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佛♤ 弘法寺小沙弥
香港购物!微信:tzz13713884671
关注数: 93 粉丝数: 100 发帖数: 4,729 关注贴吧数: 1
转帖-----论纪念币 纪念币目前的市场价真正是白菜价。投资多少年,仍然处于原地踏步,没有一点起色和前景。尽管稍有启动,但远远跟不上其他品种前进的号角。回顾97,那时袁大头50、车工20、绿背50、红一角60,世乒赛50、宋庆龄80、拉萨500。如今17年过去。我们比较一下。看看今天的市场价格袁大头650、车工1500、绿背3000、红一角4000、世乒赛18,、宋庆龄50、拉萨300元。可想而知,那时的一元钱,如今是什么概念,我想人人都明白的。那时人*民*币的比值和现在相比,也就是无可比性。 我想如今纪念币宋庆龄涨到袁大头,拉萨币涨到绿背,我认为也不为过,因为袁大头源源不断的从地里挖出来,宋庆龄只有1000万的量,拉萨只有200万的量,并且逐年在消耗。它的前景如何? 纪念币何去何从? 纪念币的春天在哪里?17年前的市场物资价格和现在的涨幅差距太大了。一个近20年前发行几百万量的纪念币还不如发行几十亿的94年一角菊花、93、94年梅花币和92一元牡丹普通流通币。简直叫人不可思议。有的朋友说纪念币总有辉煌的一天。这个说法我赞成,但是我想不知那一日呢?一个人有多少个17年? 我奉劝收藏纪念币的朋友。尽量远离纪念币,它是一块死亡板块,永远长不大的娃娃。难道17年前发行1000万纪念币还不如02年发行上百亿的一角兰花?
转帖-----致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封公开信 致中国人民银行: 就流通纪念币的发行,作为一名集币爱好者想提一些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看法,希望能够给贵行流通纪念币发行带来些许借鉴。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流通纪念币已有一百多枚,题材包含政治、体育、伟人、珍稀动物、生肖、自治区、世界文化遗产、台湾风光等,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设计的币种,它极大地丰富了收藏者的业余生活。 但最近我上网查了一下,找了些美国最新发行的流通纪念币资料,让我打吃一惊,原来我们的流通纪念币和美国的流通纪念币差别太大了。我发现美国将很多重大题材都归了类,组成一个大的项目统一计划按年度发行,这不仅长期将钱币收藏者胃口吊足、深深地吸引,更重要的是它的纪念币设计的确不同一般,它的雕刻工艺、币面的立体感、币面的布局饱满度、币面的构思和整体设计感的确和我们中国流通纪念币有很大的差别。美国最近这些年发行的跨年度大套流通纪念币有“美国50个州和6块海外领地纪念币”共56枚25美分纪念币,另外还分“D”、“P”、“S”版,再加上56枚银币,共224枚,发行跨度十年;有“历届美国总统纪念币” 发行跨度十年,2007年起发行,目前已发行了24枚1美元的纪念币;有“美国第一夫人纪念金币”发行跨度十年,与历届总统纪念币同步发行;有“美国国家公园纪念币”共56枚25美分纪念币,发行跨度十二年等等。这些精美流通纪念币的持续发行,既给美国央行带来了巨大收益,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钱币收藏。据统计:“美国50个州及海外领地”56枚币的发行创造了50亿美元的收益,促使大约1.4亿美国人变成了钱币收藏爱好者。但是最最主要的还是美国流通纪念币的发行更注重精品意识,它的设计内涵和精美工艺令人啧啧称道。 我国的流通纪念币发行至今已四十几年,前后也出过很多类型的纪念币,虽然其中也不乏精品,但很多品种的设计和美国流通纪念币相比差距真的很大。从美国流通纪念币的发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发行纪念币的计划性很强,而我们往往只做当年的发行计划,美国却对同一系列纪念币的发行制定十年或更长计划,我们也发行了十枚世界文化遗产纪念币,按计划这一系列已发行完毕,共五组十枚。然而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的大国,仅仅发行十个世界文化遗产纪念币显然少之又少。截止2012年7月7日,中国共有43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自然遗产9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西班牙44项。但是如何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明,改变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红高粱式”的认识,发行多套跨年度的精美流通纪念币大全套将是一个最直接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手段。中国有众多的山川河流,有著名的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以及其它如五台山、九华山、黄山、武夷山、雁荡山、峨眉山等,还有中尼边境喜玛拉雅山中海拨超过8000米的山峰;有黄河、长江、黑龙江、淮河、珠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等。中国有很多历史名著,有《史记》、《资治通鉴》;有“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有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有三言两拍,“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等。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很多重要的节日,有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等等。这些题材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流通纪念币跨年度发行来展现,让所有国人感知中国文化,加深了解中国文化,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    这些题材的发行也可以大大激发国人对钱币收藏的热情,让大家在忙碌之余能尽享收藏的乐趣。中国人民银行也可通过发行流通纪念币赚取高额外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GDP已跃升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今年更有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们的人民币市场形象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坚挺,发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流通纪念币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让更多的外国人有到中国来的冲动;同时又向世界宣传了人民币。 小小流通纪念币 ,虽然只有3平方厘米左右的面积,却能做出大文章。它是国家名片,是国家资源,它可以快速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激发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提升国人的收藏热情。按目前流通纪念币的发行方式和题材选择,这种优质宣传资源其实是浪费了,应当将我们的文化通过小小的钱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改善发行渠道并加以推广。在推出精致的流通纪念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人民币,能更好地提升人民币的市场形象和国际地位。总之,好的题材+好的设计+好的市场宣传=强有力的人民币宣传+强有力的中国文化宣传+收藏文化的基石。本人是钱币爱好者,提此建议完全出于对流通纪念币的爱好,希望看到越来越多设计精湛的流通纪念币发行,希望看到强大的人民币,希望看到流通纪念币所传递的文化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强大的人民币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币宣传,而发行流通纪念币是最不花钱而效果最好的广告。
藏玉养人:美在德行与灵性 中国的玉石养生历史悠久,《神龙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可“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玉器除了用于佩戴、把玩、作按摩工具外,还有服食玉屑的。作为中医药学界的业内人士,韩顺平很清楚藏玉养人的道理。   韩顺平告诉记者,玉养人性。人之五德:仁、义、礼、智、信,对应的玉也有五德,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玉,石之美者。玉仁润,指细腻光滑、湿润、润滑,恩泽万物。玉义理,根据玉石的外部特征可以了解它的内部情况,表里如一,内外一致,这是玉石富有正义感。玉智,优质玉可制作乐器,声音舒展清扬,散播四方,这是玉石富有智慧和远谋的表现。玉勇,玉虽硬度不算太高,但韧度在自然宝玉石中居首,故玉有宁折断而不弯曲,显坚贞不屈的勇敢精神,即使折断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洁净、清廉。玉碎之后,断口虽然锐利,有能力嫉恨报复于人,或求得好处,但玉能保持廉洁而不为之。   人有五德:仁、义、礼、智、信;对应的玉的五德是仁、义、智、勇、洁;二者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相同、相通的,玉是越纯洁越尊贵,人也讲究完美无瑕,因此说喜好玉石收藏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完美得像玉一样。   韩顺平认为,人与玉是相互促进的,相互滋润的,爱玉之人必须要体会到玉之五德,这其实也是指导人们收藏的准则。许多玩家在收藏玉器时,一味追求又大又美的玉石,这就违背了玉值,玉石并非越大越美越有价值,一定综合玉石的材质、雕工等因素判断。尤其是古玉,还得考量其时代背景、稀缺性、历史价值。许多人常常抱有捡漏的心思购买玉石,殊不知随着现代交流的方便,捡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反,许多不良商家正是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设局欺骗。再有,很多人急功近利,希望玉石快速升值积累财富的心理可以理解,不过在当前行情下,显然不大可能,但从长远上,玉石价格是呈上升趋势的。   韩顺平提醒说:“一些古玉石商家为了卖出好价钱,往往编造各种故事,以增加说服力。对此,消费者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相信故事,而要依靠自身眼光鉴别。”   玉采自天然,融合了天地之灵气,古人认为玉是沟通人与神灵的法物。玉,晶莹其质,典雅其色。人类文明中唯有中国人赋予它至高无上的灵性,自古便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被人格化而超于自然,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礼俗之中。石之美者即为玉。心有所仪即是美。玉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玉本来就是石头,玉只存在各自的心中。有幸觅得一方久已心仪的美玉,那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分。   玉能够滋养身体。古人认为,玉是阴阳二气的纯精,是和谐的物化表示,相信对人体健康肯定有神奇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玉石有神奇的生化和物理特性,经过打磨的玉石会将效能积聚,形成一个电磁场,佩戴在身上,能与人体发生谐振,从而促进人体机能的协调运转。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人视玉如宝,作为珍饰佩用,古人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认为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玉锁、玉板指、手镯、脚镯、挂链、鼻烟壶以及摆饰、装饰之用,还用来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有魏晋南北朝食玉成风、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等。   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当玉石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可刺激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保健功能。老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佩戴玉手镯,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的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气、养精神。还有,用色泽翠绿的青玉和青白玉做成的美酒杯,不仅形态优美,而且有美酒功能,能改变酒的结构,使酒变得醇厚香甜、软绵适口。
缅甸翡翠中国工完美结合:市场前景看好 缅甸是翡翠玉石最主要产地,近年来,翡翠玉石产业在政策夹缝中快速成长。业界乐观认为,缅甸翡翠产业整体潜力巨大,市场前景看好。   近日,中新社记者踏访缅甸首都内比都,这里在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毛料交易中心。   时近黄昏,骄阳还在炙烤大地,缅甸首都内比都的街上行人寥寥。翡翠毛料公盘料场里,两台叉车轰鸣,合力搬移一块10吨的翡翠原石。   石头的主人、48岁的缅甸华侨范立燊在阴凉处席地而坐,不时接打电话。范立燊在缅甸帕敢开了一座玉石矿,曾经有300多名工人的矿山虽然在三年前停工。但他每年还是会带一些存货来到内比都,参加翡翠毛料公盘。   说起停工,范立燊叹了口气。近年来,缅甸翡翠市场几经波折。2012年,缅甸政府关闭翡翠矿山、暂停公盘拍卖,致使翡翠价格出现较大波动。2013年,缅甸翡翠毛料公盘变为一年举办一次。   今年的公盘已经确定于6月24日举行,虽然距离公盘大会还有一个月,但料场里已堆满玉石料。范立燊说,“公盘已沉寂一年,许多买家都等着出手。等到公盘大会时,会有许多中国人包机前来,那时一定人潮汹涌。”   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翡翠产地,缅甸翡翠蜚声海外。在全世界翡翠产区中,高质量的翡翠几乎全部出自缅甸。翡翠文化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较为繁荣。其中,玉石的最大消费国及加工地在中国。   今年4月份,缅甸珠宝玉器协会秘书长觉宝坎去了趟中国,看到购买者很多。他坦言,中国玉石文化历史悠久,市场前景非常好。在缅甸与中国之间从事 珠宝交易的人里,以云南、广东、福建商人居多。一直以来,缅甸翡翠是依靠中国玉雕师的技术闯出了名声。“中国的‘广东工’在缅甸非常出名,未来缅甸翡翠毛 料主要出口中国市场的大趋势不会变。”   如今,随着缅甸珠宝玉石产业的发展,该国逐渐有能力加工成品。缅甸总统吴登盛今年4月23日考察内比都“金荷”珠宝成品市场时表示,该国将提倡珠宝玉石成品加工,既可增值,又能解决就业。随着网络的发展,今后还将开辟网上销售业务。   觉宝坎称,目前,缅甸境内从事加工成品的人员已达十多万。为鼓励企业销售成品,缅甸专门开设了国际培训学校,由中国玉雕师执教。   因为翡翠毛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市场价格近年来水涨船高。范立燊认为,矿山禁采是主因。“大家手里都没料,价格自然就升高。”   价格虽高却依然有市。仰光winwin珠宝的负责人杨蒂蒂承认,目前翡翠市场的需求与过去相比有所缩减。然而,随着资源的不断紧张及消费者群体的扩大,中高档翡翠还在升。单是翡翠原料就比三四年前贵了许多,且还在上涨。   杨蒂蒂笑言,“消费群体主要是中国人,中国大妈非常厉害。”   此外,对于中国国内关于“缅甸禁止原石出口”的传闻,觉宝坎予以否认。他说,截至目前,缅甸政府从未发布过类似规定。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