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的空灵 吟唱的空灵
关注数: 100 粉丝数: 119 发帖数: 5,074 关注贴吧数: 10
【真情时克】浙江卫视欠朱克和歌迷一个交代!! 对于昨晚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在没有任何预先告知朱克本人和歌迷的情况下,抽剪了他的部分,这样随意的行为是不是对朱克本人太不尊重?对歌迷太不负责任了?也许节目组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在歌迷会根据节目组预告高调地做了各种宣传之后却出尔反尔,把歌手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真的合适吗?作为歌迷的我们,一心只想团结起来为朱克讨回公道,不是无理取闹,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朱克为这首赈灾歌曲《不能后退》日以继夜的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录制这周的好声音,接到通知后他立马放下正在录制专辑的工作,和作词人常欣、编曲人潘卫东一起连夜将当年为印尼海啸创作的这首歌进行再次修改。经过一整夜的讨论斟酌,没顾上休息又立即进棚录制,当天晚上带着这首新曲,他又连夜从北京赶到嘉兴,在《中国好声音》第三季节目的录制现场,当众首度献唱了这首为云南抗震救灾祈福鼓劲的歌曲。为了能顺利录制这期节目,从改词到录完现场,整个过程也不过两三天时间,这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作为歌迷,我们空等多少个晚上都没有关系,只是不忍看到他受到这样的委屈,因为我们懂得他的努力和辛劳,懂得他是如何严苛的要求自己,只是最后却得到的是这样令人意外的结果…我们知道也许他自己未必会去介意节目不予播出,但我们很心疼他!难道歌手的劳动成果就不该给予尊重吗?节目这样随意抽剪的行为,对朱克、对我们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作为歌迷,我们强烈的希望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和梦想强音给朱克本人和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真情时克】浙江卫视欠朱克和歌迷一个交代!! 对于昨晚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在没有任何预先告知朱克本人和歌迷的情况下,抽剪了他的部分,这样随意的行为是不是对朱克本人太不尊重?对歌迷太不负责任了?也许节目组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在歌迷会根据节目组预告高调地做了各种宣传之后却出尔反尔,把歌手置于如此尴尬的境地,真的合适吗?作为歌迷的我们,一心只想团结起来为朱克讨回公道,不是无理取闹,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朱克为这首赈灾歌曲《不能后退》日以继夜的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录制这周的好声音,接到通知后他立马放下正在录制专辑的工作,和作词人常欣、编曲人潘卫东一起连夜将当年为印尼海啸创作的这首歌进行再次修改。经过一整夜的讨论斟酌,没顾上休息又立即进棚录制,当天晚上带着这首新曲,他又连夜从北京赶到嘉兴,在《中国好声音》第三季节目的录制现场,当众首度献唱了这首为云南抗震救灾祈福鼓劲的歌曲。为了能顺利录制这期节目,从改词到录完现场,整个过程也不过两三天时间,这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作为歌迷,我们空等多少个晚上都没有关系,只是不忍看到他受到这样的委屈,因为我们懂得他的努力和辛劳,懂得他是如何严苛的要求自己,只是最后却得到的是这样令人意外的结果…我们知道也许他自己未必会去介意节目不予播出,但我们很心疼他!难道歌手的劳动成果就不该给予尊重吗?节目这样随意抽剪的行为,对朱克、对我们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作为歌迷,我们强烈的希望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和梦想强音给朱克本人和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真情时克】【科普】摇滚乐与流行乐的区别! 文:冥燚(释魂乐队吉他手、音乐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 这些年来看到无数次关于“什么是摇滚乐”、“什么是摇滚精神”、 “摇滚和流行的区别”这类问题的讨论,我听了十多年摇滚乐,做音乐、做乐队也有点点年头,要说没追问过这些问题那是肯定不可能了,其实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这次终于得空整理出来,愿和大家交流讨论。 让我们先从音乐本身出发来看吧: 摇滚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所用的乐器:电吉他、电贝司、鼓是核心三大件。在这其中,尤其以电吉他失真音色的使用为重要特征,失真音色的类型和不同的摇滚乐分支风格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英伦、后摇、硬摇滚、Grunge、新金属、黑金属等不同风格都有各自特有的失真音色。绝大部分的摇滚乐都以这三大件为主,那些完全不用三大件的音乐则很难被大家认为是摇滚乐。而流行歌在乐器的使用上没这种限制,一首流行歌的伴奏可以是纯电子乐器、可以是纯古典乐器、也可以是任何种类乐器的混搭,因为流行歌的重点在唱歌的人,乐器部分只是伴奏,只是一个辅助和陪衬,很多流行歌的演出现场只要歌手一人跟着伴奏带即可,甚至宁可要伴舞也不会要乐队,“现场真人演奏”这个元素在流行歌里不那么重要。 摇滚乐注重乐队的整体感,而不像流行歌只突出人声的旋律。东亚流行歌里,人声旋律是可以独立成章的,即使没有伴奏部分,旋律本身的起伏和表现力依然足够,这样也使得这类歌曲容易被大众口头传唱,适合大众在KTV里自娱自乐。而在摇滚乐里,人声只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很难独立于乐器部分而存在,如果去掉器乐部分只留人声旋律,音乐的表现力将会严重受损,如果你第一次听一首摇滚乐,是单独听分轨里主唱那一轨,你会不知道他到底在干嘛……对于一些极端点的摇滚乐类型来说更是这样,人声本来就全是吼,去掉器乐部分那就不剩啥了……摇滚乐的魅力需要一个完整的乐队形式来呈现,因此欣赏摇滚乐的最好途径是去看乐队现场演出,舞台上乐队里每个人的表现都相对重要,乐手的表现会相对突出;而流行歌基本上只突出歌手个人,虽然有些流行歌手的演唱会也需要乐手伴奏,但是他们一般都被隐在舞台后侧,受关注程度甚至还不如伴舞。 从根源上讲,这和东西方音乐的传统有很大关系。东亚传统音乐大多是单声部、单旋律线音乐,而西方音乐把多声部音乐从理论到作品都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高度,注重和声、和弦色彩以及声部间的有机配合。再说到声乐和器乐的地位差异,中国传统音乐讲“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而在西方古典音乐很长的一段发展历程中,器乐比声乐的地位要高得多,得到的重视也多得多,他们认为器乐才是最能表现音乐本身的技巧、深度、魅力和美感的最高形式,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等等,绝大部分西方经典音乐作品都是纯器乐曲。 摇滚乐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自然也继承了很多西方音乐的理念。而本文所说的流行歌,主要指的是东亚地区的流行歌,这种音乐是西方流行乐传入日韩、再到港台、再到大陆这一路下来,不断被本土化之后形成的,其实西方流行音乐中也有不少注重器乐的成分,比如Blues、funk等,但这些也都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被弱化了。两者的这种区别的另一个例证是,在很多摇滚乐里都会有大段的器乐演奏段落甚至纯器乐曲目,但是在流行歌专辑里基本不可能出现纯器乐曲目。 前面说到“流行歌重主旋律、重人声”,“摇滚乐重整体、重编曲”,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还和这两种音乐类型的创作方式的不同有关:摇滚乐一般是先由乐手写出Riff,做出编曲,再在上面加旋律、加词,而流行乐一般是先有了人声旋律和词,再找人配上伴奏和弦、做编曲。 摇滚乐的乐曲结构是基于riff(连复段)的,什么是riff?riff是一种强调节奏感的、具有鲜明主题性的器乐段落,以ABAB、ABAC、AAAB等形式反复,大部分摇滚乐的前奏就是该曲的主要riff,不仅如此,很多摇滚乐的整首编曲就是几个riff的排列组合。riff强调的是一个短小的旋律线,往往没有明确的和弦走向(尤其是在金属风格音乐中)。在摇滚乐和电吉他的乐理领域中,riff这个词通常也包括了和弦进行。 流行歌的乐曲结构是基于和弦进行的,注重的是和弦对主旋律的陪衬和烘托作用。流行乐手在为流行歌伴奏时,一般只写出和弦名称或级数,至于具体演奏和弦中的哪些音或者用什么节奏型,则相对没那么重要。这种特点也造成流行歌的编曲部分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替代性。比如一首流行歌经常会由不同的歌手来演绎,保留曲和词,再找人做出不同的编曲,改成不同的风格以迎合不同的场合。 摇滚乐的编曲是歌曲难以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音乐气质和表现力的重要来源,是该乐队风格和个性的体现,因此相对固定。拿metallica举个例子,该如何去把master of puppets只保留曲和词,然后重新编曲?改是当然可以改,但是原曲的精华和表现力也几乎荡然无存。对于那些极端金属而言更是这样,整个曲子的旋律全靠器乐编曲来体现,编曲一改那就等于整首歌都改了。因此摇滚乐的编曲具有更强的不可替代性。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