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低调哥 宁阳低调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19 发帖数: 6,493 关注贴吧数: 4
工业时代诞生的武器——步枪 其实步枪的先祖——火枪在明朝就诞生了。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枪械在一步步发展。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步枪已经成为了各国军队装备最多的枪种。 在二战各国的步枪中,比较出名的有很多。在这里就介绍二战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步枪。加兰德步枪,美国在二战中的制式武器。在二战爆发时期,美国为了避免被卷入战争,开始研发新式武器。为了取代老式的春田步枪,各个科学家争相研制步枪,但都被军方一一否定。只有加兰德研发的步枪被军方认可,并被大批量地装备部队。 二战爆发时,美国也参战了。加兰德步枪的高射速使得德军认为这不是一款步枪,而是一种新式轻机枪。 在一次遭遇战中,美军两名步枪兵把一个拿着冲锋枪和毛瑟步枪的德军排压制得抬不起头来,最后一哄而散。在德军眼里,这种步枪是他们心中的噩梦。 不过,在战争中,加兰德步枪的缺点也显现出来。他的弹匣容量不高,在近战中,步枪兵很容易就被德军冲锋枪兵和毛瑟步枪兵打死。 但这款步枪还是被美国大兵所认可,并成为了二战中美军士兵的象征。中正式步枪,二战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抗战爆发时,中国军队从德国毛瑟步枪那里进行仿制,最终研发了中正式步枪。该步枪具备了毛瑟步枪上的一些特点。它的子弹威力很大,一般射出去,目标不管哪里命中,都会造成致命伤,严重者还可能截肢。它也很耐用,在跟日本人的战斗中,无论是什么环境,它都能适应。在和日军的战斗中,中正式步枪使两国装备的步枪能力基本上打了个平手。 在和日本人的战斗中,中正式步枪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它由于是仿制品,各项指标也大大降低,同时使它的射程也大大降低。而且它的后座力也很大,不易士兵控制。而它在拼刺战中,由于不够长,经常吃亏。 不过,中正式步枪还是一款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优秀步枪,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三八式步枪,日本侵华战争的屠刀。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的金钩步枪由于不耐沙尘,在战场上卡壳频繁,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甚多。虽然他们胜利了,但是为了以后的侵略战争,日本军部命令枪械师们研制一种新型步枪。后来,一名枪械师在1905年研制出了一款步枪。这号那年是明治天皇38年,故称为三八式步枪。而它上面有一个独特的防尘盖,又俗称“三八大盖”。 在抗战期间,日本士兵拿着三八式步枪杀人的场面已经深入人心。在战场上,他和“老敌人”中正式步枪半斤八两,分不出上下。但就三八式步枪本身而言,它还是很优秀的。它后坐力很小,便于新兵训练。它的射程也很高,在战场上,中国狙击手用的几乎都是缴获来的三八式步枪。受到了中国狙击手的喜爱。而它在肉搏战中也很占优势,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和中国军队的拼刺战中经常胜利。要不是后来中国成功仿制了三八式步枪,恐拍在肉搏战中中国就会永远处于不利地位。 不过,三八式步枪的缺点也很突出。它的子弹威力不高,使得日军士兵射中的目标根本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令天皇的士兵很郁闷。 最终,三八式步枪和日本战犯一样,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理性与非理性 人性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徘徊往复,灵魂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挣扎。 当心在理性之中,头脑清明,条分缕析,对于事情的原因、结果、好处、坏处全都了然于胸。不做傻事,不做疯事,不做做不到的事,不做没好处的事。即使做开了头也能戛然而止,悬崖勒马。即使像阮籍那样走到没路处,也还能知道大哭而返。理性的好处是按照最合理的途径做好一件事,在出现差错时能够及时纠正,保护自身,使得伤害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而当心陷入非理性之中,上述的一切全部失效。把事情的原因、结果、好处、坏处在头脑中搅成一团,专做傻事,疯事,专做做不到的事,专做没好处的事。即使明知不可行还是一意孤行,八匹马也拉不回来。常常伤及自身,使得伤害最大化,利益最小化。 问题在于,人并不是总能保持理性的,而是会不时陷入非理性状态。这件事引起了福柯的兴趣,他专门研究了人的非理性状况,称之为“谵妄”。非理性状态的发生机制神秘莫测,很可能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一种心理现象。福柯小时候居住的街区有一位阁楼上的疯女人,引起了少年福柯的好奇,这段经历据传记作者推测跟他后来研究精神病现象不无关系,他甚至在精神病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写了一部关于癫狂的专著。 一般人的非理性到不了疯癫的程度,比如恋爱就是典型的非理性表现。如果理智清明,人就不会陷入恋爱。在恋爱发生时,理性失控,非理性大行其道,整个人处于微醺状态,如醉如痴。这种状态对自身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一切顺利还好,一旦受挫,会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可以这样说,当非理性得到期望的结果时还不失为一件美好的事情,一旦碰壁就应当绝然放弃,避免灾难性后果。这样做当然很难,因为所谓非理性本身就已属失控状态,如果还是可控的,就还有理性残存。但是,即使如此,能够早放弃就早解脱,晚放弃就晚解脱。如果不想继续受折磨,只能毅然放弃。但凡人还有能力这样做的,就一定要这样做。这是摆脱非理性的唯一办法。 对于人性中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我并不主张仅仅肯定前者,完全否定后者。理性固然好,能使人的生活井井有条,但是如果人一生没有过非理性的经历,未免也太乏味了,因为当人处于非理性状态时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快乐。狂喜就是一个很贴切的词汇,所谓狂不就是非理性么?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体验过狂喜难道不遗憾么?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