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钱塘 门对钱塘
关注数: 3 粉丝数: 56 发帖数: 1,823 关注贴吧数: 18
飘零在台湾50年的浙江子民——1955年退台的1.7万大陈民众 1955年2月的大陈撤退,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掩护撤退的u.s.舰队啊,pla为何没有攻击啊等等话题,却鲜有关注随军撤台的1.7万大陈百姓,由于国府政权有较深的江浙背景,又在浙江经营多年,因此在大陈百姓中确有不少人是愿意毁家纾难背井离乡,追随国jun撤台的,以中国传统思想来看,这一举动可不简单,当然或许他们相信几年后可能还会随国jun反 攻回乡。他们从2月8日清晨5时开始,携带简单行李,扶老携幼,默默来到码头,登上小艇再转停泊外海的登陆舰,由于撤退百姓秩序井然,非常配合,撤退异常顺利,原定第一天全天撤退6000人的计划,到下午2时就提前完成。——当登陆舰驶出大陈港时,驻足甲板的百姓再也忍耐不住,高呼再见有之,涕泪而泣有之,甲板上是一片悲戚…  大陈百姓到台后,根据事先安排,首先是卫生部门检疫消毒,然后到临时招待所休息,满载大陈百姓的车队经过街市,当地百姓燃放爆竹夹道欢迎。随后根据安置计划,大陈百姓被分到宜兰、花莲、台东、屏东、高雄5县,最后安置大陈百姓的达到12县。从此后大陈百姓就在台湾过起了平静的生活,也逐渐成为大陆所谓的“台湾同胞”。直到20世纪80年代,两岸开放后,迁台大陈百姓及其后代才得以重返故土,探视阔别几十年的家园,不知此时他们心中是何种的感慨。 老蒋,抑或时势辜负了这群人的期望!!
惊报:长江七号真实结局(原剧情在发映之前被删掉) 星辉海外有限公司内部论坛传出真正《长江七号》OVA原剧本结尾,这一内幕泄露可能与部分剧组人员有关,也被部分媒体猜测是星爷本身的目的所在。 长江七号结尾节奏过快,小狄清晨醒来发现身旁的父亲一幕尤为另人 费解,父亲一副仿佛什么也没发生的事情,一个睡在停尸间人突然出现在自家炕头上,神情自然让人怀疑是否是《人工智能》最后戴维和其复活母亲的剧情类比,其突然性让人不解,而且从那开始全是以小狄的第一人称为自述,跳跃性十分大,一直到很多小7出现,小狄刚表现为惊讶,整部电影匆忙结束,在儿童眼里这是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可是巧合在小狄的“我一睁眼,小7就活了”,而真正的结尾也是像之前的小狄对小7的幻想一样突然转折到了一个黑暗寂静的屋子,就是小狄的破家,这一切都是一个美丽的孩子的梦而已。具体真实结尾 如下:选自一名名叫“挥泪斩诸葛”注册人员的论坛文章“再一次的可惜了”: ---就是这一切都是小7在家哭着说:“他睡醒后爸爸就会回来了”然后睡着后的做的一个梦而已,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还躺在他的破家里,不过是还是晚上,身边并没有爸爸,那些很多好朋友在空地上玩耍,还有那些很多很很的小7出现都是一个美梦而已。屋子里面黑漆漆的,但是音乐还是很小很小的圆满版结尾那种轻快的音乐,让人觉得伤感,这时有一个人敲门,咚咚咚,他以为是爸爸回来了,结果高兴的去开门,结果发现是那个红衣吊死女鬼,然后他吓哭了,可是再一看却是死去的妈妈,妈妈很和蔼可亲,跟他说,早上太阳生起的时候,去海边就能找到爸爸和妈妈,然后消失了,早上到了,太阳升起了,海面微风轻轻,在海面上多了一个小孩的衣服漂着,最后一个镜头,是小7找到了家,可能过了很多天了,然后它在家里面找小孩和他爸爸,可是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只好自己躺在小7的枕头旁,嘴中含着那个65分的卷子,这时那个工头大叔带着工地队,来拆他们房子 了,最后只有在“轰”的一声爆炸声,电影结束了 结尾只有苍白的字幕,没有任何音乐 这可能是周星驰的原著本意,讽刺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以及对于每个成人忘记的对于童年的幻想。黑色幽默的方式显然会导致伤害单纯的心灵以及会影响票房,所以迫于压力,长江七号并没有用无厘头的方式达到黑色幽默讽刺,被无情的商业化。当然这一切都一面之言,至于星爷是否真的创作此剧本已成为永久的秘密,不过长江七号无限的遐想会让人们继续对这位新时代幽默艺术大师给予景仰和爱戴
别有用心:康熙为何污蔑长城是傻子工程 康熙属于人来疯那种,动不动就当着众奴才说上几句豪言壮语。  为什么?旁边有一字一句记录的工作人员(史官)哩。  比如1691年康熙跑去多伦诺尔和喀尔喀蒙古的首领们会盟,一激动就又讲了几句大话: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就好像汉族皇帝修长城都是傻子,自己才最宏图伟略,挥斥方遒。  其他场合他也不忘贬低自己的汉族皇帝同行,比如这样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这话是说给那些要求重修长城的地方官吏的。  听听,长城在满人看来简直形同虚设,还“诸路瓦解,皆莫能当”,不是傻子工程是什么?  现在你随便看专家的文章,引用康熙老头的话的时候,都带着种敬仰和崇拜,觉得伟人就是伟人,圣君就是圣君,这样有气魄的话,是那些汉族王朝的帝王可以说得出的吗?  其实稍微带点思考,你就听得出,这老头的言论,别有用心之外,纯属胡说八道!  长城无用的话,满人干嘛像小毛贼挖洞入室一样,绕开山海关,绕行千里跑去密云一带扒个口子冲进来抢掠呢?  别忽视这样的事实,直到崇祯皇帝上吊,满清也没有在长城以里占据住一村一庄。  长城意义何在?  首先,是阻断小规模的轻骑骚扰,游牧民族非集团性的掳掠,长城能起到很强的阻隔作用。  其次,对于大规模的进犯,长城固然不能完全阻断,但可以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比如嘉靖三十二年,俺答汗组织近20万骑兵实施大规模突袭,明朝蓟辽总督杨博依托古北口长城予以抵抗,相持八天之后,鞑靼骑兵被迫全面撤退。  如今,假如你去密云以北的古北口的蟠龙山长城或者司马台长城,峰峦叠嶂中,依然会惊叹这国防工程的浩大和伟岸,结合地理优势,以劫掠完成补给的游牧骑兵部队,实难逾越。  第三,也是长城的一种妙用,就是“关门打狗”。  也就是进来不容易出去更难,在成化年间延绥镇的一次鞑靼人的劫掠中,敌人挖墙填濠冲入长城,但是烧杀抢掠之后返回时,却因为长城的阻挡“散漫不得出”,被明朝的追兵追上,溃败。  以皇太极为例,他曾充分发挥盗贼潜力,数度由密云一带长城侵入明朝土地,甚至占领过京东四镇,多铎和岳托甚至曾深入至山东济南,肆意杀戮,抢掠无数,但是最终都不敢停留,因为长城主要关隘满清都没有夺取,流贼固然凶悍,却还是怕主人关门的。  那么康熙为什么这么卖力气地贬损长城呢?  其一,自然是说给蒙古部落听,喀尔喀蒙古被更狠的驱赶到这里,康熙当然要说好听的安抚。  其二,别忘了,满清先后设立了四块禁区,包括关东三省,台湾,新疆和绥远、察哈尔,严禁一切汉民迁移耕作,(除台湾外)目的在于汲取元朝教训,为自己留好随时可供撤退的大后方。  那么,又怎么能修缮长城呢?既要防止元末民情沸腾揭竿而起造成关门打狗的局面,也要高瞻远瞩,防止日后万一需要二度入关的时候少些麻烦。  你能让一个入室抢劫成功霸占了他人宅第的盗贼当众宣布防盗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好处多多吗?  所以虽然属于胡说八道,还是不能把这老头想简单了啊。
ZT别有用心:康熙为何污蔑长城是傻子工程 康熙属于人来疯那种,动不动就当着众奴才说上几句豪言壮语。  为什么?旁边有一字一句记录的工作人员(史官)哩。  比如1691年康熙跑去多伦诺尔和喀尔喀蒙古的首领们会盟,一激动就又讲了几句大话: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就好像汉族皇帝修长城都是傻子,自己才最宏图伟略,挥斥方遒。  其他场合他也不忘贬低自己的汉族皇帝同行,比如这样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这话是说给那些要求重修长城的地方官吏的。  听听,长城在满人看来简直形同虚设,还“诸路瓦解,皆莫能当”,不是傻子工程是什么?  现在你随便看专家的文章,引用康熙老头的话的时候,都带着种敬仰和崇拜,觉得伟人就是伟人,圣君就是圣君,这样有气魄的话,是那些汉族王朝的帝王可以说得出的吗?  其实稍微带点思考,你就听得出,这老头的言论,别有用心之外,纯属胡说八道!  长城无用的话,满人干嘛像小毛贼挖洞入室一样,绕开山海关,绕行千里跑去密云一带扒个口子冲进来抢掠呢?  别忽视这样的事实,直到崇祯皇帝上吊,满清也没有在长城以里占据住一村一庄。  长城意义何在?  首先,是阻断小规模的轻骑骚扰,游牧民族非集团性的掳掠,长城能起到很强的阻隔作用。  其次,对于大规模的进犯,长城固然不能完全阻断,但可以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比如嘉靖三十二年,俺答汗组织近20万骑兵实施大规模突袭,明朝蓟辽总督杨博依托古北口长城予以抵抗,相持八天之后,鞑靼骑兵被迫全面撤退。  如今,假如你去密云以北的古北口的蟠龙山长城或者司马台长城,峰峦叠嶂中,依然会惊叹这国防工程的浩大和伟岸,结合地理优势,以劫掠完成补给的游牧骑兵部队,实难逾越。  第三,也是长城的一种妙用,就是“关门打狗”。  也就是进来不容易出去更难,在成化年间延绥镇的一次鞑靼人的劫掠中,敌人挖墙填濠冲入长城,但是烧杀抢掠之后返回时,却因为长城的阻挡“散漫不得出”,被明朝的追兵追上,溃败。  以皇太极为例,他曾充分发挥盗贼潜力,数度由密云一带长城侵入明朝土地,甚至占领过京东四镇,多铎和岳托甚至曾深入至山东济南,肆意杀戮,抢掠无数,但是最终都不敢停留,因为长城主要关隘满清都没有夺取,流贼固然凶悍,却还是怕主人关门的。  那么康熙为什么这么卖力气地贬损长城呢?  其一,自然是说给蒙古部落听,喀尔喀蒙古被更狠的驱赶到这里,康熙当然要说好听的安抚。  其二,别忘了,满清先后设立了四块禁区,包括关东三省,台湾,新疆和绥远、察哈尔,严禁一切汉民迁移耕作,(除台湾外)目的在于汲取元朝教训,为自己留好随时可供撤退的大后方。  那么,又怎么能修缮长城呢?既要防止元末民情沸腾揭竿而起造成关门打狗的局面,也要高瞻远瞩,防止日后万一需要二度入关的时候少些麻烦。  你能让一个入室抢劫成功霸占了他人宅第的盗贼当众宣布防盗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好处多多吗?  所以虽然属于胡说八道,还是不能把这老头想简单了啊。
别有用心:康熙为何污蔑长城是傻子工程 康熙属于人来疯那种,动不动就当着众奴才说上几句豪言壮语。  为什么?旁边有一字一句记录的工作人员(史官)哩。  比如1691年康熙跑去多伦诺尔和喀尔喀蒙古的首领们会盟,一激动就又讲了几句大话: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就好像汉族皇帝修长城都是傻子,自己才最宏图伟略,挥斥方遒。  其他场合他也不忘贬低自己的汉族皇帝同行,比如这样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这话是说给那些要求重修长城的地方官吏的。  听听,长城在满人看来简直形同虚设,还“诸路瓦解,皆莫能当”,不是傻子工程是什么?  现在你随便看专家的文章,引用康熙老头的话的时候,都带着种敬仰和崇拜,觉得伟人就是伟人,圣君就是圣君,这样有气魄的话,是那些汉族王朝的帝王可以说得出的吗?  其实稍微带点思考,你就听得出,这老头的言论,别有用心之外,纯属胡说八道!  长城无用的话,满人干嘛像小毛贼挖洞入室一样,绕开山海关,绕行千里跑去密云一带扒个口子冲进来抢掠呢?  别忽视这样的事实,直到崇祯皇帝上吊,满清也没有在长城以里占据住一村一庄。  长城意义何在?  首先,是阻断小规模的轻骑骚扰,游牧民族非集团性的掳掠,长城能起到很强的阻隔作用。  其次,对于大规模的进犯,长城固然不能完全阻断,但可以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比如嘉靖三十二年,俺答汗组织近20万骑兵实施大规模突袭,明朝蓟辽总督杨博依托古北口长城予以抵抗,相持八天之后,鞑靼骑兵被迫全面撤退。  如今,假如你去密云以北的古北口的蟠龙山长城或者司马台长城,峰峦叠嶂中,依然会惊叹这国防工程的浩大和伟岸,结合地理优势,以劫掠完成补给的游牧骑兵部队,实难逾越。  第三,也是长城的一种妙用,就是“关门打狗”。  也就是进来不容易出去更难,在成化年间延绥镇的一次鞑靼人的劫掠中,敌人挖墙填濠冲入长城,但是烧杀抢掠之后返回时,却因为长城的阻挡“散漫不得出”,被明朝的追兵追上,溃败。  以皇太极为例,他曾充分发挥盗贼潜力,数度由密云一带长城侵入明朝土地,甚至占领过京东四镇,多铎和岳托甚至曾深入至山东济南,肆意杀戮,抢掠无数,但是最终都不敢停留,因为长城主要关隘满清都没有夺取,流贼固然凶悍,却还是怕主人关门的。  那么康熙为什么这么卖力气地贬损长城呢?  其一,自然是说给蒙古部落听,喀尔喀蒙古被更狠的驱赶到这里,康熙当然要说好听的安抚。  其二,别忘了,满清先后设立了四块禁区,包括关东三省,台湾,新疆和绥远、察哈尔,严禁一切汉民迁移耕作,(除台湾外)目的在于汲取元朝教训,为自己留好随时可供撤退的大后方。  那么,又怎么能修缮长城呢?既要防止元末民情沸腾揭竿而起造成关门打狗的局面,也要高瞻远瞩,防止日后万一需要二度入关的时候少些麻烦。  你能让一个入室抢劫成功霸占了他人宅第的盗贼当众宣布防盗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好处多多吗?  所以虽然属于胡说八道,还是不能把这老头想简单了啊。
浙企受本地股民热捧 浙江人专炒家门口股 过去这是上海人和深圳人的专利最近,杭州股民中盛行一个说法,用口语化的语言来概括是这样的——炒股票?我只炒浙江的股票。都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业绩好不好,去了就知道!  浙江民企受到投资者热捧  前天晚上,杭州一位资深股民童先生踏进了解百的大门。很少逛商店的他,这一趟不光是为了购物,还带着一点考察的意思。因为当天下午,他刚刚买入了20手杭州解百。  从商场出来,他拎着两件新买的衬衫。“也算是支持一下手里的股票吧!”  过去,国内股市有两个特殊的板块:上海本地股和深圳本地股。因为很多股民炒股票是认地域的,不少上海人就喜欢炒上海本地股,有些深圳股民则最熟悉深圳股。在他们看来,本地的上市公司容易掌握基本面,更容易把握未来的行情走势,适合中长线投资。  随着浙江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有一些敏感的浙江股民开始注意到了“浙江板块”,进一步“专攻”浙江股。从今年年初至今,杭州解百(600814)、杭钢股份(600126)、数源科技(000909)、普洛康裕(000739)、万向钱潮(000559)轮番上涨。业内人士说,浙江本地股民在其中功不可没。  上周,杭州股民小王看中了浙江德清的上市公司华盛达(600687),以每股6.8元的价格卖入,过了三天以7.5元的价格抛出,小赚了一笔。  浙江中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祝秘书说,股市行情红火的时候,他每天都要接到几十个前来咨询的电话,询问公司最新动态和股价走势,其中大部分是浙江本地人。这些股民对企业的基本面非常熟悉。  浙江板块已有百家公司之多  截至昨日收盘,浙江已上市公司达到105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深圳。浙江省金融办上市工作处透露,登陆资本市场的浙江企业依然源源不断,目前拟上市的浙江公司数量大约有130家。  根据最近一次统计数据,浙江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2531亿元,占到全省GDP总量的16%;至2007年2月13日,中小板启动3年多来,中小板已发行、上市121家,其中浙江28家(不含宁波天邦和天马轴承),占中小板总数的24%。  最近3年内,浙江上市公司的比例稳步增加,连续4年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其中2004年上市18家,占到了全国的20%;2006年上市9家,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  3月28日,杭州石祥路上的天马股份(002122)公司正式登陆中小板。同一天,去年年底上市中小板的浙江企业——华峰氨纶(002064)创出40元新高,相当于发行价9元的近5倍。  从每股收益来看,浙江上市公司要远好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和2002年浙江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263元和0.181元,明显高于全国上市公司0.132元和0.113元的平均水平。去年,浙江民企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占全国三成,但净利润却接近总量的六成。  浙江省金融办有关人士认为,浙江板块正在迅速崛起,这和浙江企业的优质不无关系。因为在中国证监会的严格把关下,每年上市名额中,盈利能力强的省份总能获得更多的份额。  很多上市的浙江企业在各细分行业中具备了领先地位。比如江山化工(002061)、伟星股份(002003)和万丰奥威(002085)都占据了行业里全国甚至全球的领先地位。  浙江板块还将不断扩容  浙江省金融办有关人士认为,浙江的上市公司中大型国有企业少,超过90%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多,因此业绩稳定,成长性好,转制彻底,经营也比较灵活。“全国上市民营公司数量最多的就是浙江。这些质地好的民营企业大多集中于机械设备仪表、纺织服装皮毛、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等领域,企业特征正好吻合市场偏好,促使浙江上市公司整体走势较强,板块整体出现较大涨幅。”  杭州市金融办主任孟繁明认为,经历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综合治理以后,资本市场逐渐走向规范,这些利好进一步激发了浙江人的投资热情。  “其次,发行制度从审批改为核准以后,企业上市提速了不少。中国股市经过5年冷清期后,上市通道里积累了许多符合标准的优质企业,浙江的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同步,开闸之后迸发出了一波上市高潮。”  浙江省金融办上市工作处有关人士认为,浙江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目前浙江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45%的水平,直接融资比重不到5%,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去年年底,浙江已经提出了“三年动员100家企业上市”的目标。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境内外各类直接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5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35%,届时浙江将成为全国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浙商"富二代"中悄然出现 "打包"卖企业现象   浙江民营企业约有百分之七八十是家族式企业,浙商这一全球知名的成功商人群体如今已面临着“第一代”和“第二代”即将交接班的关键时刻。记者这段时间了解到,浙商“富二代”中已悄然出现“打包”卖企业现象。  本月中旬,记者接触到一位浙江义乌青年商人,他说他要打广告卖厂,为此已准备了半年多时间。这位中年人姓李,其父是典型的义乌第一代商人,摇过拨浪鼓,摆过小地摊,后来,呕心沥血办起了一家彩泥厂。他父亲脚踏实地,硬是把一个小厂办成了年创产值近千万元的大公司,产品绝大多数出口到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之前,李都是帮助父亲打理公司,负责销售方面的一些事情。但他并不安心,结交了不少国内外的朋友,当然,花钱也很多,有时一掷万金也不在乎。去年9月,他已68岁的父亲由于中风住进了医院,四个多月后,老父亲去世。家里便把整个公司就交给了他。几个月下来,李忙得焦头烂额,可公司却接二连三地出事情。他实在撑不下去了,他认为自己不是办厂的料,而十分适合做贸易,于是想把公司处理掉,全身心投入做贸易。一次,李在与朋友聚会时表达了想转让公司的想法,不料上海方面很快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但说须拥有一些必备的产品、贸易等方面的资格证等。半年多来,李费劲周折去补办相关“证书”。谁知,到今年8月份办好时,对方已兴建起和他一样的公司,据说,也是抢购了义乌的一家企业。  不久前,浙江省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义乌市苏溪镇某服装厂被浙江衢州龙游县一家制衣厂的业主买走。说起卖厂的事,刚接过父亲班的现年29岁的徐某很不在乎:“卖了服装厂,自己要加盟几位朋友开的歌厅。”记者了解到,被龙游买走的服装厂总资产大约是400万元,尽管规模不大,但徐的父母已经营12年。近几年虽然生意平平,但一年下来也有不少的收入,父母希望徐能够踏实一些,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规模,但他死活不愿意干:“这么辛苦,才赚那么一点,我要去赚大钱,一年赚百万没问题。”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想把厂办好却没气力了,可怎么也舍不得卖,儿子于是大闹不休甚至要和他们脱离关系。父母气得生病,最后还是被徐把工厂处理掉了。  对浙商“富二代”中出现的“打包”卖企业现象,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一位研究家族企业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中国包括浙江,第一代创富者具有累积财富的基本要素及个人奋斗动力,即使偶然挥霍也具有自然的道德反省能力,以维护来之不易的财富。而“富二代”因与其父辈生活环境完全不同,尤其是创富者往往给予了他们远超社会常规的优越生活条件,塑造出一代自我优越感极突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的能力、魄力与见识足以担当继富重任吗?回答多是否定的。  记者了解到,浙江义乌已有多位市人大代表向市委市政府发出呼吁:从义乌长久发展大计出发,要切实加强对“富二代”的艰苦奋斗教育,尤其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通过组织重温“鸡毛换糖”路、学习国内外大财团、大集团成功经验等,激发他们创新业、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要通过举办各类沙龙等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与视野,激励他们做新世纪的领军人物。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