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大棚622 颜大棚622
一个正直善良,喜爱古典音乐的阳光男孩
关注数: 2,021 粉丝数: 527 发帖数: 2,971 关注贴吧数: 40
【Be Myself】我爱蔡依林     对于我这个多年来一直都是以古典交响乐为自己关注重心的老古典乐迷和音乐爱好者来说,蔡依林是这么多年来在当今流行歌坛的众多歌手中第一个打动我的心,并成为我在流行歌坛中首个作为自己固定关注对象和喜欢的歌手的人,因为被她那种亲切的曲风和随和时尚、充满率真的个性所打动和感染!听着她的歌,每一字每一句都让你感觉非常真切、实在,感觉她就像一个朋友再跟你面对面的聊天,也可以说是她像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女生,把她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和对感情的诠释及她内心深处的心里话,用她自己的风格结合优美的词句唱在歌里,这样富于感情和风格对比的歌,怎么能不叫人打动叫人喜欢并令人为之倾倒呢,虽然我加入她的歌迷的队伍时间不长,但对她的喜爱却是发自内心的!        蔡依林的歌艺好,舞技好,人品好,才华出众,对待工作努力不懈,对待朋友热情陈恳的为人处事的风格态度始终如一,在从艺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塑造和追求属于自己的个性,自她出道以来,媒体的各种流言蜚语和争议就没有停止过,可她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以实际行动回报并打动了歌迷的心!她这样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这种不断努力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应该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她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值得学习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尊敬和支持她,能够有缘成为她的歌迷是我们的福分!愿我们的公主永远幸福快乐!祝福她~。
201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在“美酒与歌声”中迎接新年 ——201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记得还是在刚刚欣赏完精彩的200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直播之后,像往年一样,我就上了维也纳爱乐的官网查询有关2010年指挥的消息了。结果却令我非常吃惊——原先我猜测2010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将继续出现新面孔的人物,诸如俄罗斯著名指挥家瓦列里· 杰吉耶夫、荷兰著名指挥家伯纳德·海丁克等重量级国际大师。可没想到的是,最终的人选却是曾于一年前以84岁高龄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台的法国指挥家乔治·普莱特,一方面我为他在时隔一年后便再次重回新年音乐会指挥台,并由此进一步刷新了此前由他创造的首次登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台指挥家中年龄最高的记录感到十分惊讶,另一方面也为音乐会组织者没能够像前几年那样继续延续让更多新面孔指挥家出现并登上这个指挥台的势头而多少感到有些失望。 11月21日,本届音乐会的节目单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对我来说,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出现在本届音乐会的节目单中的三个新面孔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创始人兼首任指挥奥托·尼古拉的《愉快的温莎妇人序曲》;法国轻歌剧作曲家雅克· 奥芬巴赫的轻歌剧《莱茵河的仙女》序曲和有“北方的施特劳斯”之称的丹麦作曲家汉斯·克里斯蒂安· 伦拜的《香槟加洛普》。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首次连续出现三位非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入选曲目单,其中后面的那个曲目——《莱茵河的仙女》序曲和《香槟加洛普》还是首次在该音乐会上演奏。同时,《蝙蝠》序曲、《维也纳的糖果》圆舞曲和《晨报》圆舞曲这几首风格热烈,让我非常喜欢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之作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次进入节目单,自然也是让我感到眼前一亮,非常惊喜。另外还有两个首演的曲目,分别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巴黎狂欢节》加洛普和爱德华· 施特劳斯根据奥芬巴赫的轻歌剧《美丽的海伦》改编的一首四对舞曲。 这次音乐会的直播比不知何故以往的年份推迟了半小时,以往是1月1日晚上18点开始现场直播,而这次则延时到了18:30,但这多出半小时的等待对期待了整整一年的乐迷来说却仿佛是漫长的。18:30,直播终于开始了,虽然节目主持人仍是以往参与新年音乐会转播团队的这些成员,但明显可以感觉的出来由于转播延时,所以开场白的介绍部分比原来压缩、紧凑了很多,连外景报道部分所占的篇幅都被缩短到了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程度。 18:45,信号切换到前方现场,金色大厅屋顶上装点用的红、橙色的鲜花使这个新年有了喜庆的色彩和令人温暖的感觉。乔治·普莱特面带微笑在观众注释下走上指挥台,《蝙蝠》序曲随之奏响,宣告了2010年这场来自维也纳的新年庆典的大幕正式拉开。在普莱特的指挥棒下,这首乐曲充满了张力,非常饱满、热烈。让我感觉比2002年小泽征尔指挥同一首乐曲时的那个版本的感觉听起来明快、增色了许多。也让人对接下来的演出更加充满了些许的期待。而接下来演奏的《女人心》、《在克拉普芬森林里》和《激烈的爱情与舞蹈》这三首不同风格的波尔卡舞曲作品中,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已经时隔十几年没上演过的《激烈的爱情与舞蹈》,通过这首曲子的演绎可以看出,普莱特真不愧是一个擅长于调配乐器音色,为乐音上彩的指挥大师。在他的指挥棒下,这首乐曲热烈奔放,掀起了上半场曲目的第一个小高潮。我的心也仿佛随着他的指挥棒澎湃起来,向坐在过山车上一样,感觉非常过瘾,全身充满释放之感。同时也为他老人家身上所迸发出来的那种热情与活力所深深感染。而《在克拉普芬森林里》和《女人心》波尔卡马祖卡这两个作品,虽然演奏效果上比不上2006年时候的马里斯·杨松斯和1997年时候的里卡尔多·穆蒂所指挥的同一曲目的演奏版本的整体效果,但音色质感上仍不缺乏细腻的变化之感。 上半场最后两首作品分别是《美酒,女人和歌》圆舞曲和风格上近似于一首快速波尔卡的《无穷动》。都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之作。《美酒,女人和歌》在音乐会上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可供指挥家选择:一种是省略了开头较长的序奏和小圆舞曲部分,从中间渐入高潮的地方开始演奏的,而另一种则是篇幅较长的完整演奏的版本。开始我有些担心:想着像普莱特这样已是86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乐团和音乐会组织方可能会出于照顾他身体的考虑而去演奏那个相对较短的版本。可让我惊讶的是,普莱特最终不仅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在完全凭借背谱的状态下演绎了全曲的完整版本,还通过他幽默、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对节奏的支撑、驾驭力赋予乐曲多层次的变化和张力,带给人感官上极大的愉悦和满足。随后的《无穷动》使全场的演出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达到高潮,最后临近尾声的时候,普莱特走下指挥台,做出一幅好像是要对乐团检查一番的姿态,而后又重新走上指挥台,用法语微笑着好像是在说:“很好,不过足够了。”全场发出了会心的笑声,音乐会上半场演出随之落下帷幕。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