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赏云品龙 咏柳赏云品龙
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
关注数: 41 粉丝数: 47 发帖数: 1,754 关注贴吧数: 3
[转胡参谋长]柳云龙之《东风雨》和广义国防意识 《东风雨》的播放让我与导演兼主演柳云龙先生相识,在听取我对该片的意见和建议时,我依旧推出了自己一贯而始终的观点,那就是一个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需要弘扬真实的国防意识,让观者明白“忘战必危”的道理,而不是因为大肆渲染血腥而“惧战畏战”。 《东风雨》做到了从一个反面角度点拨国人树立国防意识的视角,那就是日本人对《孙子兵法》的自幼学习,让国人不免汗颜,或许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这一点从柳云龙那里也得到了证实。 在总结《东风雨》成败之际,我用了“2个赞许、3个亮点、2个期望”来表达。 “2个赞许”:一是五年用心,精于关系成败的细节;二是大手笔的“点金”制作,这是军事题材成功的必要条件。 “3个亮点”:所谓亮点是指“信息亮点”,是指对于观者能正面得到的有益、有用的咨询。一是“战争题材的国际大视野,将正义与非正义衍生到国际主义”;二是密码问题的想象力,如同《风声》的旗袍莫尔斯密码一样,在《东风雨》中同样演绎了琴声密码,尽管真正的技术问题值得推敲,包括旗袍密码被《防务新观察》质疑;三是日本人精通《孙子兵法》惊诧的提出,这一点已经多次阐述。 “2个期望”:一是如同《集结号》、《南京南京》一样,总是宣扬血腥,对国防教育效果有限,新的影视作品需要能树立广义的危机意识、国防意识,尽管政府做的不够,但作为民间的“匹夫们”还是有责任去弥补空缺;二是陆川提出中国人几十年内无法拍出《阿凡达》,这就是不注重技术型人才的缺失体现,技术人员永远比想象中的空间还要大,因为他们知道未来几十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不是文学家能想到的,因此,是否能在未来的作品中增加技术背景的执行导演或编剧。 自己的这番讲话或许能引起柳云龙先生的共鸣,但他之后的大度确实让我佩服。他提议以后的影视作品可以让大家一起参与执导和审核,并署名联合导演、联合编剧等等,这个表态确实需要魄力和勇气。 尽管《东风雨》已经落下帷幕,但值得思考的东西还很多,包括人性、意识和未来,都是一个个新的课题值得大家探讨。
从此不孤单 郑重声明:棒槌上路,无照驾驶,请各位老司机多多关照,如果您老瞧着还顺眼,就说:驾驾,如果您老看着憋屈,就说吁吁(yu yu)!我立马收油、踩刹车、靠边、停稳、摘空档、拉手刹、熄火,然后找一深山老林,拜谒高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期待重现江湖。 坦率地说,在今年十一之前,我还不知道柳云龙长什么样,也不知他都演过什么角色。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山楂树之恋》的封底,一个演员加导演说:我真想演老三啊!我就在心理嘀咕:这人谁啊?从哪来?到哪去?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老三是中国的情圣,他演行吗?虽然有诸多疑问,但也没有丝毫去打探一下柳云龙是何许人也的欲望,因为我从不追星,不喜欢那些靠脸蛋和绯闻混脸熟的男演员们,也懒得去了解他们。所以当《暗算》已经红透大江两岸,长城内外的时候,我兀自躲在家里,孤独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萧鼎的《诛仙》以及艾米的《山楂树之恋》为伴,生活在贾宝玉、张小凡和老三的世界而不愿自拔。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一边给老妈剪趾甲,一边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电视,就这一眼,完全可以和十月革命的那声炮响相媲美,足以载入史册,堪称惊鸿一瞥,从此揭开了我人生崭新的一页。那天刚好演一部叫《血色迷雾》的新剧,正在播第一集,开头是老上海的镜头,暧昧、细致,唯美。男主角一出场就气度不凡,在舒缓的音乐陪衬下的旁白,雅致、经典,配上那磁性的声音,有如天籁。多年不看电视的我立刻被吸引了,到第一集演完,破天荒的没换频道,想知道男演员的名字,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主演、导演都是柳云龙,主题歌作词和演唱也是柳云龙,敢情他就是要演老三的柳云龙啊。嗯,长得嘛还真有形有款,有模有样地,也很资产阶级,我首先在心理接纳了他。就是不知人品如何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