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微笑的花 轻轻微笑的花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1,832 关注贴吧数: 12
04年12月17日,成都见面会。全记录&照片链接地址。 一、前奏 早在04年11月7日,我们四川刀迷一行13人奔赴资中护刀,因时间原因,没能和刀郎见面,只远远地在舞台下,用我们的热情和真心,默默表达着我们对他的爱和支持(除了老奶奶和只听刀歌,呵呵)。当夜我们离开资中以前,李松强先生说下个月也就是12月在成都还有演出,到时候再安排我们大家见面,纵然遗憾,但我们更理解刀郎和李松强先生,于是将略微的失望化作了对他们的祝福,在不安和希望中期待着12月…… 11月8日,成都商报刊登了刀郎12月来蓉演出的消息~ 11月下旬,华西都市报刊登了12月17号晚上的晚会的消息,刀郎是到场演出的歌手之一 12月初,奶奶开始在刀郎吧询问、征集12月17日去看演出的刀迷,随后又开始一个人辛劳奔波于报社、售票点、公司(因为还要上班)之间,还要联系本地外地的一众歌迷,以求为大家争取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这里不能不对奶奶表示感谢,请奶奶接受我们的诚挚敬意~~~~!!!谢谢您!!! 二、接机 12月15日,片片和奶奶都打来电话,联系成都及周边的刀迷们,商量16号接机的事情,那时还不知道具体时间,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去,当然去~!翘班也要去,呵呵~~~ 12月16日上午,航班时间终于确定了,他们将在凌晨0点10从乌鲁木齐到达成都,奶奶让我和片片、燕子先到她家汇合,然后袍哥开车,我们一起前往机场,呵呵,又是辛苦袍哥了,谢谢袍哥~~~ 16号晚上9点过,我到达奶奶家,一刻钟以后,片片也来了,片片还非常细心地为刀郎的小女儿准备了一个史努比:)10点左右,燕子和她的妹妹也到了,我、片片、袍哥一起下楼去接她们,两姐妹长得真像,呵呵。 在奶奶家大家又说又笑非常开心,还到吧里发了个帖子,说我们要去机场了 已经11点了,我们准备出发了,临行前,大家在奶奶家又合影一张`~照片已经发出了,呵呵 和耳木大哥会合、大家到达机场后,时间还早,大家在候机厅焦急等候,因为那天成都有点雾,真怕飞机不能准时降落~~在等候的过程中,我们在预告航班的电子显示屏前面以刀郎那个航班为背景又照了好几张照片,很奇怪,看见“乌鲁木齐”那几字,我都觉得心里能感觉到愉悦…… 0点过了,乌鲁木齐的航班已经到达,我开始有点紧张起来,那么用心去爱、去支持的人马上就要出现在面前,似乎空气都开始变得不同寻常;我和片片跟在奶奶后面,冲到通道口,突然我看见一顶熟悉的棒球帽出现在视野中,奶奶却已经冲到了刀郎的面前,替刀郎吧的众刀迷拥抱了刀郎;他们出了通道口,我也冲上去,抓住机会挽住他的胳膊,那一刻,我什么话都说不出,轻轻靠着他,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淡淡体温,听着他不断用四川话回应着周围叫他名字的声音、不断对周围人说着那么诚恳的谢谢,我想,什么是幸福,也不过如此吧~~~我跟着他的脚步一起缓缓移动,什么拍照、什么说话,全然已经忘记,周围拥挤、嘈杂的人群也似乎那么虚幻,看不见,听不见,只有挽着他的手,是真实的,全部的神经,都听从了同一个指令,都在感受着他,感受着刀郎…… 我终于被人群从他身边冲散,我随着人群一起跟在他周围,那时我已经平静下来,看着他的身影、他的脸庞,看着他那么醇和真诚的微笑,看着他那么耐心地和大家一一合影、握手,听着他细心地提醒奶奶地上有水绕开走,我在想,这就是刀郎啊,对人那么好的刀郎~~!!~~!让我们痴让我们狂的刀郎………… 刀郎和李松强还有吉他手梁子(梁子高高帅帅的,哈哈),终于离去,大家按捺不住喜悦,在停车场就开始看袍哥帮我们拍的照片、开始热烈讨论,时间不早了,快到凌晨1点了,我们终于也离开机场,准备回去为第2天的见面会和演出养精神。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很平静,再也不象来的时候那么多话、也不上窜下跳了,因为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已经满满填住了我的心,让我静静坐着,细细品位,傻傻想念……
2004年写的最后一篇成形的文章: 寄居蟹的追忆 寄居蟹没有家,住进人家的壳,就变成了“自己的”房子忙忙忙,盲盲盲~~~~~周华健的一首老歌被我反复播放,当年第一次听这歌,还是豆蔻年华,嘶~!说到豆蔻年华这个词,自己都忍不住打个冷颤~,一把年纪了,小朋友看到都自动自觉地叫阿姨,绿着一张脸,不能对有礼貌的小孩发作啊,而且,悲喜轻易形于色,对皮肤不好吧?回到租来的房子,摔掉高跟鞋,狠狠踩进拖鞋,这拖鞋是大四上学期的时候买的,特别舒服,去年毕业楞是从学校带到了这个城市,横跨祖国两个省的大好河山啊,不容易。把自己丢进老态龙钟的沙发,昏昏欲睡,盯着苍白的天花板,又一阵神游……大脑一片空白、如天花板那样白回过神来,再看着对面墙上唯一的装饰--自己一张放大的艺术照,竟然觉得陌生,很自然很漂亮的微笑,是我吗?一年过去,我的改变,我再清楚不过,但是,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一个人生活在这不是家的城市,住着别人的房子,为什么?为什么这样选择?家……最早的时候,一家四口人,挤筒子楼,在依稀的记忆中,光线似乎总是不好,昏暗抖动(可能因为比较小,常常被大人抱着,所以觉得抖动??),细碎的尘埃总在那一缕缕奋力挤进楼道的阳光中上下翻飞,永不疲倦,就象那时年轻的父母,为了生活、为了我和弟弟、为了他们的父母、也为他们自己,每个朝夕都在努力努力再努力,勤勉地实践着伟人的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后来家里搬了带单独厨房的房子,爸妈单位分的,这已经足以让我们兴奋,这时我已经上小学,同学大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还有…零花钱,这两样我都没有,于是,总是对他们有着莫可名状的羡慕,现在想来,也许这就是促使我小学成绩很好的动力?搬了房子,我虽然还是没有单独的房间和零花钱,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床了,那个小小的房间,既是书房,又是衣帽间,还是我的卧室,一张自己的床,对于小小的我,已经是很大的幸福~~~~那时,也确实幸福,一家人,每天都会有很多时间在一起,其乐融融那样单纯的满足,那样简单的幸福,于今天的我们,为什么竟如此奢侈,偶然窥得一斑,只想掩面躲闪,似乎那样的单纯会灼伤我的眼睛…………上初中,已经是1993年,住楼房,6楼,不觉得难爬,情绪和楼层一样高,我们住那个楼,是小小县城里当时最高的楼之一,总共7层……70㎡的家,承载了父母的奋斗、我们的期盼,当这些都实现了,一些东西却悄悄消失了,难道连这样谨慎的愿望,也是有着不菲的代价么?初中、高中,就在6层楼的楼梯上走完了6年,社会在变,家也在变,欢声笑语少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一年中可以数出来,简单的幸福和满足,难道真的和失去的时光一样,不可挽回么……我要的,只是云淡风轻而已……高中毕业,经过了一个月的忐忑不安、在期待与恐惧中轮番煎熬,仿佛,没经历过这么躁热的夏天,终于等来了录取通知书,雀跃不已;然而真到了走的那一天,却发现自己远没有想象中洒脱和豪迈,对家,对家人,有着太多的依恋,细细密密缠在心头,缚住了远行的意气~进了大学,8朵青春的花(自我满足一下)聚到了一起,宿舍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了我们4年温馨、温暖的窝,旷课睡觉,两三个人做作业,其他人就晚上抄,通宵聊天玩闹,凑钱买很多好吃的大祭五脏庙,减肥是一句永远回响在寝室的口号,罪恶的脂肪如同灯管上的蜘蛛网,天天看见,却始终不肯动动手扫掉;转眼大四了,临毕业那一两个月,室内室外夜夜笙歌,值班的阿姨估计对我们深恶痛绝;到了真要分手的时候,默默的,谁都不敢多讲话,生怕一个不小心,打翻大家心中的水晶瓶,不,我们说好不要哭的,我们没有哭,只是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晶莹闪烁的水珠从眼眶夺路而逃,回头看一眼住了4年的宿舍楼,它还是默然矗立,一如我们当初憧憬地靠近它的神态,它,知道我们的成长吗,知道我们的伤感吗,知道我们对它难以割舍吗……过去了,都过去了,长长的思念,短短的回忆,如今我在这里,夜凉如水的晚上,努力望出窗外,望向远方,除了浓重的黑,只有零星的灯光,夜失去它的月华,找不到清辉,我失去了什么?我只知道再也找不回的,是我的青葱岁月而我又得到了什么?我改变了什么?所有的一切,是不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海里的寄居蟹,没有家,住人家的壳;我是一只城市的寄居蟹,芳华流失、孤独的寄居蟹。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