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srf
🌙✨✨🌕
关注数: 34 粉丝数: 74 发帖数: 2,488 关注贴吧数: 137
浙江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发布 转自浙大官微 仅摘录一部分 符合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学业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要求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奖名单以中国科协官网公示为准,网址:http://gs.cyscc.org/) 🌟🌟🌟报名时间和办法: 4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m.chsi.com.cn%2Fjcxkzs%2Fsch%2F10335&urlrefer=681864c7b88b73aef88fb0229153b308(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每位考生限报一个招生组别,最多可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考生须在报名系统“附加信息”中上传考生签字的《诚信考试承诺书》扫描件(见附件)。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得兼报其他高校。 并且考生须参加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学校考核 1.笔试 高考后出分前,第一类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笔试,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准考证。笔试科目:理学I类为数学和物理,理学II类为数学和化学,基础医学类为物理和化学,人文历史类为语文和历史。我校将根据笔试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面试考生名单并公布入围标准,同专业组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围。未入围面试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及综合成绩排序。考生可在报名系统内查询笔试成绩及是否入围面试情况。 2.综合面试 高考后出分前,入围面试的第一类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综合面试。具体安排详见后续我校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综合面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理想信念、专业志向、兴趣特长、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专家面试的重要参考材料。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全程录音录像。 对于第二类考生,直接入围面试,不占第一类考生入围名额,我校将结合学科特长单独组织面试。 3.体质测试🏃🏃 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具体安排详见后续我校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无故不参加体质测试者不予进入综合成绩排序。体质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排序依据。 (四)录取办法 1.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2.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学校考核成绩(占15%)组成。 综合成绩(满分1000分)=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满分*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学校考核成绩(折算为满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学校考核成绩由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2:1比例折算。 3.确定录取名单 全程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方可进入综合成绩排序。 高考成绩出分后,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确定强基计划拟录取名单。同分排序规则:依次按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笔试成绩、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体质测试成绩排序。 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同一招生组别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我校追加计划予以录取。 强基计划拟录取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小组审定后,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并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浙江大学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 素有“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 之一,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设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紫金港等6个校区,占地面积5.33平方公里。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盘 、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路甬祥、潘云鹤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将通过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始创于1956年,办学56年以来,一贯坚持“高层次、高水平、品牌化、国际化”的办学方针,积极实施继续教育品牌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学院积极实施以品牌化建设为核心的高端培训发展计划,紧紧围绕“创新能力”培训主题,加大管理与办学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发展以提高各级企业中高层、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三支队伍为主体的高端培训,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优势,整合社会多方办学资源,逐步形成学科交叉、校企融汇、中外会通、东西互动、产学结合、定制培养的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融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特色与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2009年11月,浙江大学被中组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基地总部设于继续教育学院,由学院承担主要培训职能。文化底蕴
你说的对,但是浙江大学是一所…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105]“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联盟(C9)[112]、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曾培养出厉绥之、束星北、李政道等杰出校友。[1][2][80][82][110]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1914年停办。1928年于求是书院旧址新建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举校西迁,在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根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6890108平方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