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
我酷故我在
关注数: 46 粉丝数: 200 发帖数: 20,668 关注贴吧数: 94
5名中国老人在澳大利亚被捕:借旅游签证在当地乞讨 又是哪里的? 海外网7月5日电近日,有5名老人在澳大利亚被捕。当地警方称,他们借旅游签证在墨尔本开展乞讨行为,而乞讨在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是违法行为。 据澳大利亚媒体ABC News5日报道,墨尔本警方表示,近日他们控告了7名中国公民,其中5人被逮捕。被捕的嫌犯中有三名女性和两名男性,他们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最年长者为72岁。这些中国公民涉嫌在当地乞讨。根据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的法律,乞讨在当地是违法行为,可被判处一年监禁。 负责案件的警察表示,这些被捕的嫌犯称自己是无家可归的人,但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在墨尔本市中心有公用的住所。警方确认,嫌犯持有的是澳大利亚的旅游签证,而他们中不少人最近都有将澳元兑换成人民币的记录。目前这些所得财产已被警方查扣。警方还提到,虽然这些嫌犯被控告,但他们可以自行选择离开澳大利亚。 “乞讨是违法的,这些嫌犯谎称自己无家可归的行径具有欺骗性且令人担忧,”负责案件的警察说道。 当地警方称,他们正和澳大利亚边境部队、联邦警察以及一些协助无家可归者的组织共同参与这一案件的后续处理。嫌疑人被捕后,当地警察有提供针对无家可归者的组织服务,但是只有一名嫌犯选择接受帮助。 墨尔本市长莎莉·卡普(Sally Capp)称,这些嫌犯从中国过来,到澳大利亚乞讨让她觉得很震惊。“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行为。但这些嫌犯也许生活本身比较困难,所以他们才会出此下策,”卡普说道。对于无家可归者,卡普希望墨尔本市民能够执导他们去寻求专业组织的帮助而不是施舍现金。 根据当地一个组织2005年的调查,一些乞讨者一天能讨到4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50元)。
美国人也地域! 美国不同区域间的相互歧视,大致有几种情形:东岸人和西岸人相互鄙视,北方人瞧不起南方人,中部人被所有人可怜。美国东北部集中着最早的新移民,有举世闻名的常青藤大学和世界经济中心纽约,他们含着银钥匙出生,眼中的西岸是偏远之地,那里的人们成长在大麻烟雾中,土了吧唧。 东海岸人们眼中的西岸四季阳光明媚,大家成天在海边冲浪,四肢发达。那里政治倾向一片蔚蓝,同性恋泛滥。即便有高科技富豪和影视明星,也不过是没有底蕴的新贵暴发户。 西岸人认为除了住在西海岸,在任何地方待着都是一种痛苦,且自我感觉温良和善。 西海岸人们眼中的东岸人虽然很聪明有文化,但是嫉妒心强,好斗易怒。他们生活节奏很快,整天绷着脸紧张兮兮,有点神经质。此外,他们认为东岸的人被阴冷灰暗的天气折磨得整天抱怨,动不动气急败坏,开车急躁不懂礼让行人。 中部因处荒僻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被东西海岸的精英们一致瞧不上眼。他们认为美国中部集中着一群保守落后的白人,政治色彩一片猩红。那里的人们笃信宗教,政治意识淡薄。他们不反对民众拥有枪支,喜欢军工等大企业,而且盲目爱国。 中部百姓长期处于鄙视链的底部,农民们日子不好,工人们因为煤矿、石油等大企业的衰落,生活更加困顿,于是对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充满热切期望。他们群情高涨奋起反抗精英力量,居然团结起来打败“蓝州”(支持民主党的州),把特朗普推上了总统宝座,让东西海岸的精英们恨得牙根痒痒。 北方人称南方人“红脖子” 美国的地域偏见,最严重的就是北方人对南方人的歧视。南方人长期被称为“红脖子”。红脖子特指南方乡下白人,意思等同于白人垃圾。红脖子在媒体和主流文化中被定义为贫穷落后、肮脏没文化、种族主义倾向的白人。红脖子其实只是贫穷的农民们因为在地里劳作,脖子被太阳晒红了而已。但因为南北战争,南方北方的相互仇视,结果被北方人拿来作为对南方人的冒犯性称呼。 红脖子在20世纪也偶尔被用来称呼煤矿工会的成员,因为他们戴红头巾来表明自己的团体组织。后来这个词也慢慢演变成指代偏执、传统,超级保守的人。不过它仍然主要被北方的大都市人用来攻击南方的保守白人,尤其是劳动阶层和偏远乡下的白人。红脖子出现在很多歌曲影视作品中,近来也被南方人接受,作为值得自己骄傲的身份标志。 除了几大区域之间互相的地域偏见和歧视,各大区域内的州和城市,也相互歧视。比如纽约人和新泽西人就相互看不上眼。纽约人认为新泽西人粗俗狭隘,新泽西人则认为纽约人蛮横无理,目中无人。 地域偏见竟有“科学依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偏见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对50多万美国人的五大性格特质(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和情绪不稳定性)的测试,发现相同特质的人趋向于聚居在同一区域。道理其实很简单,人们喜欢住在跟自己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附近,住在一起后又相互影响。结果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人跟马萨诸塞州的人就是不一样。与此同时,居住的自然环境也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比如炎热的环境让人更有攻击性,人口密集的都市让人更容易紧张和抑郁。 在美国,歧视和偏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忌。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轻则公开道歉,重则官司缠身,但地域偏见和歧视却例外,因为它虽然涉及某个群体,却因为现代人流动性大,所指群体松散而无明确伤害目标,在电视节目和日常谈笑中依然可以作为调侃的话题,有时人们也以此作为互相抱怨、攻击的武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