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世界 很好的世界
关注数: 6 粉丝数: 5 发帖数: 451 关注贴吧数: 1
【“源源”不断】方法论:长久的喜爱。 在我学习高中政治的时候,我相信着其中对形而上的否定,并在试卷中乐此不疲地写道:“……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但当我某一天不小心碰到亚氏《形而上学》后,我想,很多时候“相信”是盲目的吧。我盲目相信高中政治书数年。 但有时“盲目”又是情愿和美好的:我相信江钰源的完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有理,源源的越来越好也离不开我、我们的追随、信任、由衷赞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快被说烂了,从中也可以引申出这样的意思:印象中的小瑕疵可能毁掉喜爱的感觉。天天吃炸酱面没什么,天天只有那么几句话也没什么,但如果哪天为此不爽了,此后就不可能无视这些了,而且对它们越发厌恶,终成离别的导火索。这是《爱情呼叫转移》里的故事,也是我碰到的为数不多的让我感到真实的电影场景之一。 所以,长久的喜爱是需要一种努力的,这种努力就是避免消极印象。人的大脑很主动,很活泼,常常擅做主张着力描画印象,好的坏的它都去夸张。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常沾沾自喜,常自暴自弃。人生其实多平淡呐,一路走来,没那么多高峰,也没那么多低谷。我们沾沾自喜,常常是因为把路上的石子当成华山;我们自暴自弃,常常是因为把路上的小洼当成东非裂谷。这些都是人脑爱夸张的缘故。 利用此,长久喜爱源源不是难事:面对来自源源的积极印象,释放大脑,任它夸张去吧;面对来自源源的消极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闭关锁国。 当然,我还没有发现所谓的消极。
【“源源”不断】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曾经,“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现在,“只要我一诚不灭,我就感觉到你在我的四围”。“是你拉上夜幕盖上白日的倦眼,使这眼神在醒来后的清新喜悦中更新起来”。——我意识到一个新的世界。在新的世界里,如果我喜欢,我可以在教室里看你的照片。“可是我又不敢”,怕被贴上天真、骛远的标签。其实有什么呢?我们不过是习惯了在畏惧别人的目光和言语“之时考虑自我放弃”。可是一旦认识你之后,“我们又怎能这样粗暴草率地放弃”自己的真挚呢?——“从今起在这世界上我将没有畏惧”。我大胆呼唤你。“啊,真的,我怎能告诉他们说我是在等候你,而且你也应许说你一定会来”。“但是时间流过了,还听不见你的车辇的轮声”。“我只能哭泣着等待,把我的心折磨在空虚的伫望之中吗”?请允我补充几句:当我歌咏爱情,难免自谴对亲情的隐匿。在我心中,它们都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我继续拿着《吉檀迦利》翻啊翻。泰戈尔不是说,“让一切欢乐的歌调都融和在我最后的歌中”吗?事实上,这里确有很多清丽和欢快。可我为何总能从中看出哀伤呢?我愿源源拥有最好的世界,所以我应无视“墨黑的河岸”,“远远的愁惨的树林”,“昏暗迂回的曲径”。现在我看见“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深藏的花蜜”,“快乐的光明”,我看见“完美的温馨”。
【“源源”不断】继续走在原来的路上。 ——想源源的感觉,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试图把牙膏抹到牙刷上的感觉。不知道抹在哪儿了,也不知道挤出了多少。看,多着急,又多无奈。 人人都有自己的收集,物质的,或者精神的。我收集了夏日的拉着窗帘的午后,冬天的金色晨光,还有夕阳下的树影和人面。在我,这些是多么美丽的光景。 庞盼盼有张照片,窗外朦胧的蓝天和白云,窗内有一个铁楼梯,盼盼扶着铁梯的扶手,眉目低垂。最要命的是,室内的地板上,有太阳的光——那暖和的光影嗬。我似乎能看见阳光照射下空气中的轻尘,我似乎能听见盼盼平静的心跳。 这张照片可真是个经典。 李义山有一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一句如果用到那些令人难忘的记忆上,再恰当不过了。说起来,万千人中,源源最终的缘只有一份。不管以后如何,这一段对一个人的真挚爱恋,在将来,会是心里抹灭不了的美好往事,并将一直鉴证着我在这一些时间中给出的真心。留得往景鉴我心。 说这些,是因为我想得开,还是想不开呢?看样子,像是看得蛮开的——嗯,纵然无缘,但毕竟有段美好和真情可以珍藏呀。可是当我细细讲究下来,觉得一切都还是那么纠结,我理不清,真正的心思也是不愿理清。 所以说,这个世界,想避免“晚节不保”是有难度的。再比如洗衣服的时候,我努力避免洗衣粉的泡沫溅到身上,这样的状态被我成功地坚持到了倒数第二件。但就在我为此自喜时,一溜白沫从指缝里窜了出来,叮在了我的右袖上。 绕了一个圈,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那好吧,我就继续走在原来的路上。
【“源源”不断】“体操_源源”就是源源!! 我发过如下三个理由: 1.“体操_源源”的发言都蛮符合源源身份的。如果是假冒的话,一般话都比较多,就怕别人不信。而且“体操_源源”只在10月31号晚上来回过和发过贴,此后就没来,如果是假冒的话,一般忍不了这么长时间,而会很快再来引人注意。 2.源源时间很紧张,这是事实。但当她知道吧友为她过生日,并且源吧上了首页时,就想,不能辜负了吧友的一片心意呀,起码来看看、说两句,表达一个回应和感谢。所以就在她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来了。而后又要训练了。 3.我的坚实的但不保证可靠的感觉。 下面,我再说说讨论“体操_源源”是不是源源的利害: 1.如果“体操_源源”真的是源源,说明源源是希望我们能够知道她的心意和感谢的,不然,干嘛发贴回贴?如果她不想让我们知道她的ID,她就没必要发那样敏感、引人遐想的话了。 2.即使“体操_源源”不是源源,是假冒的。那这样的讨论对源源也并无不良影响,相反,有助于催生众吧友的探求欲望,有助于吧友的团结一致、共同探索,有助于源吧的热闹繁荣发展。 3.如果“体操_源源”真是源源,那么我们知道源源在百度的ID也没什么——多另人高兴的事啊!多好的互动窗口啊!再,毕竟ID不是QQ,纵然有不良分子存在,仅靠ID,他也没法打扰到源源的。因为ID这东西,就是拥有者占据着绝对的主动。 4.总之,无论“体操_源源”是不是源源,对此的怀疑和讨论都是有益而无害的。我们如果认为她是源源,那么我们就荣幸并快乐地收到并了解了源源的心意。我们如果认为她不是源源,那就还一如既往地做该做的事,一如既往地继续来这里支持源源呗,反正没啥坏处,也害不了谁。 5.(题外话)所以,这样的帖子绝对有存在的必要,而毫无删除的必要,因为它有益无害嘛。有益无害的东西干嘛要消灭它? 总之,我的想法是,“体操_源源”就是源源!!
【“源源”不断】自传。 小F自谓阅读者与思想者,但是他的阅读不是为了阅读,思想也不是为了思想。小F阅读是为了找些生字,然后查字典,以后回答别人“鲞”啊“诔”啊怎么读,小F思想是指思念和想念。小F思想的对象很单调的,就一个叫江钰源的人。 小F对创新一词惶恐有加。每当听见“创新型社会”“创造性人才”这些字眼,小F就瞳孔放大,眼直心跳,肌肉颤抖,然后自己把自己打入深深的自卑中。可是,小F看到江钰源的时候,却很创新地想,要是能和她在一起多好。从前小F可是对公众人物不感冒的,更不用说喜欢了。所以小F很感谢源源,她让他有点创造性的想法了。 小F面相和善,偏幼小,曾被学弟当成学弟。与面相相符的是他的心智,也是相对幼稚的。但他喜欢假装成熟,喜欢用长者兼NB的语气说话和写字。在面对心中的源源时,尤其如此,他擅自觉得源源还小——其实不小了,十七岁,“早”恋的时节。小F很怕源源早恋,毕竟爱情里面,有了先入为主,就难有后来居上了。 小F没有一成不变的喜恶。他原本喜欢百度,后来通过百度打开了一个不安全的网站,于是开始用google。再后来,小F喜欢江钰源,来到源吧,小F利他又利己地希望源吧兴盛,所以小F渴望百度成为世界第一搜索引擎,于是又开始用百度。并且对阿里巴巴停止在百度投放广告表示强烈的不满和谴责。说到底,是可爱的源源造就了小F喜恶的非一成不变。 小F很感性,万籁俱寂的时候,他不知好歹地听《葬花吟》,结果把自己弄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后来吸取教训,在一个人安静的时候不听歌了,改看源源的照片。可是他不老老实实地看,还要想,想自己和源源的陌生,想自己和源源的距离,又涕泪俱下。小F怎么这么爱哭啊?谁知道呢。 小F喜欢熬夜,可又熬不了太久,所以小F的自传到此结束了。
【“源源”不断】[生日祝福]TO:YUAN/BY:WORLD 源源要过生日了,恩,再过一天,源源就满十七岁了。十七岁,很美很美的时光。十七岁,真的是像花儿一样的年龄。 我就很怀念自己的十七岁,倒不是因为在那时沉沦于对女生眼神的研究,也不是因为在那时读《萌芽》读得人鬼不分,而是不免后悔在那时还是不够成熟,做事容易冲动,所以我怀念的是我的十七岁带给我的诸多教训。 外界给我们的定义是fans,其实,这里多少人的心里是不满足于这样一个定义的唷,呵呵。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自己,我们给源源的祝福是真心的。 先,要祝地球拥有绿色和青春,因为它让我们和源源一起驻足在这里。失望和恐惧的时候,为着与源源的距离伤心的时候,想想地球也不过就这么点,我和源源都在上面呢,这样想就好点了。 再,要祝世界和平、人类发展,这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嘛。 十一月,纯粹的秋天,收获的季节哦。很好,源源的一生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美好收获。 若说祝源源美丽漂亮的话,其实这个从源源出生就是注定的了。然后每年的生日就像加强版补丁,让源源一年一年更漂亮。 祝源源身体健康,摆脱伤情。恩,这个倒是蛮实际的。我们不在意伤病对比赛和名次的影响,我们担心的是伤病对身心是个折磨。十七岁的小美女,要身体健康呀。 那个谁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多标准的乐观主义。虽然源源生在秋天——秋天给人感觉萧萧索索的,但是源源却给人春天一样的感觉——这,就是传说中的伟大的人格魅力!(我很少用感叹号的。) 祝源源快乐永恒,永葆这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穿着长袖衫,冻得瑟瑟发抖,坐在硬硬的椅子上,一根筋地也不站起来活动活动。这种状态因何而起?我像装了南孚似的在源吧里刷新呢……
【“源源”不断】最初的思想和失望。 我很难说自己是个成熟的人,如果成熟的定义是对感情的有效控制。 比如,看见校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叫《那一望暖雨》,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讪笑——“望”字用得太做作了。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要为我的不成熟付出代价。或许已经有了惩罚,只是我自己都没发觉。 但是,我愿意。 我愿意继续对做作的东西报以讪笑,我愿意继续感动在清晨和午后,我愿意继续看着满月然后怀古,我愿意继续想着源源然后写下相思。 “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其实我们都成熟不到哪儿去,只要我们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对着源源的照片,我不得不感叹,亚里士多德真厉害。 其实,在我心中,周杰伦和亚里士多德是平起平坐的。我喜欢他歌里的悲悯和看透人生的智慧。看《乔克叔叔》的歌词: “用笨拙又惊险的杂耍 继续对你装傻 …… 人群散了后 夜色多朦胧 月光也会跟着我 …… 你笑了之后 不需要记得我 ……” 小丑知道人群散后,只有月光;小丑知道你笑之后,不记得我;小丑知道装傻。小丑很智慧,虽然智慧使人痛苦。 再如,新晋诺奖得主这样说他最喜欢的小说家:“他们从自己早年的生活中掘取灵感……他们再度经历了过去,并试图理解‘为什么’和‘怎么会’……他并不打算讲述现时的故事,而是在表达他自身之内的一切、所有使他变成他自己的东西。他忆起街上的细微声响、对话的碎片……只有当成功地表达出最初的感觉、最早的经验、最初的思想和失望之时,文学才会强大。”音乐同样如此,而周做到了——只有他热衷于小时候。 现在听周,听的不再是单纯的曲;正如现在想源,想的不再是一定要和她一起。 但真的很喜欢源源。
【“源源”不断】我的“唯心主义”。 今天回校发现钟没电了,那秒针一颤一颤地停在9上,我本来不想管它,也没必要管它,毕竟能让我知道时间的东西不止它一个。但是每每瞄到这钟,再看见怎么颤也走不动的秒针,就感觉那秒针好可怜,就像我有时午睡醒来,虽有意识却浑身动弹不得。这种感人的推己及人的精神状态让我难以忍受我对钟与秒针的漠视,我不再拖沓一刻,立即帮它把电池换上。它再次欢腾。 这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极具悲悯气息的事情让我开始思索,我开始思索我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这个世界本质是美是丑、是善是恶,我是不知道的,但我能够从现象和动机中感知。我给钟换上一个新电池,我相信这是一个在纯粹动机下的积极举动,这一刻,世界在我心中是美好的,是良善的。虽然对象,也就是钟,在我们看来是没有生命和知觉的,但当我心中有了对它的怜悯,并因此为它作出系列举动时,我可以感知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想这就是我对这世界的态度:有无生命、有无回应是次要的,有无感情、有无付出才是生活的要理。 我进而思索我对待江钰源的态度是否契合我对待世界的态度。 我若不承认我对江钰源的感情可以称之为爱情,那必是违心的。但我同时知道,爱情和哲学、政治一样,“两点之间最长的距离是一条直线”,生活的诸多无奈在爱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那么喜欢,却羞于启口,我渴望接近,却故作清高地说直线是最长的距离。写到这里,我想到今天买的牙刷,它的毛太软,缓冲、分解了我很多的力,让我刷得很累。这个跟我现在因源源而起的状态很相似,我想得很多,做得很多,得到的回应却很少,不,是没有。付出之有被回应之无缓冲分解。 现在我可以发现,我对待源源的态度并不与我对待世界的态度相契:后者我忽略回应,前者我反常地重视回应——虽然没有回应。 但不管有无回应,我将继续坚持人生态度上的“唯心主义”:我对世界、对别人的心将决定我所收获的感觉,而感觉,真的比一切都实在。
【“源源”不断】神七。爱恨。我在意的人。 当我在意一个人,我写东西,就会总带有悲情的色彩。我个人觉得这样不好,但骨子里的东西,我自己都无法控制。夜又深了,天地又静了,情绪又不期而至。 神七成功发射,感谢科研人员、制造人员、航天员,他们是英雄。现在,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正在浩瀚的太空,祝愿他们顺利平安。说到太空,我想到哲学,因为宇宙、生命是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说到哲学,我想到恩培窦可里斯,因为他解决了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关于事物是否会改变和感官认知是否可靠的争论。说到恩培窦可里斯,我想到“‘爱’使得事物聚合,‘恨’则使他们分散”——恩培窦可里斯这样认为。 这里的“爱”“恨”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力量,恩只不过用这两个字来命名这种力量。但我认为,这句话也可以放到柴米油盐、你亲我昵的生活中去加以印证——如果我们出于某种情感做一件事,那么,当我们做与该件事相反的另一件事的时候,必然是出于和上文的某种情感相反的另一种情感。有人不同意,说:我喜欢一个人,我就和他(她)在一起,但如果我离开她,并不代表我不喜欢他(她)了,因为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其实,人的行为就是由情感(理智是情感的一种)控制的,而情感,是受到外界影响的,甚至是取决于外界的人或物或事的。你因为其他的原因离开了他(她),就说明你的情感已经受到外界影响并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导你的行为,即离开他(她)。这个已经发生变化的情感,早不是从前那个“我喜欢他(她)”的情感了,你凭什么说你还喜欢他(她)?所以,所谓的“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以及“因为爱你所以离开你”都是不成立的:如果你把导致牵手的情感定义为爱,那么放手的时候爱已变为另一种情感且不能再次定义为爱;如果如果你把导致在一起的情感定义为爱,那么离开他(她)的时候爱已变为另一种情感且不能再次定义为爱。 所以,如果你因为喜欢源源而充满斗志,那么当你萎靡不振的时候,你就不能说你还喜欢源源;如果你因为喜欢源源而认真学习,那么当你玩物丧志的时候,你就不能说你还喜欢源源;如果你因为喜欢源源而勤劳简约,那么当你懒惰奢华的时候,你就不能说你还喜欢源源;如果…… 我在意的那个人是,江钰源。
我的想法 我们的父母辈一般都有几个亲兄弟姐妹,于是我们也就有了许多表兄弟姐妹、姨兄弟姐妹。亲戚要经常往来,才不致疏远。不知道别人或者大多数人是不是这样,我小时候经常和诸多兄弟姐妹在一起,一起打牌,一起出去玩,一起看电视,一起下棋,一起做许多事。尤其到了逢年过节,从爷爷辈到诸位弟弟妹妹,一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玩乐,尽享天伦。然而,盛筵有尽,每每说完再见,我们又要各奔西东,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离乡的离乡。孤寂的时候,就会常常想起欢聚的情形,不免感慨时光流逝、相聚的时光那么美好,同时主观地把回忆涂上一层厚厚的怀旧色彩。早晨醒得早时,万籁无声,微微鸟鸣,更会想到爷爷奶奶,兄弟姐妹……桃红柳绿,相约一年年;亲带情丝,千万里不断。不应该想,若干年后,同辈人异地求学,成家四海,老辈的有些人会逝去。这种想法很该死,但是有时想到,便愈发珍惜在一起的时间。世界上最伤的词,郭敬明说是“物是人非”,我抛泪同意。当新愁成旧愁,小时相互厮守的亲人们一个个远去,孑然独坐悼红轩,曹雪芹成就了红楼一梦。石头上记述了一个家庭的孩子们,从总角的同一桌上吃饭、同一床上睡觉到豆蔻的眉头更漏、春柳春花,再到华年的一帆风雨、抛闪家园。就这样,聚时愈热闹,散时愈清冷。海棠社,桃花社,螃蟹咏,菊花诗,大观园众儿女的美靥笑语,宝玉如何忘得了?雪芹如何忘得了?宝玉只希望这些女儿们能一直在他身边,直到他化成一股青烟方了。与姐妹,生来一直相守,叫人怎生忍受这生离与死别!心中有这种愁绪郁结,再加之曹雪芹的神思妙笔,中国小说顶峰巍然矗立。(有幸生于中国!方能领略这种情怀的文字表达!)悲夫,雪芹!幸夫,雪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