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斌43 王继斌43
放飞心情
关注数: 132 粉丝数: 244 发帖数: 5,915 关注贴吧数: 78
最近玩弹弓 无意间看到玩弹弓资料 可以应用于翻滚风筝 由于本文字数比较多 我就不编辑了 关于肌肉记忆问题 给那些和我一样喜欢玩翻滚风筝又始终动作出不来朋友 其实打弹弓绝对不是一门技术活,是一门手艺活,这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经年累月的练习才有可能保持那种出手即准的状态。 不管是瞄打还是估打或者是其它的斜打及无架都是一样,你刚开始的一日几百发的练习,到最后就是几天不练或者是各种理由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丢下不管,那么你苦心建立起来的感觉就会完全跑失,就算你是弹弓老手,本来是十发九中,搞不好很久不摸弹弓,也就是十发一中了,什么事都有可能。 因为这种需要肌肉记忆的弹弓虽然说你有了很好的弹弓理论经验和知识,但是不定期练习的后果就是曲终人散,很难找到当年那种发发命中的感觉,因为你生疏了,那种感觉也就是肌肉记忆没有了。如果说重新拾起的话,虽然说上手要快,应该说比新手要好多,可是完全找回那也得60%左右的努力,新手当然是100%,时间上要快很多,但是也是需要纠结好一阵,导致好多弓友会问出,我本来很准的,姿势啥都很稳定,那么为什么偏偏打不准了呢?这问题显然针对于老手,新手可以围观一下,直接体验老手的回归之路。 弹弓老手突然找不到感觉了,啥都是老套路,弹弓,皮筋组,钢珠,靶子,还有人也是一样的,可是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有十天半个月没摸弹弓了,突然发现打不准了?而且是接二连三,无论如何调整,好像也不是很尽人意,要找回那种发发命中的感觉又得下好大一番力气,时间上也要坑进去不少,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传说中的肌肉记忆的得失之中对弹弓练习的相互影响制约关系。 多久时间可以产生肌肉记忆? 这种对于专业运动员的术语同样也可以用在弹弓练习上面,你练的得越多,练得越有规律,才能逐步找到这种肌肉记忆的感觉,拿起就打,打得就准,现在肌肉记忆也成为很多弹弓玩家的口头禅,好像这个肌肉记忆大家都掌握了,这就是理论公式一样,摆在那儿很是明显,就那么简单。 你知道这个公式是如何产生和推算出来的吗,没有积累大量的经验和艰苦的练习,根本风都摸不到这种弹弓中的神一样的高度,那就是肌肉记忆的感觉。 可以给大家一种概念上产生肌肉记忆的时间,那就是三年五载,什么快速养成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天天几百上千发的练习,只会让你的肌腱毁掉,没有真正有经验的老师傅的指引,有可能弹弓练不成,反而就伤身害已了,因为肌肉记忆是需要科学指引的。 其实最为基本的一个拉弓的动作,达到几万次的练习,才可能产生正确不加思索的动作,因为拉弓中有挺胸、持弓的前手推出,捏兜的后手要控制在一个合适自己的点,两腿与肩平齐,就这种简单的开弓姿势,是个人就会做,可是大家每做一次的动作都会有差别,而且姿势会不断改变,因为体力、技术要领、经验及多方面的因素的限制。有可以几个月下来让你略有感觉的这个动作居然是个错误的动作,因为在弹弓打法中,站姿这个动作只是一个弹弓动作链中的一个小分支,如果站姿错误就会影响后面的一系链动作,而且前手、后持,捏兜等方方面面的配合都需要一个准确,如何才能准确就需要不断试错,不断总结,不断找到接近于正确的姿势,所以这个动作肌肉记忆产生下来就也一样不断的产生错误,又纠正错误,肌肉记忆不断出错,又不断的走向正确,这种大量的练习就需要大家持之以恒,经年累月,什么速成大师是绝无可能的。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你想邓飞虎弹弓玩得出神入化,那都是三十多年来不断的苦练才有如此的造化,才形成它独特的肌肉记忆,也许你可能看到邓老师不也是那样拿捏弹弓的,可是为什么别人能打得那么准而你却不能够,因为时候不到,你的肌肉记忆没有形成,就算是再好的弹弓理论支撑,没有长时间的苦练,不断从一个个错误中洗礼出来,怎么会成为真正的神弹弓。 其实这种大神级的弹弓手,中国非常少,毕竟现在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很快,能有那么多时间的人非常少,再加上练习弹弓没有家人的支持也难,因为没有人对你讲句好话,还有场地,自己的决心及坚持不懈的苦练,都很重要,不是你练了几个月了,你就有什么肌肉记忆了。也许这几个月下来你练习的弹弓动作有可能就是个错误的肌肉记忆,而且弹弓皮筋、皮兜还有人本身前后手的不稳定性会造成弹弓弹道的不稳定,所以只有时间来弥补这种弹弓不稳定造成的每个弓手成长中要面临的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明很准很稳定的姿势又不准了?”于是为了这该死的不稳定性的弹弓配置,这种配置也许是你购买来的,也许是你自己做的,但都影响着你对这一组弹弓皮筋又反过来修正你的持弓姿势,于是这要一个周期又一个周期下来,你得到的肌肉记忆是经过一次又一次不断修正的弹弓肌肉记忆碎片,所以最终也许一两年下来,感觉自己好像还是原地踏步,还不如有些新手,上来就爆一个冷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