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hen0713 yuchen0713
关注数: 71 粉丝数: 140 发帖数: 15,060 关注贴吧数: 48
男子直播打未婚妻逼其出轨对象现身:一小时打一次 是男人就出来 2月17日,一则男子直播打未婚妻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苦涩BOY”在网络社交平台称,自己花了四万彩礼订婚,发现未婚妻出轨后开帖直播暴揍未婚妻,要逼“奸夫”出面主动联系他。该帖发出后引起网友转发与评论。 这名网友自称是济南长清区人,他自己在工地上干杂活,未婚妻是超市的一名收银员。,此前他家出了4万元彩礼让他与未婚妻订了婚,但他却在无意间发现未婚妻出轨一名40岁的男子。这名网友称“我爸妈攒了半辈子钱,让我订了这么个玩意儿。” 之后,“苦涩BOY”便对未婚妻实行禁食并暴揍,还将照片传到网上。他说自己要一小时打她一次,让“奸夫”赶紧联系自己。在该男子上传的图片中,一名穿灰色卫衣的女子跪倒在地,头发被一只脚踩在地上。边上散落的卫生纸上可以看到斑驳的血迹。2月19日,“苦涩BOY”注销了账号,并将原帖内容改成“出轨可耻,打人不对”。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2月20日,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分局表示,当地公安已经介入,正在调查处理中。由于原帖账号注销,IP地址还未查到。随后,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分局官微发布消息称,对于网上反映的相关情况,公安机关已关注,并已经组织警力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不管怎么样,“苦涩BOY”的这句话还是说得在理的:出轨可耻,打人不对。毕竟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人陷入更加棘手的问题。
烙印2018——十大刑案点评   昆山于海明案:明确正当防卫界限标准   评点: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和公安机关一起对案件作出准确定性,赢得社会高度认可,办案检察官王勇当选央视2018年度法治人物。12月,本案入选最高检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面对不法侵害,如何有效保护自己,办案机关在实现个案正义的同时,也向公民普及了正当防卫的正确“姿势”。   张文中案:依法保护企业家的“标杆”   评点:本案被媒体解读为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标杆”案件。冤案的平反,让企业家和全社会看到党和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增强了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财富安全感,有利于企业家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鸿茅药酒案:引发多方位思考   评点:此案一度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医学界、法学界、媒体圈从不同角度进行热议和解读。上级检察机关及时介入,案件及时“刹车”,令人欣慰。如何依法依规开展药品宣传,如何慎重对待涉及药品的不同观点,如何防止民事纠纷刑事化,本案引发的讨论和思考还有很多。   杭州狗主人打人案:养犬管理法规不能再“沉睡”   评点:打人者受到刑事追究,罪有应得。不过,类似事件各地多次发生,如果仅仅满足于责任人受到追究,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看到下一次。多地出台了有关养犬的规定,养犬需登记、遛狗应拴狗链等是“标配”,但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多数法规处于“沉睡”状态。在相关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冲突一再发生的现实下,养犬管理法规不能再“沉睡”。依法养犬,百姓才能双赢,社会才能稳定,这是在付出多次流血代价后人们形成的共识。   长生疫苗案:长生不能再“长生”   评点:疫苗生产者逐利枉法,违反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编造虚假生产检验记录;有关监管部门失职失察,个别工作人员严重渎职,导致了这起情节严重、性质恶劣、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重大疫苗案件。长生不能再“长生”,这是全体百姓的心声。   金哲宏案:公正没有缺席   评点:“公正可能迟到,但它不会缺席”,金哲宏案改判让我想到这句话。但对当事人来说,公正迟到的代价太大了。被抓时他27岁,风华正茂;如今年过50,需要靠双拐走路。冤案改变了他的一生。让公正尽早到来,要做好两件事:已发生的错案,尽快纠正;不让新的错案再发生。   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监管缺失的代价   评点:除了本案,河南郑州也发生类似案件,一名空姐乘坐滴滴车时被杀害。滴滴在为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生命安全风险,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两起案件反映出的网约车乱象触目惊心,相关公司对司机监管形同虚设。   上海杀妻藏尸案:自首能否“免死”   评点:案件一审判决后,被害人亲属表示对于死刑判决“满意”,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抓住自首这一点,作着“保命”的努力。一审判决认定了自首,但同时认为不足以从轻处罚。二审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二审维持,死刑会被核准吗?相信法律会作出公正判决。   张扣扣杀人案:没有侠义只有犯罪   评点:张扣扣的亲属接受媒体采访,称张扣扣的母亲多年前被王自新父子打死,他杀人是为母亲报仇。张扣扣一度成为一些人眼中卧薪尝胆为母报仇的侠客。张扣扣母亲被伤害致死一案,司法已有定论,即便认定有错误,也不是张扣扣杀人的理由。在法治社会,对于他的行为,正确的评判只有一个:没有侠义,只有犯罪。   “乐清男孩失踪”案:现实版“狼来了”   评点:为了测试丈夫对她和儿子是否关心,陈某编造虚假警情,浪费大量警力,消费无数人的爱心。被立案追究,是其咎由自取。该案可能导致的另一严重后果,是再遇到有孩子失联,有人会像怀疑喊“狼来了”的孩子那样,本能地在心底问一句“不会又是编的吧?”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陈某的做法却是在“掐死”这种信任。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