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妮卡的风格 维罗妮卡的风格
关注数: 20 粉丝数: 66 发帖数: 4,282 关注贴吧数: 2
原油期货首日交易 汇丰石化成为地炼企业第一家 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中心正式挂牌上市。原油期货首日交易参与集合竞价的客户共413家,成交261手(单边)。汇丰石化于8时54分59秒成功下单,成为原油上市首批交易名单中地炼企业第一家。 山东汇丰石化集团作为山东地炼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早在2017年7月份成立了汇丰国际能源(新加坡)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充分探索本国的期货市场。组建期货团队,开展期货公司调研,从开户、银期、制作抢单策略、申请交易编码等各方面着手进行摸索练习,总结经验,最终达成了当天的首批交易。 今年初,国家商务部下了2018年第一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共计1.2亿吨,与去年全年相比近乎翻倍。地炼企业在得到飞速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敞口风险挑战。原油期货上市是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期货品种,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是我国争取原油定价权的国家战略,既能实现原油套保、套利等功能,又能减少原油贸易中的汇率风险,进一步加快国内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汇丰石化作为国家原油期货首单企业,迈出了通往期货市场的第一步,拉开了汇丰石化走出去、开拓国际贸易的序幕。“国家原油期货上市不仅为国内炼厂和石油贸易商提供了一个可以对冲价格风险的平台,也为我们观察能源行业长期前景和短期波动创造了便利条件。”汇丰国际能源(新加坡)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云芳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积极参与,不断探索总结原油期货经验,丰富我们的原油采购途径,对冲单一通过外商买入的风险,提前锁定公司的利润来确保集团公司收益的最大化”。
“中铝造”新能源公交车亮相   重庆市经信委发布消息称,首台“中铝造”全铝车身客车,在中铝西南铝机电设备公司组装成功,这标志着“中铝造”蜀都客车试制项目圆满完成。“中铝造”新能源公交车整车减重400kg,车身回收残值逾8000元。   续航里程达到260km   蜀都客车项目是西南铝重点项目之一,由中铝中央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西南铝精密加工公司、机电设备公司共同承制,项目历时150天。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副院长王京海介绍,这次试制的客车车架主要用于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车身长7.8米,采用全铝车身骨架和焊接加铆接结构,大大降低了客车自身重量。其载客人数达69人,续航里程为260km(等速法,匀速40),每公里耗电0.48kwh,按照电动车充电1.3~1.5元/kwh计算,能源消耗成本为0.62~0.72元/km。   整车减重达400kg   王京海介绍,与一般客车相比,全铝车身骨架的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客车自身重量,减少了汽车能耗。相比传统钢结构同级别客车,整车减重400kg,百公里降低耗电量3.6~7.2kwh。而且,汽车的质量降低后,车辆自身的惯性会相应减小,能够有效地减短制动距离,并有利于提高加速性能、降低噪声以及改善振动,能提升汽车的安全性、驾驶性和舒适性。   同时,该车耐腐蚀性强。因为铝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使用该种车将降低售后维护费用。   残值可达8000元以上   除了车身轻了400kg,报废车身还具有很高的回收残值,可以循环利用。“铝合金车身材料回收率高达95%以上,以此款8.5米客车为例,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车身回收残值可达8000元以上。”王京海说,铝最大优点是其回收性强,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循环利用。再生铝与原铝生产相比,对铝性能无影响,复化重熔时的氧化损失不过2%~3%,每一次循环再生可节约95%左右的能源,并减少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对建设低碳经济有着巨大的意义。   具备年产5000辆能力   中铝西南铝机电设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兵介绍,这次试制客车为第1台试制产品,后续将与蜀都客车公司合作生产相同规格的客车数台,试制客车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等实验合格后会立即投入使用。   轻量化汽车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中铝西南铝将积极加大轻量化项目的研制,做大汽车轻量化“蛋糕”,并积极推进轻量化相关项目的研发。目前客车厂已具备年产5000辆的生产条件,后期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大批量投入生产。   新闻延伸   中铝集团将在全国   布局车身制造基地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很多客车仍处于钢结构车身的首要原因是无法保证铝材性能,达不到加工精度要求。因此,中铝西南铝针对铝型材弧形面上孔间距精度、孔与弧形面垂直精度的保证及五大片组装精度保证问题,专门编制了蜀都客车项目指导书,配备了一批高精度的加工设备,以规范加工精度。   中铝西南铝机电设备公司负责人表示,全铝车身的公交车,在加工装配工艺流程设计上,他们通过三维模拟,将上千个零件进行化零为整,将每一步的装配工艺都规范化,流程化,并自主研发设计了客车组焊、装配工装,设计形成了自己的客车装配工艺流程,以保证客车加工生产精度、装配精度达到国家客车安全生产标准。   中铝集团铝加工事业部负责人表示,这次“中铝西南铝造”全铝车身客车的组装成功,是中铝西南铝在轻量化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意味着中铝集团已具备了新能源客车全铝车身优化设计和制造的能力。下一步中铝集团将积极与地方政府及新能源客车企业加强合作,在全国布局建设全铝客车车身制造基地,推动全铝新能源客车的批量化应用。
中铝造”新能源公交车亮相 中铝造”新能源公交车亮相   重庆市经信委发布消息称,首台“中铝造”全铝车身客车,在中铝西南铝机电设备公司组装成功,这标志着“中铝造”蜀都客车试制项目圆满完成。“中铝造”新能源公交车整车减重400kg,车身回收残值逾8000元。   续航里程达到260km   蜀都客车项目是西南铝重点项目之一,由中铝中央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西南铝精密加工公司、机电设备公司共同承制,项目历时150天。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副院长王京海介绍,这次试制的客车车架主要用于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车身长7.8米,采用全铝车身骨架和焊接加铆接结构,大大降低了客车自身重量。其载客人数达69人,续航里程为260km(等速法,匀速40),每公里耗电0.48kwh,按照电动车充电1.3~1.5元/kwh计算,能源消耗成本为0.62~0.72元/km。   整车减重达400kg   王京海介绍,与一般客车相比,全铝车身骨架的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客车自身重量,减少了汽车能耗。相比传统钢结构同级别客车,整车减重400kg,百公里降低耗电量3.6~7.2kwh。而且,汽车的质量降低后,车辆自身的惯性会相应减小,能够有效地减短制动距离,并有利于提高加速性能、降低噪声以及改善振动,能提升汽车的安全性、驾驶性和舒适性。   同时,该车耐腐蚀性强。因为铝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使用该种车将降低售后维护费用。   残值可达8000元以上   除了车身轻了400kg,报废车身还具有很高的回收残值,可以循环利用。“铝合金车身材料回收率高达95%以上,以此款8.5米客车为例,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车身回收残值可达8000元以上。”王京海说,铝最大优点是其回收性强,可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循环利用。再生铝与原铝生产相比,对铝性能无影响,复化重熔时的氧化损失不过2%~3%,每一次循环再生可节约95%左右的能源,并减少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对建设低碳经济有着巨大的意义。   具备年产5000辆能力   中铝西南铝机电设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兵介绍,这次试制客车为第1台试制产品,后续将与蜀都客车公司合作生产相同规格的客车数台,试制客车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等实验合格后会立即投入使用。   轻量化汽车是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中铝西南铝将积极加大轻量化项目的研制,做大汽车轻量化“蛋糕”,并积极推进轻量化相关项目的研发。目前客车厂已具备年产5000辆的生产条件,后期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大批量投入生产。   新闻延伸   中铝集团将在全国   布局车身制造基地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很多客车仍处于钢结构车身的首要原因是无法保证铝材性能,达不到加工精度要求。因此,中铝西南铝针对铝型材弧形面上孔间距精度、孔与弧形面垂直精度的保证及五大片组装精度保证问题,专门编制了蜀都客车项目指导书,配备了一批高精度的加工设备,以规范加工精度。   中铝西南铝机电设备公司负责人表示,全铝车身的公交车,在加工装配工艺流程设计上,他们通过三维模拟,将上千个零件进行化零为整,将每一步的装配工艺都规范化,流程化,并自主研发设计了客车组焊、装配工装,设计形成了自己的客车装配工艺流程,以保证客车加工生产精度、装配精度达到国家客车安全生产标准。   中铝集团铝加工事业部负责人表示,这次“中铝西南铝造”全铝车身客车的组装成功,是中铝西南铝在轻量化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意味着中铝集团已具备了新能源客车全铝车身优化设计和制造的能力。下一步中铝集团将积极与地方政府及新能源客车企业加强合作,在全国布局建设全铝客车车身制造基地,推动全铝新能源客车的批量化应用。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与吕梁市政府达成铝行业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意向  此战略合作项目是在2017年12月26日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与吕梁市人民政府市长王立伟就加快推进兴县轻合金项目投产达效、进一步深化拓展双方合作进行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吕梁市市政府办公室、教育局、发改委相关人员分别于2017年12月28日和2018年1月8日两次就教育扶贫开展深层次合作进行探讨而达成的,是中国铝业公司主动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给予吕梁更大支持,与吕梁一道合力攻坚深度贫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结果。   据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依托中铝集团员工培养培训基地的优势,为吕梁市五个主要铝行业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新入职员工培训和建档在册的贫困人员外出就业培训等方面“量身定制”3-6个月的短期培训,以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和优质就业的目的。初步拟定每年为每个企业培养50人,根据每个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培训贫困就业人员,并优质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此外,战略合作项目以订单培养形式,每年为吕梁市6个贫困县培养300名铝行业技术人才。   作为中铝公司与吕梁市铝行业加深合作的“三大扶贫”项目之一的教育扶贫,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与吕梁市将通过培养铝行业专业技能人才,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造血式”脱贫。   
淄博汉能首片电池下线仪式在淄博举行 鲁网淄博12月20日讯(记者 庄家丽 通讯员 张志东)2017年12月20日,山东淄博汉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阶段性汇报活动,暨MiaSolé和Solibro调试线首片电池下线仪式在山东省淄博市隆重举行。淄博市常委、副市长杨洪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玉蛟,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兼淄博项目公司总经理李晓出席了下线仪式。 在仪式上,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兼淄博项目公司总经理李晓表示:感谢淄博市、高新区各级政府对汉能的大力支持,并希望汉能与淄博市共同努力,推进地区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李晓还表示,淄博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区位优越、资源禀赋良好、产业基础雄厚,薄膜太阳能发电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淄博市常委、副市长杨洪涛为仪式致辞,对淄博汉能项目完成2017年项目建设目标表示祝贺,对项目从招商引资到建设期间各方单位紧密合作、攻坚克难所达成建设成果表示赞赏,并对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实力表示高度认可。杨洪涛称,淄博汉能项目代表着世界领先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技术与发展方向,随着项目未来达产,将标志淄博高新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同时也是首个具备两种不同工艺路线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将逐步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淄博市乃至山东省经济转型与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随后,淄博市常委、副市长杨洪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玉蛟,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兼淄博项目公司总经理李晓启动了淄博汉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阶段性汇报活动并参观MiaSolé和Solibro生产线。 记者了解到,汉能是麻省理工学院“全球最具创新力50强”上榜企业,通过全球技术整合和自主创新,旗下薄膜太阳能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汉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效解决了传统太阳能组件弱光发电效果差、光致衰减效应高的技术难题,在量产转换效率超过17%的基础上,凭借温度系数低、弱光发电效应好、0光致衰减、遮挡容忍率高优势,产品年发电量及长期发电总量上均超过同类产品。 山东淄博汉能一期600M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项目,是山东地区最大规模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生产项目,位列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更是淄博市与高新区“5+1”产业集群格局优化发展,实现“一城、三高地”建设目标,实现“绿动力”结构转型调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近年来淄博地区重大新兴项目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淄博汉能项目的未来发展,将有效拉动新材料、太阳能应用、物流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为淄博地区能源与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持。
淄博高新区22项目列入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记者 许炳棋 实习生 荣俊丞 通讯员 齐菲 郭霏)近日,在淄博市科技局、淄博市财政局下发的《关于下达2017年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中,淄博高新区有22个科技项目列入其中,共获得扶持资金1465.5万元。这些项目将助推淄博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淄博市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凝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按照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铸链工程”工作部署以及《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和《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淄博市科技局、财政局组织完成了2017年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项目的受理、审查、审核推荐与专家评审工作。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重大关键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大创新活动、联盟标准及运行体系建设、科技创业人才项目、创业创新项目六个方面择优选择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目前,淄博市打造了27条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铸链工程”以淄博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通过重点培育和扶持,实施创新发展重点项目,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及创新集群、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 此次淄博高新区列入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的22个项目中,“高通量平行细胞培养系统的开发”、“智能电网信息采集及决策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年产12万吨特种聚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研发及产业化”3个项目属于高新技术创新“双十”计划,获得扶持资金340万元。
淄博“新添”一所大学 依托山铝职业学院中铝大学成立 晨报淄博11月16日讯11月14日,依托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成立的中铝大学在山东铝业公司揭牌,这意味着,淄博“新添”了一所大学。 据了解,中铝大学作为中铝公司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和人才培训实施平台,主要职责包括:整合中铝公司内外部资源,统筹推进公司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教育培训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协助中铝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展公司教育培训工作顶层设计,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落实中铝公司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协助公司人力资源部统筹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分级分类实施各类人才培训。中铝大学暂设办公室、教务部、学员管理部、外联部4个内设机构,教务部单独设置,办公室、学员管理部、外联部与山铝职业学院相关机构合署办公,人员隶属关系和日常管理由山铝职业学院负责。 中铝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程忠表示,中铝大学的成立,将为中铝公司实现既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在优秀管理人才和工匠精神培养等方面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将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加油站”和“推进器”。 据悉,中铝大学将依托山西铝厂、中国长城铝业公司、贵州铝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所属培训中心(技校),设立中铝大学分校,分别承担氧化铝、电解铝、铝铜加工、能源电力、铜冶炼及矿山等业务板块课程研发、教材编制、师资培养及员工培训等任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