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幻翔 冷幻翔
关注数: 14 粉丝数: 327 发帖数: 10,834 关注贴吧数: 10
【史料整理+首發+長文】內家拳和外家拳 ﹣自己整理的關於內家拳和外家拳由來和誤傳的史料,轉發請註明出處,由冷幻翔整理。 ﹣如有錯別字或字句的遺漏,還請指出,內容太多,尚未多次檢查。 ﹣﹣﹣﹣﹣﹣﹣﹣﹣﹣﹣﹣﹣﹣﹣﹣﹣﹣﹣﹣﹣﹣﹣﹣﹣﹣﹣﹣﹣﹣﹣﹣﹣﹣﹣﹣﹣﹣﹣ 前清季年,有一部煽动革命的著作,流布在若干党人之间,彼此传抄,这就是《少林拳术秘诀》第一至第八章所胚胎的《少林宗法》。 《秘诀》所胚胎的《少林宗法》为佚图本,与陈铁生本同出于合李语本。合李语本刊载于宣统三年上海《天铎报》,民国十二年铁生撰《武库》一文,记其刊载的情形于少林宗法条:“此书为卢炜昌得于山西友人者,并有图象一册。民国前一年、余任上海《天铎报》编辑时,曾撰《铁罗汉宝相》一卷,评述朝元派拳术之动作法。既而武汉事将起,余遂无复执笔之暇晷,乃以炜昌所赠之《少林宗法》,备载于《铁罗汉宝相》中,惜当时《天铎报》困于阿堵,未能将图像刊登耳。近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之《少林拳术秘诀》,即此书也,惟略有异同”。 铁生撰《武库》那年,将合李语本稍加整理,连同图象及《武库》一文,载入《国技大观》内,并附题语于《技击术释名篇》之末:“斯本为霍元甲先生入室弟子吾友卢炜昌得之山西友人者,嘱为点定,其中少有倒置及零乱处,稍加整饬,然关于手法,未敢轻易一字,所以传其真也”。
【史料整理+首發+長文】內家拳和外家拳 ﹣自己整理的關於內家拳和外家拳由來和誤傳的史料,轉發請註明出處,由冷幻翔整理。 ﹣如有錯別字或字句的遺漏,還請指出,內容太多,尚未多次檢查。 ﹣﹣﹣﹣﹣﹣﹣﹣﹣﹣﹣﹣﹣﹣﹣﹣﹣﹣﹣﹣﹣﹣﹣﹣﹣﹣﹣﹣﹣﹣﹣﹣﹣﹣﹣﹣﹣﹣﹣ 前清季年,有一部煽动革命的著作,流布在若干党人之间,彼此传抄,这就是《少林拳术秘诀》第一至第八章所胚胎的《少林宗法》。 《秘诀》所胚胎的《少林宗法》为佚图本,与陈铁生本同出于合李语本。合李语本刊载于宣统三年上海《天铎报》,民国十二年铁生撰《武库》一文,记其刊载的情形于少林宗法条:“此书为卢炜昌得于山西友人者,并有图象一册。民国前一年、余任上海《天铎报》编辑时,曾撰《铁罗汉宝相》一卷,评述朝元派拳术之动作法。既而武汉事将起,余遂无复执笔之暇晷,乃以炜昌所赠之《少林宗法》,备载于《铁罗汉宝相》中,惜当时《天铎报》困于阿堵,未能将图像刊登耳。近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之《少林拳术秘诀》,即此书也,惟略有异同”。 铁生撰《武库》那年,将合李语本稍加整理,连同图象及《武库》一文,载入《国技大观》内,并附题语于《技击术释名篇》之末:“斯本为霍元甲先生入室弟子吾友卢炜昌得之山西友人者,嘱为点定,其中少有倒置及零乱处,稍加整饬,然关于手法,未敢轻易一字,所以传其真也”。
关於对待这些大湿,师兄的一句话点醒我。 以前看著各地涌现出的咏春大湿,宗师感到义愤填膺,甚至有想待到自己功夫有成之时去顺著踢馆,自觉有种正义感,有种维护武术的感觉。虽就连师父都说我像个小老头,但我也有年轻人的血性。客观来讲,这年代没办法去劫富济贫,伸张正义,总可以打打假吧? 但其实意义何在,把人打败了,人家徒弟或者跟著继续学,一堆人把我骂一顿,人家弟子或者不继续跟著学,把人饭碗砸了,於我而言都是没有任何利益的。图一时之快,最后都是矛盾和仇恨。自己也不见得能从中获得多少武学上的进步。 也有人叫嚣,等我回去要怎麼怎麼来跟我打,在口舌上也与其浪费了很多时光。后来我师兄告诉我:“明知道是屎,还要用手去摸?”这话虽俗,于我却是醍醐灌顶。我什麼时候闲得那麼无聊了?苦苦追寻一直热爱的咏春,难道练了就是为了去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再怎样,那些都是周瑜打黄盖,一方花钱买到“功夫”,也认识一群朋友,另一方赚钱养家,生活更好了,大家开心就好。 这只是个人的观点和态度。所以没有“踢馆”,只有“玩手”。我很自私,通过玩手知道自己的水平,找到不足,有心得有提高就好。至於别人怎麼教怎麼练,我不再会过於多说。因为说多也是浪费,咏春不是靠说靠看就能学会的东西。
【修正】朱泽玺小朋友的帖子“关于出国” 感谢朱泽玺小朋友的分享,但是感觉裏面有些东西和实际情况略有偏差,特别是关於大学的内容。所以我写个个人修正版,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关于出国,很多人觉得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经济的话,到发达国家逃避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充满很多诱惑的国度,同时压力非常大。所以到美国因为被巨大的压力搞得一蹶不振,堕落的,或者不好好念书,拼命花钱的,不少见。 “确实,很多国家的学生的课程远远没有中国学生的难。”美国从本科开始,学业压力和难度非常高,可以说高中之前都是非常幸福的。 “语言这一关会花费你百分之80的学习精力。”这只是出国之前,在国外念书的话,如果语言不好,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也会影响成绩。但是出国前和出国后差别很大。念书是学习知识,运用以及拓展,到学术研究。语言只是载体和交流的工具。 “同时,国外的教育制度和理念都与我们中国不同,很多时候中国学生会觉得考试很简单,反而作业常常很头痛。因为很多作业都需要你和你的同学合作动手完成。确实,作为中国学生,这一方面是我们欠缺的。”考试有难有易,专业课程,越好的大学的竞争越强。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体的错误,就拉开很大的差距。作业的话,有小组一起做的,但大部份还是个人要去完成,特别是专业课。实验也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是自己做,除非是耗时很长的实验可能会两三个人一起合作。 “我们在初中就学完了他们高中所有的必修数学课程。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理科生,出国以后基本不用担心理科和数学”基本大学之前的理科课程都非常简单。 “当然文科生也不必太在意。只要你把必修课本弄懂,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的。”文科专业,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几百页的东西很正常,再加上几十页的课本要看。同样,理科的话,课本要看,文献要看。一本General Biology(普通生物课本)就有3000页,只是一科而已。 “其实在美国,重要的不是语法,而是词汇。当然听力和口语也很重要。”作为一名已经online教课2年半,学生有英语专业,研究生,留学生,最高听课人数600人的英语老师,我表示词汇只能算作学英语前应该去搞定的。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听力,听力是基础,听力是重心。同样,托福中最重要,大部份人觉得最难的也是听力。
【原创】个人经验浅谈之给自学的拳友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些小建议,说得不妥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指出,见谅。 咏春乃传统武术,但凡传统武术者,皆需数年夜以继日之功,方能见其效。更为重者,需明师授之。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师父领路,几乎不可窥其门道(排除天生骨骼精奇,任督二脉自通,担负拯救世人大任者...)。 习传统武术,是讲究缘分的。此话朴实,毫无弄玄作虚之意。不同于现代搏击,能较为容易找到武馆,跟著学,学了马上就能用,练多力量就更能打...不是的。寻师,求师皆讲“缘分”二字,都是求之不得的。师父要看得上眼,更为莫大之荣幸。 很多拳友发现为什麽学到了一个动作,练的时候感觉不错,真正玩手的时候就用不出来,或者用出来效果很差呢?一个月前曾写过一贴,关於入手时机的个人经验浅谈。其实那只是沧海一粟。 手法的位置是什麽?手法的角度是什麽?力向?如何出手?如何入手(入对方的桥手)?如何黐住对方的桥手?如何发劲?桥劲,腰劲等等?何谓暗劲?跌人手法?借力把人飞出去还是往地上砸?咏春内功?步法?什麽时候上半步,一步,一大步?咏春的学问太多太多了。如若这些全部都能自己悟出来,为何创出一套好拳的宗师都少之又少。还有一点,创拳者是创拳者,在这门拳法流传下来的时间里,经过了无数的验证。怎样才是最好,要一个人能说得清,参得透,难。 那作为单纯喜爱这门武术的拳友应该如何做呢?个人建议是把咏春暂时当成一门现代搏击来练,练好冲拳,练好基本步法,基本简单的手法能做到挡住别人些许攻势,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就够了。别管别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很多手法。自己挑选几个手法,譬如别人打上面我怎麼防,从左右打,从下面打怎麼防。足够了。坚持下去,一定能见到效果的。 拙见粗谈,不入门道。说得不好,让朋友们见笑了。 与君共勉。
给自学的拳友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些小建议,说得不妥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指出,见谅。 咏春乃传统武术,但凡传统武术者,皆需数年夜以继日之功,方能见其效。更为重者,需明师授之。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师父领路,几乎不可窥其门道(排除天生骨骼精奇,任督二脉自通,担负拯救世人大任者...)。 习传统武术,是讲究缘分的。此话朴实,毫无弄玄作虚之意。不同于现代搏击,能较为容易找到武馆,跟著学,学了马上就能用,练多力量就更能打...不是的。寻师,求师皆讲“缘分”二字,都是求之不得的。师父要看得上眼,更为莫大之荣幸。 很多拳友发现为什麽学到了一个动作,练的时候感觉不错,真正玩手的时候就用不出来,或者用出来效果很差呢?一个月前曾写过一贴,关於入手时机的个人经验浅谈。其实那只是沧海一粟。 手法的位置是什麽?手法的角度是什麽?力向?如何出手?如何入手(入对方的桥手)?如何黐住对方的桥手?如何发劲?桥劲,腰劲等等?何谓暗劲?跌人手法?借力把人飞出去还是往地上砸?咏春内功?步法?什麽时候上半步,一步,一大步?咏春的学问太多太多了。如若这些全部都能自己悟出来,为何创出一套好拳的宗师都少之又少。还有一点,创拳者是创拳者,在这门拳法流传下来的时间里,经过了无数的验证。怎样才是最好,要一个人能说得清,参得透,难。 那作为单纯喜爱这门武术的拳友应该如何做呢?个人建议是把咏春暂时当成一门现代搏击来练,练好冲拳,练好基本步法,基本简单的手法能做到挡住别人些许攻势,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就够了。别管别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很多手法。自己挑选几个手法,譬如别人打上面我怎麼防,从左右打,从下面打怎麼防。足够了。坚持下去,一定能见到效果的。 拙见粗谈,不入门道。说得不好,让朋友们见笑了。 与君共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