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宁哥🌞
xun0366
关注数: 487
粉丝数: 159
发帖数: 6,911
关注贴吧数: 51
#城市GDP#合肥济南这几年真是胶着啊!有哪位大神可以做一个两市的多方面数据 PK表格,而不是只看GDP对比,看看两市到底哪市综合实力更强,哪市相对水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早十年前合肥真的还比不了济南,早二十年前那差距就更大了去了,合肥成长这样真是奇迹了!
济南合肥这几年GDP很胶着啊!有谁可以做一个两市的多方面数据的 PK表格,而不是只看GDP对比,看看两市到底哪市综合实力更强,哪市相对水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早十年前合肥真的还比不了济南,早二十年前那差距就更大了去了,合肥成长这样真是奇迹了!
【话题◎0611】Reno5Pro+散热太差了!从5月开始天气温度稍高,开始感觉到手机有点微热,这个月更是明显,几天前有一次在户外(当时大概30度多一些)拍照没有多久,就发现手机烫得不行!到了后面更是出现了拍照闪退,屏幕也卡了一下什么内容也没有,显示自动调成了暗夜模式,并有提醒“温度过高,部分功能暂时无法使用,建议待手机冷却后再使用”。。太尴尬了!看了下安兔兔监测的实时温度,CPU达到了60多度(之前查看有到过70多度!),电池突破了50度!拿在手上烫得要死,感觉都要爆炸了,赶紧关机,放在风口吹吹,过了一阵子才敢开机。 另外,这4500毫安时电池一直感觉不耐用,手机发热以后掉电更是夸张,一天两充是至少的。今天又在户外拍了些照片(第五张为此刻气温),手机依然很烫,掉电很快,唉—— 昨天去了售后,检测说电池没问题,关于发热,没有办法解决,这更让我明确了骁龙865处理器是火龙啊!基本上多数代的骁龙8系列都有这样的问题吧,前几年都用的华为,几乎从没出现过温度过高的情形,麒麟芯片功耗真是太优秀了!这回用了高通芯才真正感受到麒麟有多好!
小米10、10Pro、红米K30Pro体验详细感受 今天下午到实体店好好体验了一把,先说米10、10Pro,颜值手感还是不错的,曲面屏正面视觉挺好的,两侧有一种“溢出感”,在手上把玩了一阵,再去看红米K30Pro,明显感觉米10更有档次。背部10比10Pro要逊色,后者的哑光材质确实更舒服,相对也不易沾染指纹,不过也不是很磨砂的感觉,算是介于普通玻璃与磨砂玻璃之间吧。吐槽下10的后背颜色,那个“钛银黑”哪黑了?不是蓝嘛!“冰海蓝”太淡了。。至于“蜜桃金”我觉得还是挺好看的,但是作为男生我hold不住。 拍照体验了好一阵,综合确实10Pro更好,在一个特制的暗箱拍摄对比,没有激光对焦的10无论是对焦能力还是成像效果明显不及10Pro,另外视频防抖效果也是10Pro更好。不过10因为有专门微距镜头,微距方面反而比10Pro更胜一筹。当然都比不了红米K30Pro标准版上那颗500万“超清微距”镜头,那个体验真的是我体验过的最棒微距了! 一亿像素的成像在去年CC9Pro上就体验过了,确实挺赞的,且米10因为是旗舰处理器,拍照速度比CC9Pro快多了,不过打开照片还是需要一点点的时间量(包括2500万标准模式下),这可能是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另外,米10标准版在拍照体验中,出现过一次拍出来竟然是“纯黄色图片”(就像一张色卡)的怪异现象,令人不解!店员也无法解释。还有一个问题,10和10Pro都存在,靠近物体拍摄(不是拍微距),发现其成像明显趋向“人像”的效果,中间突出,周围虚化,但是我这时需要的是整体清晰!这个不知道是硬件弊端,还是拍照算法的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系统优化完全改善?【我今天没下定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顾虑因素】 还有就是在没有玩游戏的情况下,仅仅是刷刷手机页面,拍了些照片,就感觉手机背部有温热感,10和10Pro都是,看来865+外挂功耗不低啊!难怪要用那么大的散热方案,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火龙”,呵呵。 再说说K30Pro,原本我有点倾向选一个“真全面屏”的(因为没有用过,觉得看视频应该很赞),但是看了实机,首先屏幕素质是真不如米10系列(米10那个孔看着也不碍眼,我手上的也是左前开孔的,孔比米10还大,算是习惯了),其次手感不及,两边框有些硌手感,米10好很多,另外重量也比10重一些。拍照,索尼6400万打不过三星1亿800万,没办法,这是先天劣势,另外,在店里试拍,发现在一定手持角度下(进光折射不同吧),拍出来的照片有明显偏色,这个就有点差了。变焦版的变焦谈不上惊喜,一般般吧。标准版的微距镜头倒给了我惊喜!要是能把这颗微距镜头替换掉变焦版上的200万凑数镜头,再加上90Hz,如此的变焦版就真的太赞了!那真会卖疯,可惜小米现在让人犯了选择困难症。 下午差点就要买了10Pro,线下可以花呗6期分期,送一个价值168元的18W快充1万毫安移动电源,还有一副几十元耳机。最终还是忍住了没买,今年挣钱真不易。再看看吧,看看稍近距离拍照周边大范围不清晰的问题会不会改善,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品牌手机将出,到时候再比较一下。
我的SUV分级观念(中国) 首先,对于这些“中型SUV”: 极光(4米3几长)、MKC(4米5几,翼虎平台)、途岳(4米5几)、NX(4米5几,RAV4平台)、自由光(4米6几)、昂科威(4米6几)… 个人觉得务必要从中型SUV进行除名,这些明明就是紧凑型SUV好吧! 下面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不能唯“轴距”论,参照美国标准,更应该考虑车身尺寸(尤其车长),美国标准4米8以下都是紧凑型SUV,像在中国被定义为中型SUV的Q5、GLC、X3、XC60这些都被归为紧凑型SUV,Q3、GLA、X1(美版未加长)这些属于小型SUV 下图为美国豪华紧凑型SUV评分榜(我喜欢的RDX得分很高,可惜在国人识货的人太少,呵呵)
中部6省会实时气温对比!武汉此刻比郑州还冷!但是苦逼没有暖气!真是夏天热死,冬天冷死的地方啊……
西南五大城市气温对比,昆明最暖和(居然高于纬度更南的南宁),贵阳最冷!有点不可思议,夜里最低会到零下7度!贵阳什么情况?
明明是“第二部”!。。。这个真心服了
为何上海的“城市建设面积”和“建成区面积”相差这么多”??几乎一倍!其他省份基本都比较接近。 从城市建设面积来说,上海还是当之无愧第一大城市!这也符合卫星图的实际情况。
昆明真是好地方,此刻温度和深圳同温,比广州还高2度!比同西南大区的成都整整高10度!
什么情况?MIX3暗部亮度不如米8啊!不过,对高光的压制比米8好,夜晚灯光字体看得更清晰。总体,拍照的升级还是不够令人满意,暗部细节退步,令人遗憾。
强烈建议华为Mate系列提前到9月发布! 下半年旗舰三星Note系列今年8月上旬就发了,苹果是惯例9月发,华为Mate居然到10月中下旬才发,相比前两者,华为实在占不得先机!大量潜在用户(5千以上的购买群体)必然会因为时间流失很多!现在国内买三星的用户比较少了,华为高端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苹果,虽然价位相比一涨再涨的iPhone应该还有不少优势,以至于余承东在今年iPhone发布会后发了“稳了”表达喜悦之情(在他看来,相比iPhone的价位,华为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不过,从新一代iPhone的销售情况看,价格虽然涨了不少,但是似乎卖得更好了,尤其是XS Max!人们对大屏的热情,估计也超出了苹果管理者的想象,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是再创新高。今年的Mate20系列比往年要有一定程度涨价是逃不脱了!(国外已经曝出相关售价,明显上涨了!) 总之,华为想要稳稳战赢苹果,高端层面的Mate系列真得提早发售才好,性能优势诸多,完全应该更有信心,希望下一年你能早一点!
原来荣耀(品牌)市场占有率不光超过小米,更早就超过了华为啊! 二季度增幅**!从这份表看,荣耀在今年一季度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小米,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增幅明显(不知道数据有没有错,因为我记得去年荣耀就宣称出货量超过了小米),看来荣耀V10的贡献应该不小。二季度扩大了优势,荣耀10热销。三季度估计占比会进一步提高:荣耀play、Note10、8X等,以及10、V10降价持续刺激市场。 还注意到苹果在去年四季度相比三季度市场占有率激增,可见iPhone X的影响力(销量)还是很大的,今年一季度有所下滑,到二季度更是低迷,不过比去年同期占比要好(7真是吸引力有限)。马上XS发布,应该又能提振市场占有率了,如此,苹果在中国似乎陷入了“销量振荡曲线”。荣耀增幅这么猛,海外市场持续推进下去,未来全球市场占有率没准还能赶超华为(品牌)!华为国内销量已经越来越仰仗荣耀,难怪越来越重视海外,新品首发都在欧洲。如果未来打通美国市场,提高日本占有率,真的离世界第一就不远了。俄罗斯市场,荣耀+华为已经无限接近三星,也必将超越三星,增幅太牛了!小米也不错,再发发力,苹果要被其挤下去!哈哈~未来最大的潜力手机市场——印度占有率,小米在中国品牌拔得头筹,VO随其后,荣耀的占比还很低(但增幅比例很厉害啊),希望中国品牌手机合力赶紧把三星赶下去!哈哈~~
Mate20Pro尺寸和nova3很接近啊!屏幕尺寸也接近,边框M20P比nova3小了一圈。20P应该是华为最瘦长的机子了!手感应该会是最好,72.5mm真的很赞!
魅族16,其实不如叫魅族18!尤其当我看到这张卡片,感觉这是 魅族16,其实不如叫魅族18! 尤其当我看到这张卡片,感觉这是在2016年度似的!我觉得魅族的文案设计是不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啊?去年的15是为了纪念十五周年,本身就是个出跳的数字命名,那到了今年没有必要一定跟着15续数啊,何不以自然年份18来命名呢,以后每年的新旗舰都和自然年份同数字,好记,又不会产生歧义!
期待天天向上做一期【抖音达人】的专场!我记得好像去年做过一期 期待天天向上做一期【抖音达人】的专场!我记得好像去年做过一期抖音的,但是那时候抖音还不如现在火,像目前最红的摩登兄弟、 莉哥、M哥等去年还不火,很希望能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相信天天向上有这一期收视率一定会爆表! 支持的,顶我啊!
看了这些同比例热力图对比,你就能明白,为何天津只能算二线城市!为何票房收入远低于GDP、人均GDP排名。 比不了二线强,甚至不如昆明贵阳的人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