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31421 李娜31421
关注数: 39 粉丝数: 300 发帖数: 22,847 关注贴吧数: 7
为什么说鲍勃·迪伦不该得诺贝尔文学奖  KEVIN WINTER/GETTY IMAGES 安娜·诺斯 2016年10月14日 鲍勃·迪伦(Bob Dylan)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他获得过很多格莱美奖(Grammy),包括1991年获得的终身成就奖,那些是他应得的。他无疑属于摇滚名人堂(Rock & Roll Hall of Fame)——1988年他与至高无上(Supremes)、披头士(Beatles)和海滩男孩(Beach Boys)共同入驻摇滚名人堂。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一位世界级的歌曲作家,是美国文化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但是,诺贝尔委员会把该奖项授予他,而不授予一位作家,实在令人失望。 是的,迪伦是一位杰出的歌词作者。是的,他写过一本散文诗和一本自传。是的,你可以像分析诗歌那样分析他的歌词。但是迪伦的歌词与他的音乐是分不开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诺贝尔委员会把这个文学奖项授予一位音乐家,就错失了奖励一位作家的机会。 随着阅读在全世界的衰落,文学奖项比以往更为重要。一项大奖意味着图书销量和读者人数的猛涨,甚至对知名作家来说也是如此。不过更重要的是,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一位小说家或诗人可以证明,小说和诗歌依然重要,是值得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人类活动。 广告  流行音乐也是这样一种活动,但它在极大程度上已得到应得的认可。除了少数几个语言类奖项,没人会期待音乐类的最高奖项会授予一位作家,就像我们不会在摇滚名人堂看到查蒂·史密斯(Zadie Smith)或玛丽·盖茨基尔(Mary Gaitskill)。 该委员会很可能并非有意以此冷落小说或诗歌。委员们可能是想通过表彰一位音乐偶像给该奖项注入新的文化通货,让它更贴近年轻一代。 但是,在依旧表彰一位作家的同时,实现上述目的的办法有很多。他们可以选择一位在形式上做出重要创新的作家,比如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泰茹·科尔(Teju Cole)或安妮·卡森(Anne Carson)。他们也可以选择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作家,发展中国家在诺贝尔奖项中依旧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这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或者他们可以选择一位读者群主要在网络上的作家,比如沃姗·希雷(Warsan Shire),2014年,她成为伦敦年轻诗人桂冠奖(Young Poet Laureate of London)的首位获得者。 但是,诺贝尔委员会却将文学奖授予一位在另一个领域享誉全球的人——那个领域本身有很多奖项。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文学需要一个诺贝尔奖。今年,它得不到了。
论“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倒掉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08:57 AM Sina Weibo WhatsApp Email 作者:姚遥 来自财新的《“首善”还是“首骗”?》,以及网易号自媒体“知道”的《切胃减肥背后的陈光标:业务瘫痪债务缠身》两篇报道,再度将陈光标推上风口浪尖。据报道,早在2016年的3月30日,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因涉嫌伪造公章等问题被警方带走调查,江苏黄埔亦有多位高层管理人员被带走。 陈光标一直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的财富积累可谓迷雾重重。如今警方介入调查,诸多细节开始被披露,他涉嫌哪些违法活动,目前还只能进行拼图。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中国首善”这个称号,为他带来了荣誉的光环,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获利空间。  长期以来,对陈光标慈善方面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一部分铁杆坚定不移的支持他,也有不少人对他满腹质疑。从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陈光标在官方的后台如今已经倒塌,媒体有了更多的空间可以深入调查他的种种行为。可能让其铁杆支持者意外的是,两篇报道提供的证据证明,他当年高调宣称的种种慈善行为,有部分受捐单位并没有到账记录。 2008年汶川地震,他号称组织了大规模的挖掘机,进入灾区参与救援,这次高调的慈善亮相开始之后,陈光标就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慈善旋风。陈光标所有的慈善捐赠套路,大体是三板斧,第一他亲力亲为,在一线参与行动;第二是拿出一个巨大的数字,吸引眼光;第三是做出一些相当惊世骇俗的行为,博得眼球。 当陈光标可以获得权力的支持时,很多对他慈善行为的深入调查,最后都不了了之。这就意味着他可以恣意妄为地编造出顺应大众心理需求的行为,来为自己贴金。从目前披露的资料来看,当年所谓参与汶川救援的事迹,存在明显夸大和捏造;而他号称通过基金会捐赠的行为,有相当部分也查无实据。当然,有一部分捐赠行为也得到证实,不过正是这样虚虚实实的行为,为大众清楚的认识他的行为增加了诸多障碍。 被官方包装出来的标杆人物有很多,但像陈光标这样的有许多人为之背书的,并不常见。陈光标也精准地抓住了用户的痛点,一方面他赤裸裸地展示现金或者实物,另一方面则直接将现金发到受助人的手中。这样的做法相当的精妙,点对点和直接发现金的手法,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如果有人要从专业行善的角度来进行批评,简单慈善的支持者会主动站出来为陈光标辩护——不管他的行为你是否喜欢,至少他拿了自己的真金白银,还亲自实践。 正如两篇报道所揭示的,这里面的问题在于,究竟有多少真金白银发放出去,根本无从确定。在点对点发放的现场上,陈光标发放给了多少人,并没有精准的签收名单,外人几乎不可能去复原现场并核实,解释权全部落在他自己的手上。由于他的发放行为是个人行为,而不是组织行为,程序上也不需要他在发放的过程中,每人一一签收确认。在这样的漏洞之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后来陈光标发放现金的活动里,宣布的金额在急剧飙升。直到这样一个噱头失去了吸引力,他才转而寻找其他的曝光方式。 陈光标利用了这样的漏洞,使用四两拨千斤的技术,用小部分的真实资金,带动了巨大的宣传效果,并将自己成功地包装成为中国首善的角色。最终又借助中国首善的光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政治资源,获得更大的保护,避免他的虚假泡沫被人戳破。 当背后的权力倒掉了以后,陈光标虚假的首善面孔也暴露了出来。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如此简单粗暴的欺骗手段,为何能够横行一时,还收获舆论的自发支持? 来源:凤凰评论
韩咏红:药检结果:阳性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03:30 AM 文/韩咏红 来自/联合早报Sina Weibo WhatsApp Email 早点 北看记 hanyh  @sph.com.sg 里约奥运本周一闭幕,但是更劲爆的体育新闻还在后头。国际举重联合会周三发布消息称,15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药检复检呈阳性,其中包括三名中国队的金牌得主:陈燮霞、刘春红和曹磊。刘春红还是世界纪录保持者,被誉为本世纪最杰出的100名举重选手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公布后,中国各大新闻网站、微博账号迅速转发,有的评论与转发多达数千条。网民的反应,有的是震惊,有的是遗憾,也有一些是愤愤不平,认为八年前的旧事被翻出来,可见这又是西方国家、美国人“黑”中国的表现之一。 例如一些网民留贴认为:“什么体育精神,根本就是和政治挂钩的,美国霸权简直不要太明显”“国际奥委会在里约整中国还不够吗?!现在还来搞事?”“美国在奥运会上制裁俄罗斯尝到了甜头,所以如法泡制对付中国”。 这类留言将中国运动员被检验出使用兴奋剂,视为美国的政治阴谋,同时将美国与西方世界,中国与俄罗斯,归类为两大阵营,其实是冷战思维的一种重现。 另有一类“搞笑型”的留言,只有12个字:“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 我想该网友应该是看了很多关于南中国海仲裁案的新闻,于是将中国政府对仲裁案的回应文字张冠李戴到药检结果上。问题是奥运金牌得主药检呈阳性,能怎么“不承认、不执行?”,用精神胜利法,坚持金牌是自己的吗? 好在中国举重协会的回应不是这样孩子气。该协会发出声明称,对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将积极配合调查。“如经查证确实存在违规行为,我协会将对相关责任人决不姑息,依法从严从重给予处罚。” 反对使用兴奋剂,反对借助药物来捏造虚假的人类体育成就,维护公平公正的竞技比赛,拒绝兴奋剂对运动员身体造成损伤,时至今日,这已是世界各国人民都认同的共同价值。 每一届奥运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都庄严宣誓向兴奋剂说“不”,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丑闻仍然层出不穷,尤其举重、田径、游泳等主要比拼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项目更是禁药“重灾区”,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爆出过相关丑闻。 数据显示,美国运动员也使用禁药;我的体坛朋友就坚信,发达国家运动员使用的禁药,肯定比被曝光的多,只不过他们规避检测禁药的技术更高,体坛人士因此有句“名言”称:测得出的是兴奋剂、测不出的是高科技。 然而,不管谁用谁不用;是国家队集体用,还是运动员私下用;是富国或是穷国,大家在明面上都旗帜鲜明“反禁药”,全力配合药检。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说,“我的运动员用禁药又怎么样?这不公平!另一个谁谁谁只是科技更高而已,等我有了那种高科技,我的运动员吃禁药碾压你们没商量!” 这是当代体育文明,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这背后,是对公平公正的信仰,以及对规则的遵守,也是体育交给人类的最宝贵的道理。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起码的秩序,让有不同利益出发点的各方可以共事共处。不要幻想规则是完美,但世界如果没有了规则,大家失去的必定更多。因此,有长远眼光的个人与政府,总是一面在规则底下绞尽脑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致力完善规则,在体育、商业等各领域,都是如此。 说到本届奥运期间中国队受到的一些委屈,如美国田径队“霸气”单独重赛把中国队挤掉,或者中国体操队“零金牌”,我的中国体坛朋友不无感慨地说,美国田径队配备有专门的随队律师,对规则的理解与研究细致深入,这是中国队要吸取的经验;同理,与其埋怨体操裁判评分不公平,不如先深入研究国际体操赛的打分取向。 他说,除非中国真的打算另起炉灶,自绝于各种国际“游戏”之外;否则,与其纠结自己是不是被“黑”,是不是被“迫害”,不如先遵守规则、然后吃透规则,最终让规则为己所用,才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道理。中国体坛中人已看明白这一点,社会大众认知能很快跟上吗?
韩咏红:药检结果:阳性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03:30 AM 文/韩咏红 来自/联合早报Sina Weibo WhatsApp Email 早点 北看记 hanyh  @sph.com.sg 里约奥运本周一闭幕,但是更劲爆的体育新闻还在后头。国际举重联合会周三发布消息称,15名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重运动员药检复检呈阳性,其中包括三名中国队的金牌得主:陈燮霞、刘春红和曹磊。刘春红还是世界纪录保持者,被誉为本世纪最杰出的100名举重选手之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公布后,中国各大新闻网站、微博账号迅速转发,有的评论与转发多达数千条。网民的反应,有的是震惊,有的是遗憾,也有一些是愤愤不平,认为八年前的旧事被翻出来,可见这又是西方国家、美国人“黑”中国的表现之一。 例如一些网民留贴认为:“什么体育精神,根本就是和政治挂钩的,美国霸权简直不要太明显”“国际奥委会在里约整中国还不够吗?!现在还来搞事?”“美国在奥运会上制裁俄罗斯尝到了甜头,所以如法泡制对付中国”。 这类留言将中国运动员被检验出使用兴奋剂,视为美国的政治阴谋,同时将美国与西方世界,中国与俄罗斯,归类为两大阵营,其实是冷战思维的一种重现。 另有一类“搞笑型”的留言,只有12个字:“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 我想该网友应该是看了很多关于南中国海仲裁案的新闻,于是将中国政府对仲裁案的回应文字张冠李戴到药检结果上。问题是奥运金牌得主药检呈阳性,能怎么“不承认、不执行?”,用精神胜利法,坚持金牌是自己的吗? 好在中国举重协会的回应不是这样孩子气。该协会发出声明称,对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将积极配合调查。“如经查证确实存在违规行为,我协会将对相关责任人决不姑息,依法从严从重给予处罚。” 反对使用兴奋剂,反对借助药物来捏造虚假的人类体育成就,维护公平公正的竞技比赛,拒绝兴奋剂对运动员身体造成损伤,时至今日,这已是世界各国人民都认同的共同价值。 每一届奥运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都庄严宣誓向兴奋剂说“不”,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丑闻仍然层出不穷,尤其举重、田径、游泳等主要比拼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项目更是禁药“重灾区”,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爆出过相关丑闻。 数据显示,美国运动员也使用禁药;我的体坛朋友就坚信,发达国家运动员使用的禁药,肯定比被曝光的多,只不过他们规避检测禁药的技术更高,体坛人士因此有句“名言”称:测得出的是兴奋剂、测不出的是高科技。 然而,不管谁用谁不用;是国家队集体用,还是运动员私下用;是富国或是穷国,大家在明面上都旗帜鲜明“反禁药”,全力配合药检。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说,“我的运动员用禁药又怎么样?这不公平!另一个谁谁谁只是科技更高而已,等我有了那种高科技,我的运动员吃禁药碾压你们没商量!” 这是当代体育文明,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这背后,是对公平公正的信仰,以及对规则的遵守,也是体育交给人类的最宝贵的道理。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起码的秩序,让有不同利益出发点的各方可以共事共处。不要幻想规则是完美,但世界如果没有了规则,大家失去的必定更多。因此,有长远眼光的个人与政府,总是一面在规则底下绞尽脑汁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致力完善规则,在体育、商业等各领域,都是如此。 说到本届奥运期间中国队受到的一些委屈,如美国田径队“霸气”单独重赛把中国队挤掉,或者中国体操队“零金牌”,我的中国体坛朋友不无感慨地说,美国田径队配备有专门的随队律师,对规则的理解与研究细致深入,这是中国队要吸取的经验;同理,与其埋怨体操裁判评分不公平,不如先深入研究国际体操赛的打分取向。 他说,除非中国真的打算另起炉灶,自绝于各种国际“游戏”之外;否则,与其纠结自己是不是被“黑”,是不是被“迫害”,不如先遵守规则、然后吃透规则,最终让规则为己所用,才是古往今来颠扑不破的道理。中国体坛中人已看明白这一点,社会大众认知能很快跟上吗?
王宝强发离婚声明: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  (联合早报网讯)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在微博发布声明,称郑重决定解除与妻子马蓉的婚姻关系,同时解除宋喆经纪人的职务。 王宝强在声明中说,“绝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的行为。” 据中新网报道,声明全文如下: 本人王宝强,现就与妻子马蓉解除婚姻关系一事,声明如下:我与马蓉2009年结婚以来,一直谨守结婚誓言,相亲相爱、坦诚相待、终于婚姻。在生活中呵护妻子、疼爱女儿、孝敬双方父母,努力给家人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而拼搏。负责任的声明:我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社会交往中,都是一个对婚姻与家庭、对朋友与团队、对工作与社会,尽责忠诚的人。我无愧于关心我、厚爱我的家人、朋友和社会。我自婚姻关系建立以来的一切言行与举止,绝对忠诚、正派与宽容。但我绝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的行为。 现因马蓉与我经纪人宋喆的婚外不正当两性关系,严重伤害了婚姻、破坏了家庭,郑重决定解除我与马蓉的婚姻关系,同时解除宋喆的经纪人职务。在此过程中我将依法处理好一切事宜,尽力将因此给双方父母和两个尚未成年孩子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希望他们继续拥有平静的生活。最后,感谢家人、朋友、影迷及广大媒体与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帮助与支持,恳请念及两个年幼儿女和双方年迈父母,尽量给予我和家人一些私人空间。我会一如既往的保持初心,加倍关爱家人、努力工作。
哈佛最受欢迎的中国课 自2006年以来,普鸣(Michael Puett)一直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向本科生教授中国哲学概论,探讨中国经典著作如何与当下产生关联。如今,这门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仅次于《计算计科学入门》和《经济学原理》。普鸣和作家克里斯蒂·格罗斯-骆(Christine Gross-Loh)将这门课程的精华提炼出来,写就了《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这本书已被25个国家的出版社购买了版权,包括中国。今年它就会在中国面世。 在采访中,普鸣探讨了仪式的价值,谈到既要读莎士比亚,也要读杜甫,还解释了为什么拥抱真实的自我并非真正的答案。 一些中国哲学著作在西方已经非常流行。它们有许多的译本,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这反过来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在20世纪的许多时间里,这些思想在中国遭到了故意的排斥。在共产主义时代,这些著作要按照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同样的套路来理解,即被看作传统思想。这么做的目的是排斥这些思想,以使中国完成“现代化”。现在,中国政府又开始接受这些思想。但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还是按照同样的套路在理解。儒学又一次被当作让人们各守本分的学说来解读——只不过现在这被看成一件好事! 政府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过去。只不过,在中国的现实中,我们有更宽泛的理解。在回答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时,人们会求助于过去的思想。 中国正在就价值观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大家感觉所有东西都变得和财富和权力有关,质疑是否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在拿来进行辩论的观点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和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上好生活的早期概念。所以,尽管政府在以特定的方式挪用其中的一些观念,更广泛的大众也在就它们进行辩论,而且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目前无法预测结果会是怎样,但这肯定是一场值得密切关注的辩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