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zzxx8888 幸运的zzxx8888
关注数: 2 粉丝数: 41 发帖数: 2,152 关注贴吧数: 24
某一天!侧位也做鸭了!!TG版三军联合通用机 要是当年搞J10的时候 有这个研发能力 毛子也可以大量卖三姨夫发动机 300W美刀一台发动机 按一架飞机2.5部发动机的比例 先陆续他个1000部来用 - 用这样一款机型 替代J10 J11 J15 J16 JH7(这几个型号就不存在了) 作为三军通用机 CF SF XF 都可以生产 生产成本会不会低一点 虽然没有隐身能力 但是也没有超越当年的科研能力很多 SU27的气动性能不错 改鸭子后 气动性能应该更好吧 依然是采用SU27的大内油设计 一般不挂副油箱 肚皮不用开沟 起落架依然采用翼根鼓包位置 肚皮不开沟 两个大长腿合在一起 就有一个平坦的肚皮 感觉整体性能好很多 线图为意思意思画画 不必细究 表示总体布局意思用 - 挂点共计10个 肚皮下设置两个重载挂点(1000KG级别) 肚皮边沿一边设置一个中距弹挂点(250KG级别)(阵风在这个位置攻设置了2个 台风是4个) 翼下各三个挂点 内侧一个重载挂点(1500KG级别) 中部一个挂点(500KG级别) 外侧一个挂点(250KG级别) - 根据不同任务 (拦截/空战/对海/对地)去做配置 10个纯武器挂点 在执行对面任务的极限情况下最大挂载量7T级别 研究是非常强悍的了 其实 那些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 动不动就是9吨10吨挂载的 都是在减少内油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 并不是真实实用数据
某一天!侧位也做鸭了!!TG版三军联合通用机 要是当年搞J10的时候 有这个研发能力 毛子也可以大量卖三姨夫发动机 300W美刀一台发动机 按一架飞机2.5部发动机的比例 先陆续他个1000部来用 - 用这样一款机型 替代J10 J11 J15 J16 JH7(这几个型号就不存在了) 作为三军通用机 CF SF XF 都可以生产 生产成本会不会低一点 虽然没有隐身能力 但是也没有超越当年的科研能力很多 SU27的气动性能不错 改鸭子后 气动性能应该更好吧 依然是采用SU27的大内油设计 一般不挂副油箱 肚皮不用开沟 起落架依然采用翼根鼓包位置 肚皮不开沟 两个大长腿合在一起 就有一个平坦的肚皮 感觉整体性能好很多 线图为意思意思画画 不必细究 表示总体布局意思用 - 挂点共计10个 肚皮下设置两个重载挂点(1000KG级别) 肚皮边沿一边设置一个中距弹挂点(250KG级别)(阵风在这个位置攻设置了2个 台风是4个) 翼下各三个挂点 内侧一个重载挂点(1500KG级别) 中部一个挂点(500KG级别) 外侧一个挂点(250KG级别) - 根据不同任务 (拦截/空战/对海/对地)去做配置 10个纯武器挂点 在执行对面任务的极限情况下最大挂载量7T级别 研究是非常强悍的了 其实 那些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 动不动就是9吨10吨挂载的 都是在减少内油的情况下才可以达到 并不是真实实用数据
关于全能舰编队的战斗力及其能力展望 随便着055的入役 以及 春节来临的喜悦氛围 引发军迷同志们产生了极限膨胀心态 所以 特此发本贴 --------------------------------- 什么叫全能舰编队 这个军迷圈内定义很多 简单的说 就个人的定义是 在对海做战任务中 同时做到一下两点: 1、对敌方编队发起饱和攻击的 2、同时有效拦截敌方编队对己方发起的饱和攻击 所以本帖就从任务范围来做表述 全能舰编队应该具备如下任务能力: 一、对海/对陆攻击任务 1、超远程超高音速对海/对陆攻击 射程1500公里 末端攻击速度15马赫 2、远程巡航导弹对海/对陆攻击 射程3000公里 高亚音速 3、中远程巡航导弹对海/对陆攻击 射程1500公里 高亚音速 4、远程超音速对舰攻击 全程3马赫以上巡航 射程600公里 5、大口径(155mm)舰炮攻击 远程制导炮弹 射程150公里 6、中口径(76mm)超高射速舰炮 射速 240发/分钟(对空任务为主) 二、反潜攻击任务 7、近程反潜导弹 射程40-60公里级别 战斗部为中型鱼雷 8、中程反潜导弹 射程80-120公里级别 战斗部为重型鱼雷 三、对空作战任务 9、空天级对空 800-1000公里级别射高 10、超远程对空 400-600公里射程 11、远程对空 120-180公里射程 12、中远程对空 80-100公里射程 13、中近程对空 20-50公里射程 14、点防御导弹 1-10公里射程 15、近防御炮 1130级别 --------------------------------- 舰队全电化 但是前期不考虑 电磁主炮和激光近防炮 那个技术实用化低 现阶段 还未进入考虑范围 --------------------------------- 全能舰编队 组成 1、2艘全能舰 2W吨级 2、6-8艘 远洋大型护卫舰 8000吨级 3、根据任务需要 N艘快速大补 4、水下 N艘攻击黑鱼 --------------------------------- 作战舰 任务要求 1、全能舰 可以执行1-15全部任务(除6) 2、远洋大型护卫舰 可以执行除1、2、5、9、10、11以为的任务 --------------------------------- 坑 作为数坑党 还是走走流程 谈谈坑 全能舰编队的坑 有两种 1、超大坑 为任务 1、2 专门定制开发 2、通用坑 是目前的850通用大坑(或者新大坑) 坑数 1、全能舰 前10*8=80 通用大坑 后24 超大坑 2、远洋大型护卫舰 全部为通用大坑 前6*8=48 后4*8=32 共计80大坑 --------------------------------- 全能舰编队 舰载机作战体系 (略) --------------------------------- 电子设备 (略) --------------------------------- 智能化作战部分 (略) --------------------------------- 动力系统 (略) --------------------------------- 以上 为个人构想部分 才疏学浅 望兄弟们一起填补 --------------------- 下图和以上文字 毫无关系 目的是为 让本帖看起来更花哨 大家不必参考 仅仅是老外军迷的YY之作
讨论讨论 毛子22350护卫舰 总体布局的优缺点 毛子的武器在很多领域是被大家嘲笑的 特别是海军的水面舰艇 当然 这个怪不得大家 因为毛子自己不争气 就22350而言 主要被嘲笑的是两点 1 明明是护卫舰 却在毛子军中挑驱逐舰的大梁 2 十年磨一剑 票子不到位 数量也很少 当然 本贴不是从这个层面来讨论2235022350 把前桥后收 把前甲板最大化的延长 把垂发反舰弹装在前甲板上 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的护卫舰设计 对于反舰弹的设计惯例 是把反舰弹装在倾斜发射筒内 然后布置在船体中部的甲板之下对于这样的设计 我认为是有一定优点的 可以降低了重心 让护卫舰的小身板 装重型超音速远程反舰弹 深圳号在改装YJ12的时候 是削掉了一层功能性舱室的 这个改装代价也挺大的 为什么这样做呢 降低重心应该是一个主要考虑 要知道 深圳号的吨位也不小 也算是早期的现代化驱逐舰了 护卫舰因为体量限制 不可能像 52 55 伯克 等驱逐舰那样 在船体中部腾出位置来装垂发 所以整合到前甲板还是挺有道理的 而且 因为护卫舰舰首的实际宽度限制 主炮后的坑如果上大坑 也非常勉强 但是 舰桥后移后 相对主炮后的垂发空间 那是又宽又深 可以容纳深坑 可以装大型反舰和陆攻弹 就毛子的实际配置来看 上了2*8深坑 这个火力也算是很猛了如果换一个思路 这部分全部做8*6大坑 在主炮后方的8*2坑搞 一坑四近程对空弹(比如传说中的35弹) 避开护卫舰首甲板下方的 浅窄之处 把后面的8*4布置为深坑 深坑里装 重型反舰/陆攻/反潜 以及 一坑二的中程对空弹 这样 不仅火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而且任务的灵活性也得到大大的提高 若是传说中的057要搞 也许这样的布局思路还是可以参考选择的 有个说法是 因为舰桥后移 22350的内部空间不太宽裕<br>这算是这种布局的一个缺点吧 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来克服吗本帖不是为了吹嘘或者贬低毛子 仅为大家开阔思路之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