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配汽车钥匙 饶阳配汽车钥匙
关注数: 76 粉丝数: 65 发帖数: 8,830 关注贴吧数: 7
饶阳县打造京南第一大菜园 饶阳县打造京南第一大菜园 "中国蔬菜之乡"的称号,已成为饶阳享誉省内外的一张绿色名片。饶阳县精心打造的绿色"大菜园",不仅丰富了衡水市群众的菜篮子,更让饶阳成为了京南第一大菜园。   多种优势打造特色新农业饶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其独特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使饶阳的蔬菜特色产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位于燕赵腹地滹沱河畔的饶阳,京九铁路纵穿而过,大广高速公路的开通,使饶阳环抱在京津两小时经济圈内,两小时的车程便可直达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省级公路肃临线、正港线在县城交汇,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四地五个机场,天津港、黄骅港两个港口。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使饶阳成为京津冀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腹地,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黄金十字架"。   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是饶阳蔬菜产业的一大特色。到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年产各类蔬菜180万吨,年产值18.5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4.2%。现有蔬菜种植专业户4.5万户,蔬菜生产村174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88.3%。大尹村镇是全县设施规模最集中的区域,蔬菜播种面积7万余亩,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大尹村镇南北岩村,蔬菜种植面积4000多亩,其中温室、大棚的数量就有700多个。   截至目前,饶阳先后与北京物美、全兴"大菜篮子"、京客隆、天津华润等18家超市签订供销协议,日供京津鲜菜200吨以上,供应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绿色蔬菜合格率全部100%如果说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使饶阳县蔬菜产业形成了巨龙腾飞、扶摇直上之势的话,那么无公害、品牌化则为这条巨龙插上了强劲的双翼。   蔬菜要进京,绿色要先行。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健康的今天,饶阳蔬菜要想端上北京千家万户的餐桌,打造无公害、绿色、环保蔬菜的理念必须要与时俱进,这也成为饶阳菜农的共同约定和不懈追求。   这"白色海洋"里一株株鲜活的蔬菜,不打农药、不施浓肥却依然生机盎然,靠的是优质先进的实用新技术。   早在2005年,饶阳就有27万亩蔬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评认证。2007年,市农科所在饶阳建立了第一个生物防治基地,重点推广了防虫网、黄板诱蚜、雄风授粉、丽蚜小蜂防虫、生物秸秆反应堆等20多项新技术。   近年来,饶阳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建立了"宣传教育、源头管理、质量追溯、产品监测"四位一体,环环相扣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体系。各蔬菜基地全部实行产品编码制度,创新实践了"100%棚室有备案、100%有技术流程、100%有监管责任人、100%签订安全责任状、100%有生产记录"的"五个一百"质量跟踪管理模式,使省市县抽检合格率全部为100%。截至目前,全县有8个蔬菜品种通过了绿色认证,4个品种通过了有机认证。   谈到自家种的蔬菜,一位菜农自豪地说:"俺们种菜从来不打药,保证是绿色、安全、无公害的。乡、村和合作社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打药的菜一抽检就测出来了,根本卖不出去。"   转型发展鼓起农民"钱袋子"   在饶阳,传统分散的家庭生产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具有浓郁品牌意识和市场观念的新农民越来越多。近年来,饶阳注册了"春阳"、"祥湾"、"万爱"等瓜菜商标15个,其中有5个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和名优新产品。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舰队"……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社让饶阳蔬菜生产活力大增。目前,全县已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150个,入社菜农达3.5万户,其中向阳、祥湾、五谷丰等5家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示范社。   南张保村支部书记、五谷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春礼介绍,合作社通过走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道路,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在蔬菜种植中遇到的用地、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以及销售等方面的难题。自去年合作社成立后,共流转土地1300亩,为社员解决贷款230万元,新建棚室115个,年带动社员增收200多万元。   在饶阳的菜农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穷;卖上两棚瓜,小车开回家;一年三棚菜,小楼都敢盖。"这足以说明饶阳菜农依靠蔬菜合作社已脱贫致富。大尹村镇党委书记李瑞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高村是葡萄种植专业村,全村有900多口人,800多个棚,以每个棚平均年纯收入3万多元算,基本上每家每年都有10万元以上的收入。原来农民买汽车,都是买面包车。如今,农民的思想观念也转变了。去年7月,高村村民团购了7辆北京现代小轿车,也过起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011年初,饶阳县又吸收67个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会员,组建了全省首家集检测、信息、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县级蔬菜行业联合总社。目前,联合总社已经为10家示范社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设备,组织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   遍布全县的蔬菜合作网络让饶阳菜农摆脱了一家一户在信息、技术、销售、质量等诸多环节上的桎梏,尽情地发起了"绿色财"。   蔬菜产业促进饶阳大发展2011年,饶阳新增百亩以上的蔬菜棚室大方45个,建成蔬菜大方36个,新增蔬菜面积上万亩。目前,饶阳蔬菜年产值达到了1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5%,带动农民增收6.5亿元。蔬菜生产已真正成为饶阳农业的支柱产业,支撑起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饶阳作为革命老区,时刻关注着首都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北京人民的幸福生活。大广高速的开通使饶阳和北京近在咫尺,饶阳人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打造京南菜园子、丰富首都菜篮子"和"让饶阳蔬菜带着露水进京、携着芳香入户"的新目标,正在努力把饶阳建设成为首都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供应基地。同时,新型的观光、采摘等生态旅游行业,也在饶阳大地悄然兴起,今后,也必将成为借助饶阳蔬菜而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
蔬菜不打药 防虫有诀窍 新华网石家庄电(记者 白林)记者近日走进河北省饶阳县大尹村镇吾固村的棚室种植基地看到,在田头,每根电线杆上都挂有一盏橘黄色灯;棚室里,挂满了一张张方形的黄板;隔一段距离,地面上还摆放着一个蜂箱子。那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呢?   “这灯是诱虫灯,黄板是诱虫板,灭害虫用的;蜂箱子是用来养蜂给蔬菜授粉的,现在种菜,不能像以前了,也要讲究科技种植,无公害才能挣钱呢。”吾固村向阳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国柱说。   正在大棚里干活儿的社员尚秋良一边采摘着西红柿一边说:“刘理事长说得对,俺们种的无公害蔬菜就是好卖,一早拉到市场上,客商们抢着收购,根本不愁卖,而且价格还高。这不,今年我种了三个大棚,少说也得收入十一二万元。”   饶阳县距北京约200公里,目前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了38万亩,被誉为“京南第一大菜园”。据饶阳县农牧局环保站站长高翠萍介绍,自2006年,饶阳县就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评认证,所有蔬菜全部达到了无公害标准,12个基地、22个蔬菜产品通过绿色认证。   “为了使蔬菜安全放心,我们建立了环环相扣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体系。”高翠萍说:“各蔬菜生产基地全部实行统一标准建棚、统一工厂化育苗、统一标准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普遍推广了高密度防虫网、黄板诱蚜、熊蜂授粉、生物秸秆反应堆等20多项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检验检测制度,确保蔬菜品质。”   在饶阳县绿科蔬菜种植公司生产基地一个西红柿大棚里,杀虫灯、粘虫板、高密度防虫网等随处可见。此外,记者看到大棚内还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   该公司负责人陈国洲介绍说:“这个大棚里有11个摄像头,所有的生产过程,都进入电脑存档,这也是有机蔬菜生产的必备环节。另外,每一块地种的蔬菜要上市,还得经认证监管单位现场检测,达到有机蔬菜标准,才允许上市销售。”   “如今市场变化快,种菜要种无公害,有机绿色最好卖……”由饶阳菜农自创的这段顺口溜已经在全县广为流传。饶阳蔬菜不仅热销京津等大城市,而且已走出国门,端上了俄罗斯、韩国等国民众的餐桌。   据介绍,饶阳县已先后获得“河北省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中国蔬菜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个县正用扎实的行动打造绿色、安全、放心的“饶阳蔬菜”金牌品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