席位,一方面是想让圣吧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另一方面也想培养一部分接班人,把这个席位作为吧主的试用期,避免每次交接时的动荡。想等这个政策稳定下来,我就可以安心地走了。  结果删贴事件不仅毁了这个政策,也拖延了我离开的日子,面临困难我不能丢下大家不管。但是生活并不只是虚拟的网络,我将要面临一段无法上网的日子,走之前我留下了一篇祷告文和我最好的朋友“浮云徐过”。  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在接到通报思过猪删贴的短信之后,我就确切表明我只能以辞职来谢罪了,不管我知不知道思过猪是谁,人是我加上去的,我就一定要承担责任!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几乎再也没有来过圣吧。我的名字挂在那里,只是为了让圣吧有一个过渡,因为接二连三的删贴事件,圣吧的小吧数量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在没有足够稳定的人手之前,必须避免任何动乱,包括争抢吧主的动乱。  我的名字就这么挂着,期间偶尔的一点吧务痕迹,也是朋友怕我违反百度协议而帮忙处理的。事实上我早就走了,哪怕任命思过猪只是我的无心之过,我也无颜面对大家,尤其是我所热爱的撒迷兄弟。为什么虹、晕、亲笔、秋水他们没有怪我?这种信任、这种感情,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理解!  直到真正辞职的那天,恐怕是我那一个月以来在百度停留时间最长的一天。  也许正因为事情是如此地简单,才给那些哗众取宠的小人们留下无数的发挥空间。  无可否认,悲伤狂咒、大眼小鱼、龙行天下、千年云阁、浮云徐过、瑶瑶和卡卡,我们的确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们不是当了吧主才走到一起,也不是为了吧主才走到一起,更不是走到一起就马上当了吧主!!!  朋友就是朋友,大家都是爱圣的人,分享着彼此的喜乐,只希望圣吧能越来越好。结党营私、操纵木偶等等纯属无稽之谈!如果我真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神通广大,那我不早就把圣吧给垄断了?还由得了你们在这里嚼舌头?  可惜世界上就有人永远不明白朋友的含义,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贪恋着吧主这么点小权力!  别的我也不想多说了,本来也就没什么,真相往往都是最简单的。除了引咎辞职之外,我现在工作变得非常忙,不要说照顾圣吧,哪怕是回来看一趟也很难。那些喜欢编故事的人,你们就继续编吧,把我吹成三头六臂也行,或者妖魔化成八爪鱼来解解闷,可惜我是没机会拜读喽!最后,to:千千,大姐相信你坚持得住!      瑶瑶,独立自主是成熟的第一步,你可以的!      卡卡,下回在隆楼遇见我,一定要请我吃西红柿哦!大家多保重,记得想我就Q我吧!
【心理暗示的力量】 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几个大学生与一名年轻人开玩笑,把他的双手和双脚捆着,再把眼睛蒙住,然后抬到一段已经废弃不用的铁轨上.当时,这名青年并不知道自己卧伏的铁轨已经废弃,而此时远处正好有一列火车呼啸而来,又飞驰而去,青年挣扎了两下,便不再动弹了.当那几个大学生给他松绑时,却已发现他断了气. 英国女作家阿茹玛.克皮克玛在她的作品中写到过一个情绪致死的故事:少女爱丽丝轻率地嫁给了一个有劣迹的名叫马尔丁的人。婚后,她偶然发现丈夫曾多次谋杀前妻。爱丽丝不寒而栗,并为自己的命运担忧。有一天,马尔丁邀爱丽丝到地下室去。她预感此去凶多吉少,但极力掩饰内心的惊慌,给丈夫倒了一杯咖啡,马尔丁一饮而尽。这时爱丽丝有意镇定地说:“我告诉你一件重要的事,我们生活在一起好几个月了,但你一点也不了解我。其实,我已经结过两次婚了……”马尔丁感到惊诧,并想知道全部真相。爱丽丝接着说:“我在咖啡里投毒害死了第一个丈夫,第二个丈夫也是被我用同样的办法送上西天的。”马尔丁听后一下就瘫软在沙发上,喃喃地说:“怪不得我觉得咖啡里有一股怪味呢……”不到5分钟,马尔丁真的一命归天。然而,爱丽丝根本就没有投毒,只是想吓唬一下凶恶的丈夫,而马尔丁真的被吓死了.姑且,这也算作一个心理暗示致死的案例. 曾经一度迷上了周德东创作的恐怖小说,他的作品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的给读者暗示,再暗示,让所有内心脆弱的读者感受到沁入内心的惊悚和恐惧.比如他的<<失常>>,通过一首莫名其妙的诗让一个个人疯掉,直到谜底揭开,以为所有的东西都该回复平静的时候,他也不忘在结尾添上这首莫名其妙的诗,所以我认为,他是连读者也不放过的人.当然,内心脆弱的人也不会拜读此人的创作,否则,真会疯掉.同样的体现在他创作的<<催眠>>中. 资料中这样描述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因此,那些较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往往是内心不够强大或者说对信念不够坚定的人,也可以说是对自己所臆想的东西的执念,才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后果。 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坛解读《论语》时,说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小的时候跟着妈妈去看牙医,她以为一会儿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但是我们知道,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她的妈妈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存在这种隐忧,结果让小女孩看到的是惊人的一幕:她的妈妈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这个阴影一直跟随她40年,可惜的是,她从没想过去看心理医生,以至她即使是牙痛的时候也不敢看牙医。后来,她实在被牙病折磨的受不了了,在家人的极力相劝之下,才把牙医请来家里给她诊治,谁知,当医生在一旁整理器械准备手术的时候,却发现吉姆已经断了气。因为这样,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了。 众多的案例显示:不良的心理暗示不仅会对人体的血液,神经等产生不良影响,对人体的脏器,感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我还看过更多的诸如此类的例子,但此不一一枚举。我更愿意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使得大家有所启迪,有时候人就是通过不断的自己吓自己,达到让自己选择退缩和放弃的最终目的,或者让自己整天沉浸在阴影当中,这样,自己便成了他人或不良意念和想法的傀儡。但愿,人人都能主宰自己的情绪,并能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和开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