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uan_guo
fayuan_guo
关注数: 3
粉丝数: 180
发帖数: 1,840
关注贴吧数: 3
请教专业人士:微循环每天开放多少次。每次几分钟? 我是刚来的新人。主要是想向微循环生理专业人士请教:微循环每天开放多少次。每次几分钟?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结果如何?我上网查过没有查到,书上也没有发现相关的内容。拜托了!
探讨穴位的不对称性 已知所有的穴位位置都是左右对称的,包括任督经脉上的穴位。但是穴位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上却经常表现出左右两侧同名同位置穴位的不对称。例如: 1、在生理功能上由于内脏器官的不对称,导致刺激左右同名同位置穴位诱发的内脏经络感传不对称。例如:脾经的穴位左侧感传通脾脏;右侧的感传通胰脏。 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这就是刺激这个穴位诱发的感传在内脏是双侧同时发生的。例如带有都字的穴位。 还有一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在解剖上,语言中枢的大脑结构虽然大体上是左右对称,但是在生理功能上却表现出左右部位明显的差异性能。因此感传重点部位在语言中枢的左右意舍穴其感传部位都是在一侧。也就是在语言中枢的那一侧。 2、在病理情况下左右同名同位置的穴位不对称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这在穴位诊断时比比皆是。
为什么机顶盒近期所有的电视剧都是不对本地区(海外)开放了 如题:为什么机顶盒近期所有的电视剧都是不对本地区(海外)开放了
古医人威武! 搁置了几个月的意舍穴释义今天终于有了结论: (1)意字指心音、心声,心念。此处指大脑语言中枢的功能。 (2)舍字指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此处指大脑语言中枢的区域。 刺激意舍穴诱发的经络感传果然通达大脑的语言中枢。左侧意舍穴的感传到左侧大脑的语言中枢;右侧意舍穴的感传也到左侧大脑的语言中枢。大家说古人是怎么搞出来的?
迷惑的头维穴 有没有针灸学的教授、专家、学者、大师、宗师在读此文!急等解答!!! 晚辈学了几十年的针灸竟然今天找不到头维穴了。 按照现今的国际标准头维穴应当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处。 可是刺激这个位置诱发的经络感传不是胃经而是胆经后线。 如果刺激在这个位置前内测0.5 寸处的凹坑(额角上方0.5寸),诱发的经络感传是胆经的前线。也不是胃经! 只有刺激这个位置下方0.5寸处的凹坑(额角外后方0.5寸)才能诱发出胃经的经络感传。 如果从经络感传的重点部位与临床治疗的疾病来看,现今的定位是正确的,只不过归经就不是胃经了。 拜谢各位老师解答晚辈的疑难问题!
请教大包络脉是在脾经的那一点上分出来的? 今天研究大包穴。大包穴是脾经的一个分支所经过的位点。这个分支也可以叫大包络脉。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包络是从那里分出来的呢?以下是选择范围: 1、前正中线旁开4寸。 2、前正中线旁开6寸。 3、第5肋间隙的食窦穴。 4、第六肋间隙。 5、肋骨下缘。 6、腹哀穴。 欢迎各位有兴趣的经络网友参与讨论。最好是有实验结果。像经络图那样的连线就请不要了吧!
探讨太渊穴 太渊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桡侧陷中。 2)手指探穴 太渊穴处有骨缝性凹陷。深度指压较敏感,浅压不明显。深度指压太渊穴可以诱发出经络感传。 3)牙签刺激 刺激右侧太渊穴诱发的经络感传位点有三处: (1)用牙签刺激桡动脉桡侧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达手阳明大肠经**; (2)用牙签刺激桡动脉尺侧和掌侧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达手太阴肺经*; (3)用针从桡动脉桡侧斜刺到桡动脉下方的经络感传通达手太阴肺经***。 刺激左侧太渊穴诱发的经络感传位点有三处: (1)用牙签刺激桡动脉桡侧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达手少阳小肠经**; (2)用牙签刺激桡动脉尺侧和掌侧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达手少阴心经*; (3)用针从桡动脉桡侧斜刺到桡动脉下方的经络感传通达手太阴肺经***。 4)结论探讨 太渊穴的位置是在桡动脉的背侧,如果针刺的话,只有在斜刺的时候才能刺到正确的位置。如果针刺右侧太渊穴可以兼顾左右,只不过刺激的作用较弱罢了。 2、经络感传研究 1)本经感传 (1)感传方向 刺激右侧太渊穴桡动脉尺侧有向心性的肺经感传**,在肘部有回流到食指的经络感传*,感传经天突穴转到左侧的肺经*; 刺激右侧太渊穴桡动脉桡侧有向心性的大肠经经络感传*,在肘部有回流到食指的经络感传*,感传经天突穴转到左侧的大肠经*; 刺激右侧太渊穴桡动脉下方有向拇指方向的肺经感传****,也有向心性的肺经感传***。 刺激左侧太渊穴桡动脉尺侧有向神门穴的经络感传,再转成离心性和向心性的心经感传**,感传经天突穴转到右侧的心经*; 刺激左侧太渊穴桡动脉桡侧有沿腕背横纹的经络感传,在阳谷穴转向离心性和向心性的小肠经经络感传*,感传经天突穴转到右侧的小肠经。 刺激左侧太渊穴桡动脉下方有向拇指方向的肺经感传****,也有向心性的肺经感传***。 (2)感传重点部位 刺激桡动脉下方的经络感传重点部位在肺和气管;刺激左右两侧太渊穴桡动脉两侧的经络感传重点部位在舌。 2)串经感传 (1)右侧太渊穴桡动脉桡侧有串经到胃经*、膀胱经*; (2)右侧太渊穴桡动脉尺侧有串经到胃经*、膀胱经*; (3)右侧太渊穴桡动脉背侧有串经到胃经; (4)左侧太渊穴桡动脉桡侧有串经到胃经*、脾经*、膀胱经*; (5)左侧太渊穴桡动脉尺侧有串经到胃经*、脾经*、膀胱经*; (6)左侧太渊穴桡动脉背侧有串经到胃经; 3)左右穴位感传差异 两侧太渊穴桡动脉背侧的感传左右是没有显著差异的。但是在桡动脉两侧左右就明显的不同。 (1)左侧 桡动脉桡侧传入两侧小肠经;尺侧传入两侧心经。 (2)右侧 桡动脉桡侧传入两侧大肠经;尺侧传入两侧肺经。 4)结论探讨 太渊穴围绕着桡动脉有三个刺激位点(作者不赞成刺破桡动脉。因为刺激诱发的感传,较弱又不安全)。太渊穴的位置不同,诱发的经络感传就不同。其中的奥秘与脉诊的定位原理密切相关。参见《解密中医绝招》附图12。 3、太渊穴释名(别名:太泉、鬼心) 1)穴名字解 (1)太 大的最高程度,特大超大。 (2)渊 古代执行淹毙死刑的深潭。 (3)泉 出水的石洞,水流的源头。 (4)鬼带有面具的巫师在做祭祀活动。 (5)心心脏,泵血的器官。 2)穴名意义 (1)太渊指穴位很深,隐藏于桡动脉之背侧。 (2)太泉指穴位在很深的骨缝中。 (3)鬼心指祭祀巫师包裹在很多衣饰的身体内的心脏。还是指穴位很深的意思。 3)结论探讨 三个穴位的名称都提示该穴位的位置较深,较隐蔽。暗示穴位在桡动脉之背侧缘,不要去刺破桡动脉。 4、主治疾病归经 1)《针灸大成》治病范围 主胸壁逆气、善哕、呕饮食、咳嗽、烦闷不得眠、肺胀膨、臂内廉痛、目生白衣、眼痛赤、咋寒咋热、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脉涩、咳血呕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噼、溺色变、卒遗矢无度。 2)现代治病范围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扁桃体炎、肺炎。 3)穴位主治疾病归经 (1)本经治疗重点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肺炎。 (2)本经治疗其他 手腕痛、臂内廉痛、缺盆中痛、肩背寒痛 (3)串经治疗范围 烦闷不得眠(心经)、心痛(心经)、呕吐(胃经)、狂言(心经)、溺色变(小肠经)、卒遗矢无度(小肠经)。 4)结论探讨 太渊穴感传的重点部位在肺和气管,所以治疗的重点应当是肺和气管的疾病。1972年我曾患有感冒,伴有轻度咳血、胸痛等症。针刺右侧太渊穴(桡动脉尺侧)胸痛和咳血就没有了。用桡动脉两侧的太渊穴治疗疾病应当属于寸口脉针灸的范围。虽然左右太渊穴治疗的经络不同,但每一侧的治疗都可以到达对侧。
探讨少商穴 少商穴 1、验证穴位位置 1)现代定位 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1分许。 2)手指探穴 用手指寻摸少商穴可以摸到凹坑。用指甲按压少商穴很敏感,有肺经和大肠经的经络感传。在该穴的近端 和远端共2cm 的范围内,每隔2mm 处给与一个指压刺激,发现只有在指甲角旁处才对触压敏感。 3)牙签刺激 用牙签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2mm 处刺激,可诱发出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感传;(2)在拇指桡侧小动脉下方指甲角下4mm 处刺激,可以诱发出手太阴肺经的经络感传。 4)结论探讨 少商穴是一个表里两经的复合穴位,掌侧的少商穴通肺经是少商本穴;背侧的少商通大肠经是少商的附属穴。在指压、按摩、艾灸等较大范围治疗方法下两穴合一。针刺两穴之间可以放出动脉血液,对表里两经都有作用。 2、经络感传研究 1)本经感传 (1)感传方向 刺激掌、背少商穴诱发的经络感传呈向心性传导。但也有从肘部向拇指尺侧和食指两侧的回传*。其中掌少商通肺经**,背少商通大肠经**。 (2)感传重点部位 刺激掌侧少商诱发的经络感传重点部位是咽喉和扁桃体后半部分;刺激背侧少商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重点部位是牙龈内缘。 2)串经感传 (1)掌少商有串经到脾经**、心经*和胃经*。 (2)背少商有串经到胃经**、脾经**小肠经**和心经*。 3)左右穴位感传差异 两侧少商穴感传的差异并不显著。 4)结论探讨 少商穴感传涉及到掌背两个穴位,感传不仅与肺经和大肠经有关还涉及到脾经、胃经、心经和小肠经。因为少商穴感传的重点部位不在内脏,所以两侧感传的差异并不明显。 3、少商穴释名(别名:鬼信穴) 1)穴名字解 (1)少字的本义是小或数量不多的意思。在古琴上指由最少的丝线拧成的最细的琴弦。 (2)商的本义是论罪量刑。在朝代指商朝,在行业指经商,在音乐指商音。 (3)鬼的本义是带着面具的巫师在祭祀中的活动。 (4)信的本义是指许诺,发誓。 2)穴名意义 (1)少商穴名称来源于五弦古琴的音名,少指第五弦(最细弦),商指五音中的商音。少商是指第五弦上的商音。当用左手拇指桡侧指甲根(只用肉不用甲)按压少商音位并用右手拨弦时,商音就会沿左手手太阴肺经向上传导,故将此穴为称之为少商。(注:其他弦上的商音也会有此现象,但是以第五弦比较易于试验。五弦琴上的其他乐音不会使此穴发生经络感传。) (2)鬼信应当是指巫师在祭祀活动中对神灵的大声呼喊。这种呼喊很可能是嘶声力竭的重复呼喊,其结果就是咽喉肿痛。鬼信提示此穴的主治疾病是咽喉痛。 3)结论探讨 少商穴以古琴的乐音少商来命名穴位。穴名暗示出穴位位置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鬼信提示少商穴治疗的重点是咽喉肿痛。 4、主治疾病归经 1)《针灸大成》治病范围 主颔肿喉闭,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痎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食不下,膨膨,手挛指痛,掌热,寒栗鼓颔,喉中鸣,小儿乳鹅。 2)现代治病范围 咽喉肿痛、鼽衄、高热、昏迷、癫狂。 3)穴位主治疾病归经 (1)本经治疗重点:咽喉肿痛。 (2)本经治疗其他:咳逆、高热、喉中鸣、腹满、食不下、手指痛等。 (3)串经治疗范围:癫狂(心经)、心下满(心经)、烦心 (心经、小肠经)、腹满(脾经、胃经)等。 4)结论探讨 毫无疑问少商穴是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是扁桃体后半部分的首选穴位。作者的经验是在扁桃体炎的早期比较适合用少商。如果进入中后期还要配合使用肾经前线的穴位。例如交信穴或筑宾前穴。 注:*号表示感传的强度****为最强。
请教 上马这个穴位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我近来在研究小儿推拿穴位名称,有很多穴位的含义不太清楚。请各位行家高手指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