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大宗 井盖大宗
关注数: 4 粉丝数: 68 发帖数: 6,832 关注贴吧数: 14
任何事情,过了就不好了。 看了半天也算看懂了。 普及一个真实的刘备,打击几个比较极端的吹,是好的。 打击到开始对每一件事情都往比较黑的方向去解读的时候,就算是陷进去了。 无论再怎么注重史书,演义刘备的印象毕竟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仁义之君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要根除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发几个帖子把刘备的黑历史倒腾出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与其斗气般地和几个极端备迷互黑,不如再写几个帖子科普科普刘备的真正品性。 比如裴潜的评价就很好啊,对刘备看得一针见血,为什么不拿出来说说呢。 历史上的刘备虽然相对好杀伐的曹操和比较没节操的孙权,也算是相对宽厚;但是比起蛊惑人心、拉拢人脉这个优点,刘备的宽厚就根本不算什么优点了。这是刘备最大的能力和资本,相信诸葛亮也是看重了刘备这个优点。这完全可以开一贴说说嘛,我觉得这吧里绝大部分人对刘备的印象都还是什么仁义、爱哭之类的。 而刘备最大的缺点也不是什么各种坑爹、军事能力不行啥的,而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也不懂如何可持续地利用自己善于鼓动人的优点。这也是为什么天下人都把刘备当英雄,刘备却一直抱大腿;等到诸葛亮出场后,刘备才算是开始真正独当一面抗衡孙曹的原因嘛。 至于前期各种投奔陶谦、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之类的事情,本身也没什么吹黑的价值,有啥好说的呢? 至于什么刘备不负刘璋之类的屁话,一个帖子打击完全够了。 继续期末复习。
提一个看法 大部分人都喜欢吹嘘古代的一些神算之言。实际上,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吹嘘更多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在里边;事实上,对于一个复杂的项目(或者说叫复杂巨系统),要进行准确的预测是不可能的事情(学过非线性动力学的人一看就明白我指的是什么)。 正确的项目计划(也就是所谓的神算),必须要经过初步计划、详细计划等几个阶段,更重要的则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着实际与计划的偏离,及时对项目计划做出修正。 因此,真正的“神算”,要说神,其实也是执行者执行得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兵贵神速除曹贼--郭嘉神算速攻乌桓,结果导致曹操大军被淋了两个月雨,还被乌桓给发现了;没办法了只好改变战略,“找一条别人找不到的路奇袭”,这是田畴对曹操计划的修正,结果又出了点问题,半路给乌桓逮住了。最后张辽出来坚决执行计划,总算堪堪成功。 因此,郭奉孝的乌桓战术安排,不能说失败,但是计划最后实现,实际是靠的项目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后,有得力的人员出来修正计划,或者果断执行。 乌桓还只是一次比较小规模的军事行动;若要到一国之战略这样大的行动,则更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和随机应变的修正来配合天才的战略。榻上策虽然也很牛,但这不半路杀出个刘备么?这哪里是鲁肃能预测得到的。自然,刘备替代刘表后,鲁肃就必须修正计划,承认三分战略了。这并不说明三分天下就比榻上策高到哪里去,只能说明,鲁肃的确是一名优秀的战略制定者+执行者。 隆中对则更是一个兼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强大战略计划,每一步做什么,具体要怎样做,都说的很明白;而事实也证明了,至少在隆中对后的15年中,该战略出奇的精确;这更得力于刘备占据荆州后,得到的一批有能力的工作人员来执行隆中对的计划。后来,东吴背盟,关羽战死,夷陵战败,蜀国元气大伤,孔明也不得不修正战略计划,把凉州作为了新的战略根据地。可惜攻守不同,国力不同,最后未能实现。 因此,神算并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东西,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把纸上的计划一步步做成这个艰难而具有挑战的步骤。
浅略脑补一下曹操后期心理 个人以为,曹操作为青年才俊,年轻的时候是具有雄心壮志的,再加上本身又具有超出众人的才能,多次击破各路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官渡击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野心也越来越大,颇有一统天下成就帝王业的豪情。 然而,在得志的时候,他遇到了刘备和孙权这两个难以对付的对手,以至于统一天下最关键的赤壁之战落败,天下短时间内n难以再图,在关中击破马超并汉中吞并张鲁后,曹操集团达到了地盘上的巅峰;但从这时候开始,曹操集团的“势”却开始停滞了,坐视孙刘一起发展而无能为力,内部的矛盾开始集中爆发,早年靠威压压制住的一些势力又开始兴风作浪,造成曹操对自己地盘的控制力开始下降;最得力的智囊荀彧因和曹操的矛盾而死。而在外部事物上,最害怕的刘备终于开始向曹操发难,强夺汉中;汉中刚败,关羽又对襄樊发动了凌厉的攻势,于禁被擒投降,华夏震动,曹操几欲迁都。靠着对孙权的外交手段,曹操才解决掉关羽。 或许,在曹操死的时候,看着自己对自己开创的基业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弱,而对手却越来越有翻掉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的趋势,曹操晚年的心理应该处于矛盾的凄凉之中,也许时常后悔年轻气盛之时干过的很多不合伦理之事,到了晚年成为自己统一天下的绊脚石吧!
为什么非要吹就吹过,黑就黑过呢? 国吧几大争议人物,若平心静气看各类史书,得出客观的结论并不算难。 曹操:一代枭雄,雄才大略,用兵能力强,用人有建树,手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是为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但是无法遮掩其不能以民为贵,多次因私人之气滥杀之罪。才略甚高,德行有之但不可过分吹嘘。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不为过也。 诸葛亮:一代名相,有管仲萧何之才,忠贞报汉之志,是蜀汉政权建立的最高功臣之一。其杰出的政治才能,高明的外交手段均有所体现,而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不俗的军事水准,能兼顾蜀汉人才的提拔,当是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人才之一。以中华道德论之,诸葛亮无明显不足。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不为过也。 周瑜:一代名将,东汉末年东吴政权杰出将领,且有不小的才干,被誉为万人之英,且与孙策为总角之好,忠于孙氏,多从攻,后赤壁显能,南郡退曹仁,有较高的军事指挥水准。智谋虽记载不多,也有所体现。为人大度,且精通音律,有姿貌。或称军事家。 关羽:一代名将,东汉末年蜀汉政权杰出将领,勇猛无匹,且不为有勇无谋之辈,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还是对其深爱之,足见其能力。忠于刘备,其心不二。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然为人护前,性格缺陷较为明显,是为东吴所害也。 郭嘉:曹操帐下优秀谋臣,入曹营11年间,为曹操东征西战立下了很高的谋功,善于看人,能出险计。然个人品德有所放纵,其功绩也不如二荀,优秀谋臣早去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贾诩:一生多易其主但又不负背叛之名的顶尖谋士,出计较毒,狠而准,不下陈平。由于处境险恶,为人低调,明哲保身,成功保自身平安;然客观而论,自私有余,公心不足,自古善终之谋臣亦多也,实不足以因自保之名而大加吹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