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wz🌌 zhshsh87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93 粉丝数: 368 发帖数: 9,361 关注贴吧数: 47
翰林阅6color体验一个多月感受 大概今年八月底九月初入手了翰林阅6color(国文a8color换壳版),体验了一个多月,感觉值得发个主贴,分享一下个人体验: 150克很轻便,六寸4:3是随身衣服口袋随便装的最大七寸,1200屏幕,300ppi(彩色120,比目前六寸的科大讯飞和掌阅的第一代彩墨80ppi强一些),4+64配置,全局256抖动灰度,全局对比度调解,内凹屏,模具外形握持起来舒服,性能够用,别说微信读书,2023年的8.0.23版本的微信都能hold住(当然速度远不如手机)。 有些吧友担心rk3566的cpu性能,骁龙662虽然账面性能比rk3566强不少,但实际上不咋地,远不如660不说,没有墨水屏硬件驱动,只能软解。rk3566很像625,能耗比很不错,并且有驱动可以硬解。结合墨水屏的低帧率,实际体验不比662差太多。 要说缺点的话: 1. 电池比较小,一直WiFi的话,亮屏也就大概十来个小时,最多不到十五小时。 2. 奥屏幕不适合经常跨页划线。 3. 国文之前都是lunix系统,在安卓系统上沉淀一般。如果经常看本地下载的电子书,不如文石。如果主要看微信读书之类的APP,这方面问题不大。而且我到手一个多月,系统更新两次,还是有一定诚意。 至于目前的彩色墨水屏,我个人觉得纯阅读的体验还距离很成熟的黑白墨水屏差不少,底色、底纹、颜色很像二十年前纸质印刷都比较差劲的报纸。但不代表完全没有价值,我现在把它当随身阅读器看微信读书里面的期刊/部分有颜色的书(比如游记类)+ 看网页/公众号图文的备用机,感觉超出预期,整体上挺满意。 所以,我个人觉得目前的六寸彩墨适合这样的情况: 1. 从来没有用过黑白墨水屏,或者对黑白墨水屏显示效果执念不深,又想体验/中轻度使用墨水屏产品。 2. 墨水屏重度用户,有不同尺寸的黑白墨水屏可以专门看书,想要一个六寸彩墨随身看图文信息(如果没这方面需求还是没必要折腾了,毕竟看黑白文字体验不如黑白墨水屏)。
再次倡议,力所能及范围内,支持正版纸质书和正版电子书 不是业内人士,却因为书虫的缘故,对出版社、电子书城有些了解。 在中亚离华之际,再次倡议,各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多支持正版纸质书和正版电子书。 个人对当下国内的纸质书电子书出版产业也有很多不满,最大的一点是明年几十万种新书里面,别说文明精华,就算值得精读的,也就几个百分点,垃圾太多! 但是,虽然各种各样的不足,但它们仍然有存在的价值,仍然值得我们适度的支持。反过来想,如果所有人都不支持,我们连当前几个百分点的好书,都越来越难看到了。 吧里以电子书为主,就先不说纸质书了。我要坦诚,自己也下载盗版电子书,也白嫖正版电子书,但每年多少花几百在正版电子书购买/VIP上面。其实,无非就是一件衣服/一周一倍奶茶/几顿饭钱。跟那些高质量内容和学以致用发挥的效能比起来,不算贵。 曾经觉得电子书城没有在作者、编审、出版社之外发挥价值,直到有一天,得知电子书无法自动生成,而是需要电子书城额外花费人力制版,改变了看法——印象的是掌阅,他家的电子书有很多是发包给残障人士制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力更生机会的同时,让我们享受到了明显超过其他书城的精排版。 至于何谓适度,每个人标尺不同。只要心里有支持正版的意识,就已经善莫大焉。
深远+锂电or中置电机电动助力山地车 小白一枚,从来没有骑过电动车,山地车骑行最长一次两千公里。在吧里呆了段时间,对电动车有些兴趣。特此向各位吧友请教: 需求是想尝试一下电动车或电动助力,同时仍然喜欢山地车骑行,手上有油车和两台山地车。预期买了之后在周围丘陵风景好的地方(往返100公里以内,大多数不超过80公里)骑行,均速不超30,极速不超40。 目前考虑:深远+锂电or中置电机电动助力山地车。 几个问题不明白: 1. 深远是针对铅酸电池适配的,改用锂电的话需要做大改动么?一般电动车销售店能够搞定么? 2. 锂电的话,貌似现在很乱,小作坊拆机电芯遍地。几个大点牌子,天能超威不是专做锂电,星恒是锰酸锂,怕高温而南方夏天很热。然后查到atl的参股字公司新能安,2020年前后入局电动车电池,不知道各位听说过没有,靠谱么? 3. 锂电匀速30的情况下,大概需要多大容量可以续航80公里? 4. 跟小牛九号比起来,深远的能耗效率(同样电量的续航能力)貌似低一些,是这样么?为什么呢,是没有配电能回收导致的还是? 5.电动助力山地车在欧美比较流行,但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不知道吧里有没有对电动车和电动助力山地车都有了解的吧友,还请赐教各自的体验,优缺点。 以上,感谢各位赐教
关于华为paper的个人看法 重度阅读者,入坑十多年,大大小小买了十几个墨水瓶。 个人很期待华为入局,供给端竞争越激烈越充分,我们这些需求端的实际消费者越受益。 具体到这一次的产品,个人既有期待,也有一些观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显示效果,这一点不仅仅是纸面参数,看不到的厂家调教也很重要。 2. 对css3等的解析能力。华为在内容上应该是跟掌阅合作的,而掌阅的阅读器硬件一直到目前对css3的解析能力很一般——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要靠正版内容来赚钱的。 3. 手写自动防误触,在下用过苏菲婆、ipadpro、几个型号的10.3墨水瓶,就是没用过华为手写平板。不知道华为这方面做的怎么样,有用过的吧友欢迎赐教。 4. 多屏协同能力。在下在安卓10.3上装过投屏APP,受限于刷新,除了静态显示,效果很一般。期望华为能够做的更突出。 至于价格,与竞品比,2699的确不算贵。但已经留下了一定的利润空间:这块10.3墨水屏没主动提,应该不是柔性屏(成本高近一倍)。同型号227ppi的掌阅smart2玻璃屏,掌阅售后厂的配件价格是900多,也就是说采购价肯定低于这个价。 至于其余成本,应该与华为其他平板差不多。 当然,这有前提:华为paper出货量达到华为预期范围内。 如果卖不了几台,那设计、开发、开模等等成本分摊到很少数量上,成本肯定高到天上去。
从性价比角度看几家电子书城 目前我是以纸质书为骨架,以当当云阅读买了的电子书为主体(大概买了2500本),其他书城和下载书为补充,构建个人知识库。纸质书到目前花了几万,汉译学术名著译丛经典就上万。从充值记录看当当云阅读买书花了一千多,各书城VIP这些年断断续续充值花费大概差不多。 至于电子阅读硬件,过去十年买了十二三个,目前主力a5,kv,r7,国文一本通三,博阅alita。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参见在下相关帖子。 目前为止,从看出版书的角度,单看性价比的话: 微信读书无限卡全场通用,但是电子书价格最贵(基本没有优惠)。如果只是需要看不需要买不需要留档不担心下架,微信读书的免费无限卡性价比最高。不过我个人大多数书都做批注,所以需要买,所以微信读书只是次要使用。 当当云阅读正好反过来,电子书常态化打折,并且参加活动送书币(我知道的送的最多的),所以适合需要买电子书并留底的吧友。 至于掌阅和京东读书,处于二者之间。掌阅排版最好,京东排版最差(近乎txt)。目前我主要用掌阅看一些图文混排、对排版比较敏感的闲书,比如科普类、游记类。 至于其他比如多看,网易蜗牛读书之类,虽然各有特色,但是覆盖面太少,基本不用。 另外关于吧友可能关心的各书城量和VIP性价比,个人感受如下: 我用好几个书城,不过只看出版书。 Kindle书城最全,但ku覆盖率最低,取消包年后包月12最贵。 微信读书之前有段时间无限卡不能全部看后来貌似可以了。但是微信读书书库没有Kindle全,特别是有些经管社科新书,其他书城都有,就他家不上架,估计是为了卖纸质书。免费无限卡白嫖,性价比高。 当当云阅读,掌阅,京东读书就没有微信读书这个部分新书不上架的毛病,不过各自的vip不能看所有的出版书,所以覆盖率低于微信读书,高于Kindle。当当云阅读的悦读和掌阅VIP类似价格,促销价一年100左右。京东读书VIP单买挺贵,不过plus会员可以直接送,对排版没要求的吧友可以考虑。 最后,当当云阅读的悦读会员,只能同时借阅300本,掌阅和京东读书没有触摸到阈值,不知道是否有类似限制。
阅读器实际体验之优质保护套 今早在小区里散步,停步时拿出随身的KV瞄两眼书。突然想到这个小感受,形成文字与吧友共享。 绝大多数使用阅读器的朋友可能不会太关注保护套这件事儿。我呢也是裸奔党,能不用保护套就不用保护套。 毕竟保护套虽然有保护墨水屏屏幕的效果,但是同时带来了拆装麻烦、变沉影响手感之类的负面影响。比如说kpw3的保护套拆装起来就很麻烦。 但是有少数阅读器与他原装的优质保护套形成的,组合体验非常好。 比如我早上用的KV,真皮保护套上翻之后用手拿着,这样后盖是保护套内层的绒面,侧面设计的也非常好,手指放在压敏键上,虎口的感受是侧面是一个整体,没有突兀的凹凸。整体上这样拿着,感觉像在拿一本b5大小有点厚度的精装绒皮封面本子。 当然如果时间非常长的话,单手是不行的,毕竟加上套有300多克,要是长时间读,我还是习惯把套在下或者用两个手,反正他两侧都有压明键。两个手捧着的时候,更像在读一本书那个姿势。另外KV的原装皮套拆装非常方便。一秒钟抽出来或者放进去,另一秒钟把盖子盖起来。 另外就是国文墨韵的保护套,他拆装就远没有KV方便,不过他的保护套非常松软又轻便。用手捧着的时候,感觉更像是一个更大点的有松软封面的笔记本。这种感觉在用他带的电磁书写笔圈圈点点的时候更明显。 以上,并不是推荐这两个型号,而是提醒大家对优质保护套的一个理解。
国文实体按键阅读器回顾 过去这几天各家发布了好多新产品,其中,个人认为国产阅读器里面显示效果最好的两家——国文和博阅都没有动静。 不过,在看了各家的新产品线上发布后,没有什么打算入手的冲动。今晚闲来无事,还不如把过去这些年用过的国文带实体按键的阅读器写个小回顾,以飨吧友。 照片里面从左往右,依次是作为对照的kv、国文墨韵、国文r7、国文一本通三。 其实我用过的国文第1款带按键的是当当549,但是后来碎屏不知道扔哪里去了,所以这里没有照片。大概是八九年前买的,在买了Kindle499之后的第2年,当时kpw3还没有出。212ppi的kpw2没有国行,水货大概要1000多,合研究生一个月津贴。 与Kindle499一比, PPI一样,多出来背光,然后有实体翻页键,而且当当书城的电子书架明显低于Kindle。囊中羞涩的楼主当时就入了,不能不说,其实账面上是一回事,实际是另一回事。显示效果很差劲,按键很生硬,续航也远不如499。就算没碎屏,入了kpw3之后也是吃灰的份儿。 与当当549相比,国文后续出的这些实体翻译件的阅读器,进步非常显著。 墨韵底色非常白,几乎等同于kv,使用的汉王的电磁手写技术,非常跟手。装在做工很好很轻又厚又软官方保护套里面,保护套180打开单双手托着真的像手握一个 B5大小的真皮记事本。 非常细节的我这个帖子就不写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参照截图里面其他吧友的帖子。我这里就写点大家在其他地方可能不太容易见到的感受,肯定无法完全客观。
请教,kv还是ko1还是都不要,留念用 如题,在下十年前入坑墨水瓶产品,前前后后买了十个左右,目前手头在用四个,主力是带电磁手写的10.3和6.8,用于深度阅读。在下不看漫画、网文、小说,主要看一些非虚构文字。 kindle的话,有499和kpw3,买过几年ku和不到100本亚马逊书(当当云阅读买了悦读卡和大概2000本),推送倒是有一些(但是很少看)。2016年至今用Kindle很少,偶尔拿出来充电,后来也没有再升级,因为硬件的钱主要用在买大屏产品了,而亚马逊书城定价越来越高。 忽然发现,虽然国产阅读器进步很大,但是单论显示效果,还是无法与Kindle相提并论(kpw4除外)。因此,打算考虑收一个品相好、无拆修、可登录、带原装磁吸套的kv或ko1留念用(ko2/3体验过,铝合金背壳遇到在下的汗手……)。 请教kindle高手,在下这种情况,是否有必要买一个留念。 如果买的话,假定价格差不多(比如差价不超过200),应该考虑哪个。 在下考虑的几个点: 1. 翻页键,还是很有必要。目前主力在用的6.8和10.3都有实体翻页键。10多年前体验过朋友k4的翻页,感觉比KO系列的还舒服。如果kindle能够在kpw5上重现k4的翻页键该多好~ 2. 电池,在下买来也不太常用,不想经常充电维护。而KO1本体和保护套电池貌似比较弱且一旦出问题很难维修。 3. 单次续航,虽然不常用但不排除偶尔一次看个至少10小时,听说正常使用至今的ko1,即使带套也很难达到这个续航,不戴套居然只能两三小时。 4. kv静态显示好(底色对比度锐度通透性),ko动态渲染好。 以上,恳请吧里各位不吝赐教。
阅读器纸面参数外:柔性屏VS玻璃屏? 阅读器纸面参数外:柔性屏VS玻璃屏? 阅读器专就阅读体验而言,真的不是纸面参数,比如显示屏参数、硬件配置可以完全说明的。这个话题比较大,此处在下只就其中一个话题进行探讨:柔性屏VS玻璃屏各自的优劣。 6寸好几年前出现过柔性屏产品,后来没有了。7.8一直都是玻璃屏。而10.3的产品过去几年一直是柔性屏,从2020年开始,10/10.3寸出现了新玻璃屏,应该是台湾元太与华星光电合作之后的新型号内屏。至于6寸与7.8,没听说新型号,与几年前的规格一致。 对于元太而言,回归玻璃屏是有利无害,属于商业上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良品率以管控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玻璃屏的易碎来扩大市场需求。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书友而言,新10/10.3寸玻璃屏就不一定全是好处了。老读友都清楚,玻璃墨水屏一向娇气,6寸kindle算是做工过硬的,还是一样残局频发……而更大的屏幕尺寸,从应力的角度看,比小屏更容易碎。至于换屏成本,快够买新阅读器了。 虽然易碎的问题可以通过外加钢化玻璃外屏来缓解,但也仅仅是缓解,还是比手机容易碎的多。一是做不到全贴合,二是墨水屏玻璃基板比手机内屏玻璃基板比薄多了。实际案例里面,大家可以参考近期综合实力最强的掌阅smart2,京东多个追评碎屏。这种大玻璃内屏+薄外屏保护+塑料机身,极端情况下,不需要任何挤压跌落,只要内部应力不均,就足以破坏脆弱的内屏。当然个人提这一点不是说smart2不好,个人其实觉得这个产品力很强。而且看得出来,掌阅这款是在保护与成本、重量上做了相当权衡。 而且加厚钢化玻璃也是相当沉,可以参考博阅P10,很有诚意的一款产品,但是足足多出来100g,就是为了加固。 当然,新10寸玻璃屏对阅读而言也有优势,比如显示效果整体上比柔性屏略好一些——虽然纸面上ppi参数一样。所以需要权衡一下,我个人选柔性屏,耐用、手写更像纸质,显示效果能接受。 个人建议,如果经常需要带着阅读器走来走去的读友,还是优先选柔性屏。 在售柔性屏产品里面,基本上都是旧型号了。但是阅读器这种电子产品,与手机平板不同,重要的不一定是纸面参数,而是阅读的整体感受,所以很多时候旧不如新不一定适用于这个类型的产品。比如大家熟知的KV,到目前国内常见里面没有一个品牌一个型号可以超过它的显示效果。 开放系统大概有文石note2,性能强、待机好、显示很差劲(整体效果打不过kindle 最便宜的型号),博阅alita,使用微信读书之类的够用、显示比文石好太多,不经常开Wifi的话续航也能撑个五六天。 封闭系统有国文一本通3,掌阅smart系列除最新smart2之外,。这两款都有各自的书城,个人认为深度阅读首选,读友可以参考在下之前的一个帖子,有提到。
深度阅读的角度看几个电子书城及阅读器 在下算是个书虫,也算是阅读器重度使用者,过去十年买纸质书花了几万(单单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就……),阅读器硬件大概一万,电子书会员年费和购买实付一千多。 吧里主要是从阅读器硬件角度探讨,在此我从深度阅读的角度,对当下的几个书城以及对应的阅读器提一些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探讨。 在下这里的深度阅读主要指的是,休闲阅读之外的,有点贴近纸质阅读与标注感受的。所以配备wacom电磁手写技术的10.3寸是好选择。但是硬件上有这种功能并不一定意味着就能够在实际用得上,比如大家很多人经常用的微信读书,在安卓开放版阅读器里面即使有手写也很难用。当然国产的安卓开放版阅读器如果用来读下载的书是可以手写的,但问题是电子书正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国产阅读器对于电子书格式的解析能力还是有限,无法完美还原排版。当然pdf版本的书就不存在这个排版解析的问题。而kindle等国外品牌,虽然解析能力很强,但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出发,不搞大屏手写,真是可惜。 所以当下这个时间点,从大屏幕沉浸式阅读、良好排版、随时手写批注角度出发,较好的选择就是国内的书城以及它配套的阅读器。如此一来,其实选择范围就很窄了,一个是当当书城加国文一本通三,一个是掌阅书城加掌阅smart系列。 但是让人心烦的是,这两家也都是各有利弊,没有完美。 当当书城便宜,各种阅读送书币,但是排版有部分的书一般(当然还是比国产电子书对于下载书解析后的排版要好很多,只是相对于掌阅和多看的精排来说要差一点)。对应的一本通三显示效果和手写效果都不错,但是不支持全格式手写。严格来说是PDF以外的版本,可以选择一定的文字之后,在另外一个页面上做手写批注,无法像在纸质书一样随时随处批注。 掌阅排版较好但是价格相当可观(有些书比kindle还贵。),虽然也有各种送书币的活动,但是都是些商业化很浓的广告活动,很让人烦。对应的smart系列支持全格式手写,这一点很赞。 最后说一下对于微信读书的个人看法,自己在19年和20年上半年用的不少,他突出社交阅读的模式也很有特色。但近来决定慢慢的少用,一个是发现微信读书没有对应的有较好手写效果的阅读器,另外一个是它现在也搞纸质书销售,而只要有纸质书在售的就不上架电子书。也许这2点至少有一点有实质性改观之后,会重新多用微信读书。 以上,仅适合于极少数的场景,读友请拍砖,欢迎大家补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