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小博士 小白小博士
关注数: 91 粉丝数: 412 发帖数: 6,911 关注贴吧数: 48
你的IPHONE5今天贴膜了么 有个段子这么说:乔布斯花几千万将iPhone变薄0.5毫米,结果中国人一个套,没了;花二十几年把iPhone屏幕变清晰,结果中国人一个膜,没了!那么,不贴膜真的会划伤么?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贴膜?   iPhone不贴膜会划伤吗?   最新的iPhone 5和上代的iPhone 4S采用的屏幕材质是第2代康宁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 2)。   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以前多用在航空器械方面。2006年,乔布斯为了解决iPhone放在裤袋被硬质材料划伤的问题,找到了康宁公司。在乔布斯的劝说下,康宁公司同意与苹果合作,将自己的产品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慢慢地,这种防刮擦、轻薄而光滑的玻璃成为了高端智能手机、平板和智能电视的标配。 钢铁的硬度小于玻璃,无法刮花屏幕   按照摩氏矿物硬度表,硬度可以分为10个等级,最坚硬的金刚石为10。即使是普通玻璃,其硬度也达到了6-7左右,而钢的硬度只有5,所以即使是普通的玻璃,用刀也是刮不花的。在日常生活中,硬度超过iPhone手机屏幕的只有部分硬度较高的合金制成的钥匙。以及常见的沙子,沙子里因为包含了石英,摩氏硬度为7.5左右。   因此,iPhone如果不贴膜的话,会被某些合金制成的钥匙划伤;也会因为与普通的沙子摩擦而留下细微的刮痕。   iPhone贴膜的缺点有哪些? 在避免手机被划伤的同时,贴膜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   缺点1:降低屏幕亮度   即使是以高透光率为卖点的AR膜(又称高透光率防反射膜),其透光率也仅在95%左右;其他类型的手机膜对屏幕亮度的影响会更大。   缺点2:降低触控灵敏度   贴膜之后,可能出现原本滑动如飞的屏幕变得“卡壳”、“滑不动”的情况,降低iPhone的触控体验。   缺点3:贴膜损坏手机无法获得保修 用户使用未经过苹果MFi认证的手机膜,如果因贴膜导致腐蚀性等损坏,将无法从苹果获得保修。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贴膜?   苹果公司的技术支持代表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贴膜这种非官方的行为在中国特别流行。如上文分析,手机贴膜有利有弊。那么,为什么唯独中国人在权衡利弊之后大多选择了贴膜呢?   主观原因:中国iPhone用户心理作祟   综合考虑收入水平和iPhone手机的售价,中国用户往往不将iPhone简单视为一款数码产品,比较难接受其作为一款数码产品的日常损耗和折旧。   并且,用户往往有“花了这么多钱买手机,也不差几十块钱贴个膜”的想法。   “把iPhone当个宝”和“不差几十块贴膜钱”这两大心理,令中国的iPhone用户往往难以理性权衡贴膜的优缺点。 客观原因:手机经销商为了暴利怂恿贴膜   据此前记者调查,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贴膜成本只要0.8元,而市场价格则可以卖到10元~15元,而最贵的贴膜成本大概是15元,市场价格则可以卖到80元~100元。一款手机膜只要打上苹果授权的标志,模仿苹果产品的包装,就能以远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而事实上,苹果在中国并未授权厂商生产原装贴膜时,没有所谓“原装膜”、“官方膜”的说法。   对于经销商而言,因为iPhone手机的价格相对比较透明,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并不多,他们的主要利润主要来自于手机膜、手机壳这些配件的销售。有苹果水货店坦承,其七成收入来自配件。在暴利的诱惑下,手机经销商自然极力兜售“手机一定要贴膜”这个观点。   结论:手机贴膜有利弊 理性权衡勿盲从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即使是iPhone采用的第2代康宁大猩猩玻璃也无法防止所有的刮伤。但同时,手机膜也会在一定程度造成使用体验的下降。明智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手机换代的频率权衡是否贴膜,而不是在他人的怂恿下盲目选择贴膜。   在本周的CES上,康宁公司将发布第3代康宁大猩猩玻璃,新品升级了玻璃制造的配方,抗刮擦能力比第二代提升了足足 3 倍,有40%的刮痕将成为肉眼不可见。但或许iPhone实现裸奔,需要迈过的不是技术门槛,而是消费者的心理门槛。
江西一种粮大户给百余农民发140万元年终奖 1月6日,天寒地冻,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农民年终颁奖大会在安义县鼎湖镇一农家大院举行:院子中央的一张小玻璃桌格外令人关注,桌上搁着厚厚一堆现金,共有140多万元!被叫到名字的农民挨个上前,喜滋滋从种粮大户凌继河手中领取年终奖。其中,仅“种粮状元”刘高美一人就获得了16.3万元奖金。   颁奖的种粮大户凌继河是鼎湖镇西路村远近有名的农民老板。上世纪80年代末,种得一手好庄稼的他,嫌种田不赚钱,洗脚上岸,外出创业,先后做起建材、手机批发、宾馆餐饮等生意。2008年,积累了资金的他,又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毅然回村重当农民。如今他承包稻田1.5万亩,将稻田分成15个分区,聘请100多名农民帮他管理,每人每月能领到2500元工资,年底统一发放年终奖,稻田管理得好的农民都能领到奖金。   46岁的庄稼汉刘高美带领7名农民,管理了1000亩稻田,今年超产5万多公斤,作为队长的他因而获得16.3万元年终奖。领到钱后,刘高美黝黑的脸放着红光,他俏皮地提着厚厚一叠钱掂量了一下,说:“估计至少有一斤重呢。”旁边农民起哄:“今天得这么多奖金,得多喝几杯酒。”老刘豪气满怀宣称来者不拒。   种了20多年庄稼的刘高美,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钱。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家种了20来亩田,靠传统种田模式,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如今,在凌继河带领下,通过科学种田,年年高产。刘高美不久前买了一辆14万元的小轿车,他兴奋地说:“做梦都想不到,农民靠种田也开上轿车了。”   来自新建县联圩镇下沙头村村民熊珊琏夫妻俩也帮凌继河管理了300亩稻田,夫妻俩当天领到10.2万元年终奖。熊珊琏说,科学种田门道还真不少,测土配方、施肥、晒田、喷农药,都有讲究。他称自己管理稻田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熊珊琏暗自鼓劲:“争取明年多出好点子,加强稻田管理,收更多粮食,赚更多奖金。”   奖金发完,热气腾腾的红烧肉、红烧猪脚端了上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宴”随即开席。院子里共摆了10桌,每桌摆了10大碗菜,种粮大户和农民互相敬酒,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欢笑声、喝彩声溢满整个院落。   喝着丰收酒,凌继河豪气地宣称:“今年将每亩出资460元,再多承包2000亩稻田,力争未来种5万亩田。中央惠农政策一项接一项,国家粮食‘九连增’,咱农民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不能落后。”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