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雪域高原
DH雪域高原
关注数: 15
粉丝数: 7
发帖数: 579
关注贴吧数: 3
建议朋友们为百度百科的“宋玉庆”词条重新编辑,太简单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subview%2F4197995%2F12111669.htm%3Ffr%3Daladdin&urlrefer=0c26b8a1291e8b66b5cdcc948013b674 这是网址,只有2条目录,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马上就能为宋老师做的一件实事。各位愿意吗?
把京剧革命进行到底——宋老师写于49年前的文章,好文笔! 闲人朋友真棒,竟然挖来了这样珍贵的资料,宋老师49年前写的文章。写的真好,淳朴、真实的再现了艺术家当时的情怀。大家去看看吧,这是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ds.eywedu.com%2Fyangbanxi%2F011.htm&urlrefer=059dce87c0fe0a27535046a43d6b47dd。 附件还是传不上来
做革命人演革命戏 —记青年京剧演员宋玉庆 在闲人朋友的感召下,又搜到一篇《做革命人 演革命戏——记青年京剧演员宋玉庆》传给大家看看 做革命人演革命戏 —记青年京剧演员宋玉庆 本列把者王兴志 山东省京剧团青年演员宋玉庆, 在革命现代戏 《奇袭白虎团》中, 成功地塑造了志愿军侦察排长 产伟才的英雄形象。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 出大会期间, 他的表演受到文艺界和广大工农兵观 众的热烈赞赏。大家都说他演兵象兵, 表现出无产 阶级革命战士的思想感情。 宋玉庆所以能得到这样的成绩, 不是偶然的。 这是他在党的教育、关怀下, 沿着革命化道路不断 前进的结果 。“ 要想演好革命戏, 必须先做革命人, 的厦理, 在末玉庆身上得到了证实。 坚决革命做毛主庸的好战士 宋玉庆出生在一个贫苦琴师的家庭 。 父亲的微 薄收入养活不了他, 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到青岛一个 哄做“麟祥社” 的小科班去学戏。 在科班里, 吃不 饱 、 穿不暖, 挨打受骂, 他恨透了那些拿着孩子不 当人看待的老板们。 八岁那年, 青岛解放了, 他和 小伙伴们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京剧 团。从此, 他彻底摆脱了“ 小戏子” 的命运, 踏上 了一个革命文艺战士的征途。在党的怀抱里长大的 宋玉庆, 时刻不忘党的恩情, 永远牢记党的教导, 他 常对在一起工作的小伙件们说: “ 咱们是党培养起来 的毛主席的文艺兵, 不是唱戏混饭吃的人。咱们事 事要听毛主席的话, 服从革命的利益, 要有革命的 自觉性: ” 为了当好毛主席的文艺战士, 当他刚刚能够读 通一般书报的时候, 就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他最早 学习的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时, 他还不能完全领会毛主席的思想, 但他明白一点就 实行一点. 他记住了毛主席说的“我们的文学艺术 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为工农兵 而创作, 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这段话, 就立即体 现在为工农兵演出的行动中。山东省京剧团是个多 年来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好剧团, 宋玉庆在随着剧 团登山砂水, 深入农村、厂矿、部队演出的十多年 中, 一贯表现热情饱满, 积极主动。有一年, 剧团 到山东省重灾区寿光县慰问演出, 北风呼啸, 大雪 纷飞, 在露天戏台上演出, 冻得演员脚穿不进靴 子, 手握不住马鞭, 但剧团同志和灾区人民同甘 共苦, 演出时后台都不生火炉。在这样的情况下, 宋玉庆积极演武戏, 翻跌开打, 一林不荀, 而且一 个晚上更换几次服装, 连赶几个角色。又一次, 剧 团在淄博矿区一带为工人演出, 在行军途中, 忽然 下起了大雨, 身上的棉衣都湿透了, 背上的行李也 因被淋湿而加重了分量。这时, 宋玉庆这班小伙子 们, 一面抢着帮年老体弱的同志背行李, 一面唱起 了革命歌曲, 鼓舞士气, 按时赶到演出点, 保证了 演出。 由于党的谆谆教导, 由于努力学习毛主席著 作, 宋玉庆的认识和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感到作 为一个毛主席的文艺战士, 单凭一股热情为工农兵 演出, 还是不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老老实实地向 工农兵学习, 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这样, 才能取得工农兵的思想感情, 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但是, 在他和工农兵群众交朋友的最初阶段, 群众 对他比较客气, 不太亲切。这使宋玉庆很感到苦 恼。 于是, 他带着“ 怎样和工农兵打成一片刀的间 题, 再去阅读毛主席的著作, 心里才豁然开朗。他认 识到群众和自己疏远, 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放下“ 演 员” 的架子, 还没有下定彻底改造自己的决心, 和 群众一起生活、一起斗争。从此, 他再随剧团深入 生活和演出的时候, 总是在组织的安排下, 争取一 切机会参加劳动, 在斗争中和生活上同群众打成一 片, 慢慢地思想感情就比较接近了。去年, 剧团到 沂水县高桥公社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他住 在一户老贫农家里。在这个“ 家” 里, 他把贫农大 爷、大娘认做爹娘。他的手里一klJ 也不闲着, 放下
赵庆华的海角朋友热情建议建吧友报到楼,各位积极响应哦! 吧友建议我建立此楼,活跃吧里的气氛。我觉得是个好主意,大家每日签到的同时相互问候,互通信息,畅谈每日所思所想,发表感言,抒发情怀,确是个不错平台。试试看吧! 海角朋友:是这意思吧?
给宋老师盖楼啦! 各位好!宋老师的照片分散在各个楼里,咱们把它集中起来供宋迷们敬仰欣赏。大家把自己珍藏的、网上挖来的照片都发到这个楼里来吧,无论艺术照、剧照还是生活照,看看咱们能盖多高的楼哦
潘老师有意为宋老师办个人演唱会,大家去“又见宋玉庆”64页看看 希望能早日进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