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养殖🐾 兽医小鲁
关注数: 441 粉丝数: 43,230 发帖数: 6,704 关注贴吧数: 63
养牛赚钱从买牛开始,你知道其中的门道吗? 买牛、养牛和卖牛决定了养牛赚钱与否,其中买牛为最难学习以及掌控的一点,有些入行三五年的养殖户仍不能摸清其中的门道,对于新入行的养殖户而言“交学费”更加不可避免。今天小鲁介绍一下买牛过程中的问题,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1、什么品种的牛最好 牛品种众多,让一些新入行的养殖户感到眼花缭乱,不知该选什么品种的牛进行养殖。 从个体大小、生长速度及屠宰出肉率等方面来看,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及其改良牛确实优于国内牛品种,因此成为养殖户热捧的对象。然而牛品种的好与坏不能单从以上几方面去衡量,只有适合自己养殖的牛才是最好的品种。 例1,湖南、湖北等地区喜欢黄色或偏黑色的牛,小型养殖户应尽可能迎合本地市场选择黄色或偏黑色的牛进行养殖,当然有能力向外地销售的中大型养殖户则不用刻意去迎合本地市场。 例2,北方地区多数屠宰场都喜欢出肉率高的牛,养殖户应尽可能选择国外牛品种及其改良牛进行养殖,若选择国内牛品种进行养殖的情况下不仅难以出手而且效益还低。 例3,山地放牧应尽可能选择体型小、蹄质硬的国内牛品种或低代改良牛,而平原、丘陵放牧且补饲条件好的情况下则可以选择国外牛品种及其改良牛。
牛口蹄疫的最佳治疗方案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牛的口蹄疫血清型主要为O型、A型和亚洲1型。各种血清型之间并不能形成交叉免疫保护,也就是说牛感染O型口蹄疫或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之后仍可感染其他血清型的口蹄疫,因此牛群最好采用双价(O型、亚洲1型)或三价(O型、A型和亚洲O型)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 牛感染口蹄疫后,潜伏期多为2~7天,发病后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大量流涎,并且很快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黏膜、蹄趾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乳房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会形成红色烂斑,而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发生溃疡,愈合后会形成瘢痕。患牛由于口腔溃疡疼痛会出现食欲减退或拒食,蹄部疼痛则会造成跛行或蹄壳脱落,甚至口蹄疫好转后蹄部仍继续跛行。该病成年牛死亡率不高,一半多在5%以下,而犊牛由于容易继发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较高。1、牛群发生口蹄疫后的紧急应对措施 当牛群发生口蹄疫后,应及时将患牛与健康牛隔离开,并对牛舍环境、饲槽和健康牛进行彻底消毒。此时千万不要注射口蹄疫疫苗,这样只会加快发病速度和病情,根本起不到任何预防和治疗效果。不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口蹄疫血清全群注射,对患牛具有一定治疗效果,对健康牛则有紧急预防效果。 2、牛口蹄疫并无“特效”药 当前牛口蹄疫并无“特效”药,只能进行对症治疗,然而一些兽药厂家却打着口蹄疫“特效”药的幌子欺骗养牛户。这类药物多会起“口蹄一针灵”、“口蹄一喷灵”、“口蹄金针”之类的商品名称,然而若仔细看其药物成分无非是一些清热解毒、消炎的药物,养牛户花冤枉钱是小耽误牛的治疗是大。 3、患牛需摄入充足的营养 患牛由于口腔溃疡疼痛会出现食欲减退或拒食的现象,而不能摄入充足的营养体质便会衰竭,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患牛需要饲喂一些柔软的草料,可采用水泡的方式增加草料柔软度,另外还可将精料加热水冲泡冷凉后给牛饮用。对于实在难以进食的患牛,则需要进行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和营养。4、溃疡部位的护理 牛口蹄疫治疗过程中溃疡部位的护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恢复患牛的食欲、行动,而其还可以防止溃疡部位的继发感染。对于口腔、蹄部及乳房等溃疡部位,可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多次冲洗,口腔内可在冲洗后涂抹冰硼砂或碘甘油。蹄部溃烂严重的情况下,可在冲洗后涂抹抗生素软膏或粉,采用纱布进行包扎后使其站立在干燥、柔软的垫草之上。 5、患牛应该打什么针 打针可以选择双黄连或鱼腥草注射液20~50毫升(清热解毒)+头孢噻呋钠5毫克/千克体重(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20毫升(促进食欲、加快溃疡愈合),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不过牛患口蹄疫后应谨慎打针,最好在做到上面几点的情况下让其自然耐过,因为打针非常容易使已继发心肌炎的牛出现猝死。
母牛冷配技巧 冷配,即指使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现代化养牛过程中冷配已成为母牛最常用的配种方式,一来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种公牛,二来可以省去种公牛饲养成本。下面小编介绍一下母牛冷配要点,养殖户学会了不仅可以为自己牛场的母牛配种,而且还可以给别人牛场的母牛配种赚外快!1、母牛初配或体型过小不宜冷配 冻精多采用纯种大型肉用品种牛生产,例如夏洛莱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以及肉用短角牛等,成年公牛体重一般多达1000公斤以上。母牛初配或体型过小的情况下使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将会较大可能因初生犊牛过大而造成难产。建议母牛体重达400公斤及以上时方可进行冷配,体型过小应选择杂交公牛进行配种。2、如何确定母牛最佳配种时机 母牛发情表现为精神紧张,举动不安,食欲减退,低声哞叫,举尾弓背,频频排尿、相互追赶,爬跨,水门潮红充血以及有粘液流出,对于一些发情表现不明显的母牛可采用公牛进行试情。一般母牛发情后12~24小时为最佳配种时机,即早晨发情下午进行配种,下午发情次日早晨进行配种,为了提高配种受胎率可以在第一次配种后8~12小时复配一次。 有经验的饲养员或配种员,还可以采用直肠检查的方式确定最佳配种时机。当**增大,**壁变薄,紧张度增强,卵巢实质变软,触摸时具有一触即破之感,犹如熟透了的葡萄一般,此时便可以进行配种。3、冻精需要先进行解冻 细管型冻精,迅速取出后放入39℃~40℃的温水中,20~30秒后便可以完成解冻;果粒型冻精,取1支洁净的小试管加入2毫升维生素B12解冻液,并放入39℃~40℃的温水中预热,然后迅速取出冻精放入试管中不停的轻轻摇动,待冻精有2/3融化时,使其脱离水面继续摇动直至冻精完全融化。4、人工授精具体操作方法 采用温水对母牛后部进行清洗、消毒;将解冻后的冻精装入输精枪备用;配种员左手整个手臂从母牛肛门一直深处,直至隔着牛大肠能够触摸到子宫颈,右手持输精枪从水门缓慢进入,直至可以隔着子宫颈和牛大肠碰触到左手;左手隔着牛大肠牢牢抓稳子宫颈,右手顺势将输精枪穿过子宫颈达到子宫;左手用手指压迫子宫壁,右手缓慢将输精枪中的精液推送完毕;检查精液到达既定位置无误后,缓慢将左手、输精枪抽出。
养牛农谚10条 人们自新石器时代便已开始对原牛进行驯化,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养牛历程,我们的祖祖辈辈用心血与汗水总结了诸多养牛经验,并将其凝练成简短易懂的谚语留给后人。即便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细细品读这些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流传至今的养牛谚语,仍然会给养牛带来无尽的帮助,相信即使再过一千年这些有关养牛的老道理依旧不会改变!农谚一:家牛要过冬,草料第一宗 进入冬季以后,草料资源变得匮乏,而牛的采食量又比较大,若不能提前备足草料的情况下便可能会断草断料。大家可在冬季到来前准备充足的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小麦秸秆以及水稻秸秆等农作物秸秆作,当地若有酒厂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准备一些酒糟作为养牛饲料(孕牛除外)。 农谚二:冬牛体质好,饮水不可少;冬牛不患病,饮水不能停 水是生命之源,牛一旦缺水将会引起反刍减少、前胃迟缓、瘤胃积食以及瓣胃阻塞(百叶干)等一系列问题。而冬季又恰恰是牛最容易出现缺水的季节,主要因为冬季饮水温度过低的情况下牛将会减少饮水甚至拒绝饮水,只有渴急的情况下才会去饮水,时间长了便会出脱水。冬季牛采食1千克干物质饲料必须保证3.5千克饮水,可以分早、中、晚3次饮水,水温以20℃左右为宜。 农谚三:一千根稻草,比不上一根青草 青草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而待其枯萎后各类营养物质便会大量流失。因此,进入秋季以后应早出晚归,尽可能延长放牧时间,同时要选择草资源丰盛的地方,以便让牛多吃青草增膘复壮,为安全越冬打好身体基础。农谚四:冬天要铺床,夏天要口塘 牛被毛稀疏,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薄,因此既怕冷又怕热。冬季应避免牛直接趴在冰冷的地面上,可以在地面上铺设30~50厘米厚的垫料(稻壳、锯末)制作发酵床进行防寒保暖,亦可铺设沙土或橡胶皮带等进行隔凉。夏季可以将牛赶到池塘进行泡澡,既可以消暑散热又可以减少蚊蝇叮咬,对于舍饲牛则可以在中午高温时间段进行冲凉。 农谚五:牛吃百样草,样样都上膘 牛吃的草料种类越多,营养则越全面均衡,只有这样牛生长速度才会快。特别对于舍饲牛而言,粗饲料必须多元化至少2~3种搭配到一起,精料则必须根据营养需求将玉米、豆粕、麦麸、预混料及其他原料合理搭配到一起。 农谚六:寸草铡三刀,越吃越上膘 将饲草铡短后,可提高适口性、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对牛上膘有较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粗饲料以0.5~1厘米为宜,过粗影响适口性、采食量以及饲料转化率,而过细则容易引起瓣胃阻塞和胃肠溃疡。农谚七:站着不动,正好配种;粘液变稠,正是火候;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掌握母牛最佳配种时间,才能保证良好的受胎率。一般母牛出现发情征兆后8~12小时左右配种最佳,当站立不动、粘液变稠时即可进行配种,另外年龄大的母牛配种时间可适当提前,年龄小的母牛配种赶时间则可以稍微延后。 农谚八:小牛长骨,中牛长肉,大牛长膘 小牛主要以生长骨架为主,中牛主要以生长肌肉为主,而大牛则主要以生长脂肪为主,因此应根据牛不同的生长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养与饲养条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牛的生产潜力。 农谚九:圈干槽净,牛儿没病 早晨饲喂后,将其牵到运动场地,让其反刍、休息与晒太阳,然后将圈舍和食槽清理干净,并进行开窗通风以降低圈舍内的湿度和更换新鲜空气,若能天天坚持如此牛儿便不会再生病。 农谚十:每天没有三个饱,很难使牛上油膘 养牛应每天早、中、晚三次饲喂,让牛吃到“三个饱”,并且每次饲喂需要进行定时、定量,不可早一顿晚一顿、饥一顿饱一顿。当然也不可让牛吃撑,不然将会影响下次饲喂,一般让牛吃到8~9成饱便可。
这10种母牛需淘汰,不然越养越赔钱! 牛场中用于生产的母牛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将会影响到牛场正常生产与效益产出。母牛出现问题后应及时进行治疗,若无治疗价值或治疗价值低的情况下应予以淘汰,以保证牛场高效益运行。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哪些母牛需要淘汰?1、后备母牛不发情。正常情况下后备母牛会在10~18月龄出现初情,24月龄内便可以配种受孕,然而却有5%~8%的后备母牛超过18~24月龄仍不能发情或发情异常。这种母牛首先应注意饲养管理的调整,保持适宜的膘情,保证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与光照时间,其次可以采用促发情、促排卵药物进行治疗,最后仍无法取得较好效果的情况下应予以淘汰。 2、产后母牛不发情。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2~6个月内或犊牛断奶后2个月便会出现发情,对于产后超6个月未发情的母牛进行消炎、促排卵后仍不能正常发情的情况下应予以淘汰。 3、隐性发情。有的母牛发情迹象不明显,无爬跨行为、水门无红肿、分泌粘液较少,几乎看不出发情,若不进行直肠检查或试请,极可能出现漏配。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或管理跟不上的牛场,这种母牛同样应予以淘汰。 4、屡配不孕。产后母牛经过2~3次以上配种却不能受孕,但每次配种后17~25天又会再次出现发情迹象。这种母牛多存子宫内膜炎等感染,经过子宫冲洗、抗炎后仍不能受孕的情况下应予以淘汰。 5、母牛假孕。母牛配种后无返情迹象,也无妊娠迹象,甚至超过妊娠期也不分娩,通过直肠检查却发现并未受孕,这种现象被称作“假孕”,同样应予以淘汰。 6、生产困难。母牛产前、产后出现阴道脱垂,或生产时出现严重难产,这种母牛再次生产时仍有较大可能出现此类问题,因此这种母牛应尽可能予以淘汰。 7、泌乳量少。连续2~3胎表现为泌乳量少或患有乳房炎,不能正常对犊牛进行哺乳,这种母牛应予以淘汰以减轻饲养员的负担。 8、母性较差。连续2~3胎表现为母性较差,例如拒绝哺乳、咬犊恶癖等,这种母牛应予以淘汰。 9、患病母牛。经检查患有子宫炎症、传染性胸膜肺炎、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疾病,并确定无治疗价值的母牛应予以淘汰。 10、肢蹄疾病。母牛十分容易发生肢蹄疾病,例如腐蹄病、蹄叶炎、关节炎及口蹄疫后遗症等,患病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无法承受自身体重而出现站立困难、行走不便甚至瘫痪等问题,严重影响正产繁育,这种母牛应予以淘汰。 一头好母牛价值可达上万元,而淘汰后仅能值几千元,有时候即使出现问题养牛户也不舍得淘汰,不过这种做法却不太明智,只会越养越赔钱! 文章来源: 快乐养牛 微信公众平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