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鸽子王 嘉兴鸽子王
瞅啥
关注数: 96 粉丝数: 1,519 发帖数: 43,468 关注贴吧数: 60
丈夫出轨妻子怒提离婚:4套房子归我 200万房贷归你 四套房产全归妻子, 200万债务全归丈夫, 这么不公平的协议, 丈夫不仅同意了, 还和妻子去公证处公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宁波市信达公证处的徐浙军主任 讲述了事情的始末 和很多懵懵懂懂来咨询的夫妻不同,裘女士和丈夫显然是“有备而来”——提前在家拟好了协议,夫妻双方都已经签好名,直接要求办公证手续。 协议内容洋洋洒洒, 归结起来的核心是—— “4套房子都归女方, 全部200万房贷都归男方。” 裘女士和丈夫都是40岁出头的年纪,结婚已经10多年了。通过多年打拼,目前夫妻两人名下一共有4套商品房,房产证上写的都是夫妻两个人的名字,每个人的份额都是50%。目前,其中两套房子还有200万的房贷没有还清。 夫妻两人中,裘女士明显是强势的一个,她一直催促着公证员: 快给我们办吧。 随后,她又看了眼一旁的丈夫,说: 我们都是自愿的,是吧? 丈夫回答: 是的。 财产都归一方, 债务都归另一方, 这样的协议有违常理。 难道是为了躲避债务? 公证员决定, 分别和夫妻俩单独沟通。 原来,裘女士的丈夫出轨了,伤心气愤的裘女士虽然想离婚,但考虑到孩子,还是决定继续这段婚姻,但她的心里一直没有安全感。 于是裘女士提出,自己需要更多财产方面的保障。所以双方就拟定了这份协议,裘女士希望以此让丈夫更忠诚,也希望自己能安心。 对此,裘女士的丈夫表示—— 我一直为出轨一事感到后悔,既然妻子有意原谅我,她的要求我自然也愿意让步。我知道协议对她有利。但我想只要不离婚,家还在,房子归谁都行。她安全感足了,大家以后也能好好过日子。 公证员表示,签下这份协议,不意味着妻子真能释怀,婚姻就一定能继续。如果财产都归了女方,女方又提出离婚,丈夫可能人财两空。 面对公证员的劝说,丈夫无奈又沮丧—— 没办法。如果我不同意,她现在就会提出离婚的,我不想这样,试试看吧。 结束了分别谈话后, 公证员告诉这对夫妻: “这份夫妻财产协议公证, 做不了。” 公证员解释说—— 这份权利和义务约定,明显违背了民法上的公平原则,同时也违背男方的真实意愿。 男方的真实意愿并不是自愿将房屋全部归女方,而是基于家庭存在婚姻能够维持的前提下作出的表示。而这个前提一旦失去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夫妻财产协议不管婚姻是否持续都是生效的。 财产都归一方,债务都归另一方,这样的协议假如有一日上了法庭,是否判定有效也是存在争议的。 提醒 签订夫妻财产协议需依法 仅在双方内部有效,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协议内容必须合法,既要符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第二,必须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并且符合公平公正原则。 第三,对于房屋等不动产,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产权登记的,须在办理约定后,进一步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夫妻财产约定只能约定财产和债务,不能涉及人身,如限制人身权、约定孩子抚养权等。比如,经常有妻子提出,男方如出轨,需支付孩子抚养费,但不得探视,无效。 第五,夫妻财产约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很多小夫妻仅在口头约定,这是无效的。 调查 房产加名等三类夫妻财产约定做的最多 一份协议看上去将夫妻感情与财产拴在了一起,显得有些俗气,但有时候可能是一份婚姻存续的保障,避免了可能引发的纠纷。 徐浙军说,目前夫妻财产公证主要有这三类: 一类是房产加名,也是夫妻财产协议中咨询和办理比例最高的。“大多数情况是,一方或一方父母出了首付,婚后两人共同还贷。夫妻俩来约定,将这套房子做为夫妻共同财产。因为还清全部房贷后才能在房产证上加名字,所以通过公证来办理的比例很高。” 一类是再婚夫妻。考虑到子女抚养等问题,不少再婚夫妻会明确财产归属,主要表现为“各归各,拎得清”。 一类是一方或双方有巨额资产。“主要是自己开公司,或者继承家族企业的。基本是约定股权部分,收益自享,风险自担,其他财产共同所有。” 男方出轨固然可恨, 但婚姻不能单靠财产维系, 夫妻财产协议也需公平公正!
韩寒怼爆文《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叫《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且不说连同部分债务的收购以及中后期进入的投资人需要优先结算的情况下,创始人团队还能分得多少(那是他人的合法应得),对这种标题我都是极讨厌的。它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那篇文章里有一段写道:“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我不明白这些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当了总监肚子上有赘肉怎么了?觉得爸爸肚没问题的就留着,嫌弃自己有赘肉就去健身;因为房贷不敢辞职难道不正确吗,没有自己更喜欢的工作或者更明确的方向,辞职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来养你吗?三四线城市一眼能看到未来的日子不好在哪?有人就是不喜欢飘摇动荡起伏不定有问题吗? 身边很多朋友也在创业,成功失败都有。类似这种文章,估计又得鼓动一批人头脑一热想着如何暴富。创业不等于发财,创业大多是挫折与失败,尤其是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创业基本也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死一生。如果你只是不想朝九晚五当员工,这个社会也有很多道路可以走,未必都要当老板。若你义无反顾,内心坚定,而且性格就是如此,那你做好吃苦的准备就去干一番。但如果你看了那篇文章,心潮澎湃想要去抛弃其他同龄人,以这样的定力和心智,去开公司,估计也只能春夏秋冬,造福房东。
买房首付不够用女儿5万压岁钱 被孩子要求道歉 乖,爸妈先帮你把红包存起来,等你长大了再给你用。”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把压岁钱交给爸妈保管。今年15岁的欢欢(化名),从小就将压岁钱交给母亲张玲(化名)保管,到今年春节,已经存了5万多元,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妈妈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将5万多元“充公”,凑房子的首付款了。事后,当得知妈妈花光了她的压岁钱,欢欢很不高兴,和妈妈发生争吵,母女“冷战”了好几天。尽管妈妈罗列了多个“挪用”压岁钱的理由,但是欢欢始终认为妈妈的这种行为不对,坚持要妈妈道歉。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妈妈给女儿欢欢口头道歉,一场“家庭风波”才平息下来。 春节刚过,很多孩子领到厚厚一叠压岁钱。孩子的压岁钱到底该怎么处理,一直让家长纠结。由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孩子的压岁钱调查报告(2017)》显示,九成父母不会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压岁钱。父母参与管理的方式有“完全由父母保管”和“父母与孩子共同管理”两种,只有7.52%的父母会交由孩子自己管理。 今年15岁的欢欢,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一所中学上初三,是家中的独生女,其父母在西昌某单位上班。从两三年前开始,家里就有改善住房的计划。“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就买了一个两室的小房子,还是有点挤,于是一直就计划换一个大点的房子。”张玲说。这场争执,因此而起。 母亲 首付款不够 “挪用”压岁钱 张玲介绍,这两三年来,她和丈夫在西昌看过多个楼盘,但是一直在观望中。去年,她实在按捺不住了,计划在今年春节后买房。经过一段时间的看房,张玲和丈夫看中了西昌海河附近的一套商品房,不过这套房子总价在一百万元左右,首付要三四十万元,“主要是为了改善家里的住房。” 张玲说,虽然这些年有些积蓄,但是作为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家里一次性拿出三四十万元还是比较困难,“平时家里和女儿读书的花销也不小。”张玲介绍,为了买下这套房子,她和丈夫凑了三十多万元,因为首付凑不够,想到女儿还有几万压岁钱,于是打算取出来凑首付。 今年3月初,张玲付了首付,按揭购下了这套住房,其中有5万元多元,是女儿欢欢的压岁钱。“这些压岁钱从小(女儿)就给她存了,已经有差不多10年了,每年春节、生日等收到的红包,都定期给她存在一张银行卡里。”不过,张玲取压岁钱时并没有告诉女儿。 女儿 未经自己允许 要求妈妈道歉 事后,张玲将此事告诉了女儿欢欢。原本以为家里买了房子,女儿会高兴,没想到女儿很不高兴。欢欢说,妈妈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就把压岁钱取来用了,这种行为不对。因为此事,母女二人说着就争吵起来,女儿坚持要让母亲道歉。 母亲坚持认为,孩子收到压岁钱,是通过家长之间的财产交换而来的,不能视为孩子自己的财产,可由家长支配。再说,买了房将来还不是给女儿,“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理解呢?”然而,欢欢并不认同母亲的观点,“未经我的同意取了压岁钱,妈妈这种行为就是不对。” 欢欢说,逢年过节,只要得到压岁钱,就会听话地将钱上缴,“此前,妈妈也多次说过,这些存的钱是我的,承诺等到上大学、创业、成家的时候,才拿出来用。”欢欢认为,妈妈的行为是一种不守承诺的表现。“虽然买房也是为我好,但是至少得提前征求我的意见。”欢欢说。母女僵持不下,相互“冷战”了好几天。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妈妈给女儿欢欢正式道歉,女儿也原谅了妈妈,一场“家庭风波”才平息下来。 压岁钱 一堂法律课 压岁钱,真的只是所谓的“人情”吗?压岁钱的处置,是否有法可循?听听律师怎么说。 四川谦亨律师事务所张天鸿律师表示,从法律上来说,长辈赠予晚辈的钱,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即使是父母赠送给自己孩子的钱,只要赠出去了,就是孩子的。《民法总则》第十九条、三十四条都有相关规定,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享有的权利仅仅是代为管理孩子的压岁钱,有权确认孩子在使用压岁钱时是否给自身造成了经济损失,并不能擅自使用、处置孩子的压岁钱。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表示,一般来讲,不带有任何目的的亲戚朋友给孩子或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行为,从法律上讲是一种赠与,赠与人是给压岁钱的亲戚朋友或长辈,受赠人是纯获利的孩子。同时,《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是实践性合同,压岁钱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便成立。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孩子虽小,但仍是独立民事主体。所以父母是无权没收的,也无权任意支配。相反,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如果父母私自使用孩子压岁钱或予以没收,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压岁钱 一堂教育课 压岁钱涉及哪些教育问题?我们该怎样借压岁钱这个契机,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 关乎逆反心理 绵阳师范学院社会学老师蒋洪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过年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因为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一些家长告诉孩子,压岁钱是人情往来的产物,本来就不属于你,然后粗暴‘没收’压岁钱,这很不可取。”他认为,现在孩子比起父辈,对压岁钱的支配愿望要更强烈,这也是好事。张玲作为孩子母亲,未经孩子同意就拿来买房做首付,这样的做法不对,应该事先征得孩子的同意,况且张玲的女儿已经15岁,正是有逆反心理青春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 关乎亲子信任 “压岁钱的额度大,如果父母处理不好,反而变成了坏事。”西昌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黄远春介绍,作为父母,擅自处理孩子的压岁钱,这也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对其情商、人格方面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宁可告诉孩子事实,也不要欺骗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情绪压抑,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心结。” 黄远春认为,父母与子女要以人格的独立和平等为前提,在处理压岁钱方面也应该事先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当下,很多父母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并未经过孩子的同意,“上述这位母亲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不妥。” 关乎财商教育 “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引导孩子有计划地管理和使用压岁钱。”黄远春认为,作为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是你的”,但在长大之前,需要由父母保管,同时共同管理。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合理支配他自己的压岁钱。他建议,家庭完全可以把压岁钱使用作为一项专门针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内容,比如孩子小时候,父母可以保管大部分压岁钱,每年也可以拿出几百、千元,引导孩子试着自己管理和支配,如购买书籍、做公益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