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姬sama
幻想末月的雨
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抑制豪强,实行屯田、兴修水利,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和发展,是有功的。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思想制造的冤案,这个冤案要翻。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
关注数: 11
粉丝数: 11
发帖数: 3,833
关注贴吧数: 1
九命猫妖曹太尉 众所周知曹操在三国志里兴平元年屠徐州,吴书和后汉书里初平四年屠徐州。 三国志和后汉书应邵传里曹嵩死于兴平元年,但吴书里曹嵩死,曹操屠徐州。后汉书里曹嵩死,初平四年曹操屠徐州,曹嵩分别在初平四年和兴平元年死了两次怎么办? 那么只要把后汉书,吴书里曹嵩先死的这一句划掉就行了。 吴书里还有曹操请诏的地方矛盾了,只要搬出元朝史书《续后汉书》就行了。 吴书里还有田楷刘备救援徐州,那就模糊一下说田楷刘备在初平四年末兴平元年初救援徐州就行了。 你敢说这是自选节选拼接,有错误的段落要一视同仁的排除,那你就是饭圈。 只要你是饭圈,那就拉黑,赢了。 三国志武帝纪【四年春,军鄄城。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三国志陶谦部分【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这里,谦兵不止是谦兵) 【兴平元年,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恐,欲走归丹杨。会张邈叛迎吕布,太祖还击布。是岁,谦病死。】 后汉书应邵传【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袁绍。】 后汉书陶谦部分【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兴平元年,曹操复击谦,略定琅邪、东海诸县,谦惧不免,欲走归丹阳。会张邈迎吕布据兖州,操还击布。是岁,谦病死。】 吴书【吴书曰:曹公父於泰山被杀,归咎於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谦。公引兵还。臣松之案:此时天子在长安,曹公尚未秉政。罢兵之诏,不得由曹氏出。】
淑芬异闻录聚合体 累了,直接上图吧。 我发现一件事情,只要淑芬谈及哪个人物的事迹,你不需要思考回忆,直接去翻那个人物的传记就会发现淑芬说的100%是错的。
淑芬异闻录之民生不好 众所周知,只要你对淑芬提出要基于史料讨论,那么十之八九淑芬就开始破防大骂,无能狂怒了。 但是我既然说了要举曹魏的仁政,我在这里举几个,只举三国志的。 武帝纪【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魏书九夏侯惇【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魏书十五刘馥【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於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 魏书十六杜畿【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繇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於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魏书二十二卢毓【帝以谯旧乡,故大徙民充之,以为屯田。而谯土地墝瘠,百姓穷困,毓愍之,上表徙民於梁国就沃衍,失帝意。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毓心在利民,躬自临视,择居美田,百姓赖之。迁安平、广平太守,所在有惠化。】(补记一下,虽然这段曹丕确实小心眼,虽然降了官,但还是听卢毓的做了。曹叡时期卢毓还担任吏部尚书) 魏书二十三杜袭【太祖以为西鄂长。县滨南境,寇贼纵横。时长吏皆敛民保城郭,不得农业。野荒民困,仓庾空虚。袭自知恩结於民,乃遣老弱各分散就田业,留丁强备守,吏民欢悦。】【太祖还,拜袭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 魏书二十三赵俨【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而都尉李通急录户调……俨曰:"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轻重,小缓调,当为君释此患。"乃书与荀彧曰:"今阳安郡当送绵绢,道路艰阻,必致寇害……以为国家宜垂慰抚,所敛绵绢,皆俾还之。"彧报曰:"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魏书二十七徐邈【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高柔,袁涣,梁习,王凌
淑芬异闻录之大季秘史真解 刚刚看到有人质疑我拼的大季秘史是自问自答。确实一张图太小无法列举全部内容。那么我特意去找了当初看到这张图时一个兄弟对左图“吕蒙异闻录”每一条的详细解释和辟谣。 另附右边两图“关羽约三事”和“缝合原文”的三国志裴松之注蜀书六关羽传部分的原文。
淑芬异闻录之历史评价 淑芬的文化我是佩服的,他自己举的几句评价,我估计他自己都没看过翻译。 除了孔融那句,全是批评颜良文丑的,被这家伙举出来当成夸颜良文丑的。 首先孔融是汉末著名鶸,而且是标准投降派,吹袁绍多强,转头就被荀彧给驳了:“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实际上也是,颜良被荀攸玩弄于鼓掌之间,文丑被曹操以一敌十大破枭首。 之后颜之推那篇文章《诫兵篇》,这篇文章是叫后代学习礼法不要习武的,颜良是个武夫反例。 沮授那个评价也是颜良匹夫之勇,不可独自带兵。南宋人陆游那句诗则是评价颜良文丑不如关羽张飞。淑芬啊淑芬,另外他还是没回答我“不可不读吕蒙传”是谁说的,有没有他懂战略。
淑芬异闻录之大季秘史 拼了一张大季秘史图,顺便把之前拼的两张一起放上来 另外想回去找找b站“格拉摩根欢迎你”把程昱传世语部分的“略”字悄悄篡改成“掠”字的动态,但是时间太久太难找了,算了。
淑芬异闻录之追封 孙权不追封孙策xxxx是淑芬抹黑孙权的标准话术之一了,查了一下百度发现只要是中国历史的开国王朝都有追封父母,那意味着…… 刘邦父亲太上皇,母亲昭灵夫人。 刘秀父亲立庙,称南顿君(刘秀9岁去世),养大刘秀的叔父刘良广阳王、赵王。 曹丕父亲曹操魏武帝,母亲卞夫人武宣皇后,祖父曹嵩太皇帝,祖母丁夫人太王后,高祖父曹腾高皇帝。 孙权父亲孙坚武烈皇帝,母亲武烈皇后,哥哥长沙恒王。 司马炎父亲晋文帝,母亲文明皇后,伯父晋景帝,祖父晋宣帝,祖母宣穆皇后。 刘备父亲刘宏,白身无祭祀,母亲无名姓,小妾皇思夫人。 接着是后世的主要皇帝:李渊父亲元皇帝,母亲元贞皇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父亲昭武皇帝,母亲昭宪皇后。朱元璋父亲淳皇帝,母亲淳皇后。 貌似有一位格外刺眼,是哪位呢,看样子应该不是孙权吧?
淑芬异闻录之我和我的魏粉兄弟 如图
【怎么还有人搞断章取义】 这是在打赌别人不看原文吗?曹丕本人确实心眼小,但是人家听从建议,任用贤能。魏律方面更是直接逆转原义,魏律是在减轻汉律的刑罚,被这玩意儿篡改成魏律刑罚过重。“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麻烦给自己定个罪好吧? 以下是划几个重点 【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於是遂绝】 【柔皆请惩虚实;其馀小小挂法者,不过罚金】 【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所以严绝恶迹也……所以止杀害也……防继假之隙也……以明教化也……所以轻刑也……所以齐风俗也。】
【政治联姻】 诚挚地祝愿所有赞同“张飞强抢夏侯女是政治联姻”的淑芬如愿获得属于自己的张飞和【政治联姻】。 我现在很好奇对这种三观炸裂的生物,贵吧又是如何看待的。
季粉异闻录之出头 真的很好奇为什么季粉总是喜欢扔回旋镖。本来已经没啥兴趣给季粉扫盲了,结果总有送脸过来挨打的。 东吴再怎么样有吕蒙为底层出头,蜀汉有谁呢,范强张达吗? PS:以后懒得打码了。
季粉异闻录之福报 今天被淑芬回复发现了几个月前的回复(中间还改了个名字),总结出以下淑芬异闻录: 1,“略”,“钞”不叫劫掠,或者说刘备劫掠别人不叫劫掠。 3,“略许下”是攻城,“许下”是淑芬新建的城池。 3,刘备拉壮丁是福报,哪怕这批饥民可能会炮灰,会被刘备在海西吃掉,也是淑芬眼里的“仁德”。 4,能为刘备奉献额外税收是福报,哪怕他刚占领就开收,而可恶的孙权竟然敢免新征服地区一年赋税。
【蜀粉异闻录之蜀汉直百钱不直百】 我觉得我见过的季粉新话术都可以编一本书了。方括号内为该季粉言论概括内容 【中国货币史全是推测,不能证明刘备诸葛亮时代给直百减重过,全是刘禅干的,不能证明蜀发行的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带为字的直百是刘备铸的,不能证明是蜀汉铸造的直百钱,不能证明是蜀汉给直百减重,以及最后这句不能证明蜀汉直百钱是直百的虚值大钱……】 酷炫,他咋不干脆推翻整个中国史呢。
大季秘史之孙权对不起刘备 贴吧水太深,本来不想再发帖了,但是我好久没看见如此经典的无赖逻辑了,不挂出来让更多人看,简直对不起这么经典的大季秘本。
仅以身免是不是刘备的专属用词?除了唯一的光之巨仁,还有谁用过“仅以身免” 另外忘记对蜀粉要用蜀粉的一击脱离了,罪过罪过。
新时代蜀粉劝学 “虽然我一点书没翻过,但是我看了别人二创的视频,所以我就是比你们懂,你们都是学历低,看不懂视频” 通篇都是自我介绍,蜀粉的脸到底有多厚,智商有多低真是个未解之谜。 事实证明,舌战群儒不需要文采,智慧,实力,只要脸皮够厚就行
蜀汉“唯才是举” 这一大段话,全是槽点,想吐槽都不知道从哪吐槽起。 个人评价有“我心非”想水平,邪典的像个串子
撒豆成兵曹子孝,水军暴打虎豹骑 在b站看官渡之战,评价了一句“关羽是一流猛将一流忠臣,就是统帅差点,性格不好”,这都能引来蜀粉开喷。 新典:“徐晃一开始就在战场”,有没有大神知道他说的出自哪里?难道是三国无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