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麟右娴 左麟右娴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2,891 关注贴吧数: 1
『娴迷心声』永远的慧娴 永远的感动 转自茶馆[作者:白衬衫]流行的时代,流行的歌,一切都只是流行。   随着歌坛所谓的新面孔的增加,我的音乐收藏箱里多了一些不知所云的CD,多听几遍就觉得像口水歌,后悔之余只得转送他人。   天黑了,一切都那么淡。打开电脑,看看网页,只见到陈慧娴决定退出歌坛的消息,如今她体形大变,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以前,唱片销量更惨,原本信心满满却只卖得8000张,她真的老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自禁地翻出被我束之高阁的那些老CD,发现竟然大部分全是慧娴的名字和停留在那里的感动。我静静地一首首听下来,被她感动得无地自容,时间久远,她的声音依旧清新温柔,曾是过去的流行,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那一首首被广为传唱的歌,俏皮的《反叛》,温情的《飘雪》,暧昧的《销魂夜》,相思离别《千千阙歌》,淡淡愁如《不想你 还想你》。。。。。。我最爱的声音,只有她才能完美演绎。这么多年,还是她的歌最能打动我的内心最深处,亲切如好朋友在跟自己讲话,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依然执着地认为她是粤语歌曲最高水平的代表,没人能唱出她的味道。   是的,她不再年轻,不再有人气。有人说她不该在最黄金的时期出国读书,或许是的,但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在国外过得也很好,充实了自己,也回归了本色。正如她自己所说:没想过什么事业高峰,只要能好唱歌便心满意足。   不管她在做什么,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真正的感动永不褪色。   最近发现天涯上还是有好多朋友仍然喜欢陈慧娴,不知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心里默默地支持她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包括此次退出。让我们祝她幸福,永远幸福!
『娴文转贴』部 分 娴 辑 重 温 转自茶馆[作者:shi-po-tian] 《归来吧》 这是陈慧娴唱得最舒服,最没压力的一张专集,当真是“成功 挫败 懒管他”。唱片封套上陈慧娴的回眸一笑给人的感觉是灿烂如花,便如夏日的阳光。专集中歌曲的耐听性及整体水平之高只有《永远是你的朋友》可比。专集一推出,便横扫各大歌曲排行榜,《飘雪》更是一连七周独霸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位置,这在当时香港四大天王最当红的年代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年终颁奖典礼上,更凭《红茶馆》一曲在四大天王手里生生夺走一个席位。无怪有人说在92年的香港歌坛,只有陈慧娴一人能与四大天王抗衡。(王菲当年虽然以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大热,当时却未成气候。其实王菲在香港歌坛的地位远没有她在大陆给人的印象那样,这也是其把重点放在大陆的重要原因)。专辑中的歌曲哀宛却不缠绵的无法解脱,荡气回肠。《夜半轻私语》是向歌神许冠杰致敬的歌曲,还有一个合唱的版本。听过原曲的人会记得许冠杰唱这首歌时是轻松佻皮的,陈慧娴的翻唱却更复合歌曲的意境,个人觉得是超越原唱的。 《今天的爱人是谁》 这是陈慧娴投石问路的一张单曲专辑,毕竟离开香港歌坛已经几年。没有想到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为下张《wellcome back》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人说这首歌代表了陈慧娴当时的心境,甚至推测她与区丁玉能复合,则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了。但歌中确实掩饰不住陈慧娴的一脸幸福。最后一句“算吧,让你猜对”更是意味深长。 《wellcome back》 陈慧娴正式重返歌坛的第一张作品,专辑一连七周稳居IFPI唱片销量榜冠军。专辑中的歌曲保持了陈慧娴的一贯水准,技巧上更有很大突破。《恋恋风尘》无论对陈慧娴还是香港歌坛都应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可惜难度太高,传唱不广。这张专辑更遭遇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香港歌坛受大陆影响,开始全力推广原创歌曲,这次事件对香港歌坛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自此,香港歌坛开始走向下坡路。推广原创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时歌坛矫枉过正,将非原创作品一杆子打死,自此许多好听的歌曲便从我们耳中消失,代以一大堆批着原创外衣的垃圾之作。打个比喻,当时歌坛的做法就如五大联赛如果不准请外援,本土力量是培养了,但精彩度无疑大打折扣。何况缺少了外来作品的竞争,所培养出的东西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大陆倒是原创了这么多年,真正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品又有几首?《留恋》就是当时的牺牲品,刚刚上榜,便在支持原创的叫嚣中,被从榜单中取消。对陈慧娴这样以翻唱为主的歌手,这次原创运动预示着什么,耐人寻味。 《你身边永是我》 陈慧娴答谢歌迷之作。专辑中小品式作品居多,和以往作品相比少了些大气,多了些精致。两首合唱歌曲,分别与黎明和黎瑞恩合作,配合尚算默契,但和与张学友的合作相比,自是少了太多的火花。最喜欢《故梦》《碎花》《永远爱你的人》三首,陈慧娴以女性的温柔诠释了爱情的宽容与凄凉,让人感动莫名。 《爱恋二千小时》 陈慧娴离开宝丽金加盟正东后精心制作的一张专辑,以歌曲讲述一个故事的方式开创了唱片制作的新路。推出之后自是叫好又叫座。但整个故事的哀怨凄凉,使整个唱片风格有些压抑,加上歌曲的难度太高,都影响了专辑的广泛流传。也许改成《雪狼湖》那样的歌剧更好一些。不过这也许是陈慧娴用心最多的一张专辑,水准也高,理应致敬。 《为你好》 专辑回复了陈慧娴式歌曲的模式,遭到了没有创新的批评,销量也差强人意。陈慧娴的歌声中也有了一丝难以觉察的疲惫。几年中经历了对歌坛太多的不解与无奈,想必陈慧娴已对现今的歌坛意兴阑珊,以她一人之力又无法改变什么,其中心境非外人能理解,这种情绪也会不可避免的带到歌中。但专辑的可听性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睡公主》的恬静依稀让人想起《玻璃窗的爱》时那个纯真的女孩。 回顾90年代以来,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应是陈慧娴的另一个高峰期,无论技巧、心态,都较八十年代成熟许多。这期间的几张专辑无一例外的保持了很高的水准。尤其在当时一片浮躁中,感谢陈慧娴仍为我们保留歌坛的一丝清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