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龙星君青羽 紫龙星君青羽
网络给某些人多加了一层人皮,就觉得自己是个神了。
关注数: 290 粉丝数: 644 发帖数: 19,096 关注贴吧数: 97
水浒传各代版本对照 一、早期母本 施耐庵(也可能施耐庵、罗贯中合作或有先后,以施耐庵为主)在对《大宋宣和遗事》、宋元水浒话本、民间水浒故事、元水浒杂剧集大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于元末明初,产生了水浒传早期母本。 这个原本,所谓“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高儒《百川书志》,明代),因已佚,分卷、分回、回目、排篇情况不明。 但施、罗二公在他们那个年代影响力应该不大,乃至后人在他们生平考证上无法形成确切结论。 之后,明代中前期,出版业(当然不是指印刷业)不够发达时,小说的校订、编次、刊卷也不严整,而且没有发现该时期有水浒刻本流传下来。 二、嘉靖年郭勋刻本 早期不明版本流传至明嘉靖年间,相传由武定侯郭勋改刻刊本,亦称“新百回本”;另说都察院也有刻本。相关记载有:嘉靖二十年晁瑮《宝文堂书目》;嘉靖三十八年周弘祖《古今书目》。该嘉靖郭本今已佚,具体内容不详,郭勋对原作的改动情况亦无法考证,只能推测。特点: ⑴每回前削去致语。关于“致语”,经王利器、钱希言等学者考证,应该是所谓引头诗、入话,可以整本书正文前置,也可逐回正文前置。 ⑵移置阎婆事,也就是说将阎婆许女配宋江一事移动到刘唐下书之前,避免刘唐下书与阎婆惜要挟宋江时间间隔太长。此项改动被认为相当合理。 一般认为后来万历年间大滌余人序本乃翻刻郭本,后来芥子园本又翻刻部分大滌本。万历至崇祯年间,各种百回至百廿回本也不同程度地参考了郭本。 三、百回繁本体系(此列六种七本,外二本) 是被认为与母本相似程度最大、在明代影响力最大的版本体系。但系内又有“类郭前(未前移阎婆事)”和“类郭本(前移阎婆事)”之别。 1、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容与堂本),百回本,明万历。虽无“致语”,但并未移置阎婆事,被认为源自郭本之前的版本。后有翻刻本: 1-2容与堂挖改本(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百回本,明天启。 2、大滌余人序本(残本),明万历。该本前又有天都外臣(汪道昆)作序。该本不但没有“致语”,而且移置阎婆事,被认为是由郭本翻刻。 3、当代朱一玄、郑振铎收藏本(残本),二十卷本,明万历,现存二卷八回。该本回前无致语,但未移置阎婆事,当与容与堂本同源。 4、钟伯昭批评本(四知馆本),百回本,明天启。内容与容与堂本大致相同。 5、芥子园翻刻本(李渔点评本),百回本,明崇祯。该本每回前没有“致语”,移置阎婆事,与大滌本颇为一致,一说翻刻大滌本,一说容与堂本与大滌本相结合。后有清代翻刻本,百回本,由日本无穷会收藏。 6、石渠阁补刻本(北京图书馆收藏),百回本,清康熙。该本前刊录天都外臣序,回前无致语,但未移置阎婆事,一般认为该本类同容与堂本,为仿古而前插天都外臣序。 插:温陵叶昼批评本,百回本,明万历。传说中的版本。 增:李玄伯重刊忠义水浒传,天启袁刊本与万历大滌本拼合混排,省去田王故事,百回本,民国。 特点: ⑴该本体系,无论“类郭前”还是“类郭本”,基本认为故事都包括大聚义、拉锯招安、征辽、征方腊,情节前后呼应比较完善。但征辽段文风与大聚义等部分颇有不同,其文源至今争议。 ⑵容与堂本对“忠义”的烘托较为强烈。 ⑶无论征辽还是征方腊,地理方面都好于其他部分,且征方腊地理更细致。
《水浒传》版本源流,无论繁简本均有征四寇 《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钱塘施耐庵的本, 罗贯中编次。——高儒《百川书志》嘉靖十九年 《三国》、《宋江》二书, 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 故日编。《宋江》, 又日钱塘施耐庵的本。”又卷二十五: “ 史称宋江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官军莫能抗… … 罗贯中演为小说。”——郎瑛《七修类稿》嘉靖至成化 《水浒传》罗贯者, 贯字贯中, 杭州人, 编撰小说数十种, 而《水浒传》叙宋江事, 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王圻《续文献通考》嘉靖 以上记录可以看出,百回本《水浒传》从嘉靖起开始逐渐有影响力。然而,明代的人已经对于成书作者无法考定,我们今人在发现重大考古证据之前,也无法认定究竟谁是《水浒传》的成书作者。 现在一般的观点是,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周维衍《<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我对这种观点持支持态度。 这里唯一有疑问的是罗贯中当时写定的《水浒传》究竟是什么样子?还要讨论。现在可以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样子,一定不是一百回。拿百回本去贬低百二十回本,是极其不妥当的。 近年来,学者侯会通过对《水浒传》好汉的出场诗的研究,试图提出《水浒传》前十二回半后起的说法。 出场诗是《水浒传》里面好汉的标志,每个好汉登场亮相,就会有一首诗词来隆重介绍,例如 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双手浑如铁棒,两只眼有似铜铃。面上虽有些笑容,眉间却带着杀气。能生横祸,善降非灾。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妥蛇丧胆。何处觅行瘟使者,只此是短命二郎。 不用说,这是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里面阮小五出场时的诗。出场诗有两个特点 1.基本都在好汉首次登场时出现 2.结尾处一定明确标识出该好汉的绰号或者姓名 例如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里面也有一首诗词介绍独火星孔亮 顶上头巾鱼尾赤,身上战袍鸭头绿。脚穿一对踢土靴,腰系数尺红搭膊。面圆耳大,唇阔口方。长七尺以上身材,有二十四五年纪。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 这首诗被认为是普通的外貌描述,由于没有明确写出孔亮的姓名绰号,所以不是出场诗。 1.水浒好汉只有十七位始终没有出场诗:公孙胜,刘唐,杜迁,宋万,白胜,曹正,宋清,张青,施恩,孔亮,吕方,郭盛,童威,童猛,薛永,朱富。 2.水浒前十三回一共出场了十四位好汉全部没有出场诗,除杜迁宋万始终没有出场诗以外,另外十二位好汉都是在相隔四五十回才有出场诗。 ——侯会《水浒源流新证》 需要指出的是,好汉第二回以后登场才有出场诗的,一共二十二人,但是,除前十三回的好汉以外,其余的都是在前后一回里面就补上了出场诗,可以被认为是作者有意挑选了好汉的亮相时机,例如混江龙李俊,出场在第三十六回,赞诗出现在第三十七回;浪里白跳张顺,出场在第三十八回,赞诗出现在第四十回。 可以说,这种集体性的赞诗大跨度推迟出场,是匪夷所思的。最符合情理的解释是 《水浒》前十三回的内容,是有另外的作者补写的;十二回以后的部分,才是《水浒》的原始面貌。试将前十三回删掉,我们会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部完整的《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一位不少,且每位好汉的首次登场,都带有一首出场诗,呈现出十分规律的现象。——侯会《水浒源流新证》 侯会的看法并不是孤立的,聂绀弩在《水浒》四论里面也提到过: 最早的《水浒》本子,当只有宋江,晁盖等人的故事,很可能就是从时文彬圣堂开始的。以前的差不多十三回,都可能是后加的。 删去前十二回半的《水浒传》,更加符合水浒传的蓝本《大宋》。 基于此,还有一个推论,就是原本水浒里的好汉的首次出场位置,应该大致是他赞诗出现的回数左右。这一点我们后文要用到。 我们来看看前十三回的回目,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四个人物,林鲁武杨,除了武松,都已经悉数登场。在文章的开始交代了高俅迫害王进的事,揭示了梁山之乱,乱自上始的深刻社会根由,将《大宋》的思想深度拔高了一大截,是神来之笔。 前十三回,在参考了众多资料以后,作者原创性地创造出了林冲这个人物。林冲在各版本的说话,讲史中,都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他的诗赞(出自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 素罗袍上绣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可以看出,他的原型就是张飞,这与前十三回那个心理活动频繁,明哲保身,忍辱负重的文人形象的林冲,大相径庭。 在所有的梁山英雄里面,真真正正符合“逼上梁山”的,唯林冲一人;可以说,林冲的出现,让梁山英雄的行为正义化。这比《大宋》里面描述的真正的强盗行径,天差地别。
着象、癫狂与冷漠 安晶老师今天问我,有没有想过继续求学。 我说:既已错过,再求就是着了象了。 着象和脱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厌恶我的学生时代,本能抗拒“学生”这样一个身份。 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群喜欢出主意却不肯考虑后果的朋友,因为他们只是喜欢看身边的人陷入两难,而自己以救世主的身份垂赐她慈悲的意见,至于后果,那是这位朋友所要承担的,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着长篇大论的意见——这是一种莫大的无耻,却有人深以为乐——偏偏这位以为得了“最优选”的朋友还深深感激,并不觉得自己错了——朋友们在关心我呀! 幼稚和懵懂,总被称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于幻想的生活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爱情、金钱、肉欲横流,浩如烟海的课程换成一张薄薄的文凭,就像发脾气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孩子,反正为脾气买单的是别人,而非自己。 出身音乐系的我,见多了阴谋奸宄,见惯了肉欲凌乱,是非地、混沌场,不过是小丑的马戏团,一张琴、一首歌,不过是生活的点缀,而非是求学的目标。 我也沉迷爱情,以为它是道德、责任、陪伴与照顾在内心交融下的结合体,后来发现,爱情不过只是无知的少男少女在肉欲刺激下的婚前性行为,向深爱的人索求高昂的情感偏向、照顾、退让和彩礼,然后与相亲对象在短短时间内开启婚后生活。 人的内心都很脆弱,在混沌中会找寻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这目标太远,远到不可自拔。人们开始自我陶醉:不是我不努力,是上天不允许呀。然后开始阿q式的自我催眠。 就像这只南师大的猫,温柔可爱,它在校园里被照顾久了,安宁、祥和,从不怕人,在我怀里温柔趴着,可爱。 可是这是他的温巢,不是我的终点,我的行程是漫天大雪,留着一条卑微而漫长的小径。 这软软的小脑袋瓜,是漫漫行程的点缀,却是唯一可以回忆的温馨。
历数近20部戏主打结局: 1.霹雳侠影之轰动武林 序章+30章 主打: 三鱼无梦生:消失 鷇音子:牺牲 超轶主:死亡 2.霹雳侠影之轰定干戈 32章 鷇音子:牺牲 沐灵山:牺牲 一页书:不死系 女玡:牺牲 倦收天:不死系 3.霹雳侠影之轰掣天下 32章 倦收天:不死系 原无乡:不死系 4.霹雳侠影之轰霆剑海录 32章 素还真:不死系 倦收天:不死系 原无乡:不死系 玄同:退隐 玄膑:死亡 5.霹雳开天记之创神篇 32章 商清逸:死亡 素还真:不死系 山龙隐秀:死亡 6.霹雳开天记之创神篇下阕 32章 赮毕钵罗:退隐 鹤白丁:死亡 御清绝:飞升 却尘思:退隐 7.霹雳谜城之九轮异谱 32章 魔息:死亡 乱世狂刀:不死系 棋邪纵横子:死亡 8.霹雳狼烟之九轮燎原 16章 解锋镝:消失 乱世狂刀:不死系 神机:死亡 墨倾池:死亡 9.霹雳狼烟之万堺尘涛 32章 剑非道:退隐 生命练习生:消失 风之痕:不死系 叹稀奇:死亡 玄真君:退隐 10.霹雳狼烟之古原争霸 50章 剑非道:退隐 红尘雪:不死系 圆公子:死亡 11.霹雳天命之仙魔鏖锋 50章 寄昙说:消失 楚天行:死亡 逆神暘:死亡 12.霹雳天命之仙魔鏖锋Ⅱ斩魔录 60章 天迹:不死系 君奉天:不死系 地冥:不死系 13.霹雳天命之战祸邪神 20章 青阳子:不死系 莫昭奴:不死系 云徽子:不死系 14.霹雳天命之战祸邪神Ⅱ破邪传 50章 一页书:不死系 青阳子:不死系 系雪衣:死亡 帝龙胤:退隐 15.霹雳惊涛 42章 叶小钗:不死系 佛剑分说:不死系 意琦行:不死系 奇梦人:退隐 倚情天:退隐 16.霹雳魔封 60章 青阳子:不死系 静涛君:退隐 荧惑:死亡 夜雨沧神:退隐 问奈何:死亡 17.霹雳靖玄录 20章 琴狐:死亡 占云巾:死亡 天扇子:死亡 风月主人:黑 18.霹雳靖玄录下阕 28章 琴狐:死亡 占云巾:死亡 天扇子:死亡 19.霹雳侠峰 50章 玉龙隐士岳云深:退隐 梦聆心:死亡 衣九溟:死亡 名剑绝世:退隐 皇剑孤臣:退隐 20.霹雳天越 32章 西窗月:消失 疏楼龙宿:不死系 21.霹雳兵烽决 谈无欲:??? 月无缺:??? 剑风云:??? 挹天愈:??? 藐烽云:??? 倦收天:不死系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