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N7ZRWM 勤奋的吾非人类
关注数: 31 粉丝数: 92 发帖数: 7,677 关注贴吧数: 136
关于松饼剧情合理化的一点思考 其实仔细一想松饼真正人设炸裂变成小丑的地方只有游轮那段,而前面的形象侦探王子最多是装模作样,中期暴露本质的明智吾郎设下的重重陷阱也给玩家相当大的压迫感,只有在游轮上发癫的明智和队友意义不明的亚撒西饶恕才让剧情崩坏 所以我对让明智剧情合理化有一点想法。前中期的剧情其实都可以不变,但游轮上主角团击败的不再是真人明智吾郎,而是狮童正义印象中的阴影明智吾郎,也没有一系列饶恕之类的怪话,在狮童的印象中,明智吾郎是忠心耿耿的合伙人,也是神派给狮童的助手,总之不能是被狮童玩弄于股掌间的二傻子。在击败阴影明智吾郎后,主角团发问:真正的明智吾郎去哪了? 随后剧情正常推进,打boss的同时,狮童正义服用假死药躲避悔改。这里做出的改动是:假死药真的有效,狮童正义逃避了悔改。随后狮童正义约明智吾郎商讨怪盗团事宜。而会谈时明智吾郎暴起掏枪,讲述身世,宣泄仇恨,最后刺杀狮童。由此明智吾郎完成了他的复仇,让狮童从权力的巅峰骤然跌落。狮童并未悔改,而死于明智吾郎的刺杀 随后主角团的明智的决战安排在伪神迷宫中,明智吾郎刺杀狮童后逃进印象空间,投身于伪神方,在监狱里与主角对决 这段战斗中,明智吾郎代表主角的反面,他回应民众对英雄的期待,回应希望有人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怠惰,类似be后的joker。在两学期的结局中,伴随伪神监狱的崩塌,明智吾郎不知所踪。 而第三学期的剧情里,丸喜接管印象空间的行为让明智幸存(因此击败丸喜后,恢复到明智吾郎于印象空间失踪的时间线),作为丸喜的敌人,明智吾郎的理由是:完美的世界不需要英雄,不需要期盼有个解决问题的人。 在整个第三学期,明智吾郎也不要洗白,即使是知道世界恢复原样他就会死时,对抗丸喜也视死如归,此时他的理念变为:只要世界不完美,就会有人期待救世主,而他相信joker有这样一份黑化的潜力。于是在击败丸喜后,明智带着狂笑当着joker的面开枪自杀,明智的剧情就这样以疯狂和不安结束。
有关吉翁军地球降下作战的一些迷思 虽然看起来离地球很近,但其实从Δv的角度看,殖民卫星所在的各个地月拉格朗日点离谷神星、灶神星一类的小行星带天体的距离更近:就连建造殖民卫星的材料,也是从小行星带运来的。 对于吉翁来说,着陆到地球表面掠夺地球资源是十分得不偿失的,就算下降时的Δv可以靠大气制动提供一部分,运回本土的资源可是真真切切的要客服地球重力井的。这还是在假设地球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的情况。如果考虑到地球上的强烈抵抗,其战争收益将更为可疑。马克贝说从敖德萨开采的资源可让吉翁再战十年,但有多少资源能运回side3,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恰恰相反的是:小行星带资源丰富,易于运输,而且联邦势力微弱。如果通过行星际运输网络——由太阳系中一系列拉格朗日点形成的混乱的运输通道,经由此路径只需消耗少量燃料就可完成运输——则运输成本还可以大幅降低。 相对应的,地球联邦军如果要出发前往太空打击吉翁军,9.8m/s²的重力加速度和7.9km/s的第一宇宙速度将成为雷比尔将军的拦路虎。就如同GTO中的场景:巨型化学燃料火箭四个一组将麦哲伦级战列舰送上太空,脱离卡门线后才换上更高效的核引擎。这期间的推进剂与能源的消耗都要压在地球联邦的预算上。而吉翁军只需以逸待劳,利用联邦军不熟悉新技术带来的短暂优势,就取得了鲁姆会战上的大捷。在此之后对吉翁最具威胁的其实是仍留在宇宙的EFSF,提安姆将军和月神二号都处在具备较高能量的轨道上,月神二号的资源仍然可用于生产战争机器。联邦在地球上的军队再多,重力的限制也将令其寸步难行。因此从军事上看,其实吉翁也没有下去和联邦军陆战的必要。 对于一个太阳系经济圈来说,其实应该尽可能避免大质量货物进出地球,其Δv的耗费将抵消任何成本优势。实际上进出地球的应该尽可能选择小质量高价值物体:比如高端人才和先进工业制品。地球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便于为宇宙殖民地的工厂培养工程师。而太空微重力和高真空环境非常适合生产高端材料与高科技制品出口回地球。太空设施所需的混凝土塑料合金等更普通的材料则产自小行星带等地。 这样一来吉翁实行地球降下作战的收益就十分可疑了。对于吉翁来说,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是像米诺夫斯基博士一样的高端人才,而不是敖德萨的矿物。而大规模的降下作战只会把吉翁所需要的人才推向对立面。相对应的:更切实际的做法应该是消灭仍然留在宇宙的联邦太空军,并在轨道上以逸待劳击毁试图挣脱重力的联邦军。对联邦的攻略,则更应采取情报渗透的方法,利用制宇权带来侦查情报上的优势,利用卫星宣传和资金渗透,扶持地球上的绥靖思潮,争取取得一个有利于吉翁的“宇宙居民与地球居民间的和解”。 以上,对于吉翁军地球降下作战的一点迷思,还请各位吧友斧正。
没事氵一氵,幅能是什么 本文是对游戏内信息的瞎编胡猜,仅供娱乐,切勿当真 众所周知,幅能博弈是远行星号战斗机制的核心,如何在尽可能少的产生幅能的同时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幅能是每一个舰长都要思考的问题,可是幅能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从幅能的英文名看起,“flux”,其含义为“通量;流;不断的流动;不停的变化” 也就是说当幅能被打高了,实际情况不是某种东西被积累了,而是某种东西的流量增加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幅能是舰船的散热,武器开炮和护盾被击中时产生热量,热量被散出去的过程就是排幅,不过这个观点有个小问题:首先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幅能容量满后会过载,并且令船体上遍布电弧样的效果,其次,散热说对硬幅能很难有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解释,而且,让我们看一个d船插: 【Faulty Power Grid】 Whether due to battle damage, manufacturing defects, or cycles of poor maintenance, this ship's power grid will never be capable of achieving peak performance. Flux capacity reduced by 15%. Flux dissipation rate reduced by 15%. Sensor profile increased by 50%. Supply cost to recover from deployment reduced by 20%. 这个汉化名叫缺损电网的d插降低了幅能耗散和幅能容量,这也是原版唯一降低幅能属性的d插。从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出,幅能实际上是个与船上电网密切相关的东西,而不是与热相关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把电和“通量;流;不断的变动;不停的变化”联系在一起…… 有一个概念叫做电网波动,当电网中功率负荷快速变化而发电机功率没有及时调整时,就会发生电网波动。如果我们上到一艘船上去,毫无疑问,开炮、护盾和战术系统都会消耗巨大的能量,从而产生电网波动,进而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幅能的本质是舰船电力系统中的电网波动。 这样一来,幅能容量的本质是舰船电力系统对电网波动的承受能力,幅能耗散的本质是舰船耗散电网波动的速率,当一艘船武器开火,护盾受击时,舰船的电网系统随之产生波动,而当波动超越了舰船电网的承受能力,导致电子元件故障,产生过载,造成舰船外观上的电弧特效 将假设更大胆一点,甚至可以解释硬幅能的产生,有一个叫做“自激震荡”的概念,自激振荡指电路不外加任何激励信号时,自行产生恒稳和持续的振荡,对于负反馈电路,响应的不及时也会产生自激震荡。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当一发射弹击中护盾时,由于是一个瞬间的过程,舰船电网系统的响应不够及时,从而在电路中形成正反馈,产生持续的震荡,持续的造成无法排除的电网波动,也就是“硬幅能”,只有将护盾系统断开电路,电网系统才能缓缓耗散这些电网波动。而当光束武器击中护盾时,由于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虽然游戏性表述为间歇的结算),舰船电网中不会产生自激效应,所以光束打在盾上产生的就是“软幅能” 所以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幅能是舰船电网里的电网波动,幅能容量是电网对波动的承受能力,幅散速率是耗散波动的速度,过载是电网波动导致的设备超载,而硬幅能是电网中产生的自激震荡 最后的最后,这仅仅是楼主无聊氵贴吧时的胡思乱想,仅供娱乐,切勿当真,一切以Alex设定为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