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皮John 凉皮John
有事说事,否则不在。
关注数: 103 粉丝数: 967 发帖数: 22,614 关注贴吧数: 32
致吧内集福吧友的一封信。【转帖】 今天,我的xx宝收到很多好友验证,看了他们的求福帖,才知道不是单纯地想加我好友。玩福帖首先需要加满10个好友会随机得到3个福帖,收集满5张就会得到现金2亿平分的机会。 公司同事间纷纷加好友,通过求福和互换,很快收集到了4张福。可是就是没人找到敬业福,问了很多QQ和微信朋友,他们都没得到。竟有人出巨资发帖求敬业福,Tb也有很多人在卖,让我觉得大跌眼镜! 其实x云这次出手是为了壮大他的xx宝,xx宝生活圈推出以后,人气一直偏低,大家还是比较习惯在微信发朋友圈。我觉得只有付钱的时候才会打开xx宝,平时不习惯在xx宝聊天。 微信前段时间推出收费照片功能,让大家觉得眼前一亮,更让x云感到紧张。这一战,他让用户主动多加好友,并将求福帖分享到生活圈,我觉得他的目的就是增加生活圈的活跃性。 故意营造某一种卡一卡难求,让我们大家都为他推广。其实我觉得,到春晚那天用xx宝的咻咻咻,可能会把一些罕见的卡大量放出,最后我们拿到的钱,可能只是几毛或几块。 为什么收集了四福,就是一福收集不到? 告诉你答案吧:现在大部分人目前最多只能收集到4个福,还有一个敬业福央视春晚2月7日20点到24点的互动环节“咻咻咻”可以得到。 如果有人给你高价售卖敬业卡,你当然不要买!不然就要交智商税了!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吧内集福的吧友很多,已经影响到了吧友之间的正常交流,特开此贴,有集福需要的吧友请跟帖讨论,勿开新帖。
说说今天碰到的事吧! 做某路公交车,过了一会上来了一个步履瞒珊的老人,老人说:“我坐下在投币吧”公交车司机等他坐稳后起步了,行驶中,哪位老人拿出一个绿本说“残疾证免费吗?”公交司机回复“残疾证不享受优惠,但是可以拿残疾证到公交车公司办理可以享受优惠的公交卡,看看公交公司给不给你办”老人在车上重复了三遍:“我在北京,青岛拿残疾证都能免费,为什么在这儿不行”公交司机给解释说:“军残,为社会做出贡献可以免费,你这种残疾证是需要到公交公司人家给你办理享受优惠或者免费的ic卡的,我没有这个权利给你免费”老人又在哪里嘟囔“我在北京青岛都是可以免费的”公交车司机沉默了,过了三分钟老人说:“我到车站,你等着让我到了车站,我去破开钱在给你”公交司机说:“我不一定有时间等你破钱啊”然后车里有沉默了,直到快到了车站,老人看到了坐在车内后排的我,问我有没有两块钱?有的话就帮我付上,我下车给你,然后我天真烂漫的就相信你,助人为乐嘛,然后我下了车,走的很慢,老人也下了车,慢慢的跟在我后边,啥也没说,就连一声谢谢都没有,我踏马内心顿时就火了,老人年近六旬,腿脚走起来不灵便,我也没想要他还给我那两块钱。但是你下车后我就慢慢的走在你前面,我就是想等你说句客套话,谢谢了之类的话,没想到你竟然表现得竟然跟不认识我一样,觉得青年两块钱不当回事啊,前面说了,老人说下车后还我,当时我心里就想老人给我钱,我一定要跟他客套一下,钱就不要了,谁知道帮了一个白眼狼,下车了,就不认识了,连句谢谢都没有,我不是虚荣,想被人夸奖,而是老人前言在先,后续竟然如此无耻没素质,我感觉我很不爽,如果今天家里有老人说:坐公交碰了一个虎逼,白帮我投了两块钱,那么这位吧友,你记住,这两块钱是我给你这位长者的学费,如何学习做人的学费。
农民史龙江:手工过门笺的守护者 1月7日,记者来到莒县阎庄镇大柏林村史龙江家中,往年热闹的加工过门笺的场面没有了,只有史龙江独自坐在煤球炉子旁边,为几位喜爱手工过门笺的亲朋好友加工过门笺。   在莒县以及鲁东南一带,过门笺的作用主要是在农历春节期间,贴在门楣上,用于装饰。“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一句民谣反映了人们对过门笺的美好寄托。   今年50岁的史龙江告诉记者,大柏林村制作过门笺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是远近闻名的加工过门笺传统村,全村200多户人家,有150多户从事这门手艺,每到冬闲季节,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一家人围坐在热炕头上制作过门笺。制作的过门笺除了在本地销售,还销售到了相邻的沂水县和沂南县,是冬闲季节主要的一项经济来源。   自清末民初以来,莒县过门笺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过门笺的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刻成模版,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然后把彩纸按尺寸裁好,一沓80张,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用锥子扎上眼,再穿上纸捻固定,最后再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击各种刀具刻制,全部刻完后把刻下的纸屑投出,整个工序就算完成。   2004年大柏林村有一户村民引进机器生产过门笺时,全村还有47户从事手工加工过门笺,到了2005年就只剩17户在做,从2011年开始全村就只有史龙江一个人还在做。   过去他们家一个冬季能制作8000多门(套),而一台机器两个月就能制作20多万门(套),价格也便宜。   2007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莒县过门笺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