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大桥 河口大桥
诚实正直善良勤劳是我的座佑铭
关注数: 169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13,782 关注贴吧数: 7
香瓜 兰西香瓜,很甜,夏季回去,是必然要吃的,一同吃的,还有菇娘。 小时候,在野地里玩,偶尔看见瓜窝棚,不免嘴馋,伙伴们跑进窝棚,看瓜的大叔,去地里给找瓜,大麻瓜,个大,面,且甜,小白瓜,又叫白糖罐,又脆又甜,清淡些的是刀搂子,水份大,解渴。在瓜地,不大功夫肚子就鼓鼓地。 也有的看瓜的大叔,不愿意给瓜吃,小伙伴自然有自己的对付方法。偷瓜,是件很刺激的事。看似人走了,小伙伴们来个迂回,迂回到远处瓜地边玉米地,钻进去,往瓜地里爬。抓住是要被打的,所以很谨慎。有放哨的,看窝棚里大叔的动静。有负责去摘的。瓜秧低,挡不住人,大叔仔细看就会发现。成功的偷,伙伴们会得意忘形地吃、笑。不成功的偷,慌乱中,人跑散,脑子里只有一个字——跑。最悲惨的是被抓住,被打是轻的,重的要扭送给家长。 偷,很刺激,老师家长都讲了,偷,是不好的行为,但在诱惑面前,在不成熟的思想状态下,还是冒险去偷。成人,几乎没有偷瓜的,成人偷,只是极小数。 兰西香瓜,近些年的印象,锁定在哈黑公路旁。每次香瓜飘香的季节回家,都会留意路旁的香瓜和菇娘。哥哥送我的时候,总要在路边停下车,给我买两大袋子香瓜和茹娘,我把这家乡的特产,带上火车,带到佳城。佳城也有香瓜和茹娘,我带回来的,含有独特的乡土味道,是佳城所无法比的。洗好了,给儿子吃,跟他讲,这瓜来自兰西,是大爷买的,再讲讲兰西爷爷奶奶的事。儿子会想起他曾去过的县城,会想起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这瓜,味道能一样吗? 说不上哪天,回兰西吃香瓜和茹娘。
黑龙江兰西:盐碱地种出“致富草” 站在黑龙江省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的盐碱地改造试验田中,只见周围几百亩苜蓿已经披上了绿衣。胜利村农民王凤才说,几年前这里什么都种不了,牛羊都不愿意“光顾”。   兰西县是国家级扶困开发重点县,当地大片白花花的“碱巴子”地上曾经寸草不生。“盐碱地,破皮黄,不长野草,更不打粮”就是真实写照,如何脱贫致富一直是困扰当地的一道难题。   2012年,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在当地引进苜蓿种植,以往的不毛之地焕发了生机。研究所所长张月学介绍,附近的5000亩试验田有的酸碱度pH值达到8.5,只有根系发达、耐盐性强的苜蓿能适应。   据介绍,苜蓿号称“牧草之王”,拥有纤维植物和蛋白质饲料的优点,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栽培牧草。   远大乡党委书记赵正友说,去年牧草销路旺,有好几家上千头奶牛规模的企业争着要,农户亩产实现效益1500元左右,今年有望再获丰收。相比原来种植玉米亩产几百元甚至赔钱的日子,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眼见种植苜蓿有盼头,很多农户纷纷加入,从最初的几十户发展到200多户。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多亩,占整个胜利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发展苜蓿种植带动了农民工返乡就业,去年农民从试验田里挣到的劳务费就达200多万元。”赵正友说。   为了带动农民致富,胜利村还成立了牧草生产合作社,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实现了牧草种植的流程化和科学化。“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苜蓿种植,争取在2014年将胜利村变成"牧草之乡"。”赵正友说。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