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爱音乐啦 最终的残骸
关注数: 77 粉丝数: 417 发帖数: 10,063 关注贴吧数: 18
耳边一分钟——LETSHUOER Cadenza 12 漂亮的耳塞总是能引起多数发烧友的注意,尤其是一款漂亮的旗舰级耳塞。近期LETSHUOER铄耳声学就推出了一款外观风格和过往产品都不大相同的旗舰级耳塞Cadenza12,身为外观党的我趁机蹭了一条玩玩~ Cadenza 12的外包装颇为豪华,靓丽的银色镜面纸盒,打开后是重量十足的皮质手感包装,内部是耳塞本体、收纳盒以及耳套等配件,耳塞套方面Cadenza 12配备了9对,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玩家在佩戴和调音上的需求。除此之外包装内还附送了一块制作精美的金属立牌,立牌上是Cadenza系列的产品IP“OLDDOG”。优雅、有趣,很适合作为办公桌上的装饰品。 银色镜面的外观设计在HiFi耳塞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大多都因为易出现划痕让人又爱又恨。与同类外观耳塞不同的是,Cadenza 12采用的并不是不锈钢腔体,而是硬度更高且质量更为轻盈的五轴CNC精雕钛合金材质。一方面这种材质使其佩戴起来更加舒适,不易脱落,另一方面钛合金相较不锈钢而言也具有更强的耐磨性,不过日常使用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呵护,若不小心磕碰还是会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美观度。 Cadenza 12内部配置了10mm液态硅胶动圈+7个声扬动铁+4个楼氏动铁,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煲机以后,能够感受到其声音自然度相比刚开声有明显的提升,声音顺畅自然、耐听度出色,整体素质表现相当优异。硬素质方面,Cadenza 12有着极为充沛的声音信息量,例如在聆听许多高品质音源的时候,Cadenza12呈现出来的内容量饱满充实,细节丰富,各器乐音色的诠释细腻,两端延伸性也较好,此外Cadenza 12的声场规整,规模适中,声音密度表现突出,使人听起来有一耳朵满足感。 风格上Cadenza 12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偏暖的声底和略微突出的中频表现使它在演绎流行人声类曲目时可以带来许多同价位耳塞少有的强大感染力。低频适度的量感加上出色的质感既使得鼓、贝斯等低频类器乐的音色呈现恰到好处,在此基础上又提供了较为浓郁的氛围感,增添了其在流行、爵士等类型曲目上的表现力。而这条耳塞声音上更亮眼的部分在于对人声的诠释,Cadenza 12表现出来的人声极具质感,它在良好展现出歌手声音特质及演唱细节的基础上,更着重于突出人声韵味的表达,例如在聆听张学友《慢慢》的过程中,它既演绎出了歌神演唱中对声音的细微把控,例如颤音,又能使人深刻感受到演唱过程中情绪的收放,情感醇厚而浓郁。 Cadenza12在同类旗舰耳塞当中属于比较有个性的一款产品,其出色的硬素质和耐听且个性十足的声音风格对流行、爵士等音乐类型爱好者有着相当高的吸引力,而除此之外,Cadenza 12包装配件用料也很扎实,外观虽然大家各有所好,但这类镜面银色外观倒还蛮符合我的审美口味。
#耳边一分钟#Campfire Audio Andromeda Emerald Sea新仙女座 提起Andromeda仙女座相信随身HiFi玩家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款绿色的经典五单元动铁耳塞六年前一经推出就以新颖的外观和特点鲜明的声音瞬间成为当时的爆款耳塞。在这六年里,仙女座也由最初的一款耳塞衍生出了整整一个系列,有白色限量款、不锈钢限量款、七单元黑色限量款(我自己也是多年黑仙女的用家)等等,不同版本声音却各有千秋,可以说,Campfire Audio在这个系列里算是把动铁单元玩明白了。本来在如今的仙女座大家庭中,同为绿色的仙女座2020版已然是完成度相当高的一款耳塞,堪称初代经典的延续。但是!谁曾想到,仙女座又双叒叕出新款啦! 这款最新的仙女座全称AndromedaEmerald Sea,它声音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耐听、顺耳,和初代的锋芒毕露大不相同,整体偏暖的声底和饱满细腻的音色让新仙女的适应性有了较大的提升。若把初代比作大闹皇宫的小燕子,新仙女更像是稳重得体的令妃娘娘,用过初代的烧友可能有所体会,初代仙女揭示声音细节的手法直截了当,对音源颇为挑剔,后来的仙女座2020版虽相对有所收敛,但依旧很大程度保留了这种特点,而这一代新仙女座整体听感更加柔顺也更有韵味,呈现声音细节的方式更加细腻自然,大大增加了对各种音源的包容性。 新仙女的声音风格对泛流行类音乐的演绎十分友好,首先低频质与量的把控非常合理,量感虽然较多但还不至于轰头,对偏爱低频的烧友来说大概处于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下潜深度出色,低频类器乐的音色刻画完整,氛围尤为浓郁。再者是中频的饱满度相当高,也稍具一定厚度,在呈现人声的过程中强调情感传达,能够将歌手声音中磁性的部分描绘得有模有样。高频部分,新仙女的量感适中,泛音和延伸并不出彩,和前几代较为明亮的听感有一定反差。 虽然风格上不同于初代仙女、2020版仙女的一耳朵素质流,但新仙女的声音硬素质完全不低于这两款耳塞,它提供的信息量驾驭常规流行和小编制等类型的音乐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饱满的声音密度使它听起来有一种充实的感觉,再加上细腻的音色呈现,能够做到久听不累。但有出于风格上的取舍,这代仙女在通透度上的表现稍逊一筹,没有了前几代那种让人惊艳的透明感。 我一直都很喜欢Campfire Audio品牌的耳塞,无论是仙女系列、太阳神系列还是其它一些昙花一现的冷门产品,虽然它们声音大不相同,但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乐感鲜活,少有调音严肃古板的耳塞出现。在仙女系列耳塞中,无论是初代仙女座,还是黑仙女、2020版仙女座,它们的声音也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而最新版仙女极为耐听的声音乍一听风格和前几款大相径庭,但细细品味其中也保留了这种鲜活乐感的一丝精髓,这一点为其声音感染力加分不少。 声音以外,新仙女的外形也有了“突破”性的改变,整个腔体形状更加圆润,失去了前几代那棱角分明的模样,一同失去的还有三颗标志性的螺丝,换来的则是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和更显“温柔”的触摸手感,至于仙女系列同样标志性的掉漆情况,我只能弱弱地说暂时没掉,大家愿意众筹的话我可以磕两下试试看,先款后磕,不掉漆原款退回,哈哈哈哈哈。除此之外仙女座的配线也有了全新的面貌,这款叫做Time Steam的线材采用高纯度镀银线芯,外观呈扁平状,银白色,有种丝带的观感,佩戴起来贴合度高,材质轻盈手感柔软,标配2.5mm、3.5mm和4.4mm三种不同插头的线材共三条,虽然不是可换插头,但对于不爱折腾的人来说选择自己常用的一条使用也还算方便。 在HiFi领域中,经典器材的传承和演变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Campfire Audio的仙女座系列一路走来有过巅峰之作,也有过反响平平的产品,如今新仙女座Andromeda Emerald Sea再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尽管它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给人一耳朵鲜明、过瘾的听感,但如今这种极为耐听的表达方式看似也不失为一种成熟的调音选择。
#耳边一分钟# 飞傲Q11 近期蹭到了飞傲新推出的解码耳放Q11,说实话自从小尾巴火起来之后接触全尺寸随身解码耳放越来越少,这次听说Q11的口碑很不错便借来玩玩,顺便和大家也分享一下。 Q11同属飞傲和旗下翡声两个品牌,是Q1 MKII的升级换代版,售价599元,外观上充满科技感,镁铝合金外壳触感细腻,不沾指纹,机身正面的透明窗设计是整体观感的加分项,氛围灯除了好看以外还能通过三种颜色来区分采样率。机身尺寸是104.8*60.5*16.0mm,体积近似烟盒,比一般手机要短一截,握持起来虽然手感适中但大小非常合适,对手小的烧友很友好,而且和手机捆绑的话也不会突兀,重量约150g,捆绑玩法如果外出的话推荐放在包里使用。 用惯了一般的小尾巴,换成Q11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声音底气十足,650mW/32Ω的平衡功率比起大部分随身播放器来都不逊色,用来推耳塞绰绰有余,少数便携大耳也可以推得有模有样,在搭配上完全不用担忧驱动性的问题。 除了推力强大以外,Q11的声音素质也颇为出色,声场规整,密度十分饱满,细节呈现虽没有中高端播放器那样的细腻顺滑,但可以准确清晰地传达出大多数乐曲中所包含的内容,可见飞傲对其DAC芯片CS43198的调校功底还是比较深厚的。Q11的人声表现在我看来算是一大亮点,即便是搭配榭兰图这种不以人声为特长的耳塞也能够将歌手声音中的情感诠释得非常深刻。比如用它聆听品冠的歌曲时,它既刻画出了品冠颇具辨识度的声线特征,也充分传达出了他声音中独有的温柔感觉,听感极富感染力。 三频走向上,Q11在均衡的基础上略微偏向中低频,氛围渲染浓郁,人声刻画生动,十分擅长演绎流行人声类型的曲目,并且在此基础上没有过多牺牲通透感,对其它类型音乐也保留了比较高的兼容性。搭配耳机的话,我个人推荐均衡或者中低频表现优异的耳机,可以获得相当出色的听感。 作为一款价格亲民的入门级解码耳放,Q11有着非常高的性价比,对于许多初烧来说,对小尾巴声音不够满意且预算有限的情况下Q11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耳边风#2023.02.10三体 上周主要聊了聊《狂飙》这部电视剧,尽管网络上对它褒贬不一,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虎头蛇尾的剧,但它依然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影视作品,在网络记忆短暂的今天还不断散发着余热。《狂飙》的热度是出乎意料的,盖过了同期播放的所有剧集,其中便包含我这次强烈推荐的《三体》电视剧。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这次热映的电视剧则是由小说改编而来,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高度还原原著,这也是令绝大书迷都惊喜、欣慰的地方,而这部剧的选角众人评价也存在争议,不过我认为算是很成功的选角,主要演员演技纯熟,和想象中的小说角色之间没有太强的剥离感,至于有些如“常伟思不应该是这样”“丁仪不像科学家像艺术家”之类的评价我觉得可以不必在意,见仁见智吧。 《三体》这部剧的拍摄看得出来是下了一定成本的,运镜、剪辑、特效等都蛮不错,有精致的科幻场景,浓烈的悬疑氛围以及适当的幽默感,在春节档播出本应火爆异常,结果被“狂咬金”遮住锋芒,让人有些遗憾,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我推荐去看一下这部剧~
#耳边风#2023.02.02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最近热播剧《狂飙》已经大结局,剧中演员从主演到配角几乎人人收获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哪怕是在剧中饰演罪大恶极的坏人都能拥有一批喜欢自己的观众(当然,李宏伟除外)。这部剧的火爆其实透露出一些信息,在目前的文艺创作环境下虽然很难输出既合理合规又能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但不代表完全不可以;而另一方面,选角以及演技的重要性想必此后也会被更加重视。 《狂飙》之前,我心中近些年印象深刻的电视剧只有《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两部,再往前推可能就是《亮剑》、《士兵突击》这种“年代久远”的作品了。当然,好的作品还有很多,只是在火出圈的同时还能给人一些思考价值的内容如今变得越来越少,更多影视作品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天平早已倾斜,当人们开始用倍速播放,当粗制滥造的影视内容充斥在网络上,这其中未必没有关联。 最后再聊一聊演员,《狂飙》这部剧的主要演员基本全是科班出身,而且大多出自中戏、北电、上戏等名校,在未了解这些信息之前,夸张点儿说我觉得有一些反派很像是从监狱里拉出来演的,比如疯驴子的扮演者王沛禄,李宏伟的扮演者阿如那(看过驴得水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等等,在热播期间许多演员也频频与观众互动,以及分享拍摄过程中的感受等,这些举措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对于角色的热爱,对演绎事业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在很多当红“明星”身上是从未看到的。
#耳边风#2023.01.11推荐专辑《纵横四海》 1991年由吴宇森导演,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等主演的电影《纵横四海》上映,红极一时,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依然是许多人心中最经典的港片之一。2021年中旬,李荣浩发布了同名歌曲,致敬香港电影,2022年底同名专辑《纵横四海》发布,偶然间在微博看到李荣浩本人的宣传,我便同时购入了这张专辑的实体和数字两个版本,并且一听就入了迷。 李荣浩不用过多介绍,虽然以歌手出道的时间在华语乐坛不算长,但无论是创作实力还是唱功在我看来都是一流水平。这张专辑一共收录了十首歌曲,分别是《纵横四海》、《我们好好的》、《山川》、《情人》、《对等关系》、《脱胎换骨》、《习惯晚睡》、《获奖人》、《乌梅子酱》、《也许是爱情》,其中《情人》是翻唱Beyond的经典歌曲,剩下九首均为李荣浩原创,而且依旧是几乎一人包揽词曲编曲等所有内容,不给他人赚钱的机会。 这张专辑中我最推荐的,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对等关系》,这首歌由李荣浩和张惠妹演唱,是情绪非常浓烈饱满的一首情歌,而且旋律比很多口水歌都更值得品味,耐听不俗气。其它几首歌也各有千秋,比如《习惯晚睡》曲风比较轻松俏皮,《乌梅子酱》温馨甜蜜,而《纵横四海》从编曲中就透漏出非常浓烈的港片风味,主歌部分也非常好听,只是副歌就我个人而言觉得偏中规中距,没有特别出彩,但这首歌我也依然很喜欢,剩下的歌曲就不一一介绍了,建议大家歌荒的话一定要去听一下。 如果说现在的华语乐坛已经远远不复当年,那么这张专辑至少让我重新找回了一些那些年乐坛巅峰争霸的影子,我很欣喜如今还能有这样一整张专辑都深深抓住我口味的李荣浩,尽管已是流量时代,但金子终究闪亮耀眼。
#耳边风#2022.12.29关于二喜的一些碎碎念 转眼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已经收官了十多天,当时一肚子感慨但苦于时间紧张就没有做出点评,后来连续卧床一周,近两天才有所好转,便决定接着聊聊这个综艺,从个人喜好的角度。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的宣传初期,我就对这个节目非常感兴趣,不过我感兴趣的不是里面有哪些演员,有哪些吸引人的赛制,而是他们的嘉宾阵容十分豪华,除了喜剧、综艺界有名的黄渤、李诞、徐峥之外,实力派演员于和伟的加入让人十分惊喜,而且恰巧当时我追完他主演的新剧《巡回检察组》,正是好感爆棚的时期。第二季出于一些原因徐峥没能继续参加有些遗憾,但几个嘉宾依然笑点在线,谈吐不凡,为节目增分不少。两季节目下来能够发现这个综艺中的嘉宾表现和其它同类节目大不相同,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失误”,一切都是自然的、和谐的,有专业也有幽默,观感上给整个节目带来了质的提升。 再说说节目和演员,第二季相比第一季个人认为是退步了的,敏感的观众可能感觉得出来,这一季的节目同质化很严重,无论是喜剧手法也好,剧本结构也罢,像上一季那种百花齐放的画面已经一去不返了,哪怕是到后面上一季老演员回来助演都没能改变这点。纯粹的喜剧内容越来越少,一味的煽情和反转越来越多,酷酷的天放这一组的节目倒是蛮具新鲜感,但有些剧本水词太多,观赏性受到了一定影响。最终第二季给我留下了最深印象的节目,还是第一季老选手土豆吕严的《进化论》,我一直认为,喜剧的讽刺是高级的,是绵里藏刀的,这一点土豆的剧本从没让人失望,反观有些节目,为了表达而去表达,就差直接站在台上对社会现象破口大骂,实在与我心中的喜剧相去甚远,这一点脱口秀大会上有些演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这季节目总归圆满结束了,哪怕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亮点依旧非常多,我有的时候也在反思,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这种实力派的作品还能有的看是不是已经值得满足了。。。。。。
#耳边风# 2022.11.17脱口秀大会5结束了 看过前几期分享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我对于综艺节目的关注度要远高过一般的影视节目,尤其是喜剧类综艺,之前简单聊过脱口秀大会5这个节目,借着这次总决赛刚刚结束,顺便就再谈谈自己的感想。 脱5能看出来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选手心态上变得更加成熟,虽然每个人都想着夺冠,但如何让节目变得更好看也成为了很多选手心中的一个目标,就像是许多人一起建造一栋高耸入云的大厦,当更多的人关注到这座大厦时,每个出力的人也就随之能看得更远,收获更多,这种心态是前几季当中不曾看到过的。 最终的排名我觉得并没有太多槽点,剩下的八强在演出效果和稳定度上确实比早期淘汰的选手强出不少,这季节目中他们也都出现过自己的高光时刻。鸟鸟在这一季用自己的文本功底加独特的表演方式成功让很多人记住了她,“略略略略”“傻悲”这样的爆梗层出不穷,圈粉无数;毛豆的横空出世像极了何广智刚上节目的时候,用诙谐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把现有的素材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很多老选手的江郎才尽,这种优势是他一路挺进前三的法宝,但后面的路还很长,当脱离现有素材之后还能不能依旧保持火力全开,还挺令人期待的;邱瑞塑造画面感的能力节目中他们已经提到过,我个人倒更喜欢他那种奇葩的叙事语气,就像我也喜欢同样语气独特的黑灯,当他们两个在台上诉说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时,哪怕事情本身没有特别好笑他们也能描述得让人前仰后合;呼兰值得大王,这只可爱又战斗力爆表的小浣熊终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这种高强度的创作环境下,除了不断输出高质量文稿以外,能把手上的牌打好也很有难度,最后一期的最后一场,当大家手上的牌都寥寥无几时,谁还能丢出炸弹谁就是赢家。 这季节目网上的负面评论很多,但有更多人像我一样坚持守在屏幕前,看这群真诚的人站在划好的圆圈里拼命寻找话题让看节目的人笑起来,无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无论节目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对屏幕前的我们来说,笑一笑就够了。
#耳边风# 2022.11.11 运动使人健康 随着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作息还是生活习惯都越来越不健康。办公室久坐,长时间注视电脑、手机屏幕,熬夜加班或者睡前刷手机,这些行为无疑都给身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时,能够及时作出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利用零散的时间做一些室内运动或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去户外活动一下,对身心健康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运动一向不拘泥于形式,从室内到室外、从零经济成本到高付出,有无数种方式可以供大家选择。拿几种零成本的运动来举例:比如跑步,可以在公园,也可以在绿植丰富的马路边上,跑步可以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减脂减肥、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等等,不需要器材辅助,换上一身轻便的衣服坚持每天出去跑几公里就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长久来看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当然,跑步也需要有科学的姿势才能收获最佳效果;再比如跳操,红极一时的“刘畊宏直播”也已经成功帮助许多人塑造出了好身材,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长期跟练,或多或少都减轻了部分体重,当然跟练刘畊宏也只是众多同类选项之一,现在互联网内容量极为丰富,学习一些简单的室内运动甚至跟练瑜伽都可以让大家不出门不花钱就使身体变得更健康。 而对于有一定经济、时间条件的朋友来说,许多更富有趣味性的室外运动也值得尝试,比如骑行以及足球、篮球、网球等各项球类运动,还有当下很火且社交属性较高的飞盘,长期坚持下去都可以帮助大家锻炼出好的身体素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任何运动都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及量力而行,毕竟无论什么事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耳边一分钟# 山灵M3 Ultra 前不久我分享过山灵的便携播放器M6 Ultra,它客观体验的全面性和声音中大气的一面都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当时我便想着会不会在进阶级价位也推出这么一台综合实力出众的播放器,果不其然,这台和老大哥相似度极高的M3 Ultra出现了,而且售价几乎只有M6 Ultra的一半,出于好奇我赶紧去借了一台,顺便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M3 Ultra的包装风格着实出乎我的意料,无论是颜色的调配还是上面的字体都青春味儿十足,和以往山灵产品的包装风格大有不同,想必很吸引时尚年轻人的目光,不得不说这个风格是我的菜(肯定是因为我也很年轻),请继续保持!包装内部紧凑规整,除了数据线、说明书、保修卡等之外还附送两张贴膜,这里不多赘述。 M3 Ultra的机身尺寸为109*70.5*18mm,握持手感出色,手小的人单手操控起来也没什么负担。系统操作层面是M3 Ultra在当前价位的一大亮点,M6 Ultra、M7同款CPU骁龙665以及安卓10系统的采用使它在进行大部分常规操作时的流畅度和上述两款中高端播放器相差无几,只使用日常影音类APP的话毫无压力。解码芯片M3 Ultra采用了两颗ES9219C,并且可以切换单/双DAC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来控制功耗及声音表现。续航方面单端输出20.5小时,平衡14.5小时,蓝牙发射45.5小时,对大多数人来说两三天一充也不成问题。值得一提的是,M3 Ultra内存卡防尘塞相比过往设备做了一些优化,使用起来贴合顺手,这种重视改善细节的做法确实让人好感倍增。 声音方面,M3 Ultra的中频密度较高,声音饱满且富有一定张力,略有厚度,人声演绎具有较强感染力,尤其是男声曲目,在聆听类似张学友、张国荣这种声音比较有磁性的歌手的曲目时能够更清楚地体会歌曲中所传达的情绪。低频量感适中,颇具氛围,凝聚力较强,低频类打击乐力度充沛,高频亮而不刺,听感上的通透度恰到好处,整体均衡微暖,在演绎泛流行类型曲目时呈现出的效果相当出色。M3 Ultra的横向声场比较宽广,空间感的塑造出色,信息量在同价位中上等,综合素质虽和M6 Ultra差距较大但听感上不少地方有着M6 Ultra的影子,其中最为突出就是声音中具有明显的能量感,在演绎节奏强、气势猛的类型曲目时能塑造出其它同价位播放器少有的壮阔场面,听感鲜活动人。 M3 Ultra的驱动力足以应对大多数耳塞和部分便携大耳,在搭配上也不用过多担忧。总的来看,M3 Ultra的客观体验有着超出价位的高表现,声音上素质不差,偏流行人声的风格对处在进阶级的多数烧友也都很友好。用俏皮一点的话做个总结就是:M3 Ultra虽比大哥M6 Ultra矮了一头,但也没丢大哥的脸。
#耳边风#2022.10.30 Queen(皇后乐队) 谈起皇后乐队,不听摇滚或很少听音乐的人可能不了解,但他们被格莱美名人堂收录的两首歌《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绝对称得上家喻户晓,尤其《We Will Rock You》在我学生时代曾被戏称为拍桌子神曲。 皇后乐队是摇滚界的传奇乐队,1971年在英国伦敦成立,由佛莱迪·摩克瑞、布赖恩·梅、罗杰⋅泰勒、约翰·迪肯组成,而后短短几年声名大噪,生涯中更是收获荣誉无数。 1973年皇后乐队与百代唱片及旗下录音厂商Trident签约,7月发行首张录音室专辑《Queen》而正式出道,并同年展开了第一次全国巡回演唱会。1974年3月8日,乐队发行第二张录音室专辑《Queen II》,5月首次进军美国,11月推出第三张录音室专辑《Sheer Heart Attack》,该专辑取得了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专辑榜亚军,而专辑曲目《Killer Queen》在单曲榜也取得了亚军,该专辑也让乐队在整个欧洲拥有了知名度 。而后随着后续数张专辑的大获成功,皇后乐队的名气一路高涨,从此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摇滚歌曲和现场表演。 借用网络上的评价:很少有乐队能像皇后乐队那样,彻底地体现20世纪70年代世界音乐舞台的丰富多彩。皇后乐队就像一个综艺大厅,完美地将华丽摇滚、前卫摇滚、古典音乐及重金属熔为一炉。 这个来自英国的四人乐队致力于发掘华丽和夸张的艺术风格,创造出一种带有浓厚歌剧色彩的音乐形式,主唱性感而如同唱诗班的嗓音,层层铺垫的键盘和绚烂花哨的吉他solo是他们的标志。皇后乐队的音乐具有非凡的想象力,雄壮而带有一丝诡异,而且风格变化多端,你可以从他们的音乐中听到几乎所有欧洲音乐形式的影子。
#耳边风#2022.10.11简单聊聊脱口秀大会 前段时间我分享过一次搞笑综艺,纵观综艺逐渐盛行的这些年,会发现虽然数量和类型都越来越多,但优质的综艺却不见增长,当一张张陌生的俊俏面孔取代了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明星,不觉间还是会有些茫然。好在近期有这么两档综艺依旧能紧紧抓住我的胃口,它们就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和脱口秀大会5。 今天就简单聊聊脱5,第一赛段的争议还蛮大的,看完那几期之后我的想法其实和大多数观众差不多,小鹿真的很棒,她整个段子的结构和笑点都让我觉得这是一段很优秀而且让人觉得很舒服的表演,尤其是她那独特的语气,从奇葩说开始我十分喜欢这种风格,而拉宏桑在文本方面相较小鹿有明显的不足,但她那种活泼可爱的风格估计在现场还是会有一定优势,后面我特意去关注了一下拉宏桑的视频,蛮好玩的,虽然两者间我还是支持小鹿,但也并不讨厌拉宏桑。还有一个争议是关于赵晓卉和ROCK,我自己的印象是ROCK的观众缘远不如晓卉,且文本方面一直平平无奇,而晓卉的文本水平也不是特别稳定,有时很炸有时一般,但她的台风真的太讨喜了,自从她第一次出现在脱口秀大会舞台上我就喜欢她胜过其它女演员,尤其是那次淘汰感言,这次退赛虽然我也很失望,但看到她和程璐很快就出现在一部打工人综艺里面还是为她感到高兴。 在脱5这部综艺里面我不是一个挑剔的人,我喜欢的演员还有很多,我喜欢庞博的阳光帅气,他的内容稳定,笑容永远那么温暖,我喜欢鸟鸟的内向和平静,她有着不一样的视角和高级的表达方式,我还喜欢志胜、广智、黑灯、小佳、毛豆、小北、豆豆、蒙恩等等等等。我始终记得那句话,笑是生活的解药,但是不笑也没关系,毕竟我又没中毒。
#耳边一分钟# audirect Beam 3Plus audirect的便携解码耳放Beam 3Plus刚推出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这款产品,可惜只在展会上听过一次,后来一直没有机会上手体验,这次借着蹭到这款产品的机会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Beam 3Plus的尺寸比一般小尾巴产品要略大一些,有线使用时不太适合直接悬挂在手机后面,和手机一起放进口袋或包里会更方便,除此之外常用蓝牙模式的话还可以购买带背夹的皮套挂在衣服或包上,这样不仅操作顺手而且看起来也显得比较时尚。Beam 3Plus的正面背面都是AG玻璃材质(尊爵蓝版本),触感舒适耐用性也较强,再加上边框的类肤材质手感也十分细腻,整体握持体验非常不错。 Beam 3Plus功能很丰富,顶部有物理开关可以切换蓝牙/有线模式,两侧共五个按键涵盖了多数人平时常用的基本功能,麦克风也配置在机身顶部,可以通过电源按键来接听电话。机身正面有三个指示灯,分别表示电量、增益和音频格式/蓝牙连接状态,不过上手需要熟悉一下说明书才能掌握每个颜色的含义。Beam 3Plus还有一个让人蛮意外的设计,就是在机身右上角配备了一个挂绳孔,这在同类产品中十分罕见,我个人倒很喜欢这个设计,除了可以选择美观的挂绳把它佩戴在胸前,为它装饰一些小的饰品也未尝不可。 在当前价位,Beam 3Plus的声音各方面都没什么短板,首先一耳朵就能让人感受到充沛的信息量,在声音细节的处理上相当顺滑自然,声场规模也比较大,塑造出来的空间开阔且规整。它的动态表现十分亮眼,发挥出了在许多入门级播放器中都比较少见的能量感,甚至让许多古典类型曲目听起来都有模有样。三频分布方面Beam 3Plus表现均衡,各个频段的表现力恰到好处,低频下潜较深,氛围出色,中频厚度适中,具备较高的音色还原度,高频有一定延伸性,耐听不刺耳,整体在音乐风格适配性上不仅对器乐类曲目非常友好,而且在演绎许多流行人声曲目时也能呈现出有氛围有感染力的音乐场景。 耳机搭配方面,Beam 3Plus的推力足以驱动绝大多数耳塞,且搭配部分大耳机时表现也相当不错,例如我尝试的这款DT 900 PRO X,在搭配这款耳机时,Beam 3Plus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其声音的能量感与框架的完整度,声场规模虽比不上台机的水准但已经感受不到局促,在演绎许多古典曲目时能清晰地呈现出其中的场面与层次,再加上气势较强,整体给人的听感十分饱满。 其实自两年前换了苹果手机以后我很少使用手机供电的有线小尾巴了,这次除了Beam 3Plus之外也蹭到了它家即将推出的一条屏蔽连接线T-1,这条线优化了苹果手机供电能力差的问题,实际体验时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声音会比一般的连接线更加有力量,声底也更加纯净,在使用其它品牌小尾巴时效果也一样,而更重要的是它对手机续航的影响并不明显,日常使用不会带来夸张的掉电速度,所以很适合苹果手机用户。 总体而言Beam 3Plus表现较为全面,声音部分它的硬素质相比其它同类产品优势较大,均衡大气的风格也比较讨喜,客观体验上虽然体积重量方面略显“笨拙”,但功能、操作等交互还是很友好的。
#耳边一分钟# 拜雅DT 700 PRO X 平时受环境限制,我在耳塞上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多过大耳机,但其实我对大耳机的喜爱相比耳塞却丝毫不差。在听过的大耳机里面,我念念不忘的声音有很多,其中最令我痴迷的就是拜雅T1,那种开阔悠扬的声音给了我在很多耳机中都感受不到的愉悦,也使我对拜雅好感暴增。前段时间有幸蹭到DT 700 PRO X这款耳机,我尝试了不少搭配,除了已经分享过的拓品G5之外,我觉得它搭配艾利和CA1000的声音也非常值得推荐。 DT 700 PRO X数据上是48Ω的阻抗和114dB SPL(1V/500Hz)的标称声压级,实际易驱动性在大耳机当中还算不错,一般的中高端随身播放器足以使它呈现出好的声音状态,而像CA1000这种桌面式解码放大一体机更是有着不输一些台机的驱动能力和素质水平,可以更高程度挖掘出DT 700 PRO X的潜力,风格上,CA1000是均衡且细腻的声音走向,在注重细节与还原性这方面两者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在CA1000的驱动下,DT 700 PRO X是一种高素质且耐听的声音状态,突出的纵向声场和较高的透明度为声音立体感的塑造提供了很大的加持,给了人一种整体开阔且充斥其中的每个细节都清晰自然的听感。这套搭配在聆听轻音乐、小编制等类型的曲目时带给人那种惬意轻松的感觉对于常用音乐来缓解心情的人来说是非常适合的一种选择。在常规流行曲目的演绎中,DT 700 PRO X表现出了对人声刻画细致的优势特点,能够准确把握住歌手演唱当中的发声细节,不仅突出了不同歌手声音中的辨识度,而且在传达演唱情绪的过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氛围感的塑造方面这套搭配克制得刚刚好,没有以过多的低频量来使氛围过于浓郁,而是注重音源本身的呈现效果,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歌曲的原汁原味。在这套搭配中DT 700 PRO X发挥了自身素质上的完整实力并强调了中频密度、厚度方面的优势,而CA1000则在充分驱动DT 700 PRO X的基础上提供了充沛的信息量和细腻的声音控制力,两者合力搭建出一幅完整的声音画面,唯一的小瑕疵是在演绎一些大场面曲目时能量感稍有欠缺,好在演绎其它多数曲目时基本没有影响。 作为一款封闭式大耳机,DT 700 PRO X在办公、出街等一些环境嘈杂的情景下能够维持良好的听音效果,同时又不对他人造成影响,而更重要的是,它在声场、解析等素质上虽不及DT 900 PRO X、T1这种更高水平的开放式大耳机,但依旧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至少在同价位中毫不逊色,再加上其稳定舒适的佩戴体验,综合看来不失为一款优秀的产品。
#耳边一分钟# 飞傲KA2小型解码耳放简评 我印象中的飞傲非常执着于将各个产品系列做得更加全面化,无论是随身播放器、耳塞还是更追求便携度的小尾巴形态解码耳放,在各个价位都有非常出色的产品。飞傲甚至还为满足更多追求时尚、性价比的用户群体专门成立了旗下“JadeAudio(翡声)”这个品牌,KA系列小尾巴就同属于飞傲和翡声两个品牌。这个系列已经推出了KA3、KA1两款产品,这次新推出的新型号则是定位在前两者之间的KA2。 KA2售价不到400,有Type-C和Lightning两种接口的版本可选,外观和KA1基本一致,只是“胖瘦”上有所不同,KA2的机身尺寸为40mm*15mm*12mm,KA1则是40mm*15mm*8mm,不过两者在小尾巴产品中都属于非常轻盈小巧的一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非常的方便,没有过多坠感。KA2的机身上没有实体按键,仅设置了一个环状指示灯,用来表示当前音乐采样率。操作方面,由于KA2没有实体按键,所有操作通过手机来完成,体验基本等同于手机+有线耳机,不同的是,使用者还可以用FiiO Control APP实现更多功能的控制,比如滤波器调节等。 KA2是一款平衡设计的小尾巴,采用两颗CS43131 DAC芯片,输出接口为4.4mm平衡口,输出功率为153mW@32Ω,实际听下来推力不弱,多数耳塞都能够比较轻松地驱动,而且底噪控制得非常好,在安静环境下也听不到底噪。声音方面,KA2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空间感很强,而且人声的表现十分出色。以搭配榭兰图为例,榭兰图不是一条人声出众的耳塞,但在这套搭配下,流行人声曲目的演绎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人声结象清晰,口型较大,距离适中,并且音色上没有多余的渲染,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原歌曲中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更容易把听者带进情景当中。KA2在空间感上的优势使它在用来聆听线上演唱会等Live版本的音乐时也有着沉浸般的效果,非常适合在日常通勤、出街的时候使用。KA2的解析力表现中规中矩,在同价位中大概处于平均水平,三频上中频的表现最为突出,高低频相对平和一些,但整体分布还在合理范围内,不同种类歌曲的演绎效果不会给人很大的反差。 综合来看KA2是一款特点非常鲜明的产品,无论是小巧的身材,还是演绎人声时动听的效果对很多人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也很适合日常生活中搭配手机流媒体使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