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羽毛笔 契约羽毛笔
请轻饮这必饮的一杯.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99 发帖数: 3,770 关注贴吧数: 86
对自动化学生和准学生的几点建议 1.自动化专业的几个方向: 仪控:将来进厂作维护,或者进非标公司调生产线,或者去设计院做设计。最贴近产业界 强电:将来进电网或者电厂,有些学校把这个方向单列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机:去电机厂研发制造电机和智能电机如步进和伺服 算法:考研读博留校,对数学功底要求极高。 2.学校课程大多老旧,保证合格即可。其中python、PLC编程、数电、仪表与执行机构这几门课上心点。 3.将来吃饭的家伙什其一:AutoCAD,推荐2012版本cad,占用资源少,速度快。推荐课程是网易云课堂的免费简易cad课程。入门后在淘宝买几套自控图纸抄一抄。 4.将来吃饭的家伙什其二:PLC编程技能,推荐下三菱的works或者西门子的博图,没资源或者不会装可以在淘宝找代安装服务,然后在B站看教程,边看边练,再找些习题来做。 5.提效工具:python,这个编程语言虽然性能不强,但是编程方便,调试简单,又有全栈潜力。推荐中国大学mooc上的python经典课程 6.反内卷:英语四级,最好是六级,将来国内卷不过可以跟企业出海,或者个人去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务工。 7.博雅:别把自己当成一个螺丝钉,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晨跑锻炼。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去泡图书馆,文史哲、医武道都看看。 最后,祝各位学子拿出不浪费一天的心态来度过这人生中最美好的几年。
谈一谈个人曲目库的建设与维护 这是之前答应吧友的,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学习者,应当有意识的将目标定在一首一首的曲目上。我们辛苦的进行钢琴练习,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进行钢琴表演(这里的表演是泛指,在自家客厅弹给父母听也算)。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尴尬的时候:你的朋友向他人介绍你练习过多年的钢琴,而且旁边正好有一台琴,但是你不得不尴尬的表示,自己没带曲谱。这就是没有维护好私人曲目库的坏处。 首先,我们谈一谈曲目库的建立: 钢琴的曲目品类很多,有一些是不适用于演奏的,比如基础练习的音阶琶音、大多数练习曲等等。那么适合用来演奏的类型有哪些呢?复调作品(以巴赫为主)、古典乐曲如奏鸣曲、轻松一些的古典乐曲如圆舞曲和夜曲、有主题的现代作品如《水边的阿狄丽娜》《少女的祈祷》等、现代流行作品如久石让甚或是周杰伦的曲子、民乐如《彩云追月》《水草舞》。 一般来说,建议选有一首复调+一首奏鸣曲大作品,用来与同样经过钢琴训练的琴友交流;然后至少保有一首民乐作品,对上年纪的听众很友好;再保有2-3首现代作品和流行作品,这样的作品一般旋律简洁、没有什么欣赏门槛,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具体曲目的选择,首先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比如有的朋友特别喜欢肖邦的乐曲,那么可以比较多的去准备肖邦的曲目。然后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难度,推荐一个小技巧给成人学琴的朋友,你们可以买考级用的《世界名曲集》,按照等级(也就是难度)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曲目。 私人曲目库的作品应当全部经过仔细的厘清细节,并且全部要求背谱。 然后,谈一谈曲目库的维护: 一般来说,每天有1个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的话,技术水平还能往上提升。那么相应的也应该更新曲目,让曲目库能够跟上你的水平,不然你辛辛苦苦弹练习曲不是白弹了嘛。 那么如何能保证曲目库中的曲目的水准呢?每天弹一遍肯定是不现实的,没有那么多时间。 【定期复习】每周至少复习一次可以帮助你保持记忆和技术的新鲜感。把曲目分配到每一天 【慢练】定期以慢速演奏整首曲子,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并细致地处理技术和音乐上的细节。 【心理回顾】在心中演奏曲子,让你能够更好的去理解曲目背后的逻辑。同时也可配合录音和回听,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模拟表演】在家人面前营造一个模拟演出的环境,降低自己真正演出时的紧张感。 【看谱】并不是铺子背下来了就万事大吉了,要定期回看谱子,每次看谱可能都会有新的收获哦。 总之,无论是成人学琴、还是科班出身、还是成年后再捡起技能。归根结底还是要把目标定在一首一首的乐曲上,我们弹琴要有项目思维,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丧失兴趣。
【科普】关于音阶的两种转指方式 音阶和琶音的重要作用,相信吧友已有共识。昨天查阅了很多资料,基本清楚了转指的技术,昨晚上琴测试确实能够突破速度瓶颈。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大拇指,我们的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肌群与运动方式都不同,大拇指几乎可以360°全向运动,同时又能够向其余四个手指一样扣动。因此就产生了两种音阶的转指技术,“Thumb Under”和“Thumb Over”。 Thumb Under技术是钢琴演奏中的一种基础而重要的技巧,特别适用于演奏音阶、琶音和某些装饰音。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效地使用大拇指下滑到下一个适当的键位,来实现手指的连续演奏,从而保持音乐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Thumb Over技术是一种钢琴演奏中的进阶技巧,特别适用于快速音阶和琶音的演奏。与传统的Thumb Under技术相比,Thumb Over技术更注重手腕的灵活运动和手指的独立协调,从而实现更流畅、更快速的演奏。 这两种技术的根本差别是: Thumb Under:这种技术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连续音符时,将大拇指从手掌下方穿过,以便于其他手指能够继续演奏音阶或琶音。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大拇指的【弯曲】和类似【下滑】的动作,以实现手指的连续演奏。我们常说的【穿指】,就很传神。 Thumb Over:与Thumb Under不同,Thumb Over技术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将大拇指从键盘上方移动到下一个键位,其要点在于【拇指基本不弯曲,其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弧】,这个圆弧既符合拇指肌群的用力方式,又可以防止误碰琴键,这通常伴随着【手腕的轻微旋转】使手掌轻微后倒,让出空间给拇指弧线。这种技术更适合快速演奏和宽跨度的音阶或琶音。 难以理解文字的,可能需要去B站和Y站上观看钢琴家们的教学视频。 有两个基础练习推荐给大家: 1.3指或4指弹稳,1指在3指前后反复弹奏。 2.1指弹稳,3或4指带动手掌在1指前后反复弹奏。 如果熟练掌握TO技术,音阶演奏节拍应该能提高30拍左右。
【生产资料】关于简化版和家庭版的生产资料 在吧里看到有人说不如搞台车床和铣床放家里,有什么需要可以自制。我当时回复是车铣床需要的配套太多啦,其实日常使用也不是很方便。我这里一套更贴合城市家庭的简化方案供大家参考。 ---- 基本设备: 1.钳工加工装备:虎钳台、锤、钻、锯、锉、刮等; 2.钳工组装装备:螺丝刀、扳手、套筒等组装工具 3.常用备件:螺丝、螺母、铁丝、扎带、扎丝等 4.基本绘图:绘图板、绘图工具套装、曲尺等 进阶设备: 1.3D打印机:允许用户将数字设计转化为实体物品。 2.激光切割机:可以精确切割或雕刻木材、塑料、纸张等多种材料。 3.小型数控(CNC)切割机:用于精确加工木材、金属等硬质材料。 4.电子工具套件:包括焊接工具、电路板(如Arduino、Raspberry Pi)、电线、传感器、LED等。 5.电脑和软件:用于设计和编程,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编程环境等。 专项设备: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加强型设备 - 缝纫设备:缝纫机、线、布料、版型储备等。 - 织布设备:织机、纺线机等 - 木工设备:台锯、钻、刨等 - 金属加工:锻造、铸造、焊接等 - 化学工业:各类烧杯、加热器、试纸、天平/称、药品等 - 生物技术:用于进行生物工程或DNA分析的实验室设备。 - 自动生产:机器人套件:六轴、四轴、AGV、工业视觉等。这个属于自动化行内老兵才考虑,一般人玩不转。 ---- 总之,工具与技能紧密挂钩。而且这些工具和技能基本上都可以在和平时期早做准备,关键是要动起来,计划不能总是在脑子里转,要落在纸上和手上。
【新闻】医院骑士团运营的位于摩洛哥梅耶姆的残疾儿童中心 2024-01-05 开业近一年的梅耶姆残疾儿童中心已成为摩洛哥的阿特拉斯中部地区的重要医疗机构,也是马耳他骑士团在摩洛哥运营的第一家医疗机构。 该项目于2022年由马耳他驻摩洛哥大使朱利安·布鲁尼(Julien Brunie)发起,旨在为急需支持的地区提供医疗服务。选择中阿特拉斯地区的米德尔特镇是因为它足够大(拥有55,000 名居民),而且该地区运动障碍儿童的比例很高,其中许多人没有获得帮助。 此外,自1926年以来,方济各会的玛丽传教士一直活跃在这里,现在其中一位接受过社会援助和物理治疗培训的修女负责管理该中心。阿特拉斯圣母院(Notre Dame de l'Atlas Monastery)是提比林(Tibhirine)西多会僧侣的所在地,将该修道院中的一座建筑以象征性的租金租给骑士团,用做医疗中心的场地。 该中心最初只有6个孩子,如今可容纳近20名儿童,为他们提供个人物理治疗课程。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温馨的环境,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被边缘化,他们的尊严也得到了保护。 这是一个旨在改善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条件的地方,这也要归功于牙套和其他矫形辅助工具。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法国神经儿科医生 Brigitte Chabrol 一直负责该中心,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并定期为年轻患者进行远程医疗会议。该中心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分享活动、偶尔提供膳食以及使该中心成为真正的社会和精神聚集地,让更多家庭参与进来。 ---- 翻译:chatgpt-4;校对:契约羽毛笔 ---- 个人观点:残障儿童中心是国际人道主义工作的常见项目,因为其运营成本低、技术难度适中、疗程时间长,容易以此为立足点开展其他难度更高的工作。骑士团以此为契机进入摩洛哥,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新闻】大团长在2024年世界和平日向教皇的致信 约翰·邓拉普大团长在2024年世界和平日向教皇方济各致信- 2024年1月1日 - 约翰·邓拉普大团长回应教皇方济各关于第57个世界和平日讯息的信件,该节日的庆祝日期是2024年1月1日 圣父, 感谢您今年再次提醒信徒、领导者和全世界关注一个对人类和平越来越重要的主题,这需要我们进行非常深入和及时的思考。 正如您的讲话所展现的,人工智能代表了知识领域的巨大飞跃之一,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同火的发现、自我意识的出现、火器的发明、核能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但是,人工智能与这些划时代的发展截然不同。它是一个有益的工具,可以促进许多知识和人类努力领域的研究,但它也有可能替代人类的智能,甚至可能取代人类的心灵,剥夺人类对生死的最终决定权。正如您所指出的,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交由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来评估能力和良知。 在某些特定领域,机器的评估能力将超过人类(在许多领域已经如此),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的使机器被委以使用武器的最终决定权,包括核武器——把对可能的核攻击做出快速反应决定的权力委托给一个像我们所有人一样可能会有疲劳、困惑或恐慌的时刻的自然人显然是不明智的。 十多年前,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远不及今天时,《天主教文明》已经在撰写有关自主武器系统带来的风险,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感激教廷以其远见卓识关注软件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基督徒们的良知的影响。在大西洋彼岸(美国),有一种观点认为,掌握并融合了先进人工智能(AI 2.0)的人类将成为与比其他人类优越的“混合存在”。新的机遇正在到来,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新道德、社会和认识论问题,我们似乎正穿越浓雾航行。 不幸的是,正如阁下所知,现在并非是化剑为犁的时期,而是铸犁为剑的时期。人工智能存在被用于地缘政治目的的风险,正如已被广泛应用的社交媒体和软件工具那样。这一风险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联合国和欧盟所广泛讨论的管控措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令人震惊的是,就连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和制造者——如OpenAI,也在强调未受监管的人工智能发展可能给安全、社会平衡和人类自由带来的风险。 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同时也怀着源自主的信仰和希望,铭记着您在世界和平日信息中所表达的反思与警示,我将请求医院骑士团的所有成员遵从您的旨意:为止息正在进行的众多血腥冲突、为创造促进真正持久的和平条件、以及为圣父的圣洁虔诚的祈祷。 怀着恭顺的敬意, 约翰·邓拉普大团长 ---- 文章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orderofmalta.int%2Fnews%2Ffra-john-dunlap-writes-to-pope-francis-57th-world-peace-day%2F&urlrefer=50ce80b1c5f3dd5b6689fdf0735ab19c 翻译:Chatgpt-4;校对:契约羽毛笔
【演习场】为生存狂们推荐一些游戏 游戏是除“做题”以外最低成本的演习场了,在好的游戏中我们能学到很多技能,并通过游戏的模拟找到自己的思维盲区,很大程度上避免各种想当然的臆想。 当然游戏毕竟为了可玩性做了很多妥协,真实的生存其实比游戏要难不少,大家要有所借鉴和取舍。 ---- 《放逐之城》(Banished)是一款城市建设策略游戏,玩家需要管理一群被放逐的人们,在野外从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家园。游戏注重资源管理、生产调配和居民的生存,玩家需要面对食物、住所、健康和气候等问题,这些都是生存狂在准备灾害时会考虑的因素。 《中世纪王朝》(Medieval Dynasty)是一款结合了生存、建造和模拟管理的游戏。玩家在中世纪的欧洲扮演一个年轻人,要在野外生存、打猎、建设,并最终建立自己的王朝。游戏中的生存要素和对资源的管理都非常适合那些喜欢做好准备的玩家。 《逃离塔科夫》(Escape from Tarkov)则是一款硬核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结合了RPG和生存元素。游戏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俄罗斯城市塔科夫,玩家需要在充满敌对NPC和其他玩家的环境中寻找资源,同时还要保持自己的生存。这款游戏的亮点在于比较真实的射 击体验和现代废土环境下的资源搜罗。 《阿尔卑斯山谷之星》(The Long Dark) - 这是一款纯粹的生存游戏,没有僵尸或怪物,玩家需要在加拿大北部冰冷的荒野中生存,面对饥饿、寒冷、野生动物以及其他环境挑战。 《荒野大镖客:救赎2》(Red Dead Redemption 2) - 虽然主要是一个开放世界的动作冒险游戏,但它也包含了许多生存元素,如打猎、钓鱼、寻找庇护所等。 《绿色地狱》(Green Hell) - 这是一款在亚马逊雨林中的生存模拟游戏,玩家必须面对极端的天气条件、危险的野生动物和精神健康的挑战。 《昼夜》(DayZ) - 一款开放世界的生存僵尸游戏,玩家需要在一个充满危险的后末日世界中寻找食物、水和武器,同时还要应对其他玩家和僵尸的威胁。 《方舟:生存进化》(ARK: Survival Evolved) -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会在一个充满恐龙和其他史前生物的神秘岛屿上醒来,必须制造工具、建造庇护所并驯服或杀死生物以求生存。 《辐射》系列因其独特的设定、深刻的故事和丰富的角色扮演元素而深受玩家喜爱。每一款游戏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存体验,并允许玩家在一个核战后的世界中探索、战斗和生存。辐射的亮点在于真实的生存体验、开放世界以及建造和工艺方面的模拟。如果要入手,推荐《辐射2》(Fallout 2) - 1998和《辐射:新维加斯》(Fallout: New Vegas) - 2010 《僵尸毁灭工程》(Project Zomboid)是一款开放世界的生存恐怖游戏,由Indie Stone开发。这款游戏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后末日的世界中,玩家必须在一个被僵尸感染的城市中生存下来。 游戏画面采用了等距视角,虽然图形简单,但游戏的复杂性和深度吸引了许多寻求挑战的玩家。游戏中的僵尸是持续的威胁,玩家必须时刻警惕,合理规划资源和行动策略。游戏还包括了天气系统和季节变化,这些因素也会影响玩家的生存。
【作战单位】骑士团的作战单位 我看《骑士团九百年》的时候,就一直疑惑。有些城堡和据点,只有几十名甚至十几名骑士,为何还能在一个地区保持攻势,直到海外领地全部陷落才转移。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发现,“一名骑士”其实指的是一个作战单位,而非简单的代表一名顶盔带甲的骑兵而已。 ---- 一个完整的中世纪骑士作战单位的编制: - 骑士*1:作为主要冲击力量,骑士通常骑乘战马(马匹可能披甲),装备有盔甲、长剑、长矛、钉锤等装备。有自己的旗帜,有贵族血统,并经历十余年的礼仪、作战和指挥训练,通常还有1-2年的实习期,所以具备很强的作战能力。可近似的对比为二战时期的坦克起到的突击作用。--附:不要小看礼仪的作用,礼仪代表外交框架,面子果实。可以刷脸借兵和救命。 - 见习骑士*(1-3):一般是一些刚结束学习的年轻骑士,他们年轻、有活力、有冲劲,但是经验不足(主要是江湖经验),所以需要跟在正式骑士身边见习几年。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旗帜,但旗帜带燕尾。 - 军士*1:平民出身的职业军人,根据需要骑乘或徒步作战,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和一定的指挥能力,能够贯彻骑士的指挥意图,协助指挥扈从执行分兵打击等复杂战术。还需要协助管理后勤和装备。 - 扈从*(5-7):平民出身的战士,与骑士有从属关系或人身依附关系,与我国明代将领的家丁相似。由骑士或军士主持进行军事训练(但没有童子功,以速成为主)。装备受限于骑士的财力,一般武器装备较为不错,而防御装备如盔甲比较单薄。在作战时主要负责扩大缺口和收割战果,或者执行迂回侧击任务。其中的老兵也会负责侦察任务。 - 仆从*(3-5):平民仆役,基本不负担作战任务。其主要工作是喂养马匹、保养装备、收集运送战利品、进行扎营做饭等后勤工作。受军士直接管理,没有多少人权,是队伍里的底层。 ---- 所以一个完整的骑士作战单位相当于如今的一个班组,作战人员就有十余人,能够进行小规模的独立作战。几个骑士就能进行中等规模的协同作战了。难怪十余名骑士就能在一个地区长期保持军事存在,甚至能够保持攻势不断骚扰敌对。
谈谈我的生存观念 我的核心理念是“秩序主义者”,我认为我们恐怖直立猿能从自然界的残酷竞争中杀出来,靠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带来的组织力。再勇猛的老虎狮子大象,在几十人的部落面前都只有逃命的份。 那么即使出于各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气候变化、战争、天外灾祸等灾害,导致文明中断,草台班子被打崩。我们也不应该有“组织洁癖”,一心想着做自了汉。当自了汉无论如何准备,如何囤货,都有不够之嫌。 我认为生存和其他技能一样,“功夫在诗外”。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能不能在灾害面前留下来,关键不在与灾害已经发生的时候,而在于灾害还没发生时的准备。 这种准备不仅包括囤货和装备,更重要的是下面几项: 1.身体准备:身体应该灵活,慢性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长距离行走,有一定的自卫和劳动能力。 2.心理准备:对灾害过程中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3.预案准备:有一系列经历过演习和复盘的应急预案,遇事才能不慌张,有条理。 4.组织准备:在和平时期就应该通过户外活动,露营野餐,生产实践来筛选合适的同行人。充分利用各类现代设备如“预防针计划”、无线电设备等,来加入各类有益的圈子,混个脸熟。以便灾害自救。 总之,应对灾害,我们应当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先一步开展自救运动,把握主动权,减少我们汉民族内部的内耗,率先恢复起来进行全球竞争。要有全局视野,不谋全局者也难谋一隅;不救社区,家庭恐怕也难救。
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理解 马经有一种数学般的逻辑美,不过隐藏颇深,且看本人卖弄一番,博君一笑。 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被资本所有者以利润的形式拿走了,而资本所有者之所以能够拿走“利润”这一部分价值,凭借的正是资本所带来的优势博弈地位。比如你不敢跟你的老板要求加工资,你老板却敢常常让你加班,因为老板拉下脸让你走人之后,很快就可以为你的职位找到大把的顶替者。 那么为何资本会带来优势博弈地位呢?因为目前的社会,资本相对于劳动者是稀缺的。那么等到资本不稀缺的时候,劳动者就变得稀缺了,这个时候劳动者就可以完全的占有自己生产的所有价值,这个时候就是社会主义了。----我认为社会主义不会是在一个国家这么大范围的组织中率先实现,而是一些拥有资本的志同道合的个人通过互联网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社会主义组织存在的基石是一种特殊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以创造价值为主要目标,以获取价值为次要目标。这种人才是资本的合格的拥有者,因为这种人掌握了资本是为了让资本成为生产的润滑剂,而不是为了升值。(这部分说得不透,我思考些日子以后再另外填坑)。 社会主义组织的运行依赖组织成员创造的价值,每个人可以用自己创造的价值来交换他人创造的价值。因为是交换,所以必然是按劳分配。(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察觉到国家为何对淘宝颇多扶植和优待了?)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个体的劳动能力也在提升,产品的单位劳动时间就随之降低,低到某一个值----比如我劳动半个月就能生产出我一年要吃的粮食----的时候,这种产品就会免费供应。我认为最先开始免费供应的产品大概是主粮、劳动装、公寓、公交车和义务教育----这就是正牌的社会主义阶段啦。随着生产力的继续提升,山珍海味、LV包包、海边别墅、私人轿车和博士教育应该也会开始免费供应,但是这还不能算共产主义。只有到某一天,人类只有探索未知世界疆域所需要的巨大物质和能量无法免费供应的时候,才算是共产主义,因为拓展知识疆域这样的欲望算是精神上的需要的了嘛。 知识,是最大的欲望,最美的浪漫,最终的意义。
工业党进来,发现个好东西。 工程师之戒:工程师的承诺 在加拿大,有一种工程师从业仪式:刚刚毕业,选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奉献无上专业水准和谦虚品格的工程师将获得一枚铁质戒指。它是作为一种长久的提醒,而非饰物来设计的,象征着工程师对道德、伦理和专业做出的承诺。 在加拿大,有一种工程师从业仪式:刚刚毕业,选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奉献无上专业水准和谦虚品格的工程师将获得一枚铁质戒指。带上这枚戒指,象征着工程师对道德、伦理和专业做出的承诺。第一届颁发铁戒的从业仪式是1925年多伦多大学在采矿工程教授Herbert Haultain的督导下举行的。接受铁戒并不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先决条件,戴上它只是时刻提醒工程师对于公众的责任。 工程师之戒由熟铁或不锈钢制成,本身轻微简朴,它是作为一种长久的提醒,而非饰物来设计的。最早,铁戒由人工打造,表面较为粗糙,外表面上下各有12个刻面,现代机械加工的 铁戒仍然保持着这种手工打造的特征。但早期的熟铁戒指渐渐由不锈钢戒指取代, 因为铁质易使手指变黑,而人体汗液等又会使之生锈腐蚀。工程师之戒一般戴在优势手的小指上,这样工程师绘图或书写时它也跟着拖动,对刚刚从业的工程师感觉尤其明显,因为他们的戒指还没有磨光滑。 许多人宁愿相信工程师之戒的用铁来自第一座魁北克大桥的一根钢梁,这座大桥1907年在建造中坍塌。由于工程师设计和规划中的疏忽,75名建筑工人罹难。魁北克大桥的故事至今仍在加拿大流传。 依照协定,工程师退休后应归还戒指,或者逝世后由家属归还,有的地方甚至提供回收这种“经验丰富”的戒指,但由于现实原因如今已少见。 随着工程师之戒在加拿大取得成功,渐渐地这种戒指和仪式也在美国得到传播。 不过淘宝上可没有,搞个团购定做一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