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半语阅读齐 一言半语阅读齐
学会拒绝,学会放下。
关注数: 2 粉丝数: 28 发帖数: 634 关注贴吧数: 2
蛇从革的大宗师有人看吗? 大宗师明夷篇28 2015-12-03 蛇从革 蛇从革 王鲲鹏在小岛上看着乌黑一片的天空。暗星隐没了一颗。王鲲鹏的心里猛然抽动一下,随即这个心脏的悸动,让王鲲鹏的情绪十分的揪心。 王鲲鹏出生在和平年代,即便是赵一二经历过的社会动荡,在王鲲鹏的生活里,也十分的遥远。就算是跟随老严,在研究所里处理过多起事件。都不是调动术士的冥战。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北斗七星阵法,每一个星位都是他邀请而来,听从他的指挥,他不再是一个处理突发事件的研究所外勤人员,而是一个调动术士的头领,七个星位里术士的命都已经交到了他的手上,每一个星位的术士都要对自己镇守的星位负责,而王鲲鹏却要对他们每个人负责。 这种压力,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承受的。既然是冥战,那就会有人受伤,有人牺牲。 第一个死在七星阵法里的人,是魏老爷子,无条件,全力支持自己的魏家头人。 王鲲鹏安慰自己,自己之所以心情震动,是因为魏老爷子是第一个吧,如果有第二个,第三个…… 王鲲鹏突然用手揪住里自己的头发,手指的骨节啪啪作响。 是的,他承受不了。 他现在深深的理解了当年张元天和同断在三峡古道的压力,知道了古赤萧和张元天在七眼泉出阴的压力,知道了当年明朝国师率领青冥卫跟随燕王靖难之役的压力,知道了诡道战神韩信挥师百万的压力。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王鲲鹏忍不住想起了这一句话,这是诡道黄裳与摩尼教争斗之后,把本来是摩尼教教众的歌词给记下来,然后将这段歌词流传给了诡道的传人,王鲲鹏在师父赵一二嘴里不止一次听过他念出这一段歌词。 王鲲鹏记下了这段歌词,却从来没有胆量去询问赵一二这段话,到底有什么意义。现在当王鲲鹏知道了魏老爷子去世的消息之后,他彻底的明白了这段话中蕴含的悲凉。 王鲲鹏开始质疑自己的信心,是的,在魏如喜去世之前,王鲲鹏知道这场术士之间的争斗,将会十分的惨烈,一定会有人死掉。但是预测和实际发生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 王鲲鹏以为自己能够承受,可是实际上,他无法承受。 魏如喜的死,不仅仅是一个术士前辈去世这么简单,这意味着魏家将不会再有人赶尸,这是一个门派的消亡。而这个责任,已经不可避免的由王鲲鹏来承担。 更加让王鲲鹏无奈的是,他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忽视了徐云风的情绪,徐云风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介入到这种残酷的纷争之中,其实是他从一开始就能够理解这种无法背负的内心谴责。所以宁愿置身事外,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但是现在王鲲鹏知道自己更加没有后退的余地了,他相信,徐云风在长阳看着他,也许正在对自己说,你看,这就是你要的结果,我已经提醒过你无数次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王鲲鹏眼眶湿润了,是的,自己一直在误解徐云风,认为疯子就是一个无比矫情的人,但是这句话,不就是疯子在一直努力告诉自己八寒地狱的意思吗? 七星阵法每个星位都就位,并且各自都解决了第一轮的试探。过程虽然波折,并且折损了魏老爷子,但是无论如何,每个星位不管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还是机缘巧合,全部都挺过了这第一轮。 王鲲鹏顺着隐藏在水下的木桩,慢慢走出了七眼泉的湖泊。回头看了看湖心的小岛。然后不再回头,朝着山下走去。 第二天下午,王鲲鹏赶到了荆州万寿宝塔河段。 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几乎九十度的大弯,导致江岸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尖角,插入河道之中。而万寿宝塔就在尖角的尽头,三面环水。 万寿宝塔的基座已经陷入荆江大堤之下三层的高度,这是因为长江的河道不断抬升,让江堤不断积累,几百年来,万寿宝塔的基础,比江堤矮了好几米。 王鲲鹏走到宝塔之前,看着江水在这里汹涌而下,尖角的切线,形成无数的漩涡,在江水中翻腾。 这里是王鲲鹏和徐云风当年游泳的地方。 对面就是公安县范围。 王鲲鹏不仅想起当年,一干同学坐在游泳累了,坐在江岸边休息,是徐云风远远的看见一条一尺来长的小蛇,漂浮在长江的浪头上,朝着大家移动过来。 这条坚韧的小蛇,竟然横渡了长江,由南岸,游到了北岸。 所有人都被这条蛇的毅力折服,看着小蛇头顶昂起,小蛇也看到了江岸的人,不再继续靠近岸边,而是顺着浪头,漂向了下游。 王鲲鹏一直对当年的这个场景记忆深刻。 所以就是这里了。 王鲲鹏在江边找到一艘渔船,然后与渔夫交涉,包下了这条小船。王鲲鹏熟练的操纵渔船,开动马达,渔船在险恶的江水中慢慢前行,到了江心。 无数的漩涡在小船周围出现,然后消失。 王鲲鹏操纵着小船,小心翼翼的避过湍流和漩涡,然后把船头对准了万寿宝塔的方向。渔船的动力与长江的流速抗衡,静止在这个江面。 王鲲鹏跪在船头,把手伸进江水,全神贯注,水流掠过王鲲鹏的手掌,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被王鲲鹏的手指感受到。 这个动作保持了半个小时之后,王鲲鹏把手掌从江水里抽出来,接下来,王鲲鹏拿出随身的一个符贴,贴在一个秤砣上,然后把秤砣扔到水中。 秤砣后方绑着一根细细的鱼线,鱼线在王鲲鹏的手中不断的滑出,当鱼线停止下滑的时候。王鲲鹏根据长江的流速和深度,计算出了方位。 然后操纵小船,向着下游方向,行驶了三十四米的距离。 王鲲鹏随即点燃几张符贴,扔到了江水里。湍急的江水在渔船周围瞬间平静,在平静了片刻之后,一大片江水变得如同镜面一样平滑。而这片水面,慢慢的比其他流淌的江面高出了一截。
二货三说:星期一就回来,我这个夜猫又有盼头了 首先,给大家说明,星期一我就回来。   第二,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么一段假期,我很感恩。   第三,这些天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在思考,从2012年8月,到现在2015年5月,快三年了,我几乎没有停留喘息的是为什么?   不到三年,道士加山海,快接近600万字就是一个证明,我都惊奇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完全的是名和利,也不是。   首先大家应该知道我是多低调的人,名对我来说一点儿吸引力也没有。   利自然是有的,因为我要穿衣吃饭,但我实在的说,对于钱我始终是一个态度,够用就好,太多了,我反而不知道怎么用。   我收入不错,真的没必要把自己逼成这样。   那问题就在于,我一颗患得患失的玻璃心到底是来自于哪儿?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   其实,在于我没有安全感。   这个问题从一开始道士发书不久,我对很多书迷开始在意以后,就一直困扰着我。   我怕人离开,偏偏我又见到了很多人离开。   每一次看见留言说要离开,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剜心之痛。   我怕今天还有说有笑在书评区存在着的一个人,再过一些日子,就见不到了。   相聚是一场盛宴,为何不能承受离别的落寞?好像只有我不停的写下去,我才能够抓住。   可是抓住,哪又有不放的道理?   这些天,我走了很多路,想求得一场安宁,放下一切来放空自己。   但放空哪里是那么容易?近乎已经是养成习惯一般的,只要想到自己没更新,我就会一头冷汗。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如何保持速度与质量,平衡自身与读者的问题,是很多作者的问题。   有的人做得很好,有的人很糟糕,就比如我。   文字凌乱,但我想主要是我自己心态的问题。   难道还没有习惯吗?离开了的人,新来的朋友。   难道还没有看透吗?要是会陪伴的人,始终都会在。   这些天,我的精神不能说完全的放松下来,但我只是期待能找到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接下来的路。   用更轻松的态度来面对一些笑骂。   能够找到当初只是为说一个故事而去说的感觉。   红尘炼心,你我都在其中。   以上。
1 下一页