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倩儿😄 盛大挨球的很
关注数: 0 粉丝数: 90 发帖数: 4,631 关注贴吧数: 7
成都西航港片区,长城宽带又断网二天了,前十来年,用电信,电信 成都西航港片区,长城宽带又断网二天了,前十来年,用电信,电信那个坑啊,又是入网费一千多,又是安装费,还有线路,摩登,都要收费,还强制你使用座机,使用它的天翼号码手机,只有一兆的网速,还好意思收198一月,这吃相太难看了,涨没见过钱一样,那时候其他网络只有艾普,而且不安装散户。没办法,只能被该死的**眼电信坑了几年,而且时常***线路故障,每个月断网七八天,每次都是催了又催不来解决,后来有了长城宽带,那时候才40元一月,而且有个故障啥的,十来分钟,就有维修人员来解决,那时候真的觉得长城宽带太好了,就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大救星,这么多年一直用长城,去年,还一次性交了五年的费用,可谁想到,今年连续断网三次了,头二次,都是断网第三天就来网了,这次已经是第三天了,看网上说的,真怕怕,你要经营不善退出市场,你就明说啊,那千把元的几个小钱钱,你退不退,也无所谓,毕竟,我是伟大的,尊贵的,实在的,朴实善良的农村人,不是那些斤斤计较又扣眯日眼的还贪图占便宜的城市人,以及那些为了装个高大上当个城市人,全家砸锅卖铁负债累累跑去买房的跟屁虫伪城市人,我们农村人都是正直又耿直的人,你说无法供应网络,剩下几年的费用,退不退没关系,你说一声,我们好另外开户,重新安装铁通电视网络,或者用移动的网络,至于电信,我是宁死不敢再用了,前十来年被坑怕了,反正,说多了都是泪,
我是搬运工,只复制,不说话 最近两年谍战剧又重新流行起来,但是相比从前的谍战剧,却实在是有点绣花枕头的意思。感觉一个个披着谍战的皮,内里却是偶像剧家庭剧伦理剧。故事背景在民国,里面的人却穿着比现在还时尚的衣服,男帅女美细皮嫩肉,看上去清脆可口鲜嫩多汁。 想起多年前某杂志评价某民国剧时说了一句话:里面的服饰非常时尚,大家可以跟他们学学穿搭。真不知这话是夸还是黑。即便是男女主看着还不那么偶像派的《双刺》,看下来也发觉不大像谍战似的,倒像是谍战背景下的感情戏。 前些日子好像看见有人在微博问大家觉得哪部谍战剧最好看。底下评论不是说麻雀就是说伪装者的。老夫不禁微微一笑,骚年们还是太年轻啊。说起谍战这个剧种,老夫记忆里有三座大山(因为再往前的我也没看过了),至今难以超越。《潜伏》《黎明之前》《悬崖》,三部戏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潜伏》镜头淳朴,画风粗糙。就别说达到现在磨皮高光男帅女美的程度了,前几天有人重温的时候还跟我很客气地吐槽说这剧看画质不像08年的,像88年的。 这么画风粗糙一点也不讲究的剧,当年让包括我在内的多少人心悦诚服,发自内心地爱上,个中数目不可胜计。哪怕是今天重温,里面虽然有些梗不像初见时惊艳了,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它粗糙外表下的生命力。潜伏不是中国第一部谍战剧,但却算是正式开辟了这个题材的一个作品。 当年的孙红雷还没成颜王,姚晨也还没离婚。俩人也是凭借对本剧的精彩演绎成功走上人生巅峰。 《黎明之前》即使放到几年后的今天来看,仍旧算是拍得很精致。人们也是因为此剧认识了吴秀波。最近几天桶哥在被电视上的群魔乱舞刺激到后,回去重温黎明之前洗眼睛,发现真是安神醒脑健齿明目补气养血之佳品,大概目前正在电视上播的那一堆所谓谍战,水平能到它脚脖子那儿。 黎明之前总体的感觉就是精致,剧情设定精致,画面拍得精致。别跟我提现在那些剧,不是找几个漂亮演员打扮漂亮点打光漂亮点后期磨皮调色都弄漂亮点就叫精致了。 《黎明之前》里,我最喜欢的一点是把传统意义上的“敌人”作为真正的人,而不是简单的反派这样一个脸谱去塑造。例如里面光是五大处长在一起开会的戏就能让人玩味良久。 《悬崖》内容有些压抑,女主也有点蠢,当年看了一半之后实在揪心就没看完。小宋佳曾在微博调侃,说自己演了个**。 对于我个人来讲,悬崖看起来要比潜伏和黎明之前费力很多。因为潜伏和黎明之前里都各自有穿插的一些笑点来为观众放松神经,虽然是在搞地下工作却也不乏轻松愉快。悬崖在这方面却几乎是没有的,一直处在高度紧张和压抑之中,可能更接近真实的地下工作常态。 《悬崖》里油画一样的画面是我最喜欢的,无论是哈尔滨的风景还是精致柔和的光影里的人,都有一种艺术感。 这三部谍战剧的男女主基本都是视帝视后级别的,三位男主还都有些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意思,都不是小鲜肉。(但其实论长相人家也不差,不服来战)虽然风格不同,仨人演技却是一个赛一个的硬。 三部剧的剧本也是牛掰到让人跪下叫爸爸,从潜伏的让人看一集就嗨得停不下来一口气嗑下去,到黎明之前美剧一样一层剥一层一环扣一环的精致布局,再到悬崖从头压抑到脚看得人小心肝发颤紧张得无以复加。比现在为了突出主角智商而不得不把其他人物全写成傻子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最最关键的是,潜伏和黎明之前,只!有!三!十!集!连三部里最长的悬崖,也不过四十集罢了。当年我吐槽它冗长来着,现在脸都肿了。现在随随便便就能搞六七十集还不干啥正经事,我就问你《麻雀》演了60集,全剧所有人物,除了兢兢业业卖国的苏三省之外,有谁干成过一件任务吗? 可能对于男女主角来说,谈恋爱就是最大的任务吧,毕竟女主角看上去是为了男主角连卖国都肯干的人设。不知道“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这个主题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啊,我觉得如果不是这部剧的宣传天天把这句挂嘴边讲,连这部剧最忠实的粉丝也提炼不出这样的主题,照我看这部剧的主题分明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我还能说啥啊,要什么自行车啊。 要说谍战这个类型吧,看它最主要的乐趣是什么?我觉得主要还是在情节上。高手过招你来我往,遇到危机化解危机的惊心动魄。这就要求它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剧本。 《胭脂》刚播的时候,好多人惊呼好像在看最强大脑,女主角智商碾压一切,可是看了一下,excuse me?这也叫谍战剧,这分明是抗日神剧好么?比如女主角胭脂跟她的小伙伴被投奔日本人的恶毒女二冯曼娜追杀时,竟然通过魔术师逃走? 更让人忍不住哈哈哈的是后续剧情,冯曼娜追过来的时候…… 到底该夸女主机智还是夸女二机智?想必如果当年革命先烈都能这么机智,抗战根本不用八年吧! 好不容易演到胭脂假装被日本人控制,剧情越来越紧张,仔细一看,咦,这剧情有点眼熟? 偷保险箱里的东西不小心引发报警器招来警察,于是假装是这家主人的亲友……这是1985年美国作家西德尼·谢尔顿写的畅销小说《假如明天来临》中的剧情。 这部小说后来有改编成美剧,不过资源比较难找。 我就只找了小说文字来对比,先来看一下原文。 导演不仅完全抄袭这个梗,连细节都要抄,比如小说中提到保险箱旁边有幅画,奇怪了,这对剧情进展又没有意义,到底为什么连这都抄,强迫症吗? 而后面周宇浩在背后操控,让胭脂同时对弈两位象棋大师,也是完全照搬《假如明天来临》。同样先来看看小说原文。 你说你把象棋换成围棋也好啊?结果不仅是盗梗,连细节和台词都抄袭,编剧是有多懒? 其实2008年于震、淳于珊珊主演的谍战剧《五号特工组》中也有用到同时对弈两位大师这个梗,但是只是小小用了一下梗,没有这么细节台词都照搬地大肆渲染,而且人家好歹把象棋改成了围棋(好吧我对抄袭的要求都这么低了)。 为什么现在的谍战剧都越来越难看?并不是请几个有人气的偶像派来演保证了收视率和点击量就行了,剧本不过关,什么样的演员都是绣花枕头,也或许,请这些演员来演,本来就是利用他们的高人气来吸引粉丝加油呐喊以掩盖剧本的虚弱。 有的剧讲人性,有的剧讲信仰,有的剧讲时代之下的命运沉浮,这需要编剧走心的创作和演员走心的演绎。不是写个帅或漂亮的主角,再写几个没什么用的饭桶反派就能支撑起来的。 可惜这几年别说翻过这三座大山,能向这三座大山靠拢的都几乎没了,谍战剧变成了一堆挂羊头卖狗肉的绣花枕头。2015年的伪装者至少还是偶像谍战剧,最近两年这一堆,叫谍战偶像剧我都不好意思,谍战还是个孩子,快放过它吧。我也就只能坐在家里来来回回地换台换得乐此不疲,却再也找不到一部能一口气看下去的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