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抢我阿奴 你抢我阿奴
关注数: 52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475 关注贴吧数: 12
《剑来》知道就能过好一生的道理,自火龙真人的心历路程说起 本文转自于“雪夜孤灯读闲书”,有喜欢的可以百度搜索关注他 PS 先来看看火龙真人的心历路程。开始火龙真人对齐静春是有些埋怨的,既然齐静春是看着陈平安长大的,而且认定他是自己的小师弟,以齐静春的境界和能力,就算是不得不离开世间,也可以做的更多,怎么就让陈平安一人逛荡,身后都没个护道人,难道就不怕真的死了?或者心灰意冷下入了佛门,或者真正想通透入了道门,那不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吗?待到火龙真人看到神像碎片,依稀猜到了齐静春的良苦用心。当陈平安拿出那张金色佛经,火龙真人就已经有些了然。火龙真人巴拉巴拉的讲了一番大道理,陈平安只是沉默不言,火龙真人终于可以确定了答案,开始感慨齐静春的伏线万里的护道手段,明白文圣和齐静春的护犊子才是真的无法无天。事情还没结束,等到陈平安炼化桃木像为第三件本命物,并在心中构建出的木府,居然凭空出现了槐木大门,让这十三境巅峰的道人也不禁一愣,摇头叹息这种护道可就有些不讲道理了。火龙真人从埋怨到震惊,是慢慢认识齐静春想法的过程,也是描述一个知道了就能过好一生的道理。 陈平安是有护道人的,初出骊珠洞天,对外面的世界懵懂不知的时候,阿良是他的护道人;背剑去倒悬山的路途,左右是他的护道人。陈平安还有更厉害的护道人剑灵姐姐,只是剑灵本身出手受到极大限制,在陈平安成为上五境修士前,还有最后一次出手的机会,这是齐静春亲自嘱托剑灵的,只是剑灵做为护道人存在,只有文圣和齐静春知道罢了。阿良一剑震慑大骊王朝,解除了来自官方的威胁,左右一剑杀了所有蛟龙沟蛟龙,清洗了陆沉留下的陷阱,又一剑斩杀飞升境杜懋,震慑那些想投机的高端力量。那些远超出陈平安能力的神仙,即便要杀陈平安,也要考虑来自文圣一脉的报复,而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做。叛出桐叶宗的玉璞境仙人,是真境宗书简湖初创期间的话事人,就对陈平安起了杀心,也只能设下陷阱,等待陈平安自己做错事的机会,否则他也只能让一个元婴监视,是不敢用武力碾压或者其他暗杀手段。 陈平安还有更隐蔽的护道人。齐静春在彻底消散前,拜访过白泽和最得意的读书人,白泽答应了他的请求,读书人则答应跟他对赌,那团给白泽的水气,给读书人的那一碗水,就是用来关注陈平安的。齐静春如此安排用意深远,其中就有为陈平安护道的含义,大人物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保护。齐静春的种种安排,保证了陈平安不被蛮不讲理的杀死,为他的成长赢得了空间和时间,当然与那些相差不大的力量博弈,就留给陈平安自己解决了。齐静春根本不担心陈平安走其他的道路,往自己身上加担子的儒教最是贴合陈平安本心,退一万步讲,如果陈平安真的选择了其他道路,只要是他本人的真心选择,齐静春都只会祝福而没有任何怨怼。宋繇把春字印交给崔巉,宋集薪把他留下的书搁置一边,齐静春就是这样的,说到底他才是豁达宽容,以人为本的真正君子。 陈平安能够走到今天并取得如今的成就,真正护道的并不是这些护道人。同是出来历练的怀潜,出场时惊艳四方,神穿甘露甲,操控级元婴傀儡,手持威力巨大符箓,中土神舟十人之一的嫡系,就是伸脖子让人杀也没人敢杀的角色,这样的人难道护道手段还能少?结果还不就是一剑的事。陈平安没少遇到这种一动就死了的危险。面对刘老成、高承、嵇岳,哪一次不是命在他人手中,动念之间分生死?面对刘老成,陈平安找到了利益的共同点,双方达成合则两利局面。面对高承,陈平安知道披麻宗是盟友,可以双方合作共赢,至少也能相互交易,这才能觅到时机突然抽身而走。高承不肯认输,一魂一魄追杀陈平安,结果双方打成平手各有输赢,高承残魂却落在了崔东山手中,这个大亏是吃定了。面对嵇岳,陈平安也有三次险些被杀,就算是嵇岳现身,一没有坏你的事,对你没任何影响;二把你当前辈恭敬,伸手不打笑脸人,并且点出了自己背后的文圣,这样的心性,就是喜怒无常的剑仙,也找不到非杀不可的理由,何况杀了后果严重。所以,陈平安的心性才是他的真正护道者。 陈平安的心性不但是他的护道者,还是够取得现在成就的根本原因。青冥天下第五的孙道人,杀怀潜而留给陈平安大机缘。团扇是了不得的宝贝,孙道人不可能认不出,偏偏就是用几张符箓就换给陈平安,因为这是陈平安赢得的,而且是自己的真本事。心性才是一个人最根本的本事。陈平安得到阿良的欣赏,至圣先师都为其点赞,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陈平安的心性。最得意读书人和白泽也是因为看到陈平安的人性光芒,还有在他的影响下,书简湖逆转了大势走向,才重新鼓起了对人间的信心。当火龙真人看到木像碎片、金色佛经,终于了然齐静春的真正用意,这是让那些教门心甘情愿的拿出诚意,或者是赞赏或者是想收为己用都没关系,反正机缘都是落在陈平安手中,但要想撼动陈平安的心性,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培养出陈平安现在的心性,那是齐静春铺垫了陈平安的整个成长过程的。这这个世上,齐静春比陈平安本人都要了解陈平安。 陈平安拥有现在的心性,或许是有天生的成分,但绝对离不开齐静春刻意的培养。齐静春坐镇骊珠洞天两甲子,应该说是看着陈平安出生的,并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陈平安童年时父亲去世,他不但要照顾病重母亲,还要承担起养家重担,这是一个六岁孩子能干的事吗?等到成了孤儿,更是艰难的挣扎求生。作为坐镇洞天的圣人要想帮一下陈平安,应该有的是不着痕迹的办法,但哪怕是陈平安想进龙窑卖苦力,都是自己寻门路而来。齐静春之所以袖手旁观,就是要在刻意培养陈平安的心性。 幼小的陈平安面对环境中的成人,和现在面对不可匹敌的剑仙,是有着相同的应对规律的。都需要冷静观察,尽量思虑对方心里,放低姿态,把对别人的威胁降到最低,甚至伪装、隐藏,尽量为对方着想,寻找利益的结合点,让自己的存在与对方有利,这些实践是幼年陈平安能够活下来的经验。现在应对刘老成、嵇岳等人,不过是幼年经验的延续。齐静春教过陈平安君子不救道理,那是他长期观察之下,察觉陈平安可能的性格缺陷,这才走出来查漏补缺。这些生存经验,结合善良的本心,还有齐静春等长辈的教诲,才最终形成了陈平安的心性。火龙真人把自己对心性的理解,毫无保留的告诉陈平安,陈平安却沉默不语,因为这是他一直在秉持的做人做事道理,现在是得到长辈的印证而已。起码在这方面,火龙真人并没有比陈平安更高明多少。火龙真人懂了齐静春的护道真谛。 我们总是问一句话,“我懂了那么多的道理,怎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你只是听到了道理而已,就像是水里的树的影子,阳光在的时候影子在,阳光不在道理就不在了,把道理修炼成自己心性的一部分,距离何止是千里万里了。心性才是一个人的真正护道者,这个道理姜尚真懂得,火龙真人更是懂得,而且是一直如此在做,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灌输给弟子,甚至用严厉的规矩约束弟子,但怎么及的上陈平安在幼年求生时摸索出这些道理呢?一个是听到了,等着无数的事实去验证,一个是在生存逼迫下,自己归纳总结出来,两者是天地的差别。陈平安本来是桃木的木府,居然出现了槐木大门。齐静春带着陈平安去求槐叶,那些高高在上的祖宗爱答不理,砍了树干给小师弟当大门,齐静春宠爱小师弟也是有些不讲理啊,火龙真人都震惊了。从实践中去摸索道理,才能成为自己心性的一部分,才是自己一辈子的护道人,这是知道就能过好一生的道理,但仍然只是知道而已。
好一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今天陈平安终于能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或者是说心里话,首先总管选择陈平安在真人面前说实话这个情节选的很好!细想如果一个人能把心里话、真心话、大实话说出来,一定是选择一个知道一些内情的旁观者、可靠的、并且愿意帮助自己的人,三者缺一不可。细数陈平安身边的这些如魏檗、崔老头、阿良、崔东山、老秀才、奶秀都是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见,人选不合适。而真人是‘旁观者’、是自己好友张山峰的师傅‘可靠之人’、主动提出文胆一事‘愿意帮助自己的’。 那么话题回到陈平安对顾璨的双标问题,前文中一直有说陈平安一直把顾璨当成恩人、兄弟、甚至孩子一样对待。那么在顾璨做了这么多杀人放火之事,陈平安的观点就不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大侠,而是以报恩、兄长、甚至家长的角度来积极面对事情,而不像之前的剧情中的朱鹿、渡船上马敬复、王珊瑚、剑气长城董家那样,面对孩子犯错的各种处置方法。当然也有说杀人者偿命,这个是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人能依的现代社会。但换做无法无天的书简湖,你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冷眼旁观,落井下石。但唯独陈平安不能大义灭亲,因为这是不教而诛谓之虐。现在陈平安为顾璨担下这份因果,还了一饭之恩,以身教之,全了这份情谊,如果顾璨还是以前一样,那么我相信陈平安是第一动手的。 有吧友说,为什么齐静春和老剑条会选择陈平安,难道三千年就没有比陈平安更好的人了吗? 首先一个纵横四座天下,万年前杀伐果决的老剑条会喜欢一个老好人吗?陈平安也是会记仇的,而且在知道自己命不长久后,不是苟且偷生,而是选择向蔡金简、苻南华及搬山猿怒而出拳的,有舍得一身剐,把皇帝拉下马的魄力。一怒而出剑的魄力,才能有被老剑条选择的基础,而最最重要的是陈平安的赤子之心。这章里陈平安也在自我否定为了当好人而做好事,怀疑自己的心念。但是陈平安实际是怎么做的呢? 1、对于自己认可的人,是不图回报的好,是心心念念的好。比如前两章里不接受李柳的玉佩,依然对李槐心心念念的惦记。送张山峰的剑和印,对林守一、李宝瓶,所有他陈平安认可的朋友及亲人的“亲人之好”。 2、是面对胭脂郡城、随驾城两座城的黑云压顶,以力抗之的众生之好。 3、看见青衣小童,粉衣女童,陆地蛮牛,右护法大水怪的异族之好。 4、伥鬼夫妇、槐黄国好人小姑娘等路见不平冷漠视之的侠义之好。 陈平安在这些好之前是不图回报的,所以齐静春才要他不要失望。 向这种的陈好人请给我来一打,不,只要我们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好人,都是人生的幸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